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洋参芦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芦头(rhizom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D101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色谱对西洋参醇提液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2个天然化合物,经质谱法鉴定为拟人参皂苷-F11和人参皂苷-Rd。结论人参皂苷-F11为首次从西洋参芦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王瑞  师彦平  王庆忠  曹慧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811-4815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中药豨莶草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豨莶草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 分别为3, 4'-二甲氧基槲皮素(1), 3, 3', 4'-三甲氧基槲皮素(2), 3, 3'-二甲氧基槲皮素(3), 7, 3', 4'-三甲氧基木犀草素(4), 乌苏酸(5), 2β, 19α-二羟基乌苏酸(6), 2β-羟基乌苏酸(7), 豆甾醇-7-酮(8), 3β-羟基-5α, 8α-过氧-6, 22-麦角甾二烯(9), β-谷甾醇(10), 3, 3'-二羟基-4, 4'-二甲氧基二苯基四氢呋喃骈四氢呋喃木脂素(11), 乙酸橙酰胺(12), 3-(对甲氧基-间羟基苯基)-N-(2'-对羟基苯乙基)-2E-丙烯酰胺(13), 对羟基苯甲醛(14), 间羟基对甲氧基苯甲醛(15), 3, 4, 5-三甲氧基苯甲酸(16), 丙二酸单乙酯(17), 对羟基肉桂酸(18)。其中, 化合物 1~9, 11~18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多刺锦鸡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多刺锦鸡儿Caragana spinifer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采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6aR,11aR)-3-羟基-4,9-二甲氧基紫檀烷(1),(6aR,11aR)-4,9-二羟基-3-甲氧基紫檀烷(2),5,4′-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6,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的结构还得到X-ray单晶衍射的证实。结论:化合物1~6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广南天料木Homalium paniculiflorum茎的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从广南天料木茎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2,4-二羟基苯甲醛(2),3-苯基异香豆素(3),4-羟基苯丙烯醛(4),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5),kaempferol(6),arimadendrin(7),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丙烯醛(8),2-羟基-苯甲酸(9),28-O-acetylbetulin(10),胆固醇(11),苯甲酸(12),木栓酮(13)。 结论: 化合物3,5,7-11,1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发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哥兰叶(Celastrus gemmatus Loe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方法并结合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5,4′-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7-O-β-D-半乳糖醛酸苷(1),槲皮素-3-O-新橙皮糖苷(2),木犀草素(3),芹菜素-8-C-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药物螺内酯中所含的杂质。方法应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从螺内酯母液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α-乙酰硫基-17β-甲氧基-孕甾-4-烯-3-酮(2)和17β-羟基-3-氧代孕烷-4-烯-21-羧酸-γ-内酯(3)。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 Hedyotis diffusa 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4),丁二酸(5),N-(N'-benzoyl-S-phenylalanilyl)-S-phenylalaninol acetate(aurantiamide acetate,6),1,3-二羟基-2-甲基蒽醌(7),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8)。结论: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两色紫金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两色紫金牛的活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两色紫金牛脂溶性部位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白菜素(1),11-O(-3',5'-二羟基-4'-甲氧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2),11-O-(3',4',5'-三羟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3),β-谷甾醇(4)和豆甾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苎麻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属Boehmeria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ich.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和制备液相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苎麻根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委陵菜酸(1),常春藤皂苷元(2),马斯里酸(3),2α-羟基乌苏酸(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5),2,4,4′-三羟基查耳酮(6),芦丁(7)。