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名优茶生产与锌肥施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洵 《茶叶通讯》1994,(4):9-11
目前,各种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已由高山地区走向低丘地区,由长江中下游茶区走向华南茶区,由中小叶种走向大叶种。但是,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不只涉及制茶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栽培管理问题。在栽培管理上如何加强茶园土壤农化管理,尤其是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促进名优茶生产,这是当前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现就名优茶生产与锌肥施用问题谈一点看法,仅供生  相似文献   

2.
芮章龙  方国强 《茶叶》1993,19(2):36-36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开发,促进了茶叶生产优质高效益,带动了良种的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共识,特别是开化龙顶评为全国名茶后,茶区群众掀起一股良种热,出现了"没有良种不种茶"的可喜局面。由于无性繁殖周期长,母本园收入低,投资大,成本高,是当前推广良种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降低育苗成本,提高效益,是众所关心之问题。一、母本园建设与茶园改造相结合。这是降低育苗成本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选择生长健壮的茶树进行重修剪,第一年剪后留养枝条作母本,第二年改作采摘茶园,以后逐年轮流进行。这样不仅节约了茶园改造的  相似文献   

3.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家正式立项开发湖南名优茶商品生产,已开展三年,对改变我省茶叶生产连年减产、减值局面起了很大作用。 1 湖南名优茶生产现状 我省位于全国茶区腹地,种茶历史悠久,素有“江南茶乡”之称,全省有60多个高档茶产品获得了国家、部、省级名茶、优质茶称号。  相似文献   

5.
高山产好茶,高山出名茶,这是古今茶业界对茶树立地环境条件与茶叶质量的一种客观定义。目前我省名优茶生产正处在向高山规模发展新阶段,已呈现出大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山区市县,利用山区生态环境无污染,高山适宜开发名优茶的自然条件优良,走绿色食品茶叶生产之路。有不少有实力的私营企业,看好高山名优茶开发项目,以规模资本经营,产供销一体化,这是目前广东名优茶开发主要新的主流力量,可见高山名优茶的魅力。在规划发展高山茶叶生产中,注意合理规划茶园、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选择适合的茶树良种、绿色优质栽培、建设规范的茶厂等问题,进行科学统筹兼顾,合理利用高山的自然条件,保护和营造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邵武市肖家坊镇,素有小武夷之美称,是邵武市旅游开发的重地,结合京福高速公路开口、南武夷旅游开发为契机,重点开发高档名优茶,以茶叶促旅游,以旅游促生产,同时加大力度进行产业化建设和实行品牌化经营。雪绒茶就是重点开发的名优茶之一。雪绒茶又名黄花银针(安徽峨桥茶市称呼),是邵武市邵南片茶区总结多年经验自发研制的。我市大部分茶区生产雪绒茶,2002年年产雪绒  相似文献   

7.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5):24-25
名优茶生产的发展,既满足了市场与社会的需求,也给山区茶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对稳定和促进整体茶叶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名优茶热继续升温,为使名优茶生产更健康地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今后,除在茶树良种、采制机具、制茶工艺、贮藏保鲜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与配套外,在茶园栽培管理上也是一项重要的配套技术内容,是发挥名优茶高效益的保证.笔者就名优茶生产中如何合理掌握与运用修剪和采摘技术问题谈几点看法,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8.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6):41-41
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很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茶叶产量低,质量差,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改变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低质面貌和提高茶农经济收益等问题在该茶区走访了广大茶农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自茶园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不少承包户的茶叶生产连年增收,亩产值可达干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在此,向广大茶农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1.重点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我国茶区春茶期间气候适宜,茶树营养充足,茶叶品质好,价格高。因此,增加春茶产量,提高春茶比重,多产质量高、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和高档茶是实现当年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一般茶叶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采茶机械化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农艺措施上讲,它涉及到茶树栽培和茶园管理,茶树品种和茶叶加工。从销售角度讲,它涉及到收购销售与出口贸易等等。但是,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不少茶区人少地多,劳力严重不足。例如我省婺源县1982年产茶7万多  相似文献   

10.
11~12月茶事11~12月,茶树陆续进入休眠期,大部分茶区已经封园,冬季管理的关键时期主要管理工作有:1.进行新建茶园的园地开垦和冬植工作,并及时对上一年栽植的新茶园进行补植。2.注意防冻保苗。北方茶区要检查落实好茶园越冬水、培土、风障、地表覆盖等防寒工作,大棚栽培的茶园要经常检查,搞好大棚管理,确保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山东日照大棚茶生产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照是山东“南茶北引”最早获得成功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山东省茶园面积最大的地区。日照市现有茶园7.6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6万亩,1999年茶叶总产量为2250t,总产值为1.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为1055t,产值为1.09亿元,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46.9%和72.7%。近年来,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和名优茶消费市场的拉动,保护地栽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日照茶叶生产中,大棚茶生产发展成为茶农冬季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笔者对日照大棚茶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情况作一介绍。 一、生产…  相似文献   

