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用酶速率法测定135例经病下实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及重型肝炎患者的ALB,用比浊法测定其PTA。结果 在慢性肝炎轻度至中度,PTA较ALB下降的百分率更高PTQ间相关系数为0.720。结论PTA较ALB更好地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程度。它们均与肝脏病理损害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胆碱酯酶、γ-球蛋白及胆固醇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资料与方法:135例患者均为解放军第三○二医院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住院患者,男121例,女14例,年龄3~67岁,平均32.1岁。慢性肝炎患者轻度65例、中度41例、重度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2例,重型肝炎均为死亡患者。病原学诊断,乙型肝炎患者116例,丙型肝炎患者6例,重叠感染患者11例,病原未定患者3例。临床及病理诊断均按照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肝穿活检前后2天空腹抽血,死亡患者死后立即…  相似文献   

3.
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技术(PAGE)检测肺吸虫病实验家兔血清中各种蛋白的分辨力较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为高,表现为蛋白区带(13条)增多及其各组分含量的变化。以Densiscan光密度仪扫描可见其感染后4、5个月抗体水平明显上升,主要是电泳谱型中的DEF(γ)平均比移率范围最宽(12.64~31.61%),蛋白量平均增多7.89%,为感染前正常兔的0.95~1.24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观察实验大鼠血清纤维化三项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和纤维定量之间的确切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人血清蛋白免疫损伤Wistar 大鼠造成肝纤维化模型,综合分析模型组、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肝组织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病理图象定量分析等变化.结果 模型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LN)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或P< 0-01) . 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病理图象定量分析模型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血清三项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和纤维定量呈现一致性改变,显示良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药物性肝损害的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尧  李继强 《肝脏》2001,6(1):42-42
药物性肝损害的组织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但能排除其他病因则可提示药源性 ,并可判断损害程度。根据应用药物种类、剂量、持续时间、和活检的时间关系以及各个体反应性不同 ,组织学表现类型和程度上可有很大差异 ,常以某一种组织学类型为突出表现。一、肝炎急性肝炎 :病变较轻的见散在嗜酸小体、点状坏死和轻度炎症细胞浸润。较重病变类似病毒性肝炎 ,两者常难鉴别 ,但如门脉区有较多嗜酸性细胞浸润或肉芽肿 ,胆管损害而缺乏炎症表现时要疑及药物引起的可能。特别是小叶内肝细胞坏死显著而门脉区缺乏炎症时药物损害可能性很大。重度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190例各种肝炎患者血清进行透明质酸酶,板层素,IN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Ⅲ)测定,部分病例进行肝活检。结果 血清HA,LN,IV-C,PCⅢ水平随着肝炎疾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A,LN,IV-C,PCⅢ在病理不同阶段变化不同。结论 肝纤维化指标可用于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且HA,LN较早反映炎症活动度,而PCⅢ则较反映纤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γ-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比值(GCR)与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纳入1335例HBeAg阳性和1026例HBeAg阴性CHB患者。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评估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将肝纤维化分期≥S2和=S4分别定义为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结果 在HBeAg阳性患者中,发现886例显著肝纤维化,286例肝硬化,在HBeAg阴性患者中,发现556例显著肝纤维化,202例肝硬化;在HBeAg阳性患者,GCR预测显著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0 (95%CI:0.747~0.793),显著大于GPR预测【0.757 (0.733~0.780), P<0.05】,GCR预测肝硬化的AUC 为0.816 (95%CI:0.794~0.837),接近GPR预测【0.808 (0.786~0.829)】;在HBeAg阴性患者,GCR预测显著纤维化的AUC为0.761 (95%CI:0.733~0.787),接近GPR预测【0.758 (0.731~0.784)】,GCR预测肝硬化的AUC为0.838 (95%CI:0.814~0.860),接近GPR预测 【0.829 (0.804~0.851)】;以GCR>0.100和GPR>0.500为截断点,预测HBeAg阳性患者显著纤维化的特异度为81.5%和80.6%,预测HBeAg阴性患者显著纤维化的特异度为81.5%和79.4%,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4.3%和81.5%,预测HBeAg阴性患者肝硬化的灵敏度为79.2%和82.7%。结论 无论在HBeAg阳性和阴性CHB患者,GCR预测显著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效能高于或接近GPR。  相似文献   

9.
