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查清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为相似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提供处置依据。方法:采集可疑食品及其包装袋8份、病例呕吐物2份至实验室进行常见致病菌检测,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测定增菌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类型。结果:1份面包屑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份吃剩的鸡腿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其余样品未检出可疑致病菌。结论:根据采集样品实验室微生物检测结果,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中毒病例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此事件因食物保存不当,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滋生,食入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2.
了解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及其毒素、毒力基因的携带特点。方法 采用稀释培养计数(MPN计数)法分离蜡样芽胞杆菌,采用PCR技术检测10种蜡样芽胞杆菌的腹泻毒素及呕吐毒素基因,在流动相A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动相 B为0.1%甲酸-0.2 mmol/L乙酸铵溶液条件下,用Acquity BEH300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对样品进行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的呕吐毒素(cereulide)。结果 本研究共监测39份样品,28份检出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71.79%(28/39);2份检出呕吐毒素,检出率为5.13%(2/39)。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大多属于携带复合型毒素的菌株,均携带3种以上的腹泻毒素基因,非溶血性的肠毒素 nhe基因(nheA、nheB 和nheC)和肠毒素FM基因(entFM)为主要的毒力基因,其中nheABC 基因携带率为100%,entFM基因携带率为35.71%(10/28),cytK基因是检测到的最少的一种毒力基因。结论 应加强婴幼儿奶粉及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监测及其毒力基因致病性研究,以科学评估蜡样芽胞杆菌对婴幼儿食品可能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即食米面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及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中毒力基因的分布规律,以餐饮服务场所采集245份即食米面制品为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调查材料,通过国标法及持家基因分离鉴定得到49株蜡样芽胞杆菌阳性株,并对其进行13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蜡样芽胞杆菌的平均检出率为10.61%(26/245),阳性检出样品主要为盒饭及米饭,其蜡样芽胞杆菌平均检出水平为3032 CFU/g,其中以盒饭的检出程度最高。49株分离菌株均检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力基因,非溶血性肠毒素基因nhe和entFM检出率最高,分别达到100%及91.84%,是分离菌株的主要毒力基因;溶血素基因hblA、hblC、hblD检出率分别为20.41%、38.78%和40.82%。同时携带nhe三个基因又携带hblA、hblC和hblD基因的强毒株有7株,占14.29%,且这7株菌均含有entFM基因。呕吐型毒力基因ces、cer、EM1仅2株检出,检出率为4.08%。本研究对即食米面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监控、预警及爆发引起食物中毒后追踪其感染源和传播途径及构建基因指纹图谱库和分子溯源平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腹泻患者肛拭子标本和外环境样品的病原菌检测,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对一起多型别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农村喜宴食物中毒原因开展溯源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共20份肛拭子标本和外环境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PFGE分型及tdh、trh、tlh、toxR基因检测。结果 20份样品/标本中15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1株为tdh+trh-tlh+toxR+基因型,4株为tdh-trh-tlh+toxR+基因型。其中12份患者肛拭子标本中有9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7份为O3∶K6血清型,2份为O2群;3份墩板涂抹样品中有2份检出O3∶K6血清型,1份为O1群;3份剩余食物样品中有2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分别为O1群和O10群;厨师肛拭子标本检出O11群副溶血性弧菌;PFGE聚类分析显示7份患者肛拭子标本和2份墩板涂抹样品中的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带型高度同源,剩余食物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核酸降解未能显示PFGE条带。结论本次事件是可疑食物交叉污染切菜墩板引起的以O3∶K6血清型为主的多种血清型别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石家庄市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及毒力活性,了解蜡样芽胞杆菌的潜在威胁。方法采用PCR方法,对食品风险监测中分离到的131株蜡样芽胞杆菌进行肠毒素、呕吐毒素9种毒力基因扩增检测,用血平板检测的方法分析蜡样芽胞杆菌的毒力。结果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至少携带一个毒力基因的菌株达到检出菌总数的99.2%(130/131),溶血素BL基因(hbl ACD)和肠毒素FM基因(ent FM)是石家庄市食源性蜡样芽胞杆菌的主要毒力基因;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均产生溶血素BL,检出率为100%。结论腹泻型肠毒素在食品中的分布比较广泛,检出的蜡样芽胞杆菌均具有溶血素,对进食者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今后应加强监控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预防和控制蜡样芽胞杆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了解目前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谷基辅助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及其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采集石家庄市23个区县市售婴幼儿配方粉、谷基辅助食品共399份,依照国家标准 GB/T 4789.1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并计数,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蜡样分离株的溶血素基因和非溶血素基因。结果 399份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85份,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36份,检出率22.8%(36/158);谷基辅助食品检出49份,检出率20.3%(49/241)。85份阳性样品中有48份呈溶血素基因阳性,检出率56.5%,非溶血素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较严重,存在潜在的食品风险。分析结果可为婴幼儿食品卫生学检验标准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产品引起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尚属罕见。我县发生一起由食用海蛎干引起的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概况:1986年7月27日武警某部10名战士晚餐因进食海蛎干等食物引起胃肠道中毒症状,潜伏期2:20—6h,中位数3h。患者全部治愈。调查患者于中毒前48h 的饮食情况,经分析排除其他餐次及食物致中毒的可能,怀疑27日晚餐的海蛎干为致中毒食物。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市售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情况,以及市售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量的规律,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14《蜡样芽胞杆菌的检测》,用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MYP)结合生化鉴定的方法,对贵州市售的50个腐乳进行检测与鉴定。结果表明:贵州市售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74%,其中超过风险值的有3份,分别为1.9×105 CFU/g 、2.1×106 CFU/g、8.4×105 CFU/g;检出量超103有23份。对50个样品分类分析发现,腐乳的不同产地、不同货架期及不同腐乳种类的蜡样芽胞杆菌检测量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产季节的蜡样芽胞杆菌检测量没有差异(P>0.5);即抽检的50个样品,其产地、品种、货架期会影响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量。对贵州市售腐乳的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得出结论:贵州市售腐乳存在一定的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8—2021年江都区市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书册》要求,采集超市、零售店、农贸市场、网店等场所104份样品,并检测相关微生物指标。结果:2018—2021年共检测104份样品,微生物总体检出率为38.46%(40/104);卫生学指示菌总体检出率为52.94%(36/68),其中豆浆果茶类检出率为81.82%(9/11),谷物冲调类检出率为75%(18/24);食源性致病菌总体检出率为9.62%(10/104),其中水产螺类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0%(4/8),谷物冲调类的蜡样芽孢杆菌和克罗诺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20.83%(5/24)、10%(3/24),有1份水产螺类同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2份谷物冲调类同时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和克罗诺杆菌属。结论:江都区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风险,水产螺类、豆浆果茶类、谷物冲调类等需要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0.
探讨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细菌。主要介绍了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物质和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