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连云港港口海泥样本筛选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的埃氏交替单胞菌A.espejiana YSN412,对其所产的右旋糖酐酶AesDEX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摸索AesDEX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在30 ℃下保温2.5h.残余相对酶活在95%以上,而在50℃下保温2.5h后只有14%的残余酶活力.该菌株产酶培养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纤维二糖和酵母粉,最适产酶培养温度为30℃,NaCl浓度为2%,初始pH为8时培养液酶活力最高.该菌株培养12h时培养液酶活力达到最高值9U/mL本实验筛选到的4.espejiana YSN412菌株产酶较为迅速,所产的右旋糖酐酶AesDEX酶活最适温度较低,在工业生产上具有潜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卵黄平板法从不同来源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5株磷脂酶生产菌株,经复筛得到1株磷脂酶产量较高的菌株JYSY1。根据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菌株JYSY1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最适生长及产酶温度分别为25℃、30℃,最适生长及产酶初始pH值均为7.0。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从菌株JYSY1的发酵上清液中分离纯化了磷脂酶,其分子质量约为48 kDa,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的pH为8.0,Co2+和Ca2+对酶促反应有促进作用,酶活力分别提高到111.59%和110.11%。Zn2+、Mg2+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DS、PMSF、EDTA、EGTA均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酶热稳定性较好,65℃下酶活力能保持55%以上,纯化的酶是一金属磷脂酶,属于磷脂酶C。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南海热带海洋环境中分离纯化出产琼胶酶菌株FG15,并以16S rDNA进行分子鉴定,分析其酶学性质。FG15为革兰氏阴性球菌,对硫酸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和氯霉素都不敏感。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和BLAST同源性比对发现:FG15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船蛆杆菌(Teredinibacter turnerae),噬琼胶菌属(Agarivorans sp.)对应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5%。利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FG15与噬琼胶菌属(Agarivorans sp.)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因此,可以初步鉴定FG15为噬琼胶菌属(Agarivorans sp.)。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FG15所产琼胶酶的最适温度为36℃,在20~45℃之间热稳定性较好;最适pH为7.5,在pH 7.0~8.0之间酸碱稳定性较好;产酶主要为胞外酶;琼脂酶的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4.978mg/m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0.33μmol/(L·min)。  相似文献   

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171-174
从连云港港口海泥样本筛选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的埃氏交替单胞菌A.espejiana YSN412,对其所产的右旋糖酐酶AesDEX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摸索。AesDEX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在30℃下保温2.5h,残余相对酶活在95%以上,而在50℃下保温2.5h后只有14%的残余酶活力。该菌株产酶培养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纤维二糖和酵母粉,最适产酶培养温度为30℃,NaCl浓度为2%,初始pH为8时培养液酶活力最高。该菌株培养12h时培养液酶活力达到最高值9U/mL。本实验筛选到的A.espejiana YSN412菌株产酶较为迅速,所产的右旋糖酐酶AesDEX酶活最适温度较低,在工业生产上具有潜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海洋是自然界中含几丁质最多的生态系统,孵育了大量可降解利用几丁质的微生物,因此利用海洋微生物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是获得高附加值几丁寡糖的重要方法。本试验以连云港海域海泥为样品,以期筛选获得稳定的产几丁质酶菌株。方法:利用平板筛选法和摇瓶发酵复筛法筛选获得产几丁质酶菌株Chi34,利用形态学分析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还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EDTA及SDS等因素对Chi34几丁质酶的影响,最后通过TLC实验分析了Chi34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胶体的产物。结果:菌株Chi34鉴定为厦门加西利亚单胞菌(Gallaecimonas xiamenensis),其几丁质酶酶活力为0.631 U/m L,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 H为6.0,Na+、Ca2+、Mn2+、K+对Chi34几丁质酶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Cu2+、Fe3+、Ba2+、Zn2+、Cd2+、...  相似文献   

6.
