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烟蚜重寄生蜂种群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调查了烟田和繁蜂棚内烟蚜重寄生蜂的种类、数量组成和种群变动。结果表明,烟蚜重寄生蜂有蚜虫宽缘金小蜂、宽肩阿莎金小蜂和合沟细蜂3种。在烟田,重寄生蜂出现的时间较烟蚜茧蜂滞后25 d,但高峰期仅相差约5 d,这种在时间上滞后、数量上跟随紧密的效应是制约烟蚜茧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年繁蜂的繁蜂棚内,重寄生率最高达65.0%,烟蚜茧蜂的羽化率还不到1.0%,而在田间简易繁蜂棚内,重寄生率不超过10.0%。且均以接蜂后7~21 d内烟蚜茧蜂羽化率为最高,而重寄生率以接蜂后7~14 d的最低。因此,人工繁殖烟蚜茧蜂时,建议在田间繁蜂棚内进行短期的繁蜂,即以接蜂后7~14 d为最佳繁蜂周期。  相似文献   

2.
用“Y”型嗅觉仪观测了烟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对几种非寄主植物材料的趋避性.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茼蒿叶的选择呈显著负趋性;蚜虫宽缘金小蜂对花椒叶、茴香叶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负趋性,但葱叶对其具有引诱作用;烟蚜茧蜂和蚜虫宽缘金小蜂混合组对薄荷叶、鱼腥草叶、紫金泽兰叶、番茄叶和姜叶的选择也表现出明显的负趋性.  相似文献   

3.
蚜虫宽缘金小蜂为烟蚜茧蜂的体外寄生蜂。成蜂羽化的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雄蜂可多次交尾,雌蜂只交尾1次。未交尾的雌蜂进行产雄孤雌生殖。成蜂只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期为7:00~10:00,占羽化总数的63.6%。蚜虫宽缘金小蜂对烟蚜茧蜂的虫态具有选择寄生性,对老熟幼虫的选择性最强,相对寄生率最高,为66.8%。其次是预蛹期,相对寄生率为29.4%。成蜂具有趋光性、向上性和假死性,以寄主体液、蚜虫分泌的蜜露或花蜜为食物补充营养时,寿命可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4.
烤烟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四川、河南、重庆4个烟区云烟85、K326和红大3个品种的B2L、C2L、X2L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GC法测定了169个烤烟烟叶样品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品种、等级和部位烤烟烟叶的多元有机酸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同一地区、K326和云烟85的相同等级烤烟烟叶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红大和云烟85的苹果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红大的草酸和柠檬酸含量均高于云烟85;②不同地区、相同品种和等级的烤烟叶中,草酸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差异显著,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河南重庆云南和四川;③同一地区和品种、不同部位的烤烟叶中,草酸含量均为上部明显高于中部和下部,而中部和下部相当;苹果酸含量在3个部位均有较大差别,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柠檬酸含量下部最高,中部与上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发掘利用麦田麦蚜自然繁育烟蚜茧蜂的潜力,建立蚜虫生态区域联防联控体系,以麦田自然发生麦蚜为防控对象,在麦田中释放单位面积不同数量的烟蚜茧蜂,调查并分析了释放烟蚜茧蜂与化学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田块烟蚜茧蜂对麦蚜的寄生率、麦蚜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以及小麦产量指数等参数.结果显示,在麦田中麦蚜平均数量达到300头/百株时,烟...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种植条件下,于甘蔗收获期,测定分析了5个不同基因型甘蔗地上部各部位的干重和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基因型甘蔗中,粤糖60号(YT60)和斑茅杂交后代(BC2-32)的叶片干重显著高于其他3个基因型甘蔗,YT60叶鞘和茎干重均最高。5个基因型甘蔗不同部位叶片、叶鞘和茎干重平均值来看,新叶片上、中部叶片下部叶片,上部叶鞘中、下部叶鞘干重,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同时,叶片氮含量高于叶鞘和茎,上部叶片氮含量高于其他部位氮含量,不同部位叶鞘中氮含量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而不同部位茎中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叶片、叶鞘和茎中磷含量均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上部叶片中钾含量高于其他部位,而不同部位叶鞘和茎中钾含量则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此外,YT60和BC2-32的整株氮、磷素累积量高于其他参试基因型,但YT60的整株钾累积量最高,BC2-32最低。所有基因型甘蔗不同部位叶片氮、磷、钾素累积量表现出为新上部中部下部;上部叶鞘氮、磷、钾素累积量显著高于中、下部叶鞘;而不同部位茎中氮素累积量均是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不同部位茎中磷、钾素累积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相同种植条件下,不基因型甘蔗养分需求量不同,且对体内养分再利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5,(11):38-40
对云南地区梗丝的内在化学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并结合感官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梗丝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从不同产地的角度分析,大理烟梗的香韵感受、香气量、香气质、浓度、回味、湿润性、总分总体上低于玉溪烟梗;两个产地烟梗的杂气、刺激性、劲头、干净度大体相当。从不同部位的角度分析,下部烟梗的香韵感受、香气量、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回味得分总体上高于上部烟梗,中部烟梗的总分略高于上部烟梗;中部烟梗浓度、劲头、干净度、湿润性与上部烟梗总体相当。  相似文献   

