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黄涂膜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黄涂膜剂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外观性状和成膜时间为指标,筛选金黄涂膜剂的最优处方。结果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烯醇(1788)、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按比例1∶2∶5制得的制剂成膜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结论优选的金黄涂膜剂制剂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紫珠止血涂膜剂成膜材料和附加剂.方法:以成膜时间、外观质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进行成膜材料及附加剂的筛选.结果:90%乙醇溶解的聚乙烯醇(PVA1788-PVA124 1∶3)2 g作为成膜材料,并添加甘油lmL,聚山梨酯-80(吐温-80)0.2 mL,制成的紫珠止血涂膜剂成膜时间较短且成膜性能好.结论:优选的成膜材料和附加剂可用于紫珠止血涂膜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3.
癣湿涂膜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癣湿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其透皮吸收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蛇床子素和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提取工艺;从成膜性能、稳定性、溶解性等方面优选涂膜剂的成膜材料;用直立式扩散池进行离体小鼠皮体外释放试验,HPLC法测定蛇床子素4 h的累积释放量。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后,以6倍量70%的乙醇为溶剂渗漉;涂膜剂的成型以7%的PVA-1788最佳;涂膜剂4 h的透皮率明显高于原始液体制剂。结论:改进后的药材提取工艺具有更高的提取率,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透皮吸收有效,可作为代替原剂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涂膜剂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亚红  朱卫丰  刘红宁 《中成药》2003,25(8):656-658
涂膜剂系指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 (如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火棉胶等 )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剂型。用时涂于患处 ,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 ,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 ,不用裱背材料 ,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 ,且使用方便[1] 。目前涂膜剂在医药界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笔者查阅了近年来有关涂膜剂实验研究的文献 ,现将其概况综述如下。1 涂膜剂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研究王丽红等以外观、成膜时间为评价指标对健肤涂膜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了适宜的基质 ,即PVA 12 4浓度达到 11% ,丙二…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内酯醇纳米脂质体涂膜剂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阙慧卿  陈洪  彭华毅  钱丽萍  郭舜民  林绥 《中草药》2016,47(20):3626-3631
目的探讨制备雷公藤内酯醇纳米脂质体(TP-NLS)涂膜剂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124(PVA124)、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等基质材料的用量及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均匀性、成膜性、剥离程度为考察指标,采用U_7(7~4)均匀设计法优选TP-NLS涂膜剂的制备处方及工艺。以最佳工艺制备的涂膜剂进行体外模拟透皮实验,考察TP-NLS涂膜剂的经皮渗透过程。结果制备30 g TP-NLS涂膜剂的最佳处方及工艺为单硬脂酸甘油酯1.6g、甘油0.25g、PVA124 3.9g、卡波姆0.6g、CMC-Na 0.9 g,搅拌150 min。按该工艺制备的TP-NLS涂膜剂体外经皮渗透速率(Js)为0.350μg/(cm~2·h),24 h累积渗透量(Q_(24h))为11.534μg/cm2。结论按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TP-NLS涂膜剂均匀,易涂布,成膜时间短,膜剂成型后与皮肤的黏附性好,柔韧性强。药物经皮渗透速率快,24h累积渗透量增大。  相似文献   

6.
