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工程》2013,(6):112-116
利用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性污水处理设施,针对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317℃条件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系统的COD、NH+4-N、TN、PO3-4-P去除效率较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分别提高6.9%、8.9%、15.8%和39.8%,且运行稳定性显著提高;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较普通活性污泥提高59%;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硝化功能、反硝化功能以及好氧吸磷能力均显著高于普通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2.
庄桂嘉  刘立凡  黄潇  高静思  朱佳 《环境工程》2022,40(12):128-133
为提高电镀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探讨厌氧-缺氧-好氧(AAO)-生物膜耦合工艺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AAO-生物膜工艺处理电镀难降解有机废水运行效果良好,COD去除率稳定在89%左右;脱氮主要途径是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60 d运行中系统脱氮率达到70%~80%;难降解有机物影响NH4+-N和COD的去除效率,且存在时间差距,在其影响下,NH4+-N的变化稍滞后于COD。AAO-生物膜工艺的除磷效果经50 d运行后趋于稳定,出水TP浓度低于1 mg/L,去除率>65%,除磷主要依靠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过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高效低耗生物脱氮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NH4^ -N。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7.5h、回流比为1.5、无外加碳源时,COD的去除率大于90%,NH4^ -N的去除率大于99%;平均出水COD小于40mg/L,NH4^ -N小于1mg/L,TN的去除率60%左右;反硝化过程的适宜C/N为4~5。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生物膜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开发了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一体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实现了反应区和沉淀区一体化,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运行稳定、占地面积少、基建投资低、管理方便的优点,并具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研究了该工艺的启动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研究表明: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少,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氨氮容积去除负荷从(0.086±0.008)kg/(m3·d)增加到(0.170±0.038)kg/(m3·d),最高可达0.22 kg/(m3·d)。本工艺的最佳进水容积负荷为0.070.12 kg/(m3·d),此时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4.18±2.78)%和(73.83±9.13)%。稳定运行期间出水NH+4-N和COD基本都能满足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低溶解氧对活性污泥系统降解有机物和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BS型净化槽的进水水质,采用低氧曝气,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槽内溶解氧水平至1mg/L左右,在保证有机物降解的同时,系统的脱氧能力也随之提高,并降低了系统的能耗,文章对低氧活性污泥工艺的机理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帆  李军  边德军  聂泽兵  张莉  孙艺齐 《环境科学》2018,39(12):5572-5579
为探究进水流量分配比对低温城市污水脱氮效率的影响,并解析多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脱氮规律,实验采用三级AO耦合流离生化工艺,在温度为(10±1)℃、水力停留时间8 h、气水比恒定的条件下处理模拟低C/N值城市污水.系统依次在进水比5∶4∶4(等容积负荷)、3∶2∶1(等停留时间)和25∶15∶6(等污泥负荷)这3种工况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低温低C/N值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其中在进水比为3∶2∶1的工况下脱氮效率最高,COD、NH+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 44%、96. 63%和76. 81%.进一步对氮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制约工艺低温脱氮的主要因素为各级硝化效率,3∶2∶1的进水比合理地分配了进水负荷,各级硝化率均超过85%,为反硝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获得了较高的脱氮效率,此时系统也具有最高的总生物量.研究结果丰富了多级AO耦合工艺低温脱氮理论,同时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性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聚乙烯悬浮填料,考察生物膜—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质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投加悬浮填料使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得到增强,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由45.5%和47.2%分别增至57.4%和71.8%.投加悬浮填料还可以延缓膜污染,膜生物反应器中膜丝比流量在试验结束时为0.1L/(hkPa),而未投加悬浮填料的膜生物反应器中膜丝比流量降至0.036L/(hkPa).  相似文献   

9.
膜法A/O生物脱氮技术处理炼油污水的中型工业化试验的结果表明,现有炼油污水处理场以降低COD为主的生化处理系统的改造扩建,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前置反硝化二级好氧AO_1O_2的工艺路线,在对炼油污水中COD、石油类、酚等污染物取得良好去除效果的同时,其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可达0.0815kg/m~3·d,同时对影响膜法硝化和反硝化效果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选定了工业化设计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0.
冬季低温条件下,污水脱氮效果容易变差。研究了在低温(10±1)℃条件下,投加介体1,2-萘醌-4磺酸(NQS)对生物反硝化脱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硝态氮的浓度为65~85 mg/L,温度控制在(10±1)℃条件时,生物的反硝化脱氮性能变差,但投加介体后可以显著改善这种性能,硝态氮的浓度从开始的84.27 mg/L降为64.34 mg/L,与空白实验硝态氮去除率的15.78%相比,投加介体可以使硝态氮的去除率提高到23.65%,脱氮速率达2.66 mg NO_x~--N/(g VSS·h)。  相似文献   

11.
分析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缺欠的基础上,提出了SBR-SBHBR工艺结合活性污泥外循环技术的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模式,旨在将除磷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高效完成.叙述了该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高效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和工艺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泥龄问题、生物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碳源竞争问题和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等,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该工艺也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大量富磷污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法处理低碳高氮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生物膜法进行对低碳氮比的污水模拟研究,通过调节反应池的各种条件如水力停留时间,进水的碳氮比等考察生物膜法对低碳高氮污水的脱氮能力。在本试验所考察的工况中,系统进水停留时间为15小时,原水C/N为5:1,低氧反应池与好氧反应池进水比为1:1的工况有较好的脱氮效果,改善了出水水质,对城市污水深度脱氮具有参考价值,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室温培养的单级PN-ANAMMOX(PN/A)颗粒污泥为对象,基于颗粒污泥的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在低温条件下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15±1)℃条件下,维持氨氮负荷在1.29kg·(m3·d)-1,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从70 mg·L-1逐级降低至40 mg·L-1,溶解氧比剩余氨氮(DO/TAN)维持在0.22~0.25,总氮去除率可维持在(85±4)%,出水总氮平均质量浓度约为8.9 mg·L-1,运行期内无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NOB)显著增殖,Nitrospira丰度小于1%.淘洗絮体污泥和控制低DO/TAN值可作为抑制NOB增殖的有效调控策略.全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在低温低基质条件下运行,颗粒粒径会变小,颜色由棕红色变为棕黄色.PS总量略有下降,PN/PS的比值稳定在2.5~3.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微生物系统中占主导,污泥中存在...  相似文献   