8.
烟叶在贮藏期间,极易遭受到多种烟贮害虫的混合发生为害,其中烟草粉螟、烟草甲是危害烟叶的主要害虫种类。我们在烟库害虫的调查中,观察到上述2种害虫被寄生性的蜂类天敌——麦蛾茧蜂、米象金小蜂寄生,且自然寄生率均较高,对其种群数量的发生危害有积极的控制作用,为在烟库开展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利用奠定了基础。兹将该2种寄生蜂的形态、发生与习性、寄生概况初报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恩施烟区植烟黄棕壤供氮能力和不同生长期烟株各器官从土壤和肥料氮源吸收情况,采用15N示踪法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氮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烟株各器官氮含量随生育期逐渐降低,氮含量表现为杈>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根,到收获末期上中下部叶分别在2.850%,2.524%和2.322%水平稳定下来.烟杈的去留对烟叶氮调控影响很大.除杈外其它器官氮含量在移栽后两个半月停止快速下降进入小幅波动期.上中下部叶从两种氮源积累氮的趋势不同,上部叶在烟草生育中后期积累两种氮持续升高并土壤氮随生育期推进而比例增加;随生育期推进中部叶两种氮均平稳积累,下部叶两种氮则下降.下部叶比上部和中部叶延长半个月吸收更多肥料氮.恩施土壤氮对烟株氮积累贡献率较大,不同部位叶片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积累时期和积累规律不同,上部和中部叶受土壤氮影响更大,烟杈可调控其它器官氮含量.  相似文献   

10.
烟株叶片叶绿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烟株叶片叶绿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方法  2018年5-9月,利用平均相对偏差、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烟株叶片叶绿素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  1)烟株叶片叶绿素的动态变化呈“倒勺子”型,且叶绿素含量随部位的上升而增大;叶片发育前中期,叶绿素值呈弱变异,后期则呈中等变异。2)样带上中部和上部叶片叶绿素值的破碎化程度高于下部叶,烟株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值的波动具有相似性。3)基于时间稳定性指数最小值得出代表性样点,建立了代表性样点叶绿素值与对应部位叶绿素平均值之间的回归模型。  结论  可利用代表性样点烟株叶片叶绿素值表征对应部位叶绿素的平均值,从而为本区烟田的水肥管理和成熟采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白肋烟重要香味物质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9,他引:3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法对国产 (湖北鹤峰、重庆奉节 )和进口 (巴西、津巴布韦和马拉维 )白肋烟中的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进行了分析 ,共鉴定出 2 0 0种香味物质。文献检索表明 ,其中有 30种成分为烟草中尚未报道的化合物。采用内标法对白肋烟中重要的 2 6种碱性、39种中性和 15种酸性香味物质的含量 ,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香味物质的总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白肋烟样品中 ,(1)国内外白肋烟均含有相同种类数的香味物质 ,其不同点在于 :①国产白肋烟烟叶的酸性成分总量低于津巴布韦和马拉维白肋烟 ,而高于巴西白肋烟 ;②国产白肋烟的中性香味成分总量 (不计新植二烯 )高于津巴布韦和巴西白肋烟 ,略低于马拉维白肋烟 ;③国产白肋烟中的新植二烯含量明显高于国外白肋烟 ;④湖北白肋烟的碱性香味成分总量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的接近 ,略高于马拉维白肋烟 ;⑤国产白肋烟中的杂环化合物 (吡啶、吡嗪和吡咯类 )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低于巴西和津巴布韦白肋烟 ;(2 )国内 2个主产区白肋烟香味物质的含量在酸、碱、中 3个集分中的差异比较突出 ,即除了湖北上部白肋烟酸性成分的总量低于重庆上部白肋烟的以外 ,湖北上部、中部和下部白肋烟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 ,以及中  相似文献   

