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消灭德军主力立下汗马功劳1941年6月,德军三个主力集团群共305万兵力大举进犯苏联,苏军处于极其不利的态势。1942年,德军在东线投入新式重型坦克——“虎I”。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苏军没有任何一款战车或火炮可以与其对阵。1944年初,苏军装备了少量最新的JS-1(即斯大林-1型)坦克。它由KV重型坦克发展而来,由于火力等其他方面的原因,JS-1依然不是“虎I”的对手。但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苏军先后研制了T34/85与JS-2型坦克。1943年苏军开发了JS-2重型坦克,1944年春,由车雅宾施克的基洛夫施基工厂生产。在此以后又对其进行了合理化改…  相似文献   

2.
张璐阳 《模型世界》2010,(10):28-31
1942年8月苏联国防部获悉德军正在制造一种新型重型坦克,为有效应对未来的敌人威胁,苏联人在KV-85重型坦克原有基础上,由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设计处开发出一种装有85毫米口径坦克炮和厚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它被以当时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简写为JS。但是在之后的战斗中人们发现新型坦克的火力不足以克制德军“虎”式坦克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3.
击毁KV!!     
<正>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KV)是苏联的系列重型坦克,它以苏联国防委员、政治家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命名。该系列坦克在二战中被红军广泛使用,战争初期特别是德军入侵苏联的第一年,这类坦克就以厚实的装甲著称于战场。KV-2是一种装备M-10 152毫米榴弹炮的重型突击坦克。由于其巨大的主炮  相似文献   

4.
<正>KV-1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重型坦克之一,以1937年制造的SMK双炮塔样车为基础,于1939年制造出KV单炮塔重型坦克。当苏德战争开始后,约有500多辆KV-1坦克在役,并与德军展开交锋,对迟滞德军的前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德军主要使用的反坦克炮、坦克炮都无法击毁其90毫米厚的炮塔前部装甲,对德军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有一辆KV-1坦克曾阻挡一个步兵师3天之  相似文献   

5.
苏维埃巨兽     
1936年,KV-Ⅰ坦克参加了苏芬战争。在使用中苏联最高指挥部意识到需要加强KV-1的火力以摧毁敌军碉堡及其他防御工事。二战前夕,苏联西北方面军指挥部要求为4辆试验用的KV-1安装上152mm的榴弹炮。1941年初期,这种坦克被命名为KV-2。在德军仅装备了Ⅲ号,Ⅳ号坦克的年代,“KV-2”对于行军坦克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卫国战争期间,先后研制出KV、T34等系列坦克,随着战争不断的扩展与深入,急需一种火力强、机动性能和装甲防护性好的重型坦克,用于对付德国的豹式与虎式重型坦克,于是,以KV系列为蓝本,在1943年秋研制出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JS-1型重型坦克,随后又生产出JS-2型,最后在该坦克底盘的基础上设计安装了122mm与152mm的加长榴弹炮,被称为JSU/122和JSU/152自行火炮,该榴弹炮曾经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创造了一个火炮团一次摧毁德军12辆“虎”式重型坦克和1辆“象”式坦克歼击车的记录,JSU/152自行火炮战斗全重41.8t,乘员5名,一门MJ1-20型152mm  相似文献   

7.
1939年12月19日,苏联开始生产装备KV-1重型坦克,KV是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KlimentYefremovichVoroshilov,1881—1969)的缩写。当时,KV-1坦克参加了入侵芬兰的战争,在那些战役中,苏联最高指挥部意识到需要加强KV-1坦克的火力以摧毁芬兰军的雕堡及其他的防御工事,于是用KV-1的底盘生产了KV-2坦克。KV-2型坦克装有1门M-10型152毫米榴弹炮。之所以采用这样大口径的火炮,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摧毁敌方坚固的防御工事(譬如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但这也使坦克的炮塔变得特别巨大,不仅导致车体行动不便,而且看上去宛如一个立在坦…  相似文献   

