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自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中分离并鉴定了9种已知的酚类化合物:迷人醇(Fallacinol)、Citreorosein、Questin、Questinol、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儿茶精[(+)—Catechin]、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2,5—Dimethy—7—hgdroxychromone)、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7—Hydroxy—4—methoxy—5—  相似文献   

2.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赤芍乙醇提取中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个15化合物,经MS和NMR,CD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7R,8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异丙叉基丙二醇(1),(-)-(7R,8S)-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异丙叉基丙二醇(2),senecioyllomatin(3),O-angeloyllomatin(4),(+)-cis-3'-senecioyloxy-4'-angeloyloxy-3',4'-dihydroseselin(5),二氢欧山芹素(6),2,5-二羟基苯乙酸苄酯(7),3,6-二甲基-5-羟基苯并呋喃(8),(S)-楝叶吴萸素A(9),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0),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11),2,5-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12),4-羟基苯甲酸乙酯(13),香草酸(14),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5)。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9均为首次从芍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龙血竭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龙血竭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学成分,UV、IR、NMR、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7—羟基黄酮(I),7—羟基—3′—甲氧基-4′—丁氧基黄酮(7—hydroxy—3′—methoxy-4′—butoxyflavone,Ⅱ),7,4′—二羟基黄酮(Ⅲ),5,7,4′—三羟基黄酮(Ⅳ),5,7,4′—三羟基—8—甲基黄酮(V),5,7,4′—三羟基—6甲基黄酮(Ⅳ),7,4′—二羟基—5—甲氧基—8—甲基黄酮(Ⅵ)。结论:除化合物Ⅲ外,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Ⅵ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6)
目的研究石草鞋Hoya lyi Levl.的化学成分。方法石草鞋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2,5-二羟基苯乙酮(3)、3,4-二羟基苯乙酮(4)、2,4-二羟基苯乙酮(5)、4-O-乙基没食子酸(6)、阿魏酸(7)、3′,4′-二甲基杨梅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杨梅素(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10)、没食子酸甲酯(11)。结论除化合物7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细叶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明兰科石斛属植物细叶石斛Dendrobium hancock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细叶石斛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α-二羟基-4,5,3′-三甲氧基联苄(1)、4,3′,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2)、4,4′-二羟基-3,5,3′-三甲氧基联苄(3)、4,3′-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4)、7-羟基-2-甲氧基-1,4-菲醌(5)、2,5-二羟基-4-甲氧基菲(6)、2,5-二羟基-4,9-二甲氧基菲(7)、nobilone(8)和crepidatuol B(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细叶石斛酚A;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对决明属植物铁刀木Cassia siamea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铁刀木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将其分别鉴定为(2'S)-2-(propan-2'-ol)-5,7-di-hydroxy-benzopyran-4-one (1)、chrobisiamone A (2)、2-(2'-羟丙基)-5-甲基-7-羟基色酮(3)、2,5-二甲基-7-羟基色酮(4)、2-甲基-5-丙酮基-7-羟基色原酮(5)、3-O-methylquercetin (6)、3,5,7,3',4'-pentahydroxyflavonone (7)、毛地黄黄酮-5,3'-二甲酯(8)、4-(反式)-乙酰基-3,6,8-羟基-3-甲基-二氢萘酮(9)、6-羟基蜂蜜曲霉素(10),其中1是个新色原酮类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从褶状石斛(Dendrobium plicatile)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2,4,7-三甲氧基菲(1)、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羟基菲(2)、7-羟基-2,3,4-三甲氧基-9,10-二羟基菲(3)和3,3',5-三羟基二苯甲基(4)和5个已知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 化合物1:油状物,EI-MS m/z(%):284(M~+,100),269(71),分子式为C_(17)H_(16)O_4。化合物2:油状物,EI-MS m/z(%):242(M~+,100),227(21),199(29),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5,(3)
