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蚁巢腐蚀会导致空调系统产生泄漏,使得制冷制热性能降低甚至是空调系统功能失效。本文主要介绍蚁巢腐蚀产生的机理,对蚁巢腐蚀产生的必要条件进行验证,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于干式壳管式换热器来说,高效管外表面存有残留油液,高效管的外侧走水。在有水的环境中,油类极容易水解产生酸根离子,酸根离子是导致蚁巢腐蚀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普遍采用浇注法进行清洗,清洗效果不好而且效率低。本文主要介绍一种超声波清洗方法,可以有效清洗高效管残油量,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为空调器防范蚁巢腐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ACR(空调制冷)铜管"蚁巢腐蚀"泄漏失效实例进行了宏、微观泄漏特征分析确认。通过红外光谱法对腐蚀表面物质进行定量测量,及对加工工艺、用户环境腐蚀倾向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测试,方法准确可行。确定了本次"蚁巢腐蚀"物质集中波数段及物质,也提供了可靠的高耐腐空调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孟冬燕 《电气时代》2001,(10):33-33
金属腐蚀的现象与机理比较复杂,按腐蚀环境分类,可分为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和化学介质腐蚀等;根据腐蚀的机理和特点分为物理腐蚀、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腐蚀。在腐蚀发生的过程中有电流产生,金属腐蚀反应有一个阳极反应和一个阴极反应;阳极反应是金属离子从金属转移到溶液中放出电子的过程,阴极反应  相似文献   

5.
变电站金属构件的常见腐蚀形式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金属构件众多,普遍存在着腐蚀问题,对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了较大影响,但目前对变电站地面上的设备腐蚀研究较少。通过对近年来湖南省变电站腐蚀案例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了一般大气环境下变电站最常见、最快速的腐蚀形式,主要包括缝隙腐蚀、接触腐蚀、镀锌缺陷腐蚀、涂层缺陷腐蚀、不锈钢腐蚀等。根据腐蚀机理从结构设计、材质选型、防腐涂装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邹成科  刘孟杰  杜健 《日用电器》2021,(2):105-108,114
翅片管换热器是制冷空调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型式,目前国内基本所有的空调企业都在使用,换热器在生产中属于金属机械加工,加工工艺流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挥发油来保证切割和折弯成型;就会导致换热器内部和表面会有很多挥发油的残留,然而残留液中有许多影响蚁巢腐蚀的重要元素,如酮、醛等;在经过时间的累加很容易形成酸导致出现蚁巢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流体连接器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表面处理工艺和安装使用方面,分析了流体连接器漏液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金属合金材料应力腐蚀三要素,应力腐蚀机理,并对失效机理进行试验验证.目的是总结流体连接器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表面处理和安装应用等方面教训,提高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空调室内机蒸发器蚁巢腐蚀进行研究分析,自主研发智能充氟机解决充注时空气以及水分进入室内机空调系统,实现了按工艺定额设定灌注量高精准充注;并且抽空,充注一体化达到减员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压电缆中的电化学腐蚀诱发了多起本体击穿故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故障的特点是击穿的电缆中的缓冲层上有明显的白斑,然而,产生这种故障的机理尚未明确。针对这一问题,该文研究不同样本中白斑的成分,并用电化学手段定量分析白斑产生的过程,并研究白斑产生的电化学机理。首先,通过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能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分析事故现场白斑的化学成分和形貌。随后,在实验室培养了白斑,分析其化学成分,并把结果与事故现场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FTIR和EDS结果可以发现,故障电缆和实验室培养的白斑的主要成分都是氢氧化铝,根据相应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可认为这是一种在交流电场下的析氢腐蚀现象。通过对腐蚀副产物氢气的浓度检测,水分、电流密度和是否含有阻水粉等会影响腐蚀速率。根据电化学分析,聚丙烯酸钠在腐蚀初期吸收水分,加速了腐蚀;而在腐蚀过程中,其与铝离子络合形成不吸水的络合物,反而抑制了腐蚀,但增加了缓冲层的电阻率,这可能会导致局部过热。最后提出了白斑产生的电化学机理,该研究可为高压电缆的腐蚀检测和新的缓冲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水器承压水箱用安全阀密封凸台腐蚀失效问题,结合安全阀动作原理,基于缝隙腐蚀、冲刷腐蚀及吸氧腐蚀机理,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安全阀密封凸台腐蚀失效的机理为吸氧腐蚀。并从安全阀结构优化、镀层加厚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空调自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调冷源的能耗在整个空调系统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冷源系统控制是实现空调节能控制的重点.提高冷水机组的性能、降低系统能耗是空调系统优化控制的主要任务.简要介绍了智能建筑中的空调自控系统,对目前空调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空调的普及导致建筑能耗迅速增加。以某办公建筑为例.用静态经济评价法分析、比较了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可以有效转移高峰用电负荷。  相似文献   

13.
蓄冷可以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使空调系统更加经济,还可以作为一种间接蓄电措施,在峰电时段释放冷量,减少空调系统耗电,实现削减用电峰值功率的功能。对工业园区内需要24 h供冷的、包含基载的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进行优化建模,在满足供冷及削峰需求条件下,以经济最优化为目标,分别针对非削峰日、2类削峰日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并以工业园区某一水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蓄冷空调在削峰时具有削峰幅度大、削峰时间长的优势。另外,当该日冷负荷需求越大时,2类削峰日对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费用的影响越大,此时可能需要增加削峰补贴电价。  相似文献   

14.
黄忠淦 《现代建筑电气》2010,1(12):19-22,25
介绍了医院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原则。以福建泉州市第180医院新医疗楼中央空调计费系统为例,对具体设计方案作了详细的说明。该计费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中央空调计费由建筑面积平摊或根据用电量来计费的方式,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中央空调更科学管理和综合成本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冷却水压差控制技术确定相应变频器的频率。并以某楼宇自动化实验系统为例,介绍了中央空调冷水系统节能措施的实际应用。对整体降低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耗电量、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空调系统是办公建筑中电力能源消耗较大的终端设备,其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导致用电效率低下,实现空调系统的用电优化已成为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了降低用户用电费用和提高空调系统能效,提出了分时电价环境下的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双层柔性优化控制策略。在上层模型中,考虑室外温度变化和分时电价信息,通过柔性调节空调系统的预冷时间和设定温度,实现兼顾用电费用最省和用户舒适度最优的效果,并将得到的空调系统冷负荷量输出给下层模型。在下层模型中,根据多台冷水机组性能(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特性的不同,优化负载率的分配,达到冷水机组总体能效最大的效果。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双层模型,通过算例仿真,比较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冷水机组的效率,降低用电费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M嵌入式技术的室内环境参数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应用具有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功能的16位ARM微控制器LPC2134芯片作为主芯片所设计的室内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通信协议,介绍了上层监控软件。该系统用于对空调室内房间的温湿度和空调系统参数进行采集,为建立室内房间空调负荷模型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面向需求响应应用的空调负荷建模及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空调负荷是一种优良的需求响应资源,对空调的合理调控能够有效缓解供需不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综合运营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这需要建立在对空调负荷运行特性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基础上。文中从空调系统热力学建模、聚合模型、控制模式、调控策略四个角度,讨论了空调负荷在需求响应中的研究现状,并针对目前国内外空调负荷研究的实际情况,对空调负荷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详细地介绍了单体建筑空调机房的控制任务及远程监控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选型及配置,空调机房的设备自动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源热泵空调节能和负载平衡要求,对空调变流量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模糊预测控制技术以及变频技术的运用,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预测的地源热泵空调变流量节能PLC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了专家实践经验及控制规则,它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控制性能好.动态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