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西是全国冰雹较多的省份之一。冰雹的空间分布以陕北最多,年平均1.5—3.0个雹日,关中次之,年平均0.5—1.0个雹日,华山多达2.3个,白水、太白、双庙、旬邑可有1.3—1.6个雹日,陕南最少,年平均0.5个雹日左右,佛坪、洛南较多,有1.3个雹日。年降雹日数最多的是府谷,年平均雹日3.2个。最少的是眉县、户县、周至,年均雹日不到0.1个。自1950年以来,雹日最多的年分是1959年,年内共有104个雹日,降  相似文献   

2.
2020年我国可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13次、共20个龙卷,发生在5—9月。其中,强龙卷有8个,分别是EF2级龙卷7个和EF3级龙卷1个。7月22日安徽宿州EF3级龙卷的路径长达62 km,是我国近10年来,使用无人机进行详细灾情调查获得的最长的龙卷路径。EF1级或以上级别龙卷有13个,略低于2004—2013年全国记录到的14.3个/年,EF2级龙卷数量是2004—2013年的年平均数2.0个的3.5倍。2020年的龙卷过程都是西风带龙卷,没有台风龙卷记录。2020年现场调查的9个龙卷,路径的主要下垫面都是开阔平地,具有明显的树木倒向呈辐合状、破坏范围纵横比大、浅色破坏条迹等地面灾情特征。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是通过对气象要素和生物要素的平行观测,探讨气象与农业的关系,以达到趋利避害,发展生产的目的。第一节农业气象站的建立和发展1.农业气象站 1954年有3个农场站(古一、金水、草埠湖)进行农业气象观测。这是我省农业气象工作之始。次年1月,上述站由省农业厅转归省气象局建制领导。1957年,农业气象观测站发展到19个。1959年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求全省76个气象站均开展农业气象观测,但实际开展工作的为25个,1960年增至27个。是年还短时间地开展畜牧、林业、水产等方面的农业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4.
焦佩金 《气象》1987,13(5):44-50
一、概况 1986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下同)地区共生成30个台风,1949—1985年37年平均是28.02个。1986年台风的发生个数是自1979年以来第一次突破了平均值  相似文献   

5.
1999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是热带气旋登陆和影响广东省较频繁的一年,先后共有6个热带气旋登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接连受到热带气旋的吹袭,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有以下特点。1 热带气旋总个数偏少 1999年由国家气象中心进行编号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有17个(表1),比50年(1949~1998年)平均(28个)明显偏少。这是连续第5个热带气旋偏少年份(1995~1998年分别为23、25、26、13和17个)。2 初台登陆早 由于受拉尼娜现象等影响,19…  相似文献   

6.
对2004年、2005年绥德、定边、洛川、西安、汉中、爱康6个配有E-601B蒸发器及蒸发传感器的台站作蒸发量对比分析,通过逐站逐月(共92个月)分析蒸发误差率发现:有3个月误差率等于0,67个月自动站的蒸发量大于人工站观测的蒸发量,占总数的73%,其中误差率最大是安康站2004年11月为49%。结冰是导致陕南地区冬季蒸发误差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降水是造成自动站蒸发量偏大或缺测的另一因素,仪器故障引起蒸发失真各个台站都会出现。2005年蒸发误差率普遍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7.
一、2月、9月日照特少我省1989年日照奇少,1990年继续偏少。据全省53个台站的资料统计(下同),有107个站月出现了“月、年最少日照时数”的异常纪录,是今年异常气象要素中出现范围最广的一个。年日照时数在1260—2000小时之间,比常年偏少100—600小时。其中有15个站破“年最少日照时数”的历史纪录,这些站主要集中在浙中、南地区。特别是温岭站,年日照只有1260  相似文献   

8.
2019年我国可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8次、共9个龙卷,主要发生在4-8月。其中,强龙卷有4个,分别是EF4级龙卷1个,EF3级龙卷1个和EF2级龙卷2个;EF1级或以上强度龙卷数量较2004-2013年的年平均数明显偏少,但2019年龙卷致灾重,9个龙卷共造成16人死亡、218人受伤,其中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区EF4级龙卷是我国自1961年以来的第7个EF4级龙卷,导致7人死亡,190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1960-2008年广东省不同区域的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全省86个气象站1960-2008年的日照资料,研究了49年来广东省北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4个区域的日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个区域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具有2-4年的显著振荡周期。日照时数中部地区减少最明显,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1世纪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北部年日照时数分别减少了245.7、132.8、113.6和85.3h。4个区域各个年代年日照时数都是东南部最多,其次是西南部。从季节分布看,夏季减少最明显,东南部冬季光资源最好。中部地区日照时数减少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及人类活动影响,使灰霾日数增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5,(7):11-21
本文是1974年度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地区的台风总结。对1974年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的主要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全文共分三部分:一、台风的发生发展,二、台风路径,三、影响我国的几次主要台风降雨。一、台风的发生发展出现概况 1974年西北太平洋地区(指105—180°E,赤道到55°N地区)共生成37个台风,与历年相比,超过平均数8个,是显著偏多的一年。其中中央气象台编号29个。37个台风中有29个发生在菲律宾以东洋面,8  相似文献   

11.
异常气象年表业务是1981年开始的,全省上报台站有57个,占全省台站总数的67.9%。其中河西17个,占该地站数的82%;中部12个,占86%;甘南、临夏6个,占40%;陇东10个,占62%;陇南12个,占71%。一、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气候多变的国家。很早就有天时晴雨的宫廷记载,广大群众中也广泛流传着有关天气气候、物候方面的谚语。但我国积累的器测气象记录比较晚,北京测候站建于1841年,香港气象台建于1853年,上海气象台建于1873年。直到1900年全国约有观测站23个,1930年增加到80个,到解放前夕共有101个(接收时),其中测风站、日射站各2个,另外还有100  相似文献   

