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孟涛  郝蓬渤  丁昊 《人民军医》2004,47(5):280-281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已绝经1年以上者又出现阴道出血.其原因很多,但多数与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虽系功血的一种内膜病理改变,但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腺囊性增生与癌变的关系,现将我院1992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0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病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02—2009—04收治的29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加病理,对其中114例良性、器质性病变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2例、萎缩宫腔58例、炎症54例、宫颈管息肉4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12例、节育器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B超下子宫内膜〈4.0mm者宫腔内器质性病变33.3%,而≥4.0mm者器质性病变58.6%,12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内膜均≥4.0mm,良性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者均宫腔镜下手术1次治愈。结论:宫腔镜检查辅以病理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病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02~2009-04收治的29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加病理,对其中114例良性、器质性病变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2例、萎缩宫腔58例、炎症54例、宫颈管息肉4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12例、节育器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B超下子宫内膜<4.0 mm者宫腔内器质性病变33.3%,而≥4.0 mm者器质性病变58.6%,12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内膜均≥4.0 mm,良性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者均宫腔镜下手术1次治愈.结论:宫腔镜检查辅以病理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超声和官腔镜联合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材料与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并在超声监导下诊断性刮宫。结果7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5mm者55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合并粘膜下肌瘤43例,子宫内膜癌5例,萎缩子宫内膜7例。子宫内膜厚度<5mm者20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例,息肉直径<5mm,宫颈息肉7例,刮宫后子宫内膜厚度>5mm者为萎缩的子宫内膜息肉或萎缩的子宫粘膜下肌瘤。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和官腔镜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李选  韩劲松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2):92-93,T016
2例产科出血性疾患(剖腹产术后子宫出血,宫颈妊娠子宫出血备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地控制了出血。宫颈妊娠的病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并成功的进行了剖宫手术,为宫颈妊娠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我们认为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对产科出血性疾患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还对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入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介入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5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出血患者,运用Seldinger技术对两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进行选择性造影和栓塞术。结果 56例患者造影证实:子宫切口双侧裂口 8例,一侧裂开 17例,子宫切口双侧角假性动脉瘤 12例,一侧动脉瘤 19例,均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血栓塞后止血。未见并发症。结论 介入放射造影和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出血时具有明显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水酒精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无水酒精作用于子宫内膜16h后,取离体子宫作病理观察.对36例不正常子宫出血患者作宫腔造影,了解容量,注入等量无水酒精并抽出,反复2~3次,每次在宫腔内保留3~5min,观察疗效.结果离体子宫巨检见内膜皱缩,灰褐色.镜下见内膜坏死脱落,动脉血栓形成,36例患者介入治疗后,88.9%(32/36)和8.3%(3/36)分别在24h和第5天流血停止,55.6%(20/36)恢复规律性月经周期,41.7%(15/36)月经量正常,38.9%(14/36)较正常月经量减少,4例复发作了第2次介入治疗,6例绝经,1例手术切除,副作用有短时腹痛和局部灼热感.结论非血管介入治疗不正常子宫出血疗效可靠,方法简单,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妇女生理绝经1年后开始出现的阴道流血.是老年妇女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常常引起患者的恐慌。传统诊疗方式为超声检查加诊刮,可能因取材不准确而使部分病变被遗漏。2003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对6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官腔镜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国平  邹冬芳 《人民军医》2007,50(5):283-284
目的:观察超声辅助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异常子宫出血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40例,行超声辅助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病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辅助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简单、快速、安全、经济、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活检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活检对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92例临床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的异常子宫出血病人 ,通过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活检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 15 8例子宫内膜有功能性的改变 ;16 2例与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内膜相似 ;其余 72例子宫内膜有器质性病变。结论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活检 ,可准确判断不同期的子宫内膜改变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器官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80%,多发生于青春期或绝经前期妇女。我们应用黄体酮胶囊治疗功血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09年12月随机选择了经妇科内分泌门诊确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诊断标准见乐杰主编第七版妇产科学本科教材。所有患者均已排除药物过敏史、用药禁忌证且过去1月内未接受性激素治疗。38例已婚妇女进行子宫内膜诊刮,增生期子宫内膜28例,简单型增生1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行TVS检查,重点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形态及血供情况,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VS能有效地诊断子宫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非器质性萎缩性子宫内膜厚度最薄<5mm,子宫内膜癌内膜厚度与萎缩性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血流最丰富,RI最低<0.4,萎缩性子宫内膜无彩色血流。结论:TVS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绝经后出血宫内膜病变,可作为其首选的常规检查及子宫内膜癌的最佳筛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及介入栓塞术3种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7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宫腔填塞术组(A组,n=70)、子宫动脉结扎术组(B组,n=50)及介入栓塞术组(C组,n=50),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患者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分娩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止血效果显著优于A、B组(P<0.05),术中出血量、分娩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A、B组(P<0.05),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A、B组(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与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相比,可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子宫切除概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misoprostol终止早孕法已在临床上广泛采用,但由于药物流产不同于吸宫流产,绒毛团完全排出后蜕膜成碎片样排出,易造成不全流产,导致子宫出血过多或流血时间过长,往往需要采取清宫手术,针对这一付作用,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宫血净汤治疗100例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观察,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95-07~1998-12,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药物流产后有100例子宫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脉栓塞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流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5.7%,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的术后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的术后流血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0岁,退休职工。因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2月,加重伴下腹坠胀、疼痛7天入院。妇检:宫颈肥大,触之易出血。宫体平位,子宫增大,质硬,光滑,活动差,压痛。月经史:绝经1年,近2月来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伴有血块样物流出。临床初诊: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性子宫出血。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表面光滑。病理检查:全切子宫,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老年妇女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目前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认为引起PMB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但临床上有近10%~15%由子宫内膜癌引起。  相似文献   

18.
林澄昱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2018,(10):1097-1100
【摘要】子宫蠕动源自于子宫肌层内层的收缩,表现为宫腔压力不同步变化及子宫内膜波浪运动,可通过宫内压力传感器、经阴道超声及电影磁共振等方法观察。子宫蠕动的频率、方向随月经周期进展而变化,这一过程受一系列因子调控,与受精、着床、经血排出等生命活动相关。异常的子宫蠕动可导致不孕、异常子宫出血等临床症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可改变正常子宫蠕动,可能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是采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针对病变组织直观准确进行宫腔手术,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最常用的方法,被视为子宫内膜去除的金标准。我院自2007-09~2010-09应用宫腔镜对216例患者实施部分子宫内膜切除术,全部治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子宫大出血系妇产科的临床急症,常见的病因有产后宫缩乏力、胎盘组织残留、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及侵蚀性葡萄胎、子宫腺肌病、胎盘植入、子宫良恶性肿瘤、绒癌等。既往经子宫后穹隆压迫止血、清宫等保守治疗无效者均行子宫全切术,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损害极大。近年来,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以其微创的特点,为抢救妇产科急性出血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我院采用TAE成功救治妇产科子宫大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