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 11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梗死相关血管共 13支 ,A型病变 7支 ,B型病变 5支 ,C型病变 1支。结果 共置入支架 15只 ,成功率 10 0 % ,血管直径平均狭窄由术前 80 %~ 10 0 % ,降至术后 0± 10 %。平均随 11 4± 3 2个月 ,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A E、术前为 41 6 %± 4 8%、2 9 8%± 5 6 %、1 36± 0 2 8;术后分别为 5 1 5 %± 9 3 % (P >0 0 5 )、34 5 %± 7 6 7% (P >0 0 5 )、0 93± 0 45 (P <0 0 5 )。99mT 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缺血心肌节段数 ,术前为 5 4± 2 2 ,术后为 3 3± 1 6 (P <0 0 5 )。硝酸甘油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显示心肌缺血节段数术后较术前减少 (P <0 0 5 )。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2月,我院为31例冠心病患者行支架置入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86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286例患者护理效果满意,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正确、专业、精心的护理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陈英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6):297-297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2 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进行总结 ,旨在探讨AMI患者应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我院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8月间收治的发病 6小时内的AMI患者 2 0例。其中男 14例 (70 % ) ,女 6例(30 % ) ,年龄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某,男,63岁,已婚,因反复胸痛2个月,突发剧烈胸痛伴晕倒数分钟于2001年12月29日8时20分急送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4℃,呼吸25次/min,脉博60次/min,血压130/80mmHg,神态清楚,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大汗淋漓,颈静脉不怒张,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心界稍左扩大,心率6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无压痛,肝脾不肿大,双下肢无水肿,立即床边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15MV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增高,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经抢救病情稍稳定…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以往只采用药物治疗,但用药往往难以使已狭窄的血管再通。目前世界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纯药.物治疗,二是手术搭桥,三是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创 《微创医学》2009,4(4):431-43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加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我科2006年至2008年对30例AMI患者施行了急诊PTCA加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诊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案,可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心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在最短时间内使梗塞相关血管的血流得到充分改善,术后即时再通率高,血流TIMI3级者可达90%~100%,且晚期缺血复发率较低。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AMI患者62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一般先对靶病变部位用球囊进行预扩张,然后再置入支架.近年来,由于支架置入技术和球囊预装支架设计的改进,临床医师对一些选择的病变开始应用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Direct Stenting DS),在支架置入前不用球囊预先扩张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我们对8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进行了DS,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谷庆波 《中外医疗》2014,33(4):105-105,107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6例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采用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参考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T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9%(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参考组,患者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O.05);观察组患者电图ST—T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人术后心绞痛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分析支架成形术在治疗肾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患者 30例 ,均患有严重高血压或伴肾功能不全 ,造影证实有肾动脉阻塞性病变而后进行了支架置放术 (PTRAS)。病变血管共 38支 ,置入支架 34枚 ,选择支架以Palmaz及其新型支架为主 (2 8枚 )。术后观察病人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技术成功率 10 0 % (回弹率 <30 %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 6~ 15个月 (平均 10士 4个月 ) ,显示临床治愈 6例 (2 0 % ) ,改善 18例 (6 0 % ) ,无效 6例 (2 0 % ) ,临床总有效率 80 %。收缩压由术前平均 2 7.12± 3.0 9kPa降至术后随访平均18.6 2± 3.12kPa ,舒张压由术前平均 17.73± 1.92kPa降为术后平均 11.12± 2 .4 3kPa (P <0 .0 1) ,服用降压药物剂量或种类明显减少。术后血肌酐保持平稳者 2 7例 (90 % ) ,明显下降者 3例 (10 % )。结论 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阻塞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心肌桥的患者,其收缩期狭窄≥75—90%,狭窄长度8—18mm。3例置入BX支架,2例置入AVE支架,1例置入R—stent。结果:支架置入后即刻冠脉造影显示心肌桥压迫影像消失,术后无胸闷、胸痛发作,随诊6—18个月症状未复发。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心肌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治疗小血管性心肌桥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13.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is considered as a more complete means of revascularization tha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 ) . Howev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can still occur after CABG. The culprit vessel can be the graft vessel or the native vessel. Many questions remain unanswered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is topic: what are the short- and long-term pathological changes that induce A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延迟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入院后7~10 d行支架术,观察组入院后48 h内行支架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再狭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窦N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随访再狭窄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观察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 h的NO水平分别为(54.2±12.3)μmol/L和(70.5±13.5)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6±13.1)μmol/L和(93.6±12.8)μmol/L,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成功率高,再狭窄发生率低,治疗后冠状静脉窦NO水平下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 2岁 ,因反复胸骨后疼痛 1年、发作频率增加 2个月入院。患者胸痛多于清晨起床前出现 ,呈压迫感 ,伴左肩部牵拉痛 ,持续 2~ 3min后自行缓解 ,无明显活动后胸痛、胸闷、气急。胸痛每 2~ 3个月发作 1次。 2个月前起 15~ 2 0 d发作 1次 ,性质相似 ,1个月前曾在外院检查 ,动态心电图 (ECG)提示间歇性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 ,服用 5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长效异乐定 )、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 )、乙酰水杨酸泡腾片 (巴米尔 )时仍有胸痛发作。患者有大量吸烟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 :血压17.3/12 k Pa(130…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康复治疗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心病日益成为当今的主要健康杀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临床急症,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1],及时有效防治,对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冠心病心绞痛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多是药物、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甚少。我们从2000年开始对42例心绞痛患者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程序,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临床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以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自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间接受了64层MSCT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资料.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计算64层MSCT在患者水平、血管水平对》50%的管腔狭窄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进一步将受检对象按照临床表现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两组,分别评估64层MSCT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共120名受检对象入选到本研究中,其中临床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5例(45.8%),稳定型心绞痛42例(35.0%),不典型胸痛23例(19.2%).在患者水平上,64层MS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50%,整体准确性为87.5%, ROC曲线下面积0.71;在血管水平上,64层MS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69.9%,特异性为83.8%,阳性预测价值为81.1%,阴性预测价值为73.7%,ROC曲线下面积0.77;64层MSCT在临床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相似,两组中MS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0.2% vs 69.2%、76.2% vs [86.0%、]74.7% vs 85.6%、71.9% vs 69.9%、0.73 vs 0.78.结论:64层MSCT对临床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以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的整体准确性相似,可以作为不同临床表现的冠心病患者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3例病人均采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结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 方法 18例冠心病患者中16例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7例心绞痛(CCS)Ⅲ~Ⅳ级.15例为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 ,1例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CABG,2例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15例采用左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搭桥,余均为大隐静脉桥.同期行二尖瓣置换(MVR)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例.人均搭桥3.45支. 结果 18例CABG 临床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血,低血压时间较长,出现脑功能不全.1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经气管造口、机械通气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OPCAB 创伤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CTn)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分别抽取静脉血作定性和定量试验,同时测定血清CK,CK-MB。结果 AMI组CTnI和CTnT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74.6%,UAP组CTnI和CTnT的阳性率分别为18.3%和21.5%。结论 CTnI和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好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在ACS的早期鉴别诊断与治疗中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