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左旋千金藤啶碱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及纹状体病片体外缺血模型,用放射性^32P-APK掺入法测定Ca^2+/CaM PKⅡ活性。结果 体外培养的纹状体和海马脑片在缺血30min后,Ca^2+/CaM PKⅡ活性均明显下降,纹状体PKA活性增加,于缺血前10min加入不同浓度SPD后,二酶活性较单纯缺血均有明显改变。结论 SPD对纹状体PKA以及纹状体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巴胺(DA)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海马、新纹状体脑片体外培养模型,以^32P掺入法测定Ca^2+/CaMPKⅡ活性。结果(1)单纯外源性DA引起Ca^2+/CaM PKⅡ活性显著下降;海马、新纹状体脑片引起最大抑制作用的DA浓度分别是500、10μmol/L。(2)酶活性随DA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海马脑片100μmol/L DA作用20min酶活性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缺血兴奋毒性与Ca2+/CaMPKⅡ的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孵育的大鼠海马脑片制备“缺血”模型。采用32P标记,滤纸片吸附法测定Ca2+/CaMPKⅡ活性。结果①Ca2+/CaMPKⅡ活性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降低,“缺血”30min可降至正常的16.4%;②单纯过量外源性谷氨酸作用30min可导致Ca2+/CaMPKⅡ活性降低;无胞外Ca2+时,谷氨酸导致的酶活性抑制程度不如有胞外Ca2+时显著;③MK801对“缺血”导致的Ca2+/CaMPKⅡ活性抑制有部分拮抗作用,25μmol/LMK801可使“缺血”30min的Ca2+/CaMPKⅡ活性恢复至正常的43.8%。结论脑缺血导致的Ca2+/CaMPKⅡ活性抑制可被MK801部分拮抗,说明其活性抑制与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a2+和氯胺酮对海马脑片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海马脑片体外缺氢模型进行实验,结果(1)有钙或无钙培养时,酶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均下降,但前者比后者酶活性下降更显著,提示外Ca2+在神经元缺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氯胺酮对缺氧所诱导的酶活性抑制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说明脑缺氧引起酶活性下降与NMDA受体介导有关。结论脑缺氧时该酶活性的抑制与下列通路有关:NMDA受体→Ca2+→Ca2+靶酶。  相似文献   

5.
谷氨酸对培养的皮质神经元Ca~(2 )/CaMPKⅡ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氨酸(Glu)对皮质神经元的损伤及对Ca2+/CaM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500μmol/LGlu作用10min,测Ca2+/CaMPKⅡ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Ca2+/CaMPKⅡ活性和正常对照相比下降46.3%,100μmol/L氯胺酮几乎完全保护该酶活性;LDH活性在1h时无明显变化,24h时明显升高。结论(1)Glu对皮质神经元损伤致Ca2+/CaMPKⅡ活性下降早于LDH变化;(2)Ca2+/CaMPKⅡ活性下降主要由NMDA受体介导,与非NMDA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谷氨酸对Ca^2+/CaM PKⅡ活性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 以培养的胎鼠皮质神经元为材料,采用^32P掺入滤纸片法测Ca^2+/CaM PKⅡ活性,SDS-PAGE凝胶电泳及放射为影研究Ca^2+/CaM依赖怀内源蛋白后磷酸化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a^2+和氯胺酮对海马脑片Ca^2+/CaM PK 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鼠海马脑片体外缺氧模型进行实验。结果 (1)有钙或无钙培养时,酶活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均下降,但前者比后者酶活性下降更显著。提示外Ca^2+在神经元缺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氯胺酮对缺氧所诱导的酶活性抑制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说明脑缺氧引起酶活性下降与NMDA受体介导有关。结论 脑缺氧时该酶活性的抑制与下列通路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耗竭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缺血性纹状体、海马和皮质神经元CaM PKⅡ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利血平化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全脑缺血模型,用放射性^32P-ATP掺入法测定CaM PKⅡ活性。结果 利血平化对沙土鼠脑缺血3个脑区CaM PKⅡ活性均有保护作用。在纹状体、海马和皮质,利血平化沙土鼠缺血10min酶活性比对照组酶活性分别升高55%、58%和19%,缺血20min,酶活性分别升高5  相似文献   

