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腰椎人字嵴顶点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2,自引:9,他引:52  
目的:研究以腰椎人字嵴顶点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0套成人干燥腰椎骨标本上对人字嵴的出现率、人字嵴顶点与椎弓根中心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①腰椎人字嵴出现率为94.8%。其中L1为96.7%;L2为98.9%;L3为100%;L4为99%;L5为81%;②进钉角度:L1为5.1°±4.7°;L2为6.2°±3.7°;L3为7.5°±3.2°;L4为8.9°±3.3°;L5为10.7°±7.9°。③进钉深度:L1为(4.3±0.3)cm;L2为(4.3±0.3)cm;L3为(4.5±0.4)cm;L4为(4.3±0.3)cm;L5为(4.1±0.3)cm。结论:①腰椎的人字嵴结构恒定存在,变异小,且不受退变影响;②人字嵴顶点位于或接近椎弓根中心,不需过多地显露横突和关节突关节,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进钉方法。  相似文献   

2.
腰椎弓峡部裂多孔面螺钉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腰椎弓峡部裂多孔面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干燥L3、4、5椎各30个,测量与术式有关的进钉部位、方向、角度、长度等数据;L3、4、5椎各5个,行椎板下缘、峡部、椎弓根锯开,作剖面骨密质厚度测量。结果:椎板下缘最厚处平均L3为8.5mm,L4为8.3mm,L5为7.7mm。距离棘突中线L3为11.5mm,L4为14.0mm,L5为16.8mm。峡部中部厚度L3为8.9mm,L4为9.8mm,L5为9.6mm。进钉点至椎弓根上切迹距离L3为3.7cm,L4为3.5cm,L5为3.2cm。进钉角度向上向外与矢状面呈15°~17°。结论:以上数据可供术者因人、椎序酌情选用多孔面螺钉及操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脊柱椎板厚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系统地提供颈、胸、腰椎椎板厚度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00例原配完整的脊柱骨标本椎板厚度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结果:颈椎板(C1除外)C4、C5最薄,为3.0±0.7mm,C2最厚为6.4±1.2mm,呈明显中部薄两端厚的趋势;胸椎板T6最薄为6.5±0.9mm,T12最厚为7.6±1.1mm,厚度变化不明显,平均值6.8±1.0mm;腰椎板L5最薄为6.0±1.1mm,L1、L2最厚为7.7±1.1mm,L1~L5呈明显由厚变薄趋势,L5大于S1椎管后壁厚度。椎板厚度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性别间差异C7~L3有显著性(P<0.05),同序数椎板厚度男性均大于女性。结论:脊柱椎板厚度有明显的规律性,C3~C6为最薄段,C4、C5最薄,T12~L3为最厚段,L1、L2最厚;而胸椎板厚度(T1~T11)介于颈、腰椎之间  相似文献   

4.
踝跖部神经显微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不同部位断足再植提供理论基础和有关数据。方法:用体视学方法对66例成人踝跖部胫神经及其重要分支进行观测。结果:胫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5.8mm,14.1mm2,足底内侧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4.0mm,7.2mm2,第2断层4.1mm,6.8mm2;第3断层4.3mm,6.5mm2;第4断层3.7mm,5.4mm2;第5断层3.1mm,4.4mm2;第6断层3.2mm,4.4mm2;第7断层2.9mm,4.7mm2。足底外侧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3.0mm,4.8mm2;第2断层3.1mm,4.5mm2;第3断层3.5mm,4.7mm2;第4断层4.0mm,4.4mm2;第5断层4.5mm,4.6mm2。结论:提出了“三段”断足分型法。不同断层平面断足再植吻接神经时要首选吻接主干,但断层11和12应根据足部感觉功能需要首选吻接胫侧神经。  相似文献   

5.
掌长肌腱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形态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为桡尺远侧关节脱位修复提供术式设计的形态学基础。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9条新鲜掌长肌腱,分别进行形态学测量和力学测试。结果:①掌长肌腱长为12.8±1.7cm;②肌腱上、中、下段宽分别为4.5±1.0mm、4.3±1.0mm和3.9±0.9mm;③肌腱上、中、下厚分别为1.1±0.3mm、0.9±0.1mm和0.8±0.1mm;④肌腱载荷为156.6±53.6kg。结论:掌长肌腱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以其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术式设计具有可行性,30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颈部血管医学影像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尸65具(男60,女5),结合超声诊断选择相同的测点,用卡尺测量了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和颈内静脉及椎静脉的外径,用千分尺测量了动脉壁厚度,其中各动脉内径:颈总动脉近点为6.3±1.4mm;远点为6.9±1.5mm,颈内动脉为5.5±1.2mm,颈外动脉为4.6±0.7mm,椎动脉椎前部为3.7±0.7mm。并就尸体与活体成人100例用美国产ACUSON128型彩  相似文献   

