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报道从新疆分离的一株大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颗粒体病毒(PbGV)包含体上结合有碱性蛋白酶.提取含酶的包含体蛋白,以酪蛋白为底物鉴定表明此酶在pH9.4有最大的酶活力,并定位于“包裹”在病毒粒子套膜外的包含体蛋白中.在高pH时分子皿为26,500的包含体蛋白被酶降解为19,500和15,600道尔顿的两个组分.Hg++、Cu++仅部分抑制酶活力,可被二异丙基氟磷酸(DFP)完全抑制.75℃以上加热处理可使酶失活,并大大降低病毒包含体的解离.推测此酶是影响PbGV对寄主感染率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和浓核病毒混合感染菜青虫细胞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本迪  陈曲侯 《病毒学报》1992,8(2):191-192
  相似文献   

3.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北京分离株(prGV-801)、武汉分离株(prGVw1-78)和济南分离株(prGV-J)等4株病毒为抗原,获得9株杂交瘤细胞(Fr1~9)。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最高达8000,腹水效价最高达450000。9株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各呈现株或组特异性,其中pr1~4分别与4个毒株起反应,pr5~8可与2~3个毒株起反应,而Pr9则与所有4个毒株均起反应。据此,认为这4个毒株有抗原性差异。不同毒株间抗原性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病毒粒子上,而且也存在于颗粒体蛋白上。讨论了昆虫病毒单克隆抗体在鉴别病毒抗原性差异,生物防治和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感染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后,病虫脂肪体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大菜粉蝶感染后24小时,病虫脂肪体细胞开始出现明显的病变,整个病程是,在开始时细胞核内出现清晰区并出现病毒发生基质,核膜多点成套增生,其后核膜断裂,大量膜样结构聚集在病毒发生基质的周围,核衣壳大量产生,有一部分核衣壳从这些病毒发生基质四周的膜样结构碎片上获得套膜,荚膜蛋白沉积形成成熟的病毒荚膜,或称包含体;另一部分则排列在胞浆内的空泡边缘上;其余的核衣壳则从细胞边缘“芽突”而获得套膜,另外还描述环孔片层及线粒体改变。  相似文献   

5.
根据颗粒体病毒颗粒体蛋白(Granulin)基因在其起始密码子上游的12个碱基高度保守序列(TATAAGGAATTT)以及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的颗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1]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850bp左右大小的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的granulin基因全长为855bp,起始密码位于第38~40位碱基,终止密码位于779~781位碱基,编码框序列全长为744;推测该基因编码一段由24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为2.9178×104道尔顿。与其它颗粒体病毒颗粒体蛋白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同源性都在7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都在75%以上,最高的为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核苷酸同源性为97%,氨基酸同源性为98%。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ran,IPTG诱导后经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了颗粒体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6.
根据颗粒体病毒颗粒体蛋白(Granulin)基因在其起始密码子上游的12个碱基高度保守序列(TATAAGGAATTT)以及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的颗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1]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850bp左右大小的片段,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的granulin基因全长为855bp,起始密码位于第38~40位碱基,终止密码位于779~781位碱基,编码框序列全长为744;推测该基因编码一段由24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为2.9178×104道尔顿.与其它颗粒体病毒颗粒体蛋白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同源性都在70%以上,氨基酸同源性都在75%以上,最高的为大菜粉蝶颗粒体病毒(PbGV),核苷酸同源性为97%,氨基酸同源性为98%.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ran,IPTG诱导后经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了颗粒体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7.
姜晋如 《微生物学报》1989,29(6):470-473
The experimental infection of mammals (such as mouse, golden hamster and nude mouse) was conducted with Pieris rapae Granulosis Virus (PrGV) of baculoviridae of insect virus by way of peritonal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per os and inhalation. 7-50 days after injection, target insects were reinoculated with the visceral extracts of infected mammals and killed by 5-100%, displaying typical symptom infected by granulosis virus. GV and its latticed structure of inclusion body were found in the ultrathin section of spleen which took out from infected nude mouse via peritoneal injection under electronmicroscope.  相似文献   

