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它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化的主要层次是通过非言语手段无意识地、含蓄地进行交流的。英美外教的非语言交际给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探讨了英美外教的非语言交际,认为学生应该加强对外教非语言交际的学习意识,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交际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委婉语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引起交际双方的不快从而损害双方的关系,因为委婉语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劝诱等功能。了解其这些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觉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并且对于我们学好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因此语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练习,而且也应包括对目的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言语礼节及该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文化背景和国情常识的学习。语言教与学的过程也应是了解目的语文化的过程。近年来,外语教学开始注意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跨文化”问题,“跨文化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众望所归的理念。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中西方文化不同背景对学习外语的影响及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几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离不开目标语文化学习,由于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为外语教学界所重视。文章从语言、文化、交际的关系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委婉语作为英语语言词汇中极为活跃的一分子是社会交际活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英语国家人们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为了避讳、礼貌、欺骗、美化等交际目的而频频使用委婉语,从而增强表达效果,完成漂亮的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6.
尽管英语早已发展成为世界性语言,但同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与英语文化始终是不可分割和互为依存的。因此,将英语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在第二语言环境中不仅可取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教学模式。惟有如此,才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英语运用准确、流利、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7.
尽管英语早已发展成为世界性语言,但同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与英语文化始终是不可分割和互为依存的.因此,将英语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在第二语言环境中不仅可取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教学模式.惟有如此,才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培养出英语运用准确、流利、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8.
高山 《商品与质量》2012,(S8):146-147
影视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能够呈现完整的交际情景。视觉与影像的结合将语言学习者带入到一个迅速、便捷、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从而突显出交际在情景中的作用,而语言学习者作为观众可以轻而易举地洞察到交际中的各种因素。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运用目的语跟他人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语言教学应当是个交际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播放影片为语言教学与学习提供了一种交际手段。本文试图阐述有效教学与学习的原则,探讨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类别繁多,表现手法多样,且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分类、表现方式及其交际功能3方面入手,对现代英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的教 学体系.跨文化知识的导入能够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加深对相 关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增强英语应用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本文研究了文化教学的现状与问 题,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导入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对目标语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英语交际能力普遍受到重视以及传统语言教学法弊病的凸显,越来越多的中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一种把交际互动既作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目的的广义教学法。在科技发展的驱使下,新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开始被整合进交际英语教学课堂中以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本文将基于交际教学理论及ICT的发展重点分析基于ICT的英语交际教学的优势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要描述了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口语测试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借助于会话互动交际结构中的话轮转换规则,分析BEC口语测试中话轮转换的特点,阐述特定语境中产出合适的互动交际的策略,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Byram指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习者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的关注。文章从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优势入手,论述了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手段去探索目标语言上所记载和表达的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文化之间的差异肯定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成功的交际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知识结构外,隐舍其中的文化因素及背景知识不客忽视。大学英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从涉外职业学校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在涉外口语教学中应增加语言输入,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采用分级教学,重视中西文化差异,介绍中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了解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从而学会得体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各年龄层的学生过分关注应试技巧,缺乏必需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思维能力训练。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体,教学手段不利拓展学习者的思维,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口语能力得不到有保障的提高。BEC测试体系对商务口语教学能起反拨效应,需要教师建立以需求为基准的口语教学方式,建设交际性语言课堂。  相似文献   

17.
英语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而,英语堂内教学必须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应注重生生之间乃至人机之间的互动。惟有如此,方可顺应当今时代潮流,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语言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开辟了新的视界,同样也为英语阅读过程的交际性奠定了理论基础.英语阅读过程的交际性体现在从目的行为到交往行为、阅读中主体间性、阅读中的“理解“问题、阅读文本媒介性及语境等方面.因此,阅读过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和社会交互过程,交往行为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创造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语言教学应当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来进行虽然已经成为当今语言教学界的共识,但有关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话题仍不够深入具体。本文从文化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中西方语言文化教学策略发展史上的三种文化教学模式,并阐述了一些对语言文化学习的合理建议和可以具体教授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范畴。最后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学习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努力发展语言能力,注重培养交际能力。培养这两种能力,要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