8.
随着德军将强大的"虎王"重型坦克投入东线战场,苏联坦克设计师们意识到1944年初参战的斯大林-2重型坦克已经难以压制对手,迫切需要开发新一代重型坦克,特别是要研制一种能够抵御德国88毫米超长身管坦克炮攻击的新式坦克。  相似文献   

9.
1944年春苏联红军新型JS/2重型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上,它与德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相互抗衡着并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而一种全新的坦克正在研制之中。以设计重型坦克而闻名的科京设计局技术人员正展开着一系列的攻关研究,其设计亮点在于新车型的车首上装甲由两块很大的装甲钢板焊接而成,中间突起,这样可以使车首前装甲在面对从前方入射的炮弹时获得更大的倾角,增加炮弹的跳弹概率,而炮塔则采用了工程师库切琴设计的球形炮塔,主武器仍然是1门122毫米火炮,这种球形炮塔犹如一个扣过来的铁锅,它有点…  相似文献   

10.
实车KV-1重型坦克1939年2月由科京领导的设计小组研制,以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K·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1940年2月,由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生产,到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时共生产了636辆。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坦克城共生产了13000多辆KV系列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该车战斗全重46.35吨,乘员5人。主要武器为1门76.2毫米火炮,弹药基数111发。辅助武器有3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3024发。发动机为12缸水冷柴油机,功率为404.25千瓦。坦克最大速度3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24千米。车体和炮塔用钢装甲板焊接而成,其前部分别装有31毫米和25毫米厚…  相似文献   

11.
T34坦克被誉为二战时期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坦克,它也是产 量最大的几种坦克之一。1941年6月德军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 动时,T34是当时惟一可以有效抵抗德军装甲兵的坦克。1942年德军 先后研制出"虎"式、"豹"式坦克投入战斗,早期几款T34/76在战 斗中以往的优势逐渐丧失,到1943年12月一种全新的T34正式下线, 它被称为T34/85-I型。T34/85的炮塔采用了新的为KV-85重型坦 克设计的铸造炮塔,座圈直径1.56米,彻底解决了T34/76"小脑袋"、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2号”(JS-2)是二战后期苏军最优秀的重型坦克,它战斗全重46.2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520马力,最大公路行程240公里。此型坦克采用分装式弹药,备弹28发。其使用的D25T122毫米43倍口径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之内击穿160毫米的钢板,这足以击毁德国的“黑豹”和“虎”式重型坦克。它在比德军“虎王”重型坦克轻了近20吨的情况下,却能做到性能与“虎王”旗鼓相当,加上战时苏联可怕的生产能力,相比较“虎王”4倍以上的产量使其成为了战场上德国装甲师团最可怕的克星。“斯大林2号”坦克被人们称为“胜利”坦克,它作为苏军装甲力量的…  相似文献   

13.
003121/35苏联KV-坦2克003581/35苏联KV-1194年2型简化炮塔坦克004051/35德国党卫军步兵022351/32梅塞施密特Me262A-1a028141/48Fw.200C“-4秃鹰”057171/700美国海军蓝岭号指挥舰LCC-192004年057181/700美国海军惠特尼山号指挥舰L CC-20200年4小号手、plusmodel新品$小号手公司~~  相似文献   

14.
二战中期以后,由于德军在东线战场上蒙受了重大损失,因此逐渐变攻势为守势。而苏联工业逐渐发展到高峰,各种战车源源不断地从工厂开赴战场。数量上的差距对德军更是形成沉重的压力。德军急需一种性能优异、装甲防护良好、火力强大的武器,以质量对抗苏联人的数量优势。于是“斐迪南”坦克歼击车诞生了。“斐迪南”使用的是波尔舍公司在“虎”式重型坦克的竞争失利、但已经生产出的90辆底盘上加以改造的底盘。车体前装甲厚达200毫米,战斗室正面也达到了200毫米,侧后部也有80毫米厚。火炮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71倍口径88毫米大炮。由黑尔特公司生产。其火力可以在2000米射程上的任何角度摧毁所有的苏联坦克!“斐迪南”装备部队后立即参加了著名的库尔斯克战役,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予了苏军沉重打击。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针对作战中出现的问题,对剩余的50辆“斐迪南”进行了改造.加装了近战机枪、车长指挥塔以及更多的电台;改进了圆弧形带防滑齿的新式履带,并涂布了防磁涂层;除此之外还做了其他一些小改进。改造后的车辆就是著名的“象”式坦克歼击车,并被德军立刻投入到了意大利战场,让盟军也领教了这种可怕的武器,并一直服役到大战结束。  相似文献   