目的:研究大戟科植物猫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猫眼草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羟基-7β-甲氧基-5-豆甾烯(1)、3β,22β-二羟基-7β-甲氧基-5-豆甾烯(2)、灰绿曲霉酰胺(3)、2,5-二羟基-4-甲氧基菲(4)、对羟基苯甲酸(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6)、灯盏花苷C(7)、5,7,4'-三羟基双氢黄酮(8)、山柰酚(9)、槲皮素(10)、科罗索酸(11)、金合欢素(12)。结论:除化合物9、1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11)
目的研究石草鞋Hoya lyi Levl.的化学成分。方法石草鞋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酸(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7-羟基香豆素(3)、5,7-二甲氧基香豆素(4)、2-乙酰基-3,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5)、2-羟基-5-甲基苯乙酮(6)、glansreginic acid(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8)、2,5-dimethylphenol(9)、robinlin(10)、没食子酸正丁酯(1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金钱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ODS柱、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广金钱草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广金钱草中分离得到20个非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loliolide(2)、β-谷甾醇(3)、水杨酸(4)、(+)-isololiolide(5)、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6)、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7)、对羟基苯乙酮(8)、3-吲哚甲醛(9)、香草酸(10)、异香草酸(11)、对羟基苯甲酸(12)、4,5-dihydroblumenol(13)、β-胡萝卜苷(14)、7-氧代-豆甾-5,25-二烯-3-O-β-D-葡萄糖苷(15)、广金钱草内酯(16)、12-羟基茉莉酮酸(17)、麦芽酚(18)、4,5-二甲基-3-羟基-2,5-二氢-2-呋喃酮(19)、广金钱草碱(20)。结论:其中,化合物1、2、5~9、13、15、17、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5,(4)
目的:研究鼠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采用光谱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鼠妇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ulgarine A(1)、邻羟基苯甲酸(2)、二吡咯并哌嗪-2,5-二酮(3)、1-H-喹啉-4-酮(4)、腺嘌呤(5)、对乙酰氨基酚(6)、4-甲基-5-(2-羟乙基)噻唑(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生物碱,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卷甲虫科动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尼泊尔酸模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阿魏酸(1)、7-羟基-5-甲氧基苯酞(2)、2-乙酰基-3,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3)、苔色酸甲酯(4)、对羟基肉桂酸甲酯(5)、2-羟基-5-甲基苯乙酮(6)、丁香酸甲酯(7)、2,4-二羟基-6-甲基苯乙酮(8)、对羟基苯乙醇(9)、异香草醛(10)、迷人醇(11)、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12)、3-乙酰基-2-甲基-1,5-二羟基-2,3-环氧基-4-羰基-萘酮(13)、大黄素(14)、大黄酚(15)、大黄素甲醚(16)。结论化合物12和13为首次从尼泊尔酸模中分离得到,1~11均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李子强  谭宁华  张玉梅  段静 《中草药》2008,39(5):645-648
目的 研究杉科植物池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池杉的枝叶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四氢-2,4-二(4-羟基苯基)-2H-吡喃-3,5-二醇[tetrahydro-2,4-bis(4-hydroxyphenyl)-2Hpyran-3,5-diol,Ⅰ]、3,5-二(4-羟基苯基)-4-戊烯-1,2-二醇[3,5-bis(4-hydroxyphenyl)-4-pentene-1,2-diol,I]、3,5,7,3',5'-五羟基黄烷[3,5,7,3',5'-pentahydroxyflavan,Ⅲ]、4-(2,3-二氢-3-羟甲基-5-(3-羟丙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2基)-2-甲氧基苯酚[4-(2,3-dihydro-3-hydroxymeth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benzofuran-2-yl)-2 methoxyphenol,Ⅳ]、2-(3,4-二甲氧基苯氧基)-四氢-6-羟甲基-2H-吡喃-3,4,5-三醇[2-(3,4-dimethoxyphenoxy)tetrahydro-6-(hydroxymethyl)-2H-pyran-3,4,5-triol,Ⅴ]、2,5-二氢-3,5-二(4-羟基苯基)-2-呋喃甲醇[2,5-dihydro-3,5-bis(4-hydroxyphenyl)-2-furanmethanol,Ⅵ].结论 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池杉吡喃醇(aseendenpyranol),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酸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subacida的化学成分。方法微酸多年卧孔菌氯仿-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RP-18、Sephadex LH-20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2,5-二羟基苯甲酸(2)、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对羟基苯甲醛(4)、4-羟基苯基乙酸酯(5)、7-hydroxymethylphthalide(6)、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7)、过氧麦角甾醇(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微酸多年卧孔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是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7,(8)
