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究冠脉CT血管造影(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冠脉病变临界病变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对患者血管狭窄率进行评价,以CAG所测的狭窄率作为金标准,以50%作为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边界值,计算CT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比较CTA与CAG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CTA评估冠脉临界病变的灵敏度为90.80%,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79.79%,阴性预测值为95.23%,准确率为89.51%,CTA与CAG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69)。结论CTA在评估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时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临床上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检查。  相似文献   

2.
陈力  萧伟懿  林琼申  陈军  周永生 《广东医学》2008,29(7):1156-1158
目的 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造影的节段对比分析,探讨MS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 同期行两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6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MS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⑴ 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MS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另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⑵ MSCT造影检测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左主干和左前降支(P<0.05或0.01),检测冠状动脉远段的假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段(P<0.05或0.01);⑶ MS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84.6%、86.8%、91.7%和78.6%;按可评价节段计算,MS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MS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142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256层CTA和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计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Kappa检验分析二者诊断冠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 1、CTA诊断左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97.66%,100%和100%,特异度为92.86%,90.91%和91.67%,阳性预测值为99.20%,92.86%,93.75%,阴性预测值为81.25%,100%和100%,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51、0.915、0.924;2、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分级的Kappa值为0.786;3、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Kappa值为0.520。结论 256层CTA判断冠状动脉是否狭窄、狭窄程度及部位均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CTA)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拟诊断冠心病的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CTA检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以CAG为金标准,评价CTA筛查冠心病、诊断病变血管以及管腔狭窄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一致性)。结果 CTA筛查冠心病的灵敏度为0.953,特异度为0.912,准确度为0.943,阳性预测值为0.971,阴性预测值为0.861,Kappa值为0.848,CTA与CA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CTA与CAG对左主干(LM)病变诊断的一致性一般,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以及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较好;CTA诊断对轻、中、重度管腔狭窄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 CTA对于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筛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精准判断血管病变与其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8年6月期间对临床确诊为冠心病100例患者进行冠脉64排CT成像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冠脉CT对冠脉狭窄程度的分析得出CTA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共有1 328个冠脉节段,可用评估的有1 138个节段,左主干(LM)及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脉(RCA)的近段,严重狭窄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造影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诊断价值的差异.[方法]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8例,对照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计算EBCT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准确性.[结果]①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影的332个节段中,EBCT造影可清晰显示和评价占264段(79.5%),68段(20.5%)显影不清.左主干和前降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P<0.05或0.01),同一支血管中近段可评价的比例显著高于远段(P<0.05或0.01).②EBCT造影检测节段病变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95.9%、93.6%、79.1%和96.4%;EBCT造影对诊断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检测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价值高于远段.[结论]电子束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评价和病变检测受解剖部位和血管大小的影响,检测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各节段病变的价值高于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对冠状动脉近段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远段.  相似文献   

7.