祛斑面膜成膜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祖平  何薇 《中药材》1993,16(5):38-39
祛斑面膜是根据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专家除彤云主任医师的经验方研制的中药复方涂膜剂,主治黄褐班及多种因素引起的色素沉着,临床观察病例100例,总有效率达98%。我们在拟定制备工艺时,对成膜材料的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筛选,现将实验报告如下。一、成膜材料种类的选择涂膜剂的成膜材料种类很多,目前应用较广的是聚乙烯醇(PVA)类。PVA是水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成膜性、柔软性、吸湿性均良好,因此我们选择了PVA,并对国产的聚乙烯醇药膜—04和PVA1750这两种规格进行了比较。1.实验材料:药膜—04(北京有机化工厂);PVA1750(北京红星化工厂),祛斑面膜药液(丹参、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筛选跌打损伤涂膜荆制备的最佳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将中药材用适当的方法提取,以聚乙烯醇为涂膜剂基质制成.以涂膜剂外观,成膜时间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工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涂膜剂最佳处方为:中药提取液30ml,PVA124 7g,甘油4ml,测定方法中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3%.结论:涂膜剂制备工艺设计较为合理,所成膜可塑性好,使用方便,采用HPLC法可有效控制涂膜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拔毒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系统考察pH值、卡波姆的用量、PVA的用量对涂膜剂的影响。结果:拔毒涂膜剂最佳的制备工艺:pH值为7、卡波姆的用量为0.2g、PVA的用量为8g。结论:该试验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靠,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周密  徐晓勇  马凤森  梁宜 《中成药》2015,(3):526-529
目的对雷公藤涂膜剂进行处方工艺筛选及体外透皮性能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优化处方,并对涂膜剂的制剂流动性,成膜时间,外观质量进行评价;以去甲泽拉木醛为指标,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透皮吸收行为。结果雷公藤涂膜剂的最佳处方为1.5%雷公藤浸膏粉,5%聚乙烯醇(PVA)-124,4%丙二醇,30%无水乙醇。12 h透皮试验平均累积透过率为73.09%,平均累积透过量为55.19μg/cm2。结论所制备的雷公藤涂膜剂的成膜时间短且成膜质量好,渗透稳定持久,释放率高。  相似文献   

10.
疗筋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洪梅  李得堂  张丽娟  黄樱华  丘振文 《中药材》2008,31(11):1737-1740
目的:优选影响疗筋涂膜剂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建立最佳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并用HPLC测定涂膜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涂膜剂中最佳基质配比是PVA-124∶乙醇∶丙酮∶蒸馏水=1∶4∶2∶10;涂膜剂中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为1.66%(n=9),6批样品的平均含量为0.6817 mg/g,RSD为1.44%。结论:制得的涂膜剂外观质量和成膜时间均符合质量要求,含量测定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嘎木朱尔涂膜剂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PVA为成膜材料,制备了嘎木朱尔涂膜剂,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其实验结果表明嘎木朱尔涂膜剂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毛樱桃抗冻伤涂膜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抗冻伤活性。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综合外观质量总分作为考察指标,优化毛樱桃抗冻伤涂膜剂的PVA-1788、甘油和无水乙醇3个成膜材料的用量;建立液氮冻伤兔耳模型,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毛樱桃涂膜剂高剂量组、毛樱桃涂膜剂低剂量组和止痛消炎软膏阳性对照组,5只/组,连续治疗8 d,观察毛樱桃冻伤涂膜剂的抗冻伤作用。结果:毛樱桃抗冻伤涂膜剂基质的最佳工艺为:称取PVA-1788 9 g,加85%乙醇适量,浸泡过夜,挥干乙醇后,加入蒸馏水26 mL,在80℃水浴上加热溶解,加入300 mg毛樱桃总黄酮,搅拌均匀,静置放凉后加入甘油1.5 mL搅拌均匀,再加入氮酮0.2 mL,最后加入无水乙醇15 mL,使之分散均匀,静置,即得。与毛樱桃涂膜剂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毛樱桃涂膜剂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冻伤患耳的病变,降低Baker评分和镜下炎症细胞数量(P0.05)。结论:优选出的涂膜剂成膜材料的成膜性好,成膜时间短,比较均匀,易涂展。毛樱桃抗冻伤涂膜剂具有良好的抗冻伤活性。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醇在中药新剂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聚乙烯醇 (PVA)作为药用辅料 ,具有易溶于水、成膜性好、粘接力强、热稳定性高、毒性低、无刺激性等优点 ,近年来 ,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日趋广泛。在中药现代化制剂研究中 ,PVA作为涂膜剂和膜剂的成膜材料 ,其成膜性能优良、膜的韧性好等特点 ,在涂膜剂和膜剂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PVA作为巴布膏剂和凝胶剂的高分子基质 ,既能承载药物 ,又能改善制剂的使用和工艺性能 ,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目前 ,PVA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外用剂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 ,必将拓宽PVA在中药现代化剂型中的应用范围。PVA有望在渗透泵控释制剂、载药微球、溶胀控释系统等新剂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口腔溃复平膜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建平  赵陆华  李志强 《中成药》2003,25(2):102-103