血清胆碱酯酶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健珍 《肝脏》2003,8(3):66-67
血清胆碱酯酶 (ChE)来自于肝组织中 ,在肝细胞内合成 ,肝脏受损害时 ,此酶合成减少 ,以至其活性降低。长期的酶活性降低往往提示肝病预后不良 ,是公认的能反映蛋白合成功能和判断肝病预后的一个很有用的指标。有文献报道[1,2 ] ,血清ChE活性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病理损害程度。为探讨血清ChE与临床及肝组织病理关系 ,对 10 5例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血清ChE活性进行了测定。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10 5例各种肝病患者均为 1998年 6月至 2 0 0 3年 4月我院住院患者 ,年龄 9~ 77岁 ,男 77例 ,女 2 8例。临床诊断 :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9…  相似文献   

10.
血清胆碱酯酶与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胆碱酯酶与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135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O二医院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住院患者,男121例,女14例,年龄3-67岁,平均32.1岁。慢性肝炎轻度65例,中度41例,重度4例,肝炎肝硬化22例,急性重型肝炎1例,慢性重型肝炎22例(其中20例为肝硬化患者)。病原学诊断,乙型肝炎115例,丙型肝炎5例,乙型并丙型3例,乙型并成型4例,乙型并庚型1例,乙型并了型和甲型2例,乙型并丁型和庚型11例,病原未定4例。临床及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G/C)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42例乙肝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G/C将所选患者分为3组:G/C≥0.5~≤1.0组、G/C>1.0~≤2.0组、G/C>2.0组。对比分析3组的脾脏厚度、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血小板数量、食管静脉曲张情况。[结果](1)脾脏厚度:随G/C增加,逐渐增厚,G/C>1.0~≤2.0组与G/C>2.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G/C≥0.5~≤1.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随G/C增加而增加,G/C>1.0~≤2.0组与G/C>2.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G/C≥0.5~≤1.0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小板数量:随G/C增加增加,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3组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随G/C增加,静脉曲张程度渐加重,3组在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ALT(丙氨酸转氨酶)、HA(透明质酸)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对127例CHB患者行肝组织病理、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组化检查,并检测其血清HBV DNA、HBV-M、ALT、HA水平.结果:ALT对肝脏炎症程度的评估有意义(P<0.01),HA有助于判断CHB患者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P<0.01),肝组织S0组与S1~4组、肝组织G0~1组与G2~4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表达有一致性,ALT正常或低水平者应争取肝组织活检,以便及时判断肝组织病理状况,把握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3.
14.
正肝硬化是多种急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病变,我国以乙肝后肝硬化最常见。患者代偿期无明显症状,失代偿期则主要以肝功能减退及门静脉高压为特征,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肝脏储备功能是指肝脏面对损伤、打击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代偿潜能;准确地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方法是Child-Pugh分级,但其亦存在"地板效应"和"  相似文献   

15.
