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我国白油生产现状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钦炎 《润滑油》2002,17(2):7-9
简要分析了我国白油生产现状,指出我国的白油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无污染的技术先进的加氢精制工艺,严格控制,逐步淘汰污染严重和工艺落后的磺化法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用发烟硫酸磺化法生产白油,存在着严重的三废污染问题,为了寻找不用硫酸的新工艺,上海化工学院炼油教研组与杭州炼油厂协作进行了用 NaY 分子筛液相吸附精制法制取白油的试验。原料油为经加氢处理的10号机械油(抗州炼油厂白油工段现用的原料油),并先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海油环烷基润滑油生产工艺进行了制备食品级白油原料的中试试验,提出了食品级白油的原料控制指标。结果表明,以中海油绥中36-1减二线馏分油、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中海油泰州石化公司环烷基润滑油三段高压加氢工艺,其减二线馏分油可以生产2号食品级白油原料,减三线馏分油因5%点碳数偏低不能生产4号食品级白油原料。调整加氢处理温度改变食品级白油原料的芳烃含量,在食品级白油通用加氢条件下,低紫外吸光度的油品更容易得到合格的食品级白油。以环烷基润滑油基础油生产2号食品级白油,油品的直接法紫外吸光度可以作为白油原料的主要控制指标,要求275 nm不大于17.4,295 nm不大于1.9,300 nm不大于1.7,紫外吸光度超出此范围的环烷基油品通过单段白油加氢工艺很难得到合格的食品级白油。  相似文献   

4.
白油的磺化法生产及磺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讨论了磺化法生产白油的磺化机理 ,磺化过程有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同时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 ,探讨了磺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润滑油加氢技术应用特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了贵金属型精制催化剂RLF-10W,开发了以加氢基础油为原料经加氢精制(一段法)生产优质白油技术。经固定床加氢中型装置试验和一年来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流程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合于生产高粘度与很高粘度优质白油。  相似文献   

6.
1 前 言长治合成化学总厂加氢分厂用加氢法生产白油的生产装置是由1995年利用生产脂肪醇的加氢装置略加改造而生产低粘度白油的。它对原料的要求十分苛刻。要求原料中硫含量不得超过3μg/g,且仅能对烯烃和苯环加氢,不能去除硫、氮等杂质。为了生产市场急需的高粘度食品级白油,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协助开发了两段加氢法[1]。1997年山西长治合成化学总厂对原加氢系统按石科院所提供的方案进行了改造,1998年5月试车,生产出合格产品。但不到一年时间就发现高压反应器内筒密封垫严重漏气。为此,长治合成化学厂和石科院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7.
吉林市油脂厂自1972年起,采用三氧化硫代替发烟硫酸磺化生产白油,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白油和石油磺酸钠,消除了大量酸渣的麻烦。 1.原料油:石油三厂产10~#、20~#、30~#加氢机械油和石油七厂产20~#、30~#机械油。  相似文献   

