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福建大田板凳龙舞历史悠久,富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板凳龙制作工艺精巧,具备审美价值,龙舞活动具有观赏和体验价值。大田板凳龙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采用传统博物馆展示型静态开发模式以及民俗体验开发模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及旅游商品开发模式。保护与创新利用相结合,开发龙文化旅游是福建大田板凳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开发潜力的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清石竹湖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福清石竹湖旅游资源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游憩、环境和保健价值。福清石竹湖旅游资源是具有较高水平的风景资源。  相似文献   

3.
巢湖旅游文化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湖是自然形成的湖泊,其山其水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增强了审美的价值.在巢湖深度开发的今天,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审视,这对进一层地认识巢湖旅游资源的文化审美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化方向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的基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运用旅游美学的基本原理及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造园历史、造园要素、园林布局方式、造景手法、园林意境及园林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价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黄山已列入世界自然和化的双重遗产,发掘黄山的旅游化审美价值,将有助于黄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本从五个方面考察黄山旅游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问题,制约了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要坚持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旅游资源生态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积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建设专业的生态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剖析了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中对遗产资源过度开发产生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协调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与自然遗产保护可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巢湖是自然形成的湖泊,其山其水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增强了审美的价值。在巢湖深度开发的今天,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审视,这对进一层地认识巢湖旅游资源的文化审美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降低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谐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湖泊旅游资源大国,做好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意义非同寻常。就本质而言,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如何充分依托和开掘这些湖泊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旅游活动的审美本质决定着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一种审美开发,如果能够遵循着体验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基本原则,那么,我们在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就一定会大有作为,湖泊旅游也终将融自然、人文、生态、审美于一体,成为人类的美好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自然从未离开过人类的眼帘,古往今来,人们总能在自然中寻找到精神所需,但是,人们对自然审美价值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层面。如果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自然审美价值层次,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将其分为:生命价值、生存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增生价值四个层次。充分认识自然审美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能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自然结合型景区兼有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往往景区资源中包含着山水审美意象、信仰体系中的廉政约束、文化中的廉政传统、廉政文艺等廉政文化内容。为充分利用廉政文化资源以有效提升景区产品价值,应注重景区现有产品调研,深度挖掘景区廉政文化内涵,培育含廉政文化内涵的精品旅游产品,山水为形、文化为魂营造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廉政文化氛围,利用丰富载体,有效传播廉政文化。  相似文献   

13.
民间传说提升了旅游资源的神秘性和吸引力,提升了旅游资源的道德教化作用,提升了旅游资源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用。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地给民间传说进行定位:注重民间传说与地理环境的结合,激发游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情操;注重民间传说与旅游者心理期望的结合,突出民间传说的地方特色;注重民间传说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注重民间传说的合理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似文献   

14.
四川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兴趣的各种自然及人文客体、劳务或其他因素,它是吸引、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前提。自然旅游资源是其中最具美感和观赏价值的典型自然景观。四川作为西部旅游资源大省,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的美誉,自然旅游资源尤其是山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众多的山岳风光以其雄、秀、险、奇以及丰富的内涵而闻名于海内外,在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全面探讨我省山地旅游资源的特征与优势,提出并采取合理的规划、开发对策,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设施,积极建设现代化旅游城市,是淮北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根据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条件,目前,要加快淮北市旅游业的发展,应大力开展旅游营销,招揽人气,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6.
南京旅游市场上蕴含地方特色并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纪念品不多,这与南京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需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开发独具金陵特色,有较高文化审美价值、制作精巧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对活跃旅游商品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塑造各旅游区的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其可特续发展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等重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分析,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三大阶梯的过渡区、山地区,与中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少数民族分布、中国生态脆弱地带和现有相对富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地域上重叠。预示着开发越来越有优势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这些区域乃至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冉启琴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3):82-84,87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体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通过对黔南民族体育资源的优势和发展机遇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黔南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几点构思。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汉民系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但客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差,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以期促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泉州西北山区土楼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泉州市西北山区的土楼旅游资源.土楼是泉州古民居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土楼的旅游开发将丰富泉州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泉州的旅游资源,意义重大;并提出了土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