俞吉文  李龙云 《吉林医学》2011,(34):7228-723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钙化病变狭窄程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28例经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显示有明显冠脉钙化患者的112支血管,分为280个节段,其中钙化病变段112个,无钙化病变段168个。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以上两组血管段的CTA影像与CAG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CTA诊断钙化组112个血管段的敏感性(Sn)97.4%,特异性(Sp)27.8%,阳性预测值(+PV)74%,阴性预测值(-PV)83.3%,其余无钙化组的168个血管段的敏感性(Sn)95.6%,特异性(Sp)92.7%,阳性预测值(+PV)82.7%,阴性预测值(-PV)98.3%。结论:64排螺旋CT完全可以作为无创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钙化病变明显干扰了64排螺旋CT诊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不同钙化积分负荷下,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5月100例拟行CAG检查的患者进行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CTA检查。Agatston积分及钙化容积以血管段为单位统计,并以四分位法分成不同钙化积分负荷组,分析不同钙化积分组每段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并与CAG结果对照,统计不同钙化积分对冠状动脉CTA诊断管腔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当钙化容积≤79 mm~3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和96.7%;钙化容积≥80 mm~3时,分别为100%和90.9%。在钙化积分≤65分的冠状动脉段中,与冠脉造影比较,诊断准确性较高,而钙化积分>180分的冠状动脉段中,诊断准确性较差。结论不同钙化斑块负荷对冠状动脉CTA诊断准确性的影响不同,钙化病变的体积大小及斑块内钙化成分含量的多少是影响冠状动脉CTA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Li Y  Yang L  Wang XJ  Zhao XH  Zhao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6):3243-3246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64-MS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6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在5~20 d内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CTA)和血管造影(CAG)检查,其中男52例、女9例,平均年龄58岁±11岁.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按照4分标准对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4支血管分别进行评价.CTA与CAG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以50%为界,对以上4支血管进行评价.对比分析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和<50%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假阴性等指标.根据斑块的成分将其分为钙化和非钙化斑块两组,对二者所导致的管腔狭窄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所有61例患者均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影像,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分为(3.57±0.18)分.CTA与CAG对比,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灵敏度为95.45%、特异度为96.15%、假阳性率为3.85%、假阴性率4.55%、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7.40%.对于非钙化斑块所致的管腔显著性狭窄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85.71%;对于钙化斑块所致的显著性狭窄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31.57%.结论 64-MSCT可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硬化所致狭窄性病变,可用于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对于钙化斑块所导致的管腔狭窄的判断特异度低.  相似文献   

10.
徐利军 《西部医学》2020,32(3):456-459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部位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268例,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金标准,对比CTA对冠心病病变程度及部位的诊断一致性,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结果 CT血管成像对中、重度狭窄程度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718、0.803,诊断中、重度狭窄程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70%、94.94%,81.82%、92.00%,94.23%、94.51%。对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785、0.757,诊断单支、多支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04%、95.15%,83.33%、91.67%,9542%、9478%。对病变部位在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脉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825、0.718、0.846,诊断病变部位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14%、94.74%、96.92%,87.50%、80.00%、90.91%,95.87%、92.54%、91.25%。 结论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的重度狭窄程度,单支病变、多支病变,病变部位在前降支及右冠脉诊断的一致性较好,对中度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在回旋支诊断的一致性一般。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常规冠脉造影CAG,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科就诊患者进行随机选择582例,均进行128-MSCTA和CAG检查,得到1108处狭窄动脉节段,按狭窄程度将冠脉狭窄分成0级、1级、2级、3级和4级,分析128-MSCTA与CAG对各级别冠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评价128层CT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及钙化与非钙化斑块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诊断0级、1级、2级、3级和4级冠脉狭窄的一致性佳(Kappa>0.75),冠脉狭窄0级、4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分别为0级98.01%、98.15%、96.81%、98.86%;4级97.67%、98.72%、93.33%、99.57%。冠脉狭窄中1、2级敏感性为84.78%、87.31%,3级阳性预测值85.98%。冠脉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在0、1、3、4级冠脉狭窄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和常规冠脉造影媲美,但在128-MSCTA评估冠脉狭窄时,对轻度狭窄的诊断方面及重度狭窄程度评估方面可能产性偏差,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CT一站式检查结合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于我院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并在2周内于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和分析CTA图像,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对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6.15%,特异度为81.25%,准确率为92.65%,阳性预测值为94.34%,阴性预测值为86.67%,Kappa值为0.79,一致性较高;CTA对冠脉主要分支病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比较:LAD>LCX>LM=RCA,特异度比较:RCA>LAD>LCX>LM,准确率比较:LAD>LCX>RCA>LM。结论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冠心病的辅助检查和筛查手段在临床应用,有较高的排除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MSCT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钙化积分、心率及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成像(CTA)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MSCT评估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87.41%,特异度为95.60%,阳性预测值为93.08%,阴性预测值为89.79%,准确率为94.49%,CTA与CAG在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36);不同钙化积分组诊断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低钙化积分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重度钙化积分组(P<0.05);心率波动<15次/min患者诊断敏感度显著大于心率波动≧15次/min患者(P<0.05)。