8.
采用加氢-微酸磺化工艺制取高级化妆品白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华 《润滑油》2004,19(4):20-24
采用中压加氢改质工艺的工艺条件,并选择合适的操作生产出荆门加氢改质基础油及其副产品,并以此为原料,辅加传统的发烟硫酸磺化工艺制取满足SH0007—90优级品标准要求的化妆品白油,并且具有酸加入量少、油收率高、污染小的特点,是制取高级化妆品白油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英  刘久清 《高桥石化》2003,18(5):40-45
对国内外白油及其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对目前我国主要白油生产厂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为炼油厂用加氢基础油生产高质量白油的可行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填补国内高黏度食品级白油空缺,以重质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四段高压加氢工艺研发生产了4号高黏度食品级白油,产品蒸发损失小、碳型结构和黏度适宜、光和热稳定性优异,可满足GB1886.215—2016标准要求,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与国外标准和同类产品进行了性能比较,并对在聚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升级及高档润滑油市场需求的攀升,加氢法正在逐步取代"老三套"工艺,用于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PAO)作为APIⅣ类基础油发展迅速.高档润滑油生产工艺技术开发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PAO加氢工艺等成为生产高档润滑油的主要方法.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环烷基减压馏分油生产橡胶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绥中36-1减压馏分油具有芳烃含量高、硫含量和氮含量较高、黏度大等特点,采用传统全氢型流程生产橡胶油时,存在产品收率偏低、氢耗大、操作费用较高等问题,开发了溶剂精制与加氢技术的组合工艺。与全氢型流程相比,采用组合工艺时产品收率高、氢耗低,可同时生产出满足欧盟环保要求的轮胎用环保橡胶油和SBS橡胶油,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油质量升级速度在加快,2017年12月31日起全国将执行国Ⅴ汽油标准。为此,各炼油厂均视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应围绕催化裂化装置存在的问题,例如操作性能、烟气排放物含量限制、催化汽油的性质等,结合原油加工总流程和产品调合来选择相关加氢技术。介绍了催化原料加氢预处理的目的、反应机理、催化裂化的操作模式、催化汽油加氢方案以及催化原料预处理—催化裂化—催化汽油加氢组合流程的方案,探讨了生产超低硫催化汽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IMO2020船用燃料油低硫化政策的机遇,加快推进低硫船用燃料油生产规划,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布局低硫船用燃料油的生产,利用渣油加氢装置的加氢渣油生产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从2018年9月开始进行船用燃料油调合试验油的生产,不断总结和优化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的生产方案,截止到2020年7月底已累计生产和销售235.7 kt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对该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试生产和正式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的过程进行了总结,讨论影响低硫船用燃料油质量的各项因素,分析生产低硫船用燃料油对装置运行的影响,并对今后低硫船用燃料油的生产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油砂沥青焦化蜡油的加氢处理是比较困难的,为了选择合适的加工流程和操作条件,有必要对油砂沥青及其焦化蜡油的分子结构有更全面的认识。本研究尝试分离和鉴别焦化蜡油中对加氢过程不利的组分。研究发现,焦化蜡油中主要的富氮组分是较小分子的戊烷不溶物,或者是更小分子、极性较强的己烷不溶物。组分的结构信息表明它们是由胶质分子裂化反应后形成的。吡咯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氮化物类型,其次是吡啶类化合物。这两类氮化物都对加氢过程不利,如吡咯类化合物容易聚合产生胶质和沉淀,堵塞过滤器和其它设施;而吡啶类物质能直接导致加氢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16.
以加氢改质柴油为原料,通过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试生产轻质白油组分和变压器油调合组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精密分馏工艺可生产出优质的芳烃质量分数小于0.2%、色度为+30号的满足NB/SH/T 0913-2015要求的轻质白油产品以及优质的低凝点、低芳烃含量、满足GB 2536-2011对T-40 ℃变压器油(通用)产品要求的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现有柴油加氢装置生产重整原料的方案,考察不同类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原料油转化率对柴油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宜的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催化剂体系。研究发现,在相同反应条件下,Ni-Mo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脱氮以及芳烃饱和性能更好,更适合作为柴油加氢裂化生产重整原料的精制催化剂。在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体系下,所产石脑油馏分的芳烃含量以及芳烃潜含量(芳潜)最高;在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体系下,柴油产品十六烷值更高。某炼油厂2.6 Mt/a柴油加氢装置采用该方案后,石脑油收率由改造前的6.47%提升至10.47%,石脑油芳潜由44.5%增加到47.9%,实现了多产高芳潜重整原料的结构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压加氢处理组合工艺和RL-1加氢处理催化剂,以中间石蜡基克拉玛依0号与石西混合原油减三、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经实验室中型试验装置和工业化试生产,得到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106和98,较目前的“老三套”生产工艺分别提高16和21个单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催化裂化回炼油加氢精制反应特点,运用集总方法对催化裂化回炼油及其加氢精制油中烃类组成进行十一集总划分,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各集总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催化裂化回炼油加氢精制反应十一集总宏观动力学模型。所建模型可体现不同烃类间加氢反应性能的差异;加氢反应网络可反映催化裂化回炼油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在计算过程中设定各集总质量分数反应级数为一级,求出其他动力学参数数值。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催化裂化回炼油在一定加氢条件下的烃类组成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总量(除了APIⅢ类以外)过剩,而国内APIⅡ和Ⅲ类基础油资源不足,尤其是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的市场有缺口。国内基础油生产主要是以常规法为主。该工艺对原油的性质依赖性强。一些基础油生产企业为适应原油性质的变劣,新建高压加氢处理装置,结合原有的酮苯脱蜡,生产APIⅡ类基础油,特别是生产国内供应偏紧、需求量较大的重质基础油和光亮油。随着高档轿车的增多,对润滑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上开发出了异构脱蜡技术。高压加氢处理与异构脱蜡组合成了全加氢型流程,用来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全加氢型流程生产Ⅲ类基础油时,需要选择原油的品种和比较苛刻的加氢处理反应条件。为了稳定地生产APIⅢ,近几年又推出了高转化率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组合工艺。通过分析几种基础油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力图寻求利用合适的资源、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来建设或改造基础油生产设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