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学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没有明确专论 ,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为“心悸”、“胸痹”等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分析 ,本病的病机主要在于正气不足 ,邪毒犯心 ,伤阴耗气 ,致使气血不畅 ,心脉淤阻。因此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祛邪和扶正的方法 ,既要突出辨证论治 ,又要结合西医学的病机理论 ,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从临床实际应用的角度 ,介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1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其外因主要是由于外感温热邪毒 ,而内因则主要在于正气不足 ,心气本虚。本病…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所增高,少数病例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危害严重,因此临床对本病应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5年来收治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全礼  都鹏飞 《医学综述》2006,12(16):1020-1022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实验研究,重点介绍了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并指出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医临床证治系列讲座第11讲心肌炎宋祚民,李建北京中医医院(100010)心肌炎为常见病,临床以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本病多发生于外感之后,以心慌心悸、胸闷憋气为主要症状特点,并伴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心悸”、“怔忡”范畴,临...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系指病毒感染(主要是柯萨奇B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心肌疾病,可归属中医心悸、怔忡、虚劳、心痛等范畴。近年来,随着风湿性心肌炎的减少,国内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所提高。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防治手段。众多资料表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有一定优势,它可以明显缓解症状,预防控制心率失常、心衰等并发症,减少后遗症,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也已积累较多的经验,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现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近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临床表现不一,目前尚缺乏特异疗法。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院40例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心肌炎(VMC)可引起心包炎,心内膜炎.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伤寒论>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为温热之邪内舍于心,耗伤心之气阴所致.生脉扶气饮是以生脉散加金银花,百蓝根,大青叶,酸枣仁,丹参,赤芍,以达标本兼治之功效.本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现代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以生脉散为基础自拟生脉扶气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尚未找到特效药物,而中医辨证论治是当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较好的措施。现将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治疗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肌疾病,它是由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临床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中医认为"热、毒、痰、瘀"是贯穿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的重要病理变化,故在本病治疗的过程中需重视清热解毒法的运用,根据具体情况兼顾它法。因此,清热解毒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应用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治疗62例,治愈56例,好转5例,无效1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结论:应用中医辨证和西药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本病临床表现悬殊很大,在诊断和治疗上,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报导我院1972年以来,经参照1980年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7例,作一临床及心电图分析,拟出简易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供基层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胜贤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02-1303
目的:对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疗效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其中50例为对照组,为纯西药治疗;50例为观察组实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对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性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50例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在西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尚缺乏特异疗法的情况下,在行西医治疗时合并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其治疗效果显著,对进一步研究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并发严重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临床上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观察与监护,及时发现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病例,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则可有效的抢救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14.
应用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结果:观察组34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应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成人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分析王少彬,闫纯英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以心肌坏死和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有增多趋势,且已证实它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因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1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辅酶Q10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结果:观察组34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应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及疑似心肌炎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常见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治疗42例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近况何建成金智生中医系关键词综述中医药病毒性心肌炎中图分类号R259.542.12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肿胀、变性乃至坏死,并且可伴有心律失常等的改变。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率近年...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自1955年Montgomery等报告婴儿病毒性心肌炎、1957年在北爱尔兰一个死于心肌炎的成人心脏中分离出病毒以来,病毒性心肌炎逐年增多,且部分重症病例预后不良,使本病成为临床共同关注的疾病。本病可见于各种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据Gore等统计1402例心肌炎本病占11%;有人对平素健康的意外死亡者323例进行心脏病理检查,本病发生率为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误诊为急腹症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情况,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起病初期可以心外表现为主要症状,易引起误诊、漏诊.结论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如有近期病毒感染史,应考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