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合材料锥形缠绕不同于对称规则构件,其不规则缠绕方式对设备控制要求高。本文阐述了锥形缠绕原理及缠绕机构设计,具体介绍了锥形缠绕机主缠绕单元和复合放卷单元。锥形缠绕机控制系统分为张力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及运动控制单元,整体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试验结果表明:温度控制响应准确,稳态误差低于3%;张力波动控制在(100±5) N内,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六十年代初期,我所研制成卧式链条纤维缠绕机,为我国纤维缠绕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类缠绕机可以方便地缠绕筒状容器;适当地改变链条布局或加一些仃留装置,可以缠绕某些异形产品。但由于这类缠绕机绕丝头只能做匀速运动,而且也没有伸臂机构,因此缠绕功能受到较大限制。 75年我国引进了WE-250数控缠绕机。我所参照其结构和原理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3.
六、缠绕机 纤维缠绕技术的主要成型设备是缠绕机。缠绕机能把各种纤维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地排列在芯模上直到所需层数,成型所希望的制品。缠绕机必须依照缠绕线型的规律进行设计。由于纱带路线是芯模转动与绕丝头往复运动的合成运动的轨迹,所以缠绕机大都是由芯模机构和绕丝头机构两大部分组成。绕丝头机构通常又称为小车。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种螺旋缠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90°弯管纤维缠绕机,它由一台电机提供动力并控制运动。缠绕机的缠绕台连续回转,90°弯管芯模由凸轮摆杆机构操纵实现往复摆动,将浸渍过树脂的纤维或带按预定线型缠绕在芯模上,固化后即可得90°纤维缠绕管。螺旋缠绕和环向缠绕的变换由变速箱中的电磁离合器控制,缠绕角的变化由可变链轮组控制。文中介绍了线型设计及工艺实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的哈尔滨复合材料设备开发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复合材料设备开发公司在开发国内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其设备成功打入并巩固韩国市场后进军中东,并以其市场为导向,开发了缠绕直径φ50mm-φ100mm的三位六芯模同时缠绕二根的MT6微机控制缠绕机,和缠绕直径φ100-φ500mm的四工位MT4微机控制缠绕机,缠绕直径φ100mm-φ1000mm微机控制缠绕机,缠绕直径为φ100mm-φ2000mm的微机控制夹砂缠绕机及φ6000mm微机控制储罐缠绕机和刚φ12000mm微机控制现场缠绕机。这些设备开发后再加上已有的四芯模三轴微机控制缠绕机和缠绕电线杆用特种缠绕机,使该公司的微机控制缠绕真正形…  相似文献   

6.
大型复合材料壳体主要采用卧式纤维缠绕机缠绕成型,缠绕成型方式分为纵向缠绕及环向缠绕,其中前者是壳体成型的主要方式,纵向缠绕过程中张力的高精度控制是决定复合材料壳体成型质量的重点及难点.为提升复合材料壳体缠绕成型的质量及效率,本文针对卧式纤维缠绕机纵向缠绕张力高精度控制需求,通过分析闭环张力系统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以伺服...  相似文献   