对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基因组中潜在的胶原蛋白酶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并鉴定重组蛋白PNJC的酶活力。根据NJ631基因组序列草图,利用基因组信息发掘方法获得胶原蛋白酶功能提示的编码基因,进而利用高效表达质粒p ET28a构建重组表达系统。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纯化产物。以不溶性Ⅰ型胶原蛋白为底物,测定胶原蛋白酶酶活力。对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基因组信息挖掘,从中发现一条疑似编码胶原蛋白酶的基因序列,命名为Pnjc。该基因全长1 359 bp,GC含量45.62%,编码由4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约51 000大小的胶原蛋白酶。SDS-PAGE检测表明,胶原蛋白酶PNJC在0.2 mmol/L的IPTG诱导下得到高效表达。经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重组蛋白PNJC,蛋白质质量浓度约为1 mg/m L。酶活检测表明,PNJC的酶活力为160.34 U/mg,为标准品的70.48%。PNJC高酶活力表明,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来源的胶原蛋白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工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基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和橄榄油等特异底物,以罗丹明B作指示剂,从海水中筛选出产酯酶的菌株LJ-7。生理生化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发酵Bacillus LJ-7,研究其酯酶的酶学性质表明:此酯酶为碱性酯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8.0,K+和Mn2+对酯酶酶活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Cu2+和Fe2+对酶活的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从连云港高公岛海域采集的海泥中使用平板变色圈法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后,获得一株产几丁质脱乙酰酶的菌株MCDAⅡ-2。综合形态学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最终将菌株MCDAⅡ-2鉴定为Rhodococcus hoagii。进而研究其酶学性质,得该几丁质脱乙酰酶最适催化温度为35℃,最适pH为8.0。Na^+、Mg^2+、Li+、Sr^2+对酶促反应起到促进作用,Ca^2+、Ba^2+、Co^2+、Cd^2+、Fe^2+及EDTA对酶促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而K^+对酶促反应影响较小。酶在25℃~35℃时较稳定,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本次研究的结果将为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海洋样品中筛选产右旋糖酐酶新颖的菌株.采用透明圈法从近海海泥中筛选到一株产右旋糖酐酶的菌株G1,根据16S rDNA基因序列、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为Marinimicrobium sp..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鱼粉蛋白胨,在初始pH7.5、发酵温度30℃条件下发酵48 h产酶量最高.右旋糖酐酶的相...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3,5-二硝基水杨酸法进行复筛,从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了一株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酶活达到39.20 U/mL,命名为XH-4.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验,初步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茅孢杆菌.对其产生的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o identify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spoilage in oysters, changes in both the load and composition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occurring in storage were followed. Oyster spoilage was accompanied by a 100-fol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FU. Molecula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bacteria present in spoiled oysters possessed an intergenic 16S-23S rDNA spacer of approximately 400 bp. A spacer with the same size was also found in spoiled oysters of different origin and dates of harvest. The bacterial strains containing this spacer may constitute a common cause of the oyster spoilage. These strains were salt-dependent marine Pseudoalteromonas species and were probably present in oysters before harvest.  相似文献   

12.
副干酪乳杆菌Q-1-4的筛选鉴定及抗菌物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应用潜力较高的抗菌菌株,对内蒙古地区传统乳制品中分离的8株乳酸杆菌进行抗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编号为Q-1-4)。经常规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该菌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通过实验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后,L.paracasei Q-1-4发酵离心后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ell-free fermentation supernatant,CF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CMCC50115仍具有抑制作用,且经蛋白酶处理后抗菌活性下降,说明L.paracasei Q-1-4所产抗菌物质中含有蛋白类物质。其在pH 2.0~5.5范围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且在此pH值范围内该抗菌物质对热稳定,对紫外线不敏感;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共同作用效果好于单一作用,而其他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金属离子对其无明显影响;该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贮藏稳定性且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为指示菌,利用从福建霞浦海域牡蛎中分离的细菌为指标菌,筛选具有产广谱细菌素的细菌.其中,14株具有广谱抑制作用的细菌经形态特征和16s rDNA分析,初步鉴定均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14.