试论肝硬变的组织病理学分期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目的 研究肝硬变不同分期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肝硬变活检标本456 例,用HE、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进行研究.结果 按照其组织病理学表现可分为早、中、晚期肝硬变,而后者又可分为A,B,C 三种病理学表现型. 提示其间不仅组织学形态有别,而且假小叶纤维带网状、胶原、弹力纤维及FN,LN,ⅣCo 也有差异( P< 0-01) ,纤维带αSMA 及ⅧF Ag 示强阳性表达,表明以血管平滑肌纤维占优势. 随访肝活检提示,早期肝硬变逆转为慢性肝炎占72-7 % ,进展至中期占15 % ;而中期肝硬变逆转为慢性肝炎占29 % ,转变晚期肝硬变占58 % ,肝癌占12-5 % ,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01) .结论 肝硬变分期对临床治疗及病理学机制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炎肝组织内血管病变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肝组织中血管病变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104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标本,连续切片分别作HE及网状、胶原、弹力纤维组化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及其中血管炎症、增生、破坏及阻塞四种病理改变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的关系。结果①分期与分级相关,炎症、坏死较重者(分级较高)其纤维化程度(分期)亦较高(P<0.005)。②血管病变与肝组织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相关,即血管病变较重者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亦较高(P<0.05)。③重度血管破坏及阻塞只见于S3及s4组,但前者在这两组分布无差异,而后者以S4(肝硬化)组较多(P<0.05)。结论①慢性肝炎肝组织血管病变与肝组织病理学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相伴发生。③重度血管阻塞可能是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乙肝、肝硬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6例慢性乙肝、肝硬变患者(其中慢性轻度20例、中度20例、重度18例、肝硬变18例)血清TGFβ1.同时检测血清PCⅢ,LN,HA.29例作肝活检,行HE染色.结果慢性乙肝轻、中、重度及肝硬变患者血清TGFβ1水平(mg/L,144±57,350±108,508±133,579±225)明显高于对照组(mg/L,95±34,P<001),按慢乙肝轻、中、重度、肝硬变依次升高(P<001或P<005);TGFβ1与血清PCⅢ,LN,HA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GFβ1,PCⅢ,LN,HA水平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长(P<001或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TGFβ1与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以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肝内Ⅳ型胶原(CⅣ)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CⅣ同步检测的相关性及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104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的检测.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CHB轻度者7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56例(53.88%)、肝胆湿热型3例(2.85%)、肝肾阴虚型14例(13.46%)、脾肾阳虚型5例(4.81%)及瘀血阻络型26例(25.00%);③CHB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占71.62%(53/74);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66.66%(14/21);重度组病例均属瘀血阻络型.④依中医证型肝内CⅣ免疫组化检测,瘀血阻络型肝内CⅣ检测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⑤血清PCⅢ、HA与CⅣ检测值瘀血阻络型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⑥肝内CⅣ检测值与血清PCⅢ、HA和CⅣ检测值比较,呈明显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5,0.993,0.984;均P<0.01).结论:CHB患者肝组织病理、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同步检测与中医证型间有显著相关性,对指导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TGF-β1与肝组织病理和纤维定量之间的确切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76例慢性乙肝(CHB)、肝硬变(LC)患者血清TGF-β1.30例作肝活检,进行肝组织病理学诊断,应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肝内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CHB轻、中、重度、LC患者血清TGF-β1水平(144.3μg/mL±34.1μg/mL,349.5μg/mL±107.7μg/mL,508.3μg/mL±133.3μg/mL,579.4μg/mL±225.1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95.3μg/mL±34.1μg/mL;P<0.01).按CHB轻、中、重度、LC依次升高(P<0.01/0.05).②肝组织内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含量随CHB轻、中、重度次序递增(胶原纤维的单位目标面积在肝实质为(μm2/个):344.0±9.6,43.7±11.9,64.2±10.7;汇管区为:66.5±17.3,75.5±23.4,91.0±22.8.网状纤维的单位目标面积在肝实质为(m2/个):11.4±5.0,17.4±4.1,26.3±9.7汇管区为:18.0±5.7,24.6±6.1,79.3±27.0 P<0.01/0.05),与血清TGF-β1的变化一致.结论血清TGF-β1与肝组织病理和肝组织纤维定量呈一致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与慢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5例慢性肝病患者,检测血清ChE活性,并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肝病程度越重,ChE活性值降低愈明显,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越高,血清ChE活性值降低愈明显,与病理损害程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hE可用于慢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血清ChE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变化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