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肇 《西部皮革》2023,(7):70-72
文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剑河苗族锡绣为例,把苗族锡绣引入校园,探讨在本土历史、传统文化、民族自豪、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审美观念、思维构建、福流体验方面对学生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锡绣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面全异绣是湘绣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达到巅峰的标志,但有关其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结合的研究较少。为此,以双面全异绣的诸多现存作品为例,从绣稿工艺设计、内容题材表现、画面构图的时空转换、刺绣针法对艺术特质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双面全异绣高超工艺技术与优良艺术品质完美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保持湘绣的独特艺术特质和刺绣工艺技术是湘绣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贵州的刺绣是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聚集许多的少数民族,所以刺绣种类繁多,如水族马尾绣、侗族平秋盘轴滚边绣等,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贵州刺绣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创新不足、发现范围较小、没有形成成型的产业甚至传承的人也不多,在刺绣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以三都水族马尾绣为例,从自身产品的创新、规模发展、培养人才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为贵州刺绣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非遗技艺传承下的织绣艺术在当今生活中的运用前景,通过对"绣中绣"非遗织绣艺术解读探讨其在家居装饰用品、服饰箱包和家居生活用品中以及婚嫁文化中的运用,并通过对其作品的详细解读阐述"绣中绣"在生活中的运用方式及价值,从而发现"绣中绣"非遗织绣艺术将工艺匠心融入生活,未来可以带来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发展空间.传统织绣面料不...  相似文献   

5.
黄梅挑花、红安绣活、阳新布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北地区民间刺绣家族中的3朵奇葩。从刺绣工艺、纹样布局、色彩表达、文化意蕴等方面对3种民间艺术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通过这些讨论更好地促进荆楚民间挑补绣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棒槌花边绣曾作为山东省主要的经济产业之一闻名国内外,而当前面临着传承形式单一、公众传承意识缺失、后继无人等问题。文章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走访棒槌花边绣的现存区域,梳理棒槌花边绣的技艺特征,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编织工具、制作工序、编织技法、图案特点、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当代文化传承的新语境,从传承主体、传承实践、传承能力三方面提出棒槌花边绣活态传承的新思路,以期突破棒槌花边绣传承“瓶颈”,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接受、认同棒槌花边绣,实现棒槌花边绣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绣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的现状,采用将广绣艺术应用于纺织品设计中的方法,将广绣艺术的魅力传承下去。首先介绍了传统广绣艺术的传承方式,大致有刺绣品、服装、家纺三类。其次在传统广绣艺术基础上进行针法构图、色彩运用、丰富选材等改良设计,将改良后的广绣艺术以新的方式应用于现代纺织品设计中,使广绣艺术可以更加贴近生活,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广绣艺术,达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目的。研究结果为广绣的传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蕴含地域特色的无锡精微绣技艺为切入点,以刺绣图案时尚化、工艺载体生活化、创意表达特色化为创新路径,探讨如何让传统精微绣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为开发符合现代视觉审美的文创产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艺术设计研究》2021,(2):F0002-F0002
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形成了独特多彩的民族文化。马尾绣作为水族世代传承的代表性工艺,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用丝线缠绕马尾制成马尾线,盘绕在图案轮廓上的绣品的总称,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洪飞 《江苏纺织》2021,(5):53-5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目不暇接的新式服装产生了审美疲劳,开始出现返璞归真的心理.夏布绣堪称纺织品界的"活化石",文章就夏布面料展开叙述,分析了夏布绣的艺术特色,通过研究不同工艺下夏布绣的审美价值,为新时代女性服饰发展中夏布绣的创新实践寻找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志文化解读和田野调研分析,采用文献查阅和田野式研究方法,从历史文化、纹样的选材与布局,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入手,对水族民间马尾绣背带纹样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马尾绣在遵循传统技艺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其技术性、技巧性、艺术性和母性文化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款式结构、刺绣技艺、缝制工艺彰显了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特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水族人民热爱生活、祈福保平安的情感,以及协调统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北绣南移"与"南绣北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咏清  陆平 《丝绸》2006,(7):52-53
“北绣南移”是20世纪80年代末刺绣业界提出的、建立于传统的“北方文化中心说”基点之上的一种观点.由于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南北两个文化中心论”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文章在这个基点上对南方刺绣文化的起源问题作了重新审视,并根据远古农业、纺织业、蚕桑业的发生情况提出了“南绣北移”的假说.  相似文献   

15.
金建平  姜惠娣 《丝绸》1994,(9):37-38
绣饰彩颖绸是利用电脑绣花的先进技术,结合丝绸染整后处理加工特点而研制开发的产品,具有绣工精巧,图案新颖别致,凹凸效果明显,立体感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 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这是唐代诗人朱绛在《春女怨》中描写的闺阁绣女形象。我国的刺绣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商、周至明、清,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蜀绣、湘绣、顾绣等不同流派。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羌绣图案与皮雕艺术的共性联系,探讨了将东方主题元素羌绣图案与西方皮雕艺术融合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服饰设计,旨在提升羌绣图案的文化认知度和认同感,丰富皮雕服饰的题材和艺术表现力,助力羌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西江千户苗寨中仍常见到的平绣等10种刺绣艺术技法,分别从刺绣技法的特点、刺绣的艺术审美、主要绣制过程、刺绣装饰部位等方面,介绍了西江苗族刺绣的艺术技巧和艺术特征,为现代纺织品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装饰技巧,为当代纺织品设计技术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的审美特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宁波金银彩绣的特色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丽君 《纺织学报》2010,31(1):102-107
为保护与发展传统手工艺,以宁波金银彩绣为对象,从历史演变、工艺特色、传承发展对其进行研究探讨。认为宁波金银彩绣经历了从源到盛又到衰的历史进程,其原料运用、刺绣针法均具有地方特色,尤其是宁波当地绣工开创的叠彩绣、彩盘金绣以及“外国绷”等针法最为独特。宁波金银彩绣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联合行动,从保护抢救出发,加强弘扬宣传,贯穿创新发展。同时,需要着力开展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手工艺中,培养刺绣专业人才、产品市场化运作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服装设计的技术方法有很多,其中刺绣工艺技法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刺绣因为地域的差别而形成了风格不尽相同的刺绣工艺,渐渐产生了以空间和地域为结构的中国刺绣工艺的发展格局,如四大名绣:蜀绣、粤绣、苏绣、湘绣.而相对应用范围较小的羌绣,也因其独特的工艺技法同样在当今的服饰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