7.
采用PLC控制缠绕机的优势是控制成本低、售价低、设备运行稳定、可维护性好。本文针对新型可编程控制器在缠绕机中的应用作以介绍,从缠绕控制原理出发,利用新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双轴插补、高速定位功能,实现缠绕机自动控制,在缠绕过程中可实现暂停、加速操作控制,缠绕线型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产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多轴缠绕机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而两轴示教机又不能完全满足弯管的工艺要求。本文设计的示教再现式玻璃钢弯管缠绕机采用三轴控制。控制系统通过主轴每转过一定角度来触发记录主轴、小车和伸臂的位置实现缠绕示教,采用电子齿轮控制方式实现自动工作时的小车和伸臂跟踪主轴的同步运动控制。本文阐述了示教再现式三轴弯管缠绕机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弯管缠绕线型和运动轨迹,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印证了:该系统性能稳定,可以实现弯管的自动缠绕。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龙门数控纤维缠绕机第五轴机构设计方案,并对卧式缠绕机尾座机构设计方案进行总结。第五轴机构设计方案主要简述设计初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对第五轴驱动机构和执行机构主要零件的选型,强度的校核,位置的放置等情况进行了简述。卧式缠绕机尾座机构设计方案对以下情况进行总结:非电动尾座轴向固定总结、尾座支承设计总结、电动尾座结构形式总结。通过总结方案可以快速应对部分缠绕工艺及缠绕参数对尾座机构形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多轴插补、高速定位功能,将继电-接触器控制的普通缠绕机,改造成为PLC控制的数控缠绕机,采用玻璃纤维预浸胶带分别进行纵、环向缠绕成型,并对纵向外移量、环向缠绕长度、排纱精度、缠绕张力及表面温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对利用该缠绕机缠绕成型的6台150容器进行水压爆破实验,得到水压爆破压强均略高于设计值,且离散较小,表明:利用PLC控制的缠绕机能够满足工艺要求,可以进行纤维缠绕制品的稳定生产。改造后的PLC控制数控缠绕机具有缠绕精度高、产品性能稳定、成本低、操作界面友好、设备运行稳定及可维护性好等优点,本文方法适合于机械式缠绕机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1.
多向纤维缠绕机缠绕线型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对多向纤维缠绕机的结构特性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概述,然后分别对轴向缠绕、环向缠绕、螺旋向缠绕等的缠绕线型规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以实现多向纤维缠绕线型为目的,对其相应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这些为多向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制品的制造工艺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玻璃钢容器缠绕机控制系统结构复杂、缠绕形状单一,限制了玻璃钢容器的发展。本文研制了基于工控机和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的三轴缠绕机控制系统,采用电子凸轮的位置跟踪方式实现小车和伸臂跟踪主轴的同步运动控制,分析了组合回转体的缠绕线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缠绕机的运动规律和丝嘴的运动轨迹。实践应用表明,三轴缠绕机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称容器、非对称容器、管道、承口管道、组合回转体等复杂形状的容器缠绕。  相似文献   

13.
基于CAN现场总线的纤维缠绕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数字纤维缠绕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CAN现场总线的纤维缠绕控制系统.它实现了对张力、含胶量、温度和压力的网络化控制.  相似文献   

14.
曹施展 《橡胶工业》2021,68(3):0212-0215
分析胶管和电缆等纤维线绕线机的绕线过程和绕线张力,得出绕线张力变化发生在排线跃层提速的过程中,建立了恒转速模式下的绕线张力计算模型,得出绕线张力变化率正比于小线轴卷绕转速平方和线直径,并给出了恒转速控制方法的应用范围,其经济性好。与恒转速控制方法相比,当选取的小线轴卷绕转速和线直径较大时,恒线速度控制方法的绕线张力控制效果更优,但系统复杂性和成本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PA66浸胶帘子布卷绕机接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控制单元的作用,改进了接压控制系统。提高卷绕夹头上的初始压力,由9.8×10~5 Pa提高到2.94×10~6 Pa;对原有的直线型压力补偿改进为离散曲线化补偿;优化卷取参数,采用修正系数调节接压力随布卷直径的关系。接压控制系统改进后,帘子布卷取成型率从98.2%提高至98.9%,返卷率由1.8%降至1.1%。  相似文献   

16.
五轴联动多功能微机控制纤维缠绕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纤维缠绕理论,从总体方案设计、基本性能、技术参数、实际运行效果、结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方面阐述了该控制系统在缠绕工艺及设备自动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DSP芯片在帘子布卷绕张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电机控制器控制复合纤维帘子布卷绕张力恒定的原理及方法,阐述了控制模型和应用软件编程时的注意事项,探讨了实现张力自适应性控制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使DSP芯片发挥了核心器件的控制作用,性能可靠,采集数据正确,实现了帘子布卷绕中卷绕恒张力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用VC 语言对纤维缠绕机的传动系统进行计算机设计,通过给定缠绕制品的基本参数,可设计计算出缠绕的线型规律及实际传动比、芯模的转速、链轮的布局等传动系统的设计,为工程技术人员对缠绕机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简便、快捷、精确的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9.
纤维缠绕机的控制系统经历了机械式、液压马达伺服控制式、微机控制式及通用数控式的发展变化,其中开放式运动控制器PMAC板卡及交流伺服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在系统中引入前馈控制,构成了具有反馈和前馈的复合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PID参数调整合理、跟随误差小、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好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纤维缠绕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