15.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的T-34中型坦克发挥了重大作用,深受一线部队好评。而备受苏联军方领导重视的KV-1重型坦克则恶评不断:坦克兵认为KV-1过于笨重,操纵不便,而且故障也多于T-34。  相似文献   

16.
于涛 《模型世界》2006,(10):12-13
KV-1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研制的,主要用于对付当时德军PzKpfwⅢ和PzKpfwIV中型坦克。在前些年市面上根本找不到像样的KV-1模型,只能见到田宫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陈年老货,直到2005年国货“小号手”开发出了多个时期的KV-1产品。笔者本次制作的就是编号为00357的套件。该套件提供了钢缆和车灯透明件,同时附带了半拼接履带和橡胶履带。打开盒子看到精细的浅灰色板件感觉很舒服,车体的棱棱角角都比较锐利,不再像以前的产品那样“肉”,相信成品会有不错的表现。苦等了一周,终于等到休息日便开工了。套件的组合度果然不错,只…  相似文献   

17.
最后的猎豹     
实车简介 "猎豹"坦克歼击车是二战期间综合性能最好的反坦克战斗车辆。其装载着与"虎王"坦克相当的火炮,它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中击穿当时除JS-2重型坦克以外所有对手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也不低于"虎"Ⅰ重型坦克,机动性又与"黑豹"相当。不可否认,"猎豹"坦克歼击车的发展就如同T-34坦克发展出SU-85自行火炮一样,它可以说是精密版的德国SU-100。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有一种威震敌胆的苏联坦克,她拥有威力强大的火炮,卓越的机动性和良好的防护性,在战斗中名扬四海,“她”就是著名的T-34坦克。这种传奇式的坦克参加了苏德战场上的战斗,特别是在一九四三年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中表现出色。T-34/85是T-34系列坦克中的重要改进型,50年代初,我国购进了大批T-34/85,她们为保家卫国建功立勋,著名的志愿军“英雄号”T-34/85曾在朝鲜战场立下奇功。  相似文献   

19.
正1942年,虎式坦克的出现使东线苏军损失惨重,其厚重的装甲,强大的火力如同一群钢铁巨兽,以压倒性的优势击溃苏军,吞噬着苏联广袤丰饶的土地。此时苏军急需一款具备强大火力支援及反装甲能力的突击炮,KV-14计划应运而生。苏军计划在KV-1s底盘的基础上搭载一门152毫米的ML-20榴弹炮,由于ML-20火炮后坐力巨大所以该车并没有采用旋转炮塔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将火炮直接安装在固定战斗室中。1943年,KV-14正式装备苏军并重命名为SU-152,列装之初便在全军上下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首次亮相的库尔斯克战役中更是得到了"动物杀手"的称号,重挫了德军猛兽的锐气。厚重的装甲、暴力的大口径火炮以及粗糙的焊线处处都表明它是个不好惹的狠家伙。  相似文献   

20.
刘锋  张军 《模型世界》2010,(4):16-19
<正>IV型坦克歼击车车型低矮,它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火力,并且它是一种难以对付和危险的战斗车辆,尤其在防御作战中。它装备的75毫米火炮在安全距离上除了苏联的JS-2坦克外能摧毁盟军所有的坦克。它的最大缺点在于没有炮塔,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