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联结各个治理主体的作用,有效扩展了乡村治理的空间,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着重探究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网络建立、治理效率,多元主体参与规范性等方面的积极效果;发现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有效监管、发展动力等问题,提出构建制度化管理体系、加强监管与监督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引进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26-227
基层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资源相对不足,完善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有效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梳理农村社区多元主体治理现状,针对主体治理观念、治理主体关系、有效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多元主体思想观念、协同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角度为农村社区和谐有序的良性共治状态的达成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内外部行动者通过乡村旅游开发联结成利益关系网络,促使上良村成功转型发展的动态过程。乡村旅游开发行动者网络是由政府、村集体、土地等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组成,核心行动者的上良民宿征召和动员其他行动者参与旅游,非人因素起到制衡作用。各行动者因旅游利益分配不均而存在异议,通过不断的互动协商解决异议。研究有利于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借鉴和行动者利益网络的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普遍性问题,明确了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拓宽公共投资渠道、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形成生态治理规模经济,坚持绿色健康导向、以生态资源带动特色旅游,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拓展生态环境治理的内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多...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赤峰市雷营子村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探究雷营子村乡村旅游扶贫的行动者网络构成和转译过程,剖析乡村游扶贫的模式和机制。结果表明,雷营子村的乡村旅游扶贫是一个由政府、村委会、合作社、旅游公司、游客、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等异质性行动者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其中村委会、合作社和旅游公司发挥了关键行动者的作用。在行动者网络的框架下,雷营子构建了"村委会主导、合作经营、集体收益、贫困户增收"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了产业带贫、公司带贫、大户带贫和就业减贫、服务减贫"三带两减"的旅游扶贫机制,使贫困村民通过资产流转、创业、就业和分红等途径实现了脱贫致富。然而,在雷营子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村民话语权较弱、乡村旅游人才缺乏、对合作社和旅游公司的监督不足以及贫困村民参与度不高等诸多挑战。因此,应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引入新的行动者完善行动者网络,加强社区增权,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价值共创、价值共享为目标,识别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内的核心主体企业,分析农机装备网络协同制造供应链运行模式及其主体收益,以传统Shapley值法为基础,引入合作意愿、合作风险、资源投入等影响因素,构建改进的AHP-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促进农机装备网络协同制造供应链利益公平分配,调动参与者合作积极性,有助于维持供应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农机装备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构建及运维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农业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域网络协同制造利益分配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雨晗 《乡村科技》2022,(9):150-15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关键。传统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样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因此,从多主体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湖北省武汉市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案例,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在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 才队伍。2019年党在十九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了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乡村治理的视角出发,提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乡村治理格局,分析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政府、村两委、社会组织、企业组织和村民各主体所扮演的角色、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策保障、利益联系和治理意识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此推进良好的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有效振兴。  相似文献   

9.
当前,公共危机高发频发,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治理。围绕公共危机的治理,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单打独斗式的管控是不行的,它需要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实行协同治理。协同治理理论对于公共危机的治理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当前公共危机治理的协同度依然不高,存在着诸如政府的危机意识不足、治理主体间参与度不平衡、法律体系不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我们要从提升公共危机治理效度的目标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全社会的危机意识,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确保应急资源有效供应,进而实现公共危机的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艰巨。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污染的来源发现,农村水环境存在全能主义政府管制、城乡二元结构固化、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农民自身诉求和局限等方面的治理困境。为保护农村水环境,需要改善农村水环境治理机制,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关于农村水环境协同治理网络,以期能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意见领袖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民意表达机制的缺乏和网民多元化的需要是网络意见领袖产生的重要条件。网络意见领袖既可以成为沟通的纽带,化解负面信息带来的危机,也可以成为沟通的障碍,制造新的危机。因此,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管理和监督,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在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数据治理是提升数据价值的基础,是数据时代的研究热点。对当前数据治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与电子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实践的开展。[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以数据治理框架为分析视角,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内容、治理过程、治理手段等6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数据治理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数据治理核心要素中,对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认识较为一致,对治理内容关键点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统一,对治理客体的研究仍需细化。数据治理过程中,更好地区分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明确数据治理定位,凸显数据治理重点与核心,是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智慧技术赋能到职业教育治理全流程中,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治理目标、治理框架、治理协同、治理工具4 个方面入手,搭建智慧赋能驱动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致力于解决教育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思维落后、劳逸不均、协同失效、技术失范、基建不足等现实问题,符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将会实现智慧教育治理更高阶效能治理,更有效地服务于职业院校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智慧赋能教育治理是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理念,以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治理工具,在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带来机遇的同时,存在主体功能缺位、协同失效、数据孤岛、基建不足等现实问题。为破解以上难题,应以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引领教育治理现代化,以此构建政府导向型教育治理的“四维”合作平台,为教育智慧治理提供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可分割性要求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整体性,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大环保”建设,其中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治理理论从治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技术系统四个层面为跨区域生态治理提供了全面的分析框架。文章分析目前我国在跨区域生态治理面临的治理理念落后、组织结构碎片化、运行机制亟待健全、技术系统存在缺陷的困境,强调通过更新治理理念、调整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技术系统来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问题,推动我国跨区域生态治理,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6.
特色小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的创新经济模式。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从分化趋于统一,建设规划实效以浙江省最为突出,其他省份亦各有地域特色。河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与规划呈现类型分布不均、特色产业不强、运作模式单一、建设资金短缺等诸多困局,应把握京津冀协同机遇,优化资源配置,突出规划引领、强化特色产业、多元主体融合运作、创新融资方式,优化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基于WebofScience信息平台上京津冀三地1979年—2018年合作发表SCI论文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和重要点法,分别从合作论文数量、密度、影响力和合作方式4个方面研究京津冀论文合作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合作论文数量上看,京津冀合作论文以京津、京冀为主,呈显著极化和阶段性特征;从合作论文密度上看,与北京合作发表论文是津冀两地发表论文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与津冀合作发表论文只是北京发表论文的极小部分;从合作论文影响力上看,京津合作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和影响因子均高于京冀和津冀;从合作论文方式上看,京津在在合作论文中一作比例均高于河北。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今后仍需要优化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网络,充分发挥北京、天津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逐步提升河北在科技协同创新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我国时政类网络社区发展迅猛,时政类论坛、博客、微博、贴吧等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其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时政类网络社区呈现出极为复杂的舆论生态。主要表现为网络谣言泛滥、表达方式偏激、观点针锋相对、对主流价值观叛逆、充斥牢骚和抱怨等。加强网络社区舆论引导,优化舆论生态治理,形成良性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网络社区,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网络场域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各种网络社交媒体的网域场域已成为网民大众讨论或对话的重要阵地。然而,网络场域越来越多地出现讨论或对话中的"价值观撕裂"现象。导致网域场域"价值观撕裂"的主要原因是网民的跨阶层性和跨代际性。"数量、质量、关系、方式"四项规则适合网络对话治理。加强网络场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弥合网民"价值观撕裂"的最根本价值观导向手段,有助于正确对待网络场域价值观的直接冲突,构筑良好的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相似文献   

20.
杨宏博  夏显力 《农学学报》2015,5(6):137-140
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推广体系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与应用的基础,也是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陕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是陕西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构建陕西农业推广新体系,必须按照协同创新理论,实质性运作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农业推广的机制体制,加强不同推广主体之间的联合,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并在现代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