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环球资讯     
《宁波经济》2010,(12):10-11
美联储激进刺激方案胎死腹中 近日公布的美联储11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曾在10月举行非例行会议上讨论过更为激进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包括设定具体的国债收益率目标和国债购买策略。但这一刺激方案最终“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2.
国际     
《天津经济》2013,(12):75-75
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继续“缓慢至温和”增长 美联储在12月4日公布的褐皮书中指出,自10月16日上一份褐皮书发布以来,美国制造业、科技业及住房市场的增长均帮助美国经济继续以“缓慢至温和”的步伐增长,显示出10月上旬的政府关门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3.
3月份美联储的FOMC会议引起市场很大的震动,不仅确定在今年10月份彻底结束QE政策,而且首次提出可能在明年夏季开启加息。美元走势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货币政策收紧会导致美元走强,这是一个外汇市场的基本逻辑。那么,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会导致美元中长期大幅走强吗?美元的涨跌究竟如何影响美国的整体利益?由于美元走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重要性变量”,所以理清上述问题,是理解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大局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傅勇 《西部论丛》2010,(9):81-81
当前,美国上下最为担忧的是,经济会否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陷阱。最近,美国经济复苏停滞,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官方和私人机构,均下调了美国经济的预期增长率。美联储在最近一次的声明里,非但不再提及何时加息,反而决定终止数量宽松的退出,承诺把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到期后所得现金,重新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高盛将美联储的这一转向称为“数量宽松第二季”,并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美联储会购买至少1万亿美元的国债。  相似文献   

5.
近几个月来,由于美国房地产泡沫崩溃,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起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业发生大动荡进而引起美国经济走向衰退。如今,国际金融市场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和美国重大经济数据的发布。在市场的期待中,美联储在1月底的利率会议结束后宣布,再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0%,八天之内累计降息125个基点,自2007年9月18日以来,美联储已经累计降息225个基点。这个目前世界第一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短时间连续两次大幅降息,再次搅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令很多国家和经济体的央行举棋不定。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6.
孙晓兵 《新财经》2013,(12):32-33
美国的超宽松政策还会玩多久?这或许是一个着眼大局投资者眼下最应该关注的事。从最新动向看,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好转,美国QE似乎到了该退出的时候。2013年10月,美联储货币会议纪要提升了缩减QE的预期。儿月20日公布的美联储10月29~30日会议纪要暗示,会议纪要主要围绕两点讨论了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一是关于QE缩减的时机、规则和构成的讨论,这表明在近期宏观数据转好的背景下,美联储已将QE缩减计划提上日程;二是关于如何加强前瞻指引的讨论,这凸显了未来美联储政策将更注重沟通策略,以期通过与市场的清晰沟通,让市场相信单纯的QE缩减并不意味着会很快加息。  相似文献   

7.
3月18日美联储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0.75个百分点,至2.25%,为三年来最低。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六次降息。同时美联储再度下调贴现率0.75个百分点,至2.5%.在3月18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以8:2高票通过降息决议。  相似文献   

8.
环球视点     
●美联储再次降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 1月 31日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下调 0.5个百分点,分别降到 5.5%和 5%,以刺激经济增长。据悉,美联储可能在 3月 20日举行的政策会议上继续采取下调利率的行动。随着美联储的降息行动,美国主要商业银行即跟进调低主要放款利率,企业融资的利息负担将减轻,房屋、汽车贷款利率也将下调。 ●全球企业兼并金额再创纪录   据美国汤姆森金融证卷数据公司近日公布的统计数字, 2000年全球公司兼并金额达 3.48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在为公司兼并作咨询保荐业务的投资银行中,美国的戈…  相似文献   

9.
8月10日,星期二。 这一天,美联储十人委员会(FOMC)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当天会议结束后,FOMC立即发表声明称,美联储将把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到期后所得的资金重新投入购买长期美国国债,以帮助美国经济复苏。同时,美联储还表示,在未来“较长时间”将继续保持目前接近于零的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9月17日,美联储在“议息会议”的声明中向投资者暗示:预期低利率政策还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美联储向市场投放的这一信息,被许多投资者解释为:首次加息要到明年年中才会来临。 很显然,美联储不愿看到市场因美国10月份停止QE而处于不安的状态。于是,从9月18日开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1.
国际     
《天津经济》2011,(9):77-77
IMF或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在9月20日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草稿中下调美国2011-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并称美联储需做好进一步放宽政策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增速从温和到稳健,7月19日,美联储发布褐皮书报告称,6月份和7月初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温和列稳健”,主要由于某些地区的零售销售和制造业活动有所冷却。  相似文献   

13.
环球视点     
美国继续稳定利率   10月 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再次决定对利率不作调整。美联储自 5月份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 0.5个百分点以来,在连续三次决策会议上均决定保持利率的稳定。从去年 6月到今年 5月,美联储曾连续六次提高利率,以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和预防通货膨胀。日前,联邦基金利率达 6.5%,为 9年来的最高水平,如果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的实际利率为 11年来的最高水平。据分析家预测,美联储可能会在明年春季降低利率。 ●加拿大企业并购继续升温   据加拿大竞争局日前透露,今年加拿大企业并购继续增加,年初以来记录在案的并…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改革》1994,(10):42-42
美联储不久前的一份研究报告,给美国和欧州关于通货膨胀、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三者间关系问题的争论又增加了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8月9日下午2时许,美联储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提出将延续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新动向。当问及:“弗雷德先生,美联储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至2013年中。”他言之凿凿地说:“是‘至少’到2013年中。”伯格斯滕的这一补充可以算是美国经济复苏差强人意现状的现实注脚,这也是标准普尔历史上首次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的宏观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16.
陈怡璇 《上海国资》2016,(4):101-103
按照耶伦一贯的主张,为了提振就业和通胀率,加息可能未到最合适的时机自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在近10年来首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在随后的几周里,信心十足的美联储官员告诉市场,预计2016年还有四次加息。现在看来,这种导向明显太过乐观了。经济学家已经下调了增长预期。2016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16日FOMC议息会议上,美联储用行动证实了这一预期。原本预计于3月加息的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25%至0.5%水平不变。这一猝不及防的鸽派决议,直接造成隔夜非美货币普遍强势上涨,也使  相似文献   

17.
美国SSCI     
《上海经济》2012,(11):70-72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维持温和扩张美联储10月10日公布了最新的联储地区经济状况报告,即美联储的褐皮书。褐皮书指出,美国经济好坏参半,但整体略有改善。8月底到9月美国经济维持了"温和地扩张",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经济复苏的亮点,制造业状况略有回暖。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 8月 22日举行的决策会议上,再次决定维持短期利率不变。一些乐观的分析家认为,这意味着美联储自去年 6月打响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战斗已接近尾声,美国经济将如 90年代中期那样,再次实现“软着陆”。   从 1994年初到 1995年初,美联储曾连续 7次提高利率,使美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也就是说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去年 6月到今年 5月,美联储再度连续 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以放慢经济增速和预防通货膨胀。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紧缩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美国第二季度的消费开支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2-12
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把基准利率下调至接近于零的水平,此举意味着美联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在同时应对经济衰退和消费者价格下行压力的双重挑战时,不得不采用新的尚未验证过的政策工具。美联储把隔夜联邦资金拆借率直接下调到0.25%,而且也是历史新低,美国进入了零利率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20.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08,(23):14-17
力拓公司削减10%铁矿石产量,日本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世界汽车业新霸主,美国10月份CPI创61年来最大降幅,日本10月份出现贸易逆差,松下电器将营业利润预期下调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