7.
腓肠内外侧血管解剖特点及其在小腿创伤修复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小腿创伤皮瓣移植修复与腓肠内、外侧血管吻合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7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腓肠内、外侧血管的长度、外径、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及其形态特点。结果:①腓肠内、外侧动脉起于动脉,伴行静脉注入静脉;②动脉起点至入肌段的长度内、外侧分别为4.1±0.7(1.8~6.4)cm、3.7±0.5(2.0~6.5)cm;③肌门处内、外侧动脉的外径分别为2.2±0.1(1.1~3.4)mm、2.0±0.1(0.9~3.1)mm;④肌门处伴行静脉有1~2条,内、外侧静脉外径为2.5±0.3(1.8~4.5)mm,2.3±0.3(1.5~4.1)mm。结论:腓肠内、外侧血管恒定、径粗、较长,是小腿创伤皮瓣移植修复受区可供应用的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8.
第5腰椎和第12胸椎横突管1例李志军①王瑞①郭文通②张魁亨①在整理100套干燥脊柱骨标本中,发现1例标本第5腰椎和第12胸椎同时有横突管,这些管位置相当于颈椎的横突孔位置。第5腰椎右侧横突基部前方有一呈椭圆形开口的管,上口6.0mm×4.0mm,下口...  相似文献   

9.
骶1腰5椎体置入螺钉固定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骶骨置入螺钉固定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8例(36侧)成尸脊柱标本上,解剖观测骶骨置入螺钉入路的安全区、置钉点、角度和深距。并在尸体上摹拟了术式。结果:骶骨背面有2个置钉安全区域,腰5骶1关节囊下安全区左右径6.0±1.2mm,上下径8.6±1.4mm。外侧安全区左右径9.1±2.1mm,上下径9.7±2.3mm。螺钉向内偏斜15.1°~22.9°,向尾侧偏斜58.4°~64.4°,向头侧偏斜67.8°±9.3°。置钉深距38.2~48.0mm。结论:本文为从骶骨背面安全区域置钉至骶1、第5腰椎体前皮质固定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  相似文献   

10.
活体肾上腺血管的解剖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活体肾上腺血管的应用解剖。方法:对18例24侧肾上腺手术时分离出血管,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对6个完整肾上腺灌注染色。结果:右膈下动脉从下腔静脉右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8.5(7.5~11.0)cm,外径2.5~3.0mm;左膈下动脉从腹主动脉左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8.0(7.0~9.0)cm,外径2.5~3.1mm;肾上腺上动脉1~6支,均源于膈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右侧长1.7~2.2cm,外径1.0~1.5mm;左侧长1.5~2.0cm,外径1.0~1.5mm。肾上腺下动脉两侧基本相同,长1.5~2.0cm,外径1.0~2.0mm。肾上腺中心静脉右侧长0.4~0.8cm,左侧长3.0~4.0cm,外径3.0~4.0mm。结论:肾上腺血管加部分膈下血管的长度可供带血管蒂肾上腺转位治疗柯兴氏病;活体切取供移植的肾上腺;选择性肾上腺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观测了泪囊的形态、毗邻、在鼻腔外侧壁上的投影及泪囊窝内侧壁骨质厚度。以鼻小柱基部为基准,鼻腔底为平面,对泪囊进行了定位。结果:泪囊的长度为13.3±2.2mm,内侧壁宽为6.0±1.1mm,横径为4.9±0.9mm,容积为0.33±0.07ml。从鼻小柱基部至泪囊下部和顶部的距离分别为32.8±3.7mm和43.4±4.3mm,两者与鼻腔底的夹角分别为47.5°±3.6°和65.6°±5.1°。结论:提出了泪囊鼻腔造口术时内窥镜进入深度和角度的安全范围,造口位置的选择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为临床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6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5.0±3.8mm,最长距离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距骨滑车关节面的形态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距骨滑车关节面的形态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了93副(男51,女42)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前、后宽和内、外侧面长4项指标,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距骨滑车面上面前宽男29.4±2.8mm、女27.4±2.6mm;后宽男22.6±2.4mm、女20.6±2.7mm;内踝面长男32.9±3.0mm、女30.9±2.5mm;外踝面长男29.2±2.5mm、女27.2±2.4mm。距骨滑车上面的前宽与后宽、内踝面长与外踝面长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当踝关节跖屈时,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性状态,易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比较忆扩钉固定术前、后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的变化。方法:5具新鲜颈椎标本。于颈4,5间隙旋转植骨忆扩钉固定,在自制方盘上分别摄术前后侧位及左右45°斜位X线片。用MAS-1型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结果:左侧椎间孔高由术前9.9±0.9mm增至术后10.5±1.1mm。右侧由10.2±0.7增到10.4±0.7mm。左侧椎间孔面积由术前46.1±4.7mm2增至术后48.1±5.7mm2,增大4.2%。右侧由术前45.4±5.2mm2增至术后47.1±5.4mm2,增加3.7%。SF检验均P>0.05。结论:颈椎前路旋转植骨忆扩钉固定对其椎间孔高度及面积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垂体与鞍隔孔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为开展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及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垂体窝区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0个头部标本的鞍区正常垂体以及鞍隔孔的显微解剖观测。结果:①正常垂体的形状主要有扁圆形、球形及三角形三种,其前后径为10.1±1.6mm,左右径为14.3±2.0mm,上下径为6.5±1.4mm;②鞍隔孔的形状主要有圆形及椭圆形两种,其孔径:圆形直径为7.0±1.9mm;椭圆形左右径为9.5±1.8mm,前后径为7.2±1.4mm。结论:垂体与颈内动脉间的关系及鞍隔孔的大小对临床实际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肌肉注射区的解剖观测及其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1例(42侧)胎儿标本上测量了三角肌,臂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各区的肌肉厚度并观察了各区神经血管走行及分布;(1)三角肌2和5区肌肉较厚,男平均5.0mm女平均6.0mm,2区深部有腋神经,旋肱后血管及桡神经;(2)臂大肌3区肌肉较厚,男平均8.0mm,女平均10.0mm,1区有臂上血管神经,2、4区有臂下血管神经及坐骨神经;(3)股四头肌2、4区肌肉较厚,男平均10.0mm,女平均11.  相似文献   