13.
三种干旱指数对西南地区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1年1月2011年12月中国160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了近61年西南地区18个气象站逐月M指数和季、半年和年尺度的逐月SPI和SPEI指数。参考过去该地区发生的干旱灾害历史资料,研究了三种指数对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1)SPEI指数能抓住降水和蒸发这两个影响干旱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西南地区季、半年、年尺度的干旱有较好的表征能力;(2)SPI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表征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也适用,但表征能力不及SPEI指数,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秋季是适用的;(3)M指数在分析西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对年尺度的干旱,部分站点是适用的,对半年尺度的干旱,夏半年是适用的,对季节尺度的干旱,春、夏季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4.
1976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出现25个台风,我台编号的有24个,其中有3个在南海生成。24个编号台风中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大于32.6米/秒)有16个,登陆我国的有5个。一、气候特点 1、全年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入秋前略偏多,秋后略偏少 1976年除3月外各月都有台风生成,表1是1976年和多年各月台风发生数比较,表中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汛期(5~10月)陕西降水异常偏少,发生特大旱灾。1降水情况1.1异常范围之大,历史罕见某站某月(年)降水量打破1961~1990年历史记录,则认为该站该月(年)降水异常。1997年,陕西有60个气象站汛期降水量是1961年以来37a中的最小值,有23个气象站为次最小值,历史罕见。全省97个气象站,汛期降水偏少5~8成的56个,偏少2~5成的39个,接近常年的仅2个(表1)。1.2月降水量持续偏少5、6、7、8、9、10月月全省平均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别为-56%、-59%、-14%、-77%、-30%、和-70%(表2)。5、6、8、10月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分…  相似文献   

16.
空气污染能够影响人体健康、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会对国家经济造成损失。多年来,北京一直是空气污染严重地区,而冬季燃煤采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2016~2017年,北京大力优化采暖的能源结构,旨在改善空气质量。本文通过分析5个位于北京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2.5、PM10、SO2、NO2和CO污染物浓度,对比了2018年和2015年的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8年5个站5种污染物浓度较2015均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37.3%,而5个站降幅最大的污染物浓度都是SO2,平均降幅为59.2%。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年5种污染物浓度的差距主要来自冬季的取暖时期。2018年冬季5个站重空气污染(PM2.5浓度>150 μg/m3)天数较2015年平均下降率高达91.3%,比其他季节多了41.3%。相较于2015年,5个站平均的2018年冬季5种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值是其他季节的4.8倍,平均下降的幅度是其他季节的2.3倍。逐小时数据分析显示,2018年较2015年冬季污染物浓度下降比较大的时刻主要来来自暖更多的时间段。结合气象条件分析表明,北京冬季采暖优化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空气质量,这为有相似采暖方式的城市的空气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8 年中国可确认的龙卷天气过程有10 次、共产生22 个龙卷,主要发生在4—9 月。其中,EF1 级或以上强度的龙卷有19 个,EF1 级或以上强度龙卷数量明显多于2004—2013 年的龙卷记录年平均值。台风相关的龙卷天气过程是2018 年龙卷事件的主要特征,台风龙卷有16 个,占到总数的73%。其中,1814 号台风摩羯外围环流中出现了11 个龙卷,在我国近30 年来有记录的单个台风外围龙卷数量中居第二位。2018 年台风外围龙卷数量与非台风龙卷数量相比是显著偏多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采集自阿尔泰山南坡森林上限3个采样点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树芯样本,研制其树轮宽度年表。与区域内6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宽度年表与6月平均气温相关较好,最高相关系数达0.675(p<0.0001)。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温度的重建方程,调整自由度后的方差解释量为45.6%(1962~2012年)。过去359年来,阿勒泰地区平均气温变化存在7个偏暖(1667~1681年、1714~1728年、1747~1779年、1787~1800年、1862~1887年、1935~1968年、2000~2012年)和6个偏冷阶段(1682~1713年、1729~1746年、1780~1786年、1801~1861年、1888~1934年、1969~1999年)。并存在5个温暖年、54个偏暖年、252个正常年、37个偏冷年、以及11个寒冷年。6月平均温度的最高值出现在1830年(22.35℃),最低温度出现在1985年(17.87℃)。功率谱分析显示该重建序列存在30.0年、7.4年的显著准周期(p<0.05)和6.4年的较显著准周期(p<0.10)。  相似文献   

19.
一、全年台风气候特点1975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出现23个台风,我台编号20个,达到强台风强度(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32.6米/秒)的共有14个,登陆我国的有7个。全年台风主要气候特点如下:1.夏季台风发生晚,个数偏少1975年夏季初台出现日期是7月28日,这是历史最晚日期。  相似文献   

20.
1948~2000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场趋势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施能  黄先香  杨扬 《大气科学》2003,27(6):971-982
用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计算了1948~2000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场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在1948~2000年期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场有明显的趋势变化,全球大约2/3左右的陆地年降水量是负趋势(降水量减少),1/3左右的年降水量是正趋势,正负趋势面积及强度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年降水量明显减少的地区是:热带非洲,加拿大的东南部及美国的东北部,中国的淮河以北,蒙古、俄罗斯的中、西西伯利亚及朝鲜、韩国和日本等9个地区.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是:加拿大的北部、南美的阿根廷及智利、格陵兰等6个区域.分别研究了36个纬圈的年平均降水量的趋势系数,指出有13个纬圈的年平均降水量的趋势变化达到0.05的信度的显著性,其中有1个纬度带(75~80°N)是正趋势.全球年降水量正趋势的范围是很小的,仅在70°N以北.初步研究了全球年降水量场趋势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