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观并科学地评价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绩效以及建设进程的实际情况,为政府部门制订有关科技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准确把握创新型城市的基本概念基础上,对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绩效和建设进程等评价理论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对创新型城市的评价研究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对一些基本概念、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还未达成共识,尤其是尚未厘清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绩效以及建设进程评价的相互区别以及内部联系;未来对创新型城市的评价应该重点放在综合评价指标设计、组合评价方法构建和面板数据下的不同类型城市实证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球创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国际权威机构的创新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全球创新型城市具有以下8个基本特征:①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较大人口规模;②具有便利快速的对外交通联系;③拥有较强对外经济联系和广泛的全球市场;④集聚一大批多样化高层次创新人才;⑤吸引大量具有高研发能力的组织机构入驻;⑥具有发达的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能力;⑦建成国际著名的创新平台和空间载体;⑧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这些重要经验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如下启示:构建具有特色的开放式城市创新体系,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技术研发机构,提升城市科技的全球竞争力;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形成完善的城市创新链条;积极发挥政府协调和促进作用,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多渠道吸收风险资金和民间资本,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来源;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形成利于激发创新的城市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构成要素、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形成条件尚未有比较成熟的理论;而且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还没有建成,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实践,总结得出创新型城市的形成条件,进而揭示创新型城市形成条件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兴市场城市同发达城市的关键差距正从资本控制功能转向创新中心功能;上海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发育进程中正处于由创新扩散阶段向(国际)创新中心阶段的关键升级环节。文章围绕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上海需要怎样的转型策略来培育一个新的知识经济体系?在上海塑造创新型城市中城市规划的角色是什么?城市开发项目如何对于塑造知识经济体系和创新型城市作出贡献等问题?从创新型城市核心定位、功能特征和空间组织3个方面,提出了功能定位、运行规律、沟通方式、关键经济主体、决策模式、生产行为、产业构造、空间偏好、关键单元、尺度偏好以及外部构造等11项不同以往的规划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7,(1)
创新型城市理论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在探索之中,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内涵及特点,研究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基本类型,以西安市为例,通过分析成就和不足,梳理总结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城市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与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有着巨大差别,创新型经济将重构空间使用与空间规划的基本逻辑。本文试图基于创新型经济构成要素的空间特性,建构创新型经济和空间规划的互动关系。文章,解折了创新企业、创新网络以及创意人群的空间特性;从空间管控、空间组织、空间营造等方面,探讨了超越于增长导向的规划思維;进而提出应对创新型经济的3个空间规划重点:以柔性管控激活创新空间,以创新网络链接创新集群,以创意生活集聚创意人群。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构应该注重对创新型经济的积极适应:在治理目标上强调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统一,在治理方式上强调国家意志与地方智慧的统筹,以空间规划的系统性创新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成为对各地创新型建筑业进行综合实力评价的关键所在。文章将创新技术引入建筑业,提出了创新型建筑业的含义,并在构建创新型建筑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主成分分析法模型,以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通过论述校企协同在高层次创新复合式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基于校企协同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新思路。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特点,以强化实践教学为导向,围绕培养目标设定实践教学原则和方案,以多元融合为切入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和企业满意度为准则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以互惠共赢为驱动构建长效保障体系,从多个方面对校企协同环境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0):73-75
21世纪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以知识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全球中心城市关注的主要方向。高端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支柱,如果一个城市高端服务业强大,则该城市知识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必然密集。在高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源要素与创新资源要素是服务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服务经济是否有活力的关键。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竞争力源于创新,区域创新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对城市服务经济转型和高端服务业产业升级具有持续正向显著影响。为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以及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必须结合上海城市具体实践,推进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将发展对全球经济活动具有强大辐射力和控制力的国际高端服务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创新资源融合及整合平台、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孵化及行业协作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城市群产业协作平台、高端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等服务平台,并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为此,一要加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要契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争取成为中国创新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三要最大限度争取中央政府支持,以集聚发展视角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形"和"流"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模型,从静、动态两个角度揭示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首先,从城市物质空间组成要素出发,构建以"人地房、设施条件、人居环境"为主体的空间评价体系,分析城市"形"的空间特征;利用人口、用地和建筑数据,结合交通出行调查,推算城市内各区域的空间出行分布,对城市"流"特征进行分析。综合二者研究结果,根据空间发展的均质、异质性特征,对沈阳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进行重构。最后,以片区为单元,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对城市"形"和"流"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空间聚类,实现城市多中心体系的识别与发展阶段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苏州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规划建设,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高科技产业园区的飞速发展,苏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苏州创新型城市的全面、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六个注重"新要求,其中要求注重加强自主创新。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把"科技创新工程"作为"十二五"时期全省重点实施的"八项工程"之一,要求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培养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新的内涵和动力。在对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刻画了新常态下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然后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以及文化创新4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3)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性阶段,能够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一个核心因素。培养充足的工科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保障,而建立一个科学的工科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对于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对工科创新型人才内涵的分析以及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条件,构建工科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可为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2)
本文以创新型英语课堂的概念介绍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论述构建创新型英语课堂的重要性,最后从创新认知氛围、创新教学过程以及创新课堂评价三个角度详细论述创新型英语课堂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企业创新项目的重大环境风险具备"机遇性"的特征,能否有效识别、评估、利用创新项目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是创新项目能否成功、企业持续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提出了创新型企业创新项目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决策分析模式,对XX生物科技公司某创新型项目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要素进行了分析,为企业有效利用该创新项目重大环境风险的机遇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Z1)
我国高校正在进入科技体制改革、"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的历史叠加期,众多高校为应对日益复杂、综合和巨型化的社会问题与科技难题,逐步探索建立创新型研究院。这些研究院尽管类型有差异或需求不同,但都具备以交叉学科研究为驱动、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立足社会服务为导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的核心关键要素。一些新型研究院已探索出极具特色的运行模式,为我国高校创新型研究院未来的发展与运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6)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可以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经管类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许辉  杨洁明  罗奎  陶慧 《城市规划》2015,39(5):83-88
对国外创新型城市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创新型城市内涵、研究进展、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藉此提出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20字建议:“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以人为本,品牌营造,政策保障”.未来还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国外创新型城市研究成果进行中国化,借鉴其研究方法及理论成果,加深对我国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以推动我国创新型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