目的:研究香花羊耳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香花羊耳蒜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对羟基苯甲醛(2)、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3)、4-甲氧基-2,5-菲二醇(4)、5,7,3',5'-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5)、5,7,8,3'-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6)、熊果酸-3-O-β-D-葡萄糖苷(7)、D-α-2-丙氨酸(8)、胸腺嘧啶脱氧核苷(9)、腺嘌呤核苷(10)、β-谷甾醇(11)、胡萝卜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1~10是首次从羊耳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裸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肖世基  郭大乐  徐德林  张茂生  陈放  丁立生  周燕 《中草药》2016,47(10):1665-1669
目的研究裸蒴Gymnothec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裸蒴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1-羟基-4-羰基环己-2,5-二烯基)乙腈(1)、N-苯甲酰-2-羟基酪胺(2)、N-苯甲酰酪胺(3)、N-苯甲酰基-2-苯基乙胺(4)、7,4′-二甲氧基山柰酚(5)、蜜桔黄素(6)、桔皮晶(7)、姜黄酮A(8)、6-羟基大柱香波龙-4,7-二烯-3,9-二酮(9)、5,6-环氧-3-羟基大柱香波龙-7-烯-9-酮(10)、9-羟基大柱香波龙-4-烯-3-酮(11)、9-羟基大柱香波龙-4,7-二烯-3-酮(12)、黑燕麦内酯(13)、6β-羟基-豆甾-4-烯-3-酮(14)、6β-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15)、3β-羟基-豆甾-5-烯-7-酮(16)。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的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特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内生菌皮壳青霉菌Penicillium crustosum的化学成分。方法冬虫夏草发酵物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乙酰基-2α,5-二羟基-2-(2-羟丙基)-3α,8-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1)、4-甲基-5,6-二氢吡喃酮(2)、3-甲基-4-喹唑啉酮(3)、4-甲氧基苯乙酸(4)、2,4-二甲氧基苯酚(5)、对羟基苯基乙酸甲酯(6)、对羟基苯甲醛(7)、2,5-二羟基-4-甲基苯乙酮(8)、2,4-二羟基-3-甲基苯乙酮(9)、3,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10)、环(脯氨酸-亮氨酸)(11)、3,4-二甲氧基苯乙醇(12)、3,4-二甲氧基-苯甲酸(13)。结论化合物1~7、9~13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榼藤子种仁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勇  张宏武  邹忠梅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4):1063-1065
 目的研究豆科植物植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L.)Merr.]种仁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5-二羟基苯乙酸乙酯(1),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2),5-羟基-苯并呋喃-2-酮(3),榼藤酰胺A(4),硬脂酸甲酯(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豆甾醇(8)。结论化合物1,3,5,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叉唇石斛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技术进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技术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叉唇石斛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2,9-二羟基-4,5-二甲氧基菲(1)、2,5-二羟基-4,9-二甲氧基菲(2)、4,4'-二羟基-3,5,3'-三甲氧基联苄(3)、松柏醛(4)、(6aR,11aR)-medicarpin美迪紫檀素(5)、异甘草素(6)、蔗糖(7)。结论:化合物1~7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其进一步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决明属植物光叶决明Cassia floribunda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MCI、RP-18、TLC、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光叶决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决明顺反二聚苯丙素(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2)、shonanin(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5)、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6)、2-(2′-羟丙基)-5-甲基-7-羟基色酮(7)、4′,7-二羟基-5-甲氧基黄酮(8)、柯伊利素(9)、山柰酚(10)、芹菜素(11)、3-甲氧基槲皮素(12)、6-demethoxycapillarisin(13)、7,4′-二羟基黄酮(14)、木犀草素(15)、butin(16)、甘草素(17)和圣草酚(1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8、9、11、13、14、16~18为首次从决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