从天山花楸茎、叶和果实中分离到53株内生细菌,利用刚果红初筛平板获得透明圈较大的4株菌,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复筛,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S11)。该菌发酵培养12h,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酶活力最高达到39.47U/mL。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5.0,在pH 5.0~6.0范围内较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50℃以下酶的热稳定性较好,60~70℃几乎完全失活;各种供试金属离子与化学试剂对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a2+、SDS和EDTA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来源的2种野生蜂蜜中筛选出一株产广谱抗菌活性物质的芽孢杆菌LZ-5,其发酵产物对短小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及米曲霉等多种食品腐败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 DNA分析等手段初步确定LZ-5在细菌发育分类学上属于淀粉液化芽孢杆菌。利用有机溶剂萃取、Sephdex LH-20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发酵产物中对酵母菌有抑菌活性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分子质量,并与标准品进行比较,初步确定该物质为iturin A2、iturin A3和iturin A6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6.
嗜盐性乳酸菌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酱醅中分离筛选出的耐高渗嗜盐性乳酸细菌, 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 结果如下: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呈阴性,可以在pH 5.0下生长, 在18%或更高的NaCl浓度中能够正常生长代谢, 从葡萄糖主要产L(+)乳酸,属于四联球菌属的嗜盐性乳酸球菌. 进一步对该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得菌株的16S rRNA序列与GenBank登记号为FSB201的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具有99%的同源性.再将该16S rRNA序列与乳酸菌分类中17个模式菌株的16S rRNA序列共同创建进化树,发现筛选菌与GenBank登记号为AB106344、AB106343的嗜盐四联球菌亲缘关系最近,证明筛选菌应属四联球菌属中嗜盐四联球菌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MCCC 1A09830与其它菌种的亲缘关系,并分离纯化Streptomyces sp. MCCC 1A09830产生的抗菌成分,鉴定抗菌成分的结构。方法: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Streptomyces sp. MCCC 1A09830与其它菌种的亲缘关系;采用甲醇提取、硅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技术纯化抗菌成分,鉴定抗菌成分的结构。结果:Streptomyces sp. MCCC 1A09830与Streptomyces sp. NEAE-126存在很近的亲缘关系;Streptomyces sp. MCCC 1A09830产生的抗菌成分得到了纯化,获得了化合物1。化合物1经高分辨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鉴定为Borrelidin A(疏螺旋体素)。结论:从Streptomyces sp. MCCC 1A0983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种抗菌成分,丰富了Borrelidin的生产菌库,为海洋菌株活性产物的分离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旭  刘灿  生吉萍  郑嫣燕  徐菲  申琳 《食品科学》2012,33(1):186-190
木霉是食用菌大规模人工栽培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为寻找安全、高效的拮抗菌,从食用菌培养基中分离得到283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6株对木霉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选择其中拮抗效果最明显的6株细菌利用杯碟法测定其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最终筛选出细菌B155,其发酵上清液对木霉的抑菌圈半径达(19.02 ± 1.65)mm。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确定B155为地衣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B155(B. licheniformis)。通过对B155菌株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发现B155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值为7.0,最适接种量为1%。  相似文献   

19.
应用牛津杯法从大菱鲆肠道分离的乳酸菌中筛选出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LP1-4,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温度、pH值和蛋白酶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P1-4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中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 2.5~5.0具有抑菌活性,且对蛋白酶敏感,初步判断为细菌素类抑菌物质。菌株LP1-4在最佳培养时间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峰值,应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抑菌圈直径达25.42 mm。采用Labscale TFF System超滤分离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获得小于1.0 ku分子质量的细菌素。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分析,抑菌物质在液相分离条件下目标峰的保留时间为5.0 min。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确定细菌素分子质量为0.854 ku,其氨基酸排列顺序为谷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ENKPAAPK)。本研究从大菱鲆肠道筛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LP1-4,对研发控制水产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乳酸菌生物防腐保鲜制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