8.
9.
L-刀豆氨酸与克百威对大菜粉蝶幼虫毒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赤 《昆虫知识》1998,35(2):68-70
L-刀豆氨酸是存在于刀豆等豆科植物种子的非蛋白毒性氨酸,已证实其对若干昆虫有毒杀作用。大菜粉蝶PierisbrassicaeL.是世界性的蔬菜害虫[1]。通过微量注射法[2]测试L-刀豆氨酸与克百威对大菜粉蝶三龄幼虫的毒力,并进行对比研究。大菜粉蝶幼虫对L-刀豆氨酸是敏感的,而相对克百威它的药效是较低的、缓慢的。本试验于1991年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完成,现整理如下。l材料和方法选用大菜粉蝶体重10Omp的三龄幼虫为试验材料。试虫生活的温室温度为20土1℃,相对湿度700,光照LI6:D8。L一刀豆氨酸由美国肯塔基大学G.ARoenthal教授提供。…  相似文献   

10.
迄今 ,尚未建立稳定的颗粒体离体复制系统 ,颗粒体病毒在离体复制中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就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主要包括影响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的细胞类型 ,培养温度以及颗粒体病毒离体复制的作用机理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臭氧对墨西哥豆瓢虫取食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亚 Lee  EH 《昆虫学报》1990,33(2):161-165
本文报道在美国农业研究中心用臭氧在室内熏蒸和田间开顶熏蒸植物,用此饲养墨西哥豆瓢虫的实验,以及熏蒸后植物体内某些化合物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 varivestis Mulsant)喜食臭氧(O3)污染的植物,幼虫取食O3污染植物后蛹显著重于取食未受污染植物所形成的蛹.根据豆瓢虫食性和植物体内糖含量的测定,可以认为,低浓度O3污染导致植物体内糖含量的增加,是促使豆瓢虫取食量和蛹重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饥饿对杂交鲟仔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仔鱼期是鱼类生活史中最脆弱,对环境条件最敏感的时期,饥饿是导致此阶段仔鱼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海洋鱼类补充量研究的焦点之一。殷名称曾指出采用饥饿研究的方法,可以确定仔鱼的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这对于鱼类苗种培育和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王吉桥等、宋昭彬等开始将饥饿研究应用于多种淡水鱼类仔鱼。然而,有关鲟类仔鱼的饥饿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微囊藻毒素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MC RR抑制大型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natans (Lour.)Hara .)的生长和发育。在 0 0 0 0 1— 10mg/L的浓度下 ,苦草种子的发芽、子叶生长、真叶的形成和生长、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以及根毛的生长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当MC RR浓度≥ 0 .1mg/L时 ,处理第 30d ,MC RR对苦草鲜重和第一片真叶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当MC RR浓度为 10mg/L时 ,根的生长和叶片的发生也受到了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24B核磁八振波谱仪,在磁场强度为14092GS,温度35℃,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以60兆的射频磁场,不同照射时间(4~16小时)处理不同状态下的水稻(干种子,萌动种子)攸丰—86,使水稻种子中的质子产生共振,经过三年的实验表明:一定条件下的核磁共振,能促进种子的发芽率和幼根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有效分蘖率,结实率,蛋白质含量,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手段和技术,本文还对有关核磁共振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粘虫颗粒体病毒增效因子的分离纯化及其生化性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强  丁翠 《病毒学报》1998,14(4):352-358
粘虫颗粒体病毒经0.02mol/LNaOH碱溶,先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层析柱从病毒蛋白粗提中分离增效因子,然后选用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增效因子,得到少量电泳纯的增效因子蛋白样品。  相似文献   

17.
NAA对蜜环菌生长及CAT,SOD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浓度(低于30mg/L)的α-萘乙酸(NAA)能刺激密环菌的生长,其生长量可提高0~47.1%;并促进密环菌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随NAA处理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0~12d)2酶活性随之增强。过高浓度则2酶活性提高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10mg/LNAA处理12dSOD活性提高61.1%,处理16dCAT活性提高54.7%。10mg/LNAA处理时可提高密环菌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13.0%~17.4%。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