12.
吴洵 《茶叶通讯》2009,36(3):26-27,29
1有机茶园生草栽培的意义 有机茶生产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区域内,按照农业生物学和环境生态学原理建设和管理,不依靠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和不采用转基因茶种的茶园。茶园采用豆科植物进行生草栽培,是利用茶园空间、时间和生物位三者关系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的好方法,而三叶草是其中生草栽培的重要草种之一,曾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果园推广生草栽培的草种之一.据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试验结果.在茶园中种植效果也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13.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南部,是贵州的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所产的"姑箐茶"已成为贡品茶。2000年以来,南于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茶叶产业被列入全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管理较为规范的茶园约9921亩,具一定规模的茶叶公司有5家,有加工名优茶、大宗茶的配套机械设备156台(套)。据统计,2006年生产成品茶265吨,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大宗茶200吨,产值600余万元;名优茶65吨,产值1400余万元。茶叶产品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及各种国家级、省级奖项;6个产品获得省名特农产品认证,5个产品获地区优质农产品认证;5个茶场获得有机茶认证,认证面积达5471亩。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2012年茶叶种植及生产情况的统计汇总已经出来。从汇总看,2012年茶产业各项生产指标全面提升,但也反映出茶园质量不高、名优茶占比下降、质量安全脆弱等一系列问题。茶周刊在第一时间将本文刊登,希望为茶界鼓劲,更为茶业敲响警钟。去年我国茶叶生产,虽然遇早春低温致茶树发芽晚、开采期推迟7—10天,但仲春和秋季气候正常,有利于茶树营养生长,加上茶区各地及时加强茶园管  相似文献   

15.
“秦巴雾毫”名茶,产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那里地处巴山腹部,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天多,环境无污染,产茶历史悠久,是生产名优茶的老茶区。秦巴雾毫是70年代末期开始研制,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成为陕西省第一个通过鉴定的名茶。该茶条扁壮实、色泽绿润、味醇回甘、栗香浓郁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成朵、耐冲泡,品质优异,1985年5月份在陕西省名茶评比会上一举夺魁,同年6月份在南京全国名茶评比会上斩露头角,获得了较高评价。为促进秦巴雾毫茶的发展,使之商品化,1985年初成立了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在开发工作中,对茶园建设,设备购置、技术培  相似文献   

1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术语 2.1 机采茶园 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 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 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 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2.5 整形修剪 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树冠的修剪。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省茶叶生产已从小面积丰产实验,向大面积高稳产优质的方向进展。松溪县、建瓯县1981年单产分别达115斤和104斤。松溪县的西门大队采摘茶园188亩,平均亩产255.7斤,而且品质好,为全省有数的高品质产区。闽南茶区的安溪县萍州大队一千一百多亩茶园,近年也由亩产干茶80多斤提高到200多斤。龙海县际都大队2.14亩本山品种园,1980年亩产干茶曾达735斤。闽北茶区的政和稻香茶场二十亩政和大白茶1982年亩产干茶  相似文献   

18.
湖南塑料大棚栽培茶树可行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大棚栽培茶树促进茶芽早发,使茶叶早上市,同时能减少公害污染,提高茶叶品质…,能为生产者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很多地区,没能全面掌握塑料大棚茶园生产技术,导致亏损或经济效益不高。本试验立足于湖南生态条件的特殊性,观测了塑料大棚栽培茶树和露天栽培茶树的品质内含成分和百芽重的不同,为湖南名优茶的开发提供一些根据。  相似文献   

19.
茶,号称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尤其是“中国茶”,堪称世界瑰宝,不仅成为“国饮”,而且早已“走向世界”.然而,自1992年以来,茶叶产量连年徘徊,产品积压严重,各地茶价更是急剧下跌,局部地区虽名优茶、高档茶一枝独秀,但全国总体产销形势危机深重,不少茶区出现卖茶难、茶农弃茶、茶园丢荒等现象.总之,中国茶叶市场已持续三年疲软,1995年茶叶产销仍在低谷中徘徊.这既成了国人近年来谈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成了茶人深感忧虑的问题,纷纷检讨过去,分析个中原因,商讨尽快走出困境的良策.  相似文献   

20.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1,23(5):14-15
四川采用机械制作名优茶始于1992年,由于机械制茶有提高工效、稳定质量、降低成本等优点,所以发展较快.现在全省拥有名优茶机械4100余台(套),机制名优茶产量已占名优茶总产量的45%左右,在峨眉山市、夹江市、名山县等茶区已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