目的:优选口腔溃复平膜剂(黄柏,龙胆草,青黛等)最佳处方。建立膜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膜剂外观和融化时间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处方,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膜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膜剂最佳处方为:中药提取液40mL,PVA0.588:PVA1788为4:1.5,甘油含量8%,CMC-Na0.25g;测定方法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7%。结论:膜剂的外观(包括可塑性,粘附性及抗拉强度)和融化时间等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可有效控制溃复平膜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性质的外用藤茶涂膜剂,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外观性状、流动性、膜韧性、黏度等指标,单因素考察膜材、辅料用量,并在考察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采用C18(250mm×4.6mm,5um)柱,以甲醇-0.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1nm、375nm。结果正交试验得到以5%PVA124、4%甘油、40%乙醇的处方制备的涂膜剂具有良好性质;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分别在0.0992~0.5952μg(r=0.9993)和0.0148~0.0888μg(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低、中、高3水平平均加样回收率结果,双氢杨梅素分别为103.0%、103.3%、102.8%,RSD分别为1.6%、1.1%、1.9%(n=9),杨梅素分别为97.1%、99.7%、99.1%,RSD分别为1.8%、0.6%、0.5%(n=9)。结论该方法制备的藤茶涂膜剂具有良好性质且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铁棒锤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铁棒锤涂膜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铁棒锤涂膜刑最佳制备工艺为:pH7、卡波姆0.2、PVA8。结论:该试验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复方甲硝唑膜,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制剂。方法以黄柏、苦参、百部、冰片、甲硝唑原粉为主要成分,采用聚乙烯醇(PVA17—88)、羟甲基纤维素(HPMC)为主要成膜材料制备复方甲硝唑膜,对妇科门诊患者96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PVA17—18和HPMC以适宜的比例制成膜剂质量最佳,48例患者总有效率98%,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该膜剂制备工艺简单,显效快,无刺激性,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中药"洗眼一号"涂膜剂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建立最佳制备工艺。并且确定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各种辅料的用量,主药浸膏的加入方式等单因素,以涂膜剂的成膜时间、柔韧性、均匀性及流动性等外观形状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涂膜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优选的中药"洗眼一号"涂膜剂最佳各组分之比为蒸馏水∶乙醇∶丙酮∶聚乙烯醇(PVA):浸膏=5∶2∶1∶1∶1时,得到的中药"洗眼一号"涂膜剂在成膜时间、柔韧性、均匀性及流动性等外观性状方面为最优。[结论]"洗眼一号"涂膜剂的制备工艺设计合理、简便可行,安全可靠。成膜时间、柔韧性、均匀性及流动性等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丹参素微囊的喷雾干燥法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信胜  王建华  穆象山  周红英  李作凤 《中草药》2009,40(11):1732-1735
目的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素微囊.方法 以包封率为指标,比较不同囊材的包封情况;以微囊产率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和设计确定喷雾干燥条件;对制备的微囊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 以PVA作为囊材,囊材与药物比例为3:1,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0℃,蠕动泵进样速率36 r/min,微囊包封率为85.0%,产率为56.1%,70%以上微囊粒径在6~12 μm.结论 制备丹参素微囊工艺合理,产品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赵颖  林亚平  靳凤云  彭小冰 《中草药》2008,39(12):1807-1810
目的用均匀设计结合释放模型分析,探讨雪上一枝蒿涂膜剂的最佳制剂工艺条件。方法以制剂成型性指标和累积释药率评分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药物、PVA、甘油、氮酮用量对制剂外观质量及释放药物性能的影响,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测评指标与考察因素间的数学模型,结合GLP算法与释放过程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平衡,得到最佳制剂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制剂工艺条件为药物5.0%,PVA 26.0%,甘油18.0%,氮酮5.0%。结论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制备简单,质量可控,溶出过程符合非溶蚀型药物体系释放动力学0级模型,具有较好控释能力并达到预期释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