12.
亳州烟田生物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亳州烟区常见的烟草害虫有8科8种,害虫的天敌有5科5种,其中烟蚜、烟青虫和斑须蝽为主要害虫;烟蚜茧蜂是烟蚜的重要天敌,对控制烟蚜种群增长作用明显。烟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6月上旬田间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指数均为最高,是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期。烟蚜是聚集分布时,烟蚜茧蜂、龟纹瓢虫等几种常见天敌在田间的水平分布格局也为聚集分布,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通过建立烟蚜、烟蚜茧蜂种群增长模型,揭示了其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全国烟叶等级质量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近十年的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检查资料和收购数据对我国烟叶的等级质量变化情况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从1999年到2008年,全国烟叶等级合格率经历了由低到高而后又下降的过程,这些变化与烟叶收购等级结构比例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上等烟叶的收购比例超过生产实际时,烟叶等级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出现严重的混低、混组、混部位现象。烟叶等级合格率一般是中、下等烟叶高于上等烟叶,上部和下部烟叶高于中部烟叶,质量档次低的烟叶高于档次高的。从多个方面剖析了近几年烟叶等级质量严重下滑的原因以及提高等级质量的工作难度,展望了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漂浮育苗为载体,研究了不同蜂蚜比的蜂蚜同接后烟蚜茧蜂的繁殖效果。结果表明,蜂蚜比为1:100的蜂蚜作为蜂蚜同接的蚜源和蜂源,其初始寄生率为52.28%,按4头/株同接饲养25 d后,累计繁殖僵蚜量为261.66头/株,其寄生率高达97.3%,繁蜂效果最好。其次是蜂蚜比为1:200,再次是蜂蚜比为1:50。蜂蚜同接技术适用于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其繁蜂效果均优于先繁蜂再繁蚜的分接繁殖技术,在实际运用中蜂蚜比控制在1:100~1:200.  相似文献   

15.
香料烟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施肥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依兹密尔香料烟3个部位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施肥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施肥量条件下,成熟鲜烟叶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烟叶着生部位的升高而增加,但每一种氨基酸的表现又有所不同;(2)不同部位烟叶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施肥量的关系规律表现不明显;(3)在施肥量较低(纯氮30~37.5kg/hm2)时各部位烟叶中苯丙氨酸、脯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总体表现较高,这有利于提高烟株的抗病性和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6.
烟蚜茧蜂寄生烟蚜后对烟蚜的产仔量和寿命影响较大,一龄若蚜至成蚜被寄生后的平均产仔量分别下降100.0%、97.3%、95.9%、92.7%、89.5%,平均寿命分别缩短65.6%、58.9%、57.9%、49.4%、38.3%;在各龄烟蚜数量比相同,雌蜂与烟蚜比为1:100的条件下,烟蚜茧蜂对二龄、三龄烟蚜有较强的嗜好性,这种嗜好性与雌蜂年龄无关;羽化并交配过的烟蚜茧蜂雌蜂,在前5 d内产卵寄生烟蚜,其后代的雌雄比大于1,寄主烟蚜的龄期对烟蚜茧蜂后代性别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5年度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监督检查资料对全国烟叶等级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在不同产烟省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44.9%~71.5%。一般需求量大、质量好的烟叶等级合格率较低。除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外,对等级质量进行分析显示,混部位、混颜色、混等级是合格率不高的主要问题。在原等级中混低的比例远远高于混高的比例;上等烟叶混低的比例远远大于中、下等烟叶混低的比例;中部烟叶混低的比例大于上部和下部烟叶混低的比例。同时,提出了提高烟叶等级质量的关键在于诚信经营、加强监督和提高分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烟叶成熟度的准确判定和适时采收是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为提高烟叶成熟度判定的准确性。【方法】以翠碧一号(CB-1)的鲜烟叶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机拍摄上、中、下3个部位5个成熟度(M1~M5)烟叶图像,利用labelimg软件从原始的图像中获取目标烟叶图像二维坐标信息,通过轻量级网络You Only Look Once(YOLO)v5进行数据训练,构建烟叶5个成熟度识别模型。【结果】CB-1的上、中、下3个部位模型中的m AP值均达到0.9以上,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3.6%,92.8%,95.2%。进一步将模型部署到云服务器、并配套开发了基于Android端的烟草成熟度智能识别应用程序,实现在大田环境下响应式的鲜烟叶成熟度等级判断。【结论】基于YOLOv5模型的智能识熟APP可有效、准确地判定鲜烟叶成熟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鲜烟叶成熟度的智能识别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