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海洋来源真菌Penicillium sacculum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台盼蓝排斥法和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从发酵液和菌丝体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R)-1, 3-二氢-6-甲氧基-3-甲基异苯并呋喃-4, 5-二醇(1)、灰黄霉素(2)、1, 6-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酮(3)、1-羟基-3-甲基酮(4)、1, 3, 6-三羟基-8-甲基酮(5)、1, 8-二羟基-3-甲基蒽醌(6)、1, 3, 5-三羟基-7-甲基蒽醌(7)、6-羟基芦荟大黄素(8)、腺嘌呤(9)、胸腺嘧啶(10);化合物1和3对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分别具有较强和中等强度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1和4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1的1H-NMR和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1和3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HPLC/ESI-MSn)研究人参、三七和西洋参中不同皂苷提取物的组成,以期建立快速高效的鉴别方法。方法通过与人参皂苷对照品比较和对碰撞诱导解离(CID)质谱图的解析鉴定各皂苷提取物的主要成分。结果共计鉴定32种皂苷成分。通过对比,发现了各皂苷提取物中的标识性成分。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能够快速高效地鉴别人参、三七和西洋参的不同皂苷提取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参和西洋参的化学物质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人参和西洋参的化合物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HPLC-MS)、毛细管电泳(CE)方法对人参和西洋参的提取物中的弱极性、中等极性和强极性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并指认各模式指纹谱中的主要色谱峰。用这种方法可较全面地反映人参和西洋参的化合物,为人参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参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谦光  陈战国  张尊听  宋晓凯 《中草药》1999,30(11):852-854
运用模糊动态聚类分析法对来源于美国,加拿大及我国的共14种不同产地的西洋参样品质量进行了模糊识别研究,经与权威部门认定的具有法定地位的西洋以磁地进行验证,核对,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为西洋参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Panax属西洋参,人参及三七的蛋白电泳指纹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谦  罗平苏 《中药材》1999,22(11):559-562
目的:建立Panax属西洋参、人参及三七的蛋白电泳指纹鉴别法。方法:Western blot及Tris-tricine电泳辅助SDS-PAGE,并测定各区带分子量。结果:经标准化处理的Panax属蛋白电泳图分为三个特征指纹区,由28KD至58KD及其中55KD等2~3条多肽组成三种药材共有蛋白指纹区,对该属鉴别意义重大。28KD以下指纹区西洋参由4~5条区带组成,这是该品种独特的指纹图,58KD以上指纹区对人参鉴别有意义。结论:蛋白电泳指纹图可用于Pnax属药材,特别是西洋参的专属性鉴别。  相似文献   

15.
培养方式对西洋参培养物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萍  王义  孙春玉  李向高 《中药材》2003,26(6):394-396
本试验探讨了在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条件下,对西洋参根芽愈伤组织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方式的培养物生长曲线基本符合“s”型,悬浮培养生长进程较固体培养提前5天左右,干重收获量及人参皂苷、氨基酸、淀粉等含量均高于固体培养。本结果可为西洋参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有效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藜芦与人参三七西洋参配伍后藜芦定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藜芦与人参三七西洋参配伍后藜芦定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藜芦定的含量,比较藜芦单煎液与藜芦-人参合煎液、藜芦-三七合煎液、藜芦-西洋参合煎液中藜芦定的含量变化;色谱条件:Agilent-TC C18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醋酸铵(35∶6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结果:藜芦与人参三七西洋参配伍后藜芦定的含量升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为十八反中"诸参辛芍叛藜芦"提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丽君  李平亚  赵春芳  李铣 《中草药》2000,31(10):723-724
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果中分得4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测定,分别为β-D-吡喃木糖基-(1→6)-α-D-吡喃葡萄糖基-(1→6)-α-D-吡喃葡萄苷(Ⅰ),人参皂甘-Ra1(Ⅱ),20(R)-人参皂苷-Rg3(Ⅲ),拟人参皂苷-RT5(Ⅳ)。Ⅰ为首次分得的新化合物,其余为首次从该植物果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三七种子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inseng(Burk)F.H.Chen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RP-8和RP-18柱进行化含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构。结果从三七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炔醇①,β-谷甾醇②,胡萝卜苷③,三棕榈酸甘油酯④,羽扇豆醇⑤、16β-羟基羽扇豆醇⑥,山奈酚⑦。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三七种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④为首次从三七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三七及其混淆品的HPLC指纹图谱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秀明  董婷霞  陈中坚  詹华强 《中草药》2002,33(10):941-943
目的:建立三七及其混淆品的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三七、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三七不同部位及其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结果:三七与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及其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有明显区别,三七不同部位也有差异。结论:HPLC皂苷指纹图谱鉴别三七及其混淆品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三七药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