结论 MSCT评估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与CAG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严重钙化及较大的心率波动可降低MSCT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程度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西电集团医院及榆林市第一医院影像科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行MSCTA检查,以CAG检查为对照,计算MSCTA检查冠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并比较CAG、MSCTA检出冠脉狭窄程度情况;再行核素M PI检查,计算M S CTA检出狭窄冠脉的心肌灌注积分差、负荷总积分。结果以CAG检查为对照,在80疑似患者中,MSCTA检查显示:68例患者存在冠脉狭窄共166支,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8%、97.58%、95.28%、96.99%、96.19%。MSCTA、CAG检出冠脉不同狭窄的程度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在MSCTA检查中,轻度狭窄组的灌注积分差(0.80±0.60)分、心肌负荷总积分(2.00±1.58)分,均比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MSCTA不仅能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斑块性质,还能初步判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程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飞利浦256层极速CT(iCT)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管腔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0月疑诊冠心病于我院行飞利浦256层iCT检查,并在随后1周内行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8例,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93%、94.98%、90.71%,Kappa值为0.793,一致性较好;CTA诊断轻度、中度、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Kappa值均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递增,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应用飞利浦256层iCT行CTA检查对冠心病的筛查具重要临床价值,可减少部分患者不必要的CAG有创检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TA)联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CTA、血清OXLDL-Ab和Hcy检查,并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OXLDL-Ab、Hcy诊断冠心病截断点分别为45.43μg/mL、14.92μmol/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793,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7.53%、79.78%,特异度分别为72.73%、63.64%,准确度分别为77.00%、78.00%;CTA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01%、81.82%、90.00%;OXLDL-Ab+Hcy+CTA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88%、90.91%、98.00%,CTA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OXLDL-Ab、Hcy单一检查(P<0.05);OXLDL-Ab+Hcy+CTA对冠心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OXLDL-Ab、Hcy、CTA单一检查(P<0.05)。结论CTA联合OXLDL-Ab及Hcy检查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冠状动脉CT技术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均行冠状动脉CT、冠脉造影,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依据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比CT和冠脉造影关于冠状动脉病变检查结果,并分析CT技术在H型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检测技术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中,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率和钙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CT检测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钙化中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且灵敏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H型高血压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率(72.06%)较单纯高血压组(50.00%)显著升高(P0.05),且前者钙化率(51.47%)较后者(28.85%)显著升高(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CT检测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和冠脉造影结果相近,且灵敏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MSCTCA)在评估冠脉狭窄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63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个月内同时行M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以CAG为"金标准",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准确率92.06%,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84.21%,与CAG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34);63例共计945段冠状动脉血管阶段,907段可进行评价,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2.94%,与CAG诊断符合率一致性较好(Kappa=0.517);诊断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93.75%、82.86%、90.28%、92.97%。结论 M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评估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冠心病并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138例患者(正常组31例,狭窄组107例),其中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比较不同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标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升主动脉弹性指标[膨胀性(Ao D)及僵硬度(Ao S)]在冠状动脉狭窄组与正常组间及不同狭窄程度组间的弹性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估Ao D、Ao S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9。结论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与否及狭窄程度有密切相关性,有可能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心电图(ECG)及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冠心病患者的CTA、UCG和ECG检查资料,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依据,分析CTA、UCG、E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UCG、ECG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分别为88.76%、66.85%、5 1. 1 2%,三者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χ^2=59.39,P<0.05),CTA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UCG、ECG(χ^2=24.74,59.98;P<0.05),UCG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CG(χ^2=9.10,P<0.05);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CTA、UCG、ECG检查的阳性检出率均呈升高趋势,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但U C G、 E C G检查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4.59,4.80;P>0.05)。结论 CTA、UCG、ECG检查均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方法,但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高于UCG、E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