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挤压输液皮条加压输血可引起血液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在创伤、大量失血、休克等血容量不足时,输血常是急救的重要措施。在这种情况,安全输血和保证血液优质输入显得极为重要。有些病人特别是血容量不足或血管弹性差,另外有些供血者血液粘稠度高或者抗凝剂剂量不足等原因,常使输血进行一半左右滴速渐慢,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输血器的临床应用附属医院手术室李森龙附属医院普外科邬淑彦关键词一次性输血器;使用方法一次性输血器作为新一代输血器具,以其使用安全、方便已被临床广泛采用。研究其用法,掌握其性能,能够在临床治疗中,尤其在抢救大出血病人时发挥重大作用,为我们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3.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输血目前已发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输血治疗成为临床伤病员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病人的措施.但是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一样,输血除能治疗病人外,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些甚至很严重.因此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80年代初确定HIV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后,输血的安全性不仅成为输血界和整个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降低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梅贵 《重庆医学》2007,36(21):2135-2136,2139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输血的安全性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是有风险的,临床输血亦不例外.输血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输血可引起个别受血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输血反应,也可能将某些疾病经输血传播.因此,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和输血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齐红雁  王家仁 《中外医疗》2010,29(32):186-186
血源缺乏、血资源浪费、无效输血、安慰输血以及输血拮抗种种,甚为困扰。当前输血工作者的一项重任是—引导临床科学用血。大力倡导自体输血,杜绝目前的无效输血和安慰输血。输血理念也从以下5个方面与时俱进:(1)从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2)在移植免疫方面;(3)在治疗领域;(4)流行病学及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方面;(5)输血技术。因此也使得临床输血在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一次性输血器静脉输血,对血凝块阻塞血袋与输血器针尖上端和阻塞茂菲氏管所造成输血不畅现象,我们摸索到一种效果好、简便可行的处理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娟 《中国当代医学》2007,6(14):119-120
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各地差异较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具体表现是不少地区成分输血的比例不高,部分医生还习惯于输全血。有些医生认为全血内含有各种血液成分,凡有输血指征者输全血比较好;有些医生认为新鲜血比保存血好,并认为越是新鲜的血越好;有些医生认为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只有输全血才合理;有些医生认为输血能增强抵抗力,又有营养作用,对病人好处多,害处少。这些都是输血的陈旧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治疗性安全输血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江 《当代医学》2009,15(28):15-16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部推动着输血医学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临床输血也在蓬勃发展:从输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替补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人的血源性制品发展到生物技术制品;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以及胚胎干细胞人造血的研究,将给未来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9.
<正> 血液成份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临床安全输血极为重要的环节,其目的使患者输血后得到更好治疗。要  相似文献   

10.
刘锴 《大家健康》2015,(2):74-75
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在抢救和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医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术逐渐向输血领域渗透,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输血医学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从替补输血发到治疗性输血,从异体输血到自体输血。本文着重对输血与成分输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往往伴随着病人血液的大量丢失,加之有些病人术前体质比较虚弱,因此手术经常需要输血,而严重创伤、大出血需要大量快速输血,此时易发生输血的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等,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因此护士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及时正确处理很重要,是外科治疗的重要保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危重症患者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 2017年8月—2018年7月进行红细胞输血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共101例,比较两种输血策略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限制性输血组输血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值、输血后Hb值及红细胞输注量均明显低于开放性输血组水平(P < 0.05);限制性输血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3个衰竭器官数及肺水肿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性输血组(P < 0.05);临床转归方面,两组病死率和重症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CU贫血患者限制性输血策略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性输血策略。  相似文献   

13.
徐孝忠 《中外医疗》2008,27(24):141-141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广泛用于临床对病人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是科学用血的发展方向,是输血现代化的标志,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易于保存和节约血液资源等优点.也是解决血源不足,推广安全输血的有效途径.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副作用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巢敏 《当代医学》2014,(24):29-30
目的 了解成份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来源及特点,为临床医生选择输血成份及不良反应处理提高意见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汨罗市人民医院各科室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24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的输血报告回执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在这2446例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输血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对这些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发现,成份血输注中,输注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2.15%(2/93);输注浓缩红细胞不良反应发生率次之,为1.09%(24/2188);输血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1.05%(1/95)。在不良反应发生上,主要为发热和过敏,发生率分别为59.3%、33.3%。结论 输注成份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浓缩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低;输注血浆和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浓缩红细胞主要引起发热反应;临床上需要严格掌握成份输血适应证,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输血在临床救治患者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血液是宝贵的资源,临床合理用血既是保护血液资源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异体输血风险及血液资源短缺常态化客观存在,促使国内医疗机构积极开  相似文献   

16.
袋装血与输血器间两种连接法的比较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顾则娟,杨美玲关键词袋装血;输血器中图法分类R472.9目前,临床输血大部采用袋装血和一次性输血器配合使用,与旧式开放输血相比具有热原少、无菌性好及简便易行的优点。在袋装血与输血器间的连接,临床常用有...  相似文献   

17.
<正> 输血是现代医疗和战时抢救伤员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是输血除有输血反应外,尚可抑制免疫功能,传播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等。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输血这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历史回顾及临床应用1818年James Blundell 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之后,输血作为一项治疗措施被承认并逐渐开始盛行。1930年lands-teiner 发现A.B.O.血型,输血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奖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输血疗法有了很大的进展。(?)量明显增多,推动了全血保存的研究和使用。由于分离技术的进步,美国于50年代初首次分离出血小板,并提出“成份输血”,但未广泛应用。1966年美国首次建立了实验性冷冻血库,延长了血液的保存期。随后,  相似文献   

18.
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雪  王宇  齐宏欣 《吉林医学》2009,30(2):137-138
随着现代输血事业的迅速发展,传统输血的观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输血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已进入成分输血时代。成分输血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克服了过去输血不良反应大、浪费多等缺点,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任何一种治疗措施都足有风险的,患者在主动或被动(如在抢救中)选择输血求生的同时,实际上一并选择了其连带的风险.构成输血风险的因素较多,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因此,预防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相关疾病的发生,是输血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工作和研究课题;如何控制输血风险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们对控制输血风险方面的认识及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输血知识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输血医学是一门多科交叉的新兴学科,近年来,临床输血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在4个方面比较突出:①是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②是从补偿性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③是从血源性制品过渡为生物制品;④是从异体输血衍生出自身输血。输血医学现已成为医学科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