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另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关节功能锻炼依从率和关节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锻炼依从率为87.00%(87/100),高于对照组的63.00%(6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手握力、肘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提高关节功能锻炼依从率和关节功能,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提高中医辨识为偏颇体质者复诊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年7月16日—2017年8月16日的中医体质辨识为偏颇质者100例为对照组(QCC活动前),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3日中医体质辨识为偏颇质者100例为观察组(QCC活动后),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中医体质辨识偏颇质者复诊依从性及沟通满意度。结果QCC活动后,偏颇质者复诊依从率为71.00%,比活动前增幅17.00%;偏颇质者复诊沟通满意率为87.00%,比活动前增幅18.00%(P <0.05),偏颇质者复诊依从率及沟通满意率均较QCC活动前明显提高(P <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可明显提高中医体质辨识偏颇质者复诊依从性及满意度,调动各圈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风湿免疫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序贯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患者进行服药指导。于出院后半年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的评估。结果干预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正确的按时服药可以缓解患者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童允洁  鲍松晴 《现代医学》2007,35(2):150-151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用就诊顺序随机法,将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12和24周时研究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以采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病房和门诊10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经济状况、付款方式与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经济状况、付款方式等因素是影响RA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因素,只有对以上因素得以解决,才能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的管理模式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10月于我院接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病例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病例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且病例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在RA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自我效能和自理能力,改善了RA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RA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赏识教育引导功能锻炼模式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64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肢体功能锻炼,实验组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功能锻炼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功能锻炼期间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分、功能锻炼配合依从性、ADL、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84.40%,高于对照组的40.60%(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90%,高于对照组的59.40%(P<0.05)。结论 赏识教育引导功能锻炼模式可以使患肢疼痛的症状减轻,有效提高患儿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并使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进而提高患儿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实验组,对其术后的功能锻炼采用视频宣教方式,然后通过VAS量表对患者的调查,分析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传教育方式,对患者疑问行逐一解答。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更容易被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和理解,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住院依从性和满意度,更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扶他林与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则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RA患者的疗效、实验室指标(RF、CRP、ESR)优于对照组(P<0.05);2组RA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余新翠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444-1446
目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探讨微信平台在线护理服务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及负性情绪等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相同治疗和护理,出院时对入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微信平台进行延伸性护理服务,通过在线远程协助的方法对患者日常康复行为进行指导,3个月后复查时比较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晨僵时间、全身关节疼痛程度及患者负性情绪。 结果 出院时2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晨僵时间、全身关节疼痛程度及患者负性情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复查时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51.92±1.36 vs.31.62±1.87,P<0.05),晨僵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13.71±5.64 vs.19.86±6.51,P<0.05),关节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08±1.51 vs.2.79±1.1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抑郁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运用微信平台延伸性护理服务能够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赵胜楠  周莉萍  连卓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925-3927
目的研究基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模式的品管圈(QCC)活动对精神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86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对所有医护人员实施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比较该活动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各环节手卫生依从性(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血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卫生合格率及洗手液量、免洗手消毒液量。结果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精神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总依从性高于活动实施前(P<0.05)。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精神科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血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精神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实施后洗手液量、免洗手消毒液消耗量多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将基于PDCA模式的QCC活动应用于精神科医护人员,能改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卫生合格率,增加洗手液使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骨科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实施前后患者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8,(3):266-268
目的观察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患者中运用品管圈(QCC)工具对膀胱灌注和膀胱镜检查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行TURBT的患者共152例,QCC开展前62例作为对照组,开展后9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灌注、膀胱镜检查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膀胱灌注、膀胱镜检查完成率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介入TURBT术后患者延伸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膀胱灌注及膀胱镜检查完成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膀胱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的有效性。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为58.33%,明显高于对照组(25%),P0.05。结论通过评估患者的健康信念、行为线索和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个体的健康信念,明显提高了LDH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龚娟 《卫生职业教育》2019,(11):143-146
目的探讨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于放疗前和放疗12个月时,采用中国头颈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于放疗12个月时,参照主客观处理分析(Subjective Objective Management and Analytic,SOMA)标准,诊断患者张口困难程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放疗12个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失访1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151.57±5.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09±5.02)分(P<0.05);观察组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张口困难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团队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程度,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科室内成立品管圈小组并开展活动。随机抽取42例骨折早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格调查分析,拟定计划,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后进行实施与检讨、制定标准化流程并报护理部备案,随机抽取改进后的4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在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对照组。结论品管圈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路径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患者(均为四肢骨折)各150例,比较在实施功能锻炼路径前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住院满意度及护士专科理论水平的掌握等情况。结果: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实施功能锻炼路径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优良率、住院满意度优良率及护士专科理论考试得分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功能锻炼路径的实施,可较快提高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使护士对功能锻炼的指导更加规范,增加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肢体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值得在优质护理病房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9例RA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结合多形式自我管理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遵医行为等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满意度、遵医行为明显提高。结论: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自身病情的治疗、监测和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东莞市南城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RA分类标准,其中40例为活动期RA(活动期RA组),20例缓解期RA(缓解RA组)。对照组为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三组的血小板参数的结果 ,并分析血小板参数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指标(ESR、CRP)的相关性。结果与缓解期RA组和对照组比较,活动期RA组PLT、PCT明显增高(P0.01),MPV、PDW明显降低(P0.01)。缓解期RA组P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LT与PCT、ESR、CR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MPV、PDW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判断RA病情活动的指标,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于留置胃管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89例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QCC活动前(对照组)以及实施QCC活动后(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实施QCC活动前47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施QCC活动后13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6.8%)显著低于对照组(24.7%),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留置胃管患者实施QCC活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