9.
依赖Ca2+/CaM的PKⅡ和依赖Ca2+/PI的PKC对大鼠纹状体突触体的磷酸化均显著激活酪氨酸羟化酶(TH)的活性,增加Ldopa的生成。选择性D2受体激动剂LY171555不影响PKⅡ和PKC对TH的磷酸化激活。CaM拮抗剂W7和去除反应液中的Ca2+均不影响K+60mmol/L去极化对纹状体TH的激活,而PKC抑制剂多粘菌素B却能完全阻滞K+去极化对TH的激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多巴胺(DA)自身受体介导的自身递质生物合成的负反馈调控与PKⅡ和PKC对TH的磷酸化激活不偶联;(2)K+去极化对TH的激活是由PKC介导的,不受DA自身受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观察吗啡依赖小鼠脑组织腺苷酸环化酶(AC)/cAMP信号系统的变化、AC活性的磷酸化调节及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和酶学方法。结果(1)吗啡依赖小鼠纹状体、海马及大脑皮质AC活性、cAMP含量及可溶相蛋白激酶A(PKA)活性明显增加,小脑未见此变化;每日给吗啡前15min脑室注射PKA抑制剂的小鼠纹状体、海马及大脑皮质AC活性明显低于吗啡依赖小鼠。(2)纳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外源性谷氨酸对海马脑片Ca^2+/CaM PK Ⅱ活性的影响及氯胺酮的保护作用,同时研究缺氧对神经元外谷氨酸堆积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脑片研究这些作用。结果 (1)海马脑片在体外缺氧30min,谷氨酸在胞外的堆积增加2倍多;(2)单纯过量外源性谷氨酸能引起酶活性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组的24%,提示脑缺氧时酶活性的抑制与兴奋毒性有关;(3)氯胺酮对单纯外源性谷氨酸所诱导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香青兰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ISP)诱发小白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以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OD、Se-GSHPx、MDA、CPK及心肌超微结构为指标,观察香青兰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香青兰组较缺血组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OD、Se-GSHPx酶活力明显增高,血清及心肌组织MDA含量下降,血清CPK酶活力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减轻。初步表明香青兰可通过提高心肌组织中自由基清除酶活力,保护肌浆网Ca2+-ATP酶活力减轻钙超载,而发挥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Ca~(2 )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Ca2+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以含不同Ca2+浓度的St.ThomasⅡ停搏液间歇灌注心脏停搏,经20℃、90min缺血后再灌注30min。再灌注末,测定心肌组织Ca2+-ATP酶活性、ATP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无Ca2+组Ca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P<0.05),SOD活性为4662.50±124.80NU·g-1亦低于对照组。此外,无Ca2+组MDA含量为118.01±29.17nmol·g-1,呈显著增高。结论低温缺血期间,无Ca2+St.ThomasⅡ停搏液间歇灌注清除了未成熟心肌细胞外间隙的Ca2+,增加了细胞内外的Ca2+浓度梯度,破坏了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完整。再灌注后,心肌细胞质膜的脂质过氧化的增加,表明了氧自由基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致因作用。显然,无Ca2+晶体停搏液不利于缺血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低温再灌注对海马Ca^2+/CaM PKⅡ活性恢复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铅中毒的生化机制,以慢性染铅鼠为动物模型,用高频刺激诱发海马区产生长时程增强后,以Fura-2为Ca2+指示剂,测定海马神经元Ca2+浓度。以放射性[r-32P]-ATP掺入外源性底物方法测定神经元胞浆及胞膜PKC活性。结果:染铅组长时程增强过程中Ca2+浓度明显升高(236.48±61.83n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KC活性亦升高(胞浆:1.87±0.35nmol/mg.min-1;胞膜1.52±0.40nmol/mg.min-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说明海马长时程增强过程中,铅作为钙的类似物可使Ca2+浓度升高激活PKC,进而干扰长时程增强过程。证明Ca2+-PKC系统对铅有高度敏感性,可能是铅致神经毒性作用的关键中介物。  相似文献   

16.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改变及牛磺酸的影响。给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制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另一组在注射ISP前30min腹腔注射牛黄酸200mg/kg及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测心肌细胞膜K+·Na+-ATP酶,Ca2+-ATP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钙含量。结果显示,缺血组Ca2+-ATP酶和K+,Na+-ATP酶活性分别降低48.23%和45.85%(P<0.01),MDA含量升高80%(P<0.01),牛磺酸保护组未见显著性变化。并发现K+、Na+-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牛磺酸可通过抑制心肌MDA生成,实现它对心肌细胞膜Ca2+-ATP酶和K+·Na+-ATP酶活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蟾蜍离体背根神经节标本上,用标准微电极方法,通过改变胞外离子成份及浓度,结合应用离子通道阻滞剂,分析胞体动作电位各离子成份。结果表明:5μmol/L河豚毒灌流6min后,动作电位幅值及去极相斜率均明显减小;无Ca(2+)(0mmol/L)和高Ca(2+)(10、20mmol/L)液灌流15min后,动作电位时程(APD)分别较对照值减小和增大;无K+(Ommol/L)和高K+(6mmol/L)液灌流15min后,APD的改变与上述相同;2mmol/LMn(2+)和10mmol/L四乙胺亦可分别使APD较对照值减小和增大。实验表明胞外Ca(2+)的改变与APD值的大小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当心肌持续缺血150min,心肌细胞内Ca2+、Na+增加、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心肌缺血90min后,再灌注60min,与之比较细胞内Ca2+明显增加,伴Na+升高、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说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a+升高、Na+-Ca2+交换增加,Ca2+-ATPase活性降低是细胞内Ca2+超负荷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用Vial方法分离心肌线粒体,按Nakanishi方法测定线粒体钙,并按张源鑫方法测定Ca2+-Mg2+-ATPase(钙-镁-三磷酸腺苷酶),研究心肌缺血后心肌线粒体钙变化,线粒体膜Ca2+-Mg2+-ATPase活性并相应观察心肌的超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缺血后心肌线粒体钙明显增高,缺血30min和正常组比较P<0.05,60min和180min增高更明显。此变化和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相吻合,缺血30min时线粒体肿胀,此时尚为可逆性变化。60、180min后线粒体出现坏死。线粒体Ca2+-ATPase在缺血后呈进行性下降(P<0.01。说明线粒体Ca2+-ATPase活性降低是导致线粒体钙超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API0134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氧自由基和钙超负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犬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90min后,行再灌注120min,发现缺血区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Na、Ca^2+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及K/Na幽会显著降低。再灌注前45min静脉给予API0134,则见相应在的缺血区SOD、GSH-Px活怀,K含量及K/Na比值高于对照,而MDA和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