17.
以第1或第2穿动脉为蒂骨瓣转位重建股骨距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为带血管蒂骨瓣转位重建股骨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对第1、2穿动脉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骨膜支进行详细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股深动脉在小转子尖下4.5±1.3cm、9.3±2.7cm处分别发出第1、2穿动脉,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穿动脉发出1~3支外径在1.0mm以上的肌骨膜支,分布于股骨后部中上段骨膜。结论:可以第1或第2穿动脉为蒂设计股骨瓣,可转位重建股骨距或修复股骨颈。  相似文献   

18.
1273例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结构有无差异及其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Engesaeter、Terjesen、Graf、Morin-Harck四种超声方法对1273名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进行检查。结果:正常汉族新生儿髋关节。角59.1°±4.3°,β角48.8°±4.4°,髋臼指数:25.9±3.0,骨缘覆盖率:57.6±5.1%,股骨头覆盖率:46.9±6.8%,髋臼直径:15.6±0.8mm,股骨头直径:15.3±0.8mm;正常维族新生儿髋关节α角59.1°±4.4°,β角48.6°±3.8°,髋臼指数:26.1±3.2,骨缘覆盖率:57.2±4.6%,股骨头覆盖率:46.9±5.2%,髋臼直径:15.3±1.0mm,股骨头直径:15.3±1.1mm。结论:正常汉、维族新生儿髋关节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女髋关节各值有显著差异(P<0.0005)。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新的甲状腺手术麻醉点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用30侧成人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颈前部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颈皮神经分单干,上、下干和上、中、下干三种类型。上、中、下干的起始宽度分别为1.6±0.6mm,1.8±0.6mm和1.8±0.7mm;干长17.7±7.8mm,31.7±12.3mm和25.4±9.0mm。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至胸锁关节和胸骨柄上方的皮肤。面神经颈支的降支均与颈皮神经吻合。明确了通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上缘下方1.5cm与颈前正中线外侧4cm的交点处(麻醉点)1cm和2cm半径圆形区的神经来源和分布。结论:经临床100例应用验证新麻醉点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理想、并发症少等特点,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20.
桡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桡动脉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7具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其中左侧27侧;右侧25侧),分别进行解剖观察及测量,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桡动脉长度、外径。结果:①桡动脉左侧长(10.3 ±1.2)cm;右侧长(10.2 ±1.2)cm。②左侧上、中、下段外径分别为:(4.2 ± 0.8)mm;(4. 1± 0.8)mm;(4.0 ± 0.8)mm。右侧上、中、下段外径分别为:(4.2 ± 0.9)mm;(4.1 ± 0.9)mm;(4.5 ± 0.8)mm。结论:桡动脉下2/3段位置浅表,并有足够的长度和管径,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供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