14.
温度与A2/O工艺处理功能密切相关,研究温度变化对系统脱氮效果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介于14.5℃~25℃范围内,COD去除率由70%上升至81.4%,温度介于25℃~34.3℃范围内,COD去除率最高达到85%以上,可保证COD稳定和高效的去除效果;最佳脱氮温度范围约为25℃~30℃之间,TN去除率约70%,硝化率达9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条件对脱氮功能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冉妮  高景峰  郭建秋  苏凯  张倩 《环境科学》2009,30(10):2995-3001
为了考察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同步脱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SNPR)能力,以及在低温条件下的适应情况,采用2个SBR反应器(命名为A、B)以厌氧/好氧方式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历时254 d.反应器以沉淀时间为选择压,均在20 d内培养获得AGS,在第42 d加入不同附加碳源(分别为丙酸钠+乙酸钠和葡萄糖),调节COD∶N∶P的比例约为360∶60∶6,2个反应器均获得了夏秋季4个月长期稳定的SNPR效果,A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42%、74.25%和94.79%,B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5%、75.96%和95.60%;在低温的影响下,2个反应器分别经35 d4、9 d逐渐恢复了稳定的SNPR效果,之后A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33%、79.49%和99.68%,B的出水NH4+-N、TIN和PO43--P平均去除率则分别为93.85%、76.44%和98.44%....  相似文献   

16.
复合生物反应器低溶解氧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最大释磷率(释磷结束时溶液中PO3-4-P浓度与初始PO3-4-P浓度百分比)为249%,TN平均去除率为80.0%,PO3-4-P去除率为92.2%.曝气量升高或降低,TN、PO3-4-P去除率均降低.随着COD/TN的升高,系统TN、PO3-4-P去除率也逐渐升高,COD/TN从3.2升高至10.5,系统TN平均去除率从70.3%升高至84.9%,PO3-4-P平均去除率从82.2%高至96.0%.整个试验过程中污泥体积指数(SVI)均小于90 mL/g,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实验采用复合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脱氮、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缺氧、厌氧段而直接曝气,仍然取得较高的TN、PO3-4-P去除率.  相似文献   

17.
以某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为中试试验A2/O工艺进水,连续运行,考察温度、泥龄、溶解氧、厌氧停留时间对氮磷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系统硝化功能以20℃为界,低于此温度时系统氨氧化速率(AUR)由10.4mgNH4+;-N/L·h降为8.1 mgNH4+-N/L·h,亚硝酸盐氧化速率(NUR)由6.1 mgNO2--N/L·h降为4.8 mgNO2--N/L·h,氨氮去除率由98.8%降为51.2%.在低温条件下,泥龄由13 d延长至16 d,氨氮去除率升至82.5%.曝气采用固定氧供给模式和非固定氧供给模式对TN去除率影响较大,去除率分别为78.1%和63.8%.厌氧水力停留时间由0.93 h提高至1.86 h,TP去除率由40.5%提高至67.3%,厌氧阶段磷浓缩比由1.36倍提高至4.29倍.  相似文献   

18.
尹航  刘畅  高辉  高大文 《环境科学》2014,35(5):1866-1870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膜/颗粒污泥耦合反应器,研究不同好/厌氧区容积负荷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设置了3种不同的工况,每种工况的好氧区和厌氧区容积均不同,工况Ⅰ的是9.66 L和15.34 L,工况Ⅱ的分别为12.56 L和12.44 L,工况Ⅲ的是15.42 L和9.58 L.不同的好/厌氧区容积对应不同的容积负荷.结果表明,工况Ⅰ的氨氮与磷酸盐去除效果稍差,工况Ⅲ出水硝态氮较高,造成总氮去除率较低.工况Ⅱ是最佳运行条件,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为80.63%,氮容积去除负荷为150.27 g·(m3·d)-1,COD去除率为83.24%,释磷量与吸磷量分别为7.23 mg·L-1和11.93 mg·L-1.  相似文献   

19.
强化内源反硝化脱氮及污泥减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提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内源反硝化脱氮效率,在系统内部实现污泥减量,设计了水解酸化/缺氧/好氧(H/A/O)生物脱氮及污泥减量化工艺.试验采用连续流处理装置,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进水COD(220~410 mg/L)、NH4 -N(36~58 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1h、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无外加碳源和碱度条件下,COD、NH4 -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超过90%、95%和75%.在缺氧段碳源充足的条件下,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加,系统TN平均去除率升高;当碳源不足时,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加,系统TN平均去除率降低.污水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反硝化速率大大升高.水解酸化段利用水解酸化作用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达到56.2%,污水、污泥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大大提高了系统脱氮效率.以水解酸化作为传统的城市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既可有效地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系统污染物平均去除率,增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又可实现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低温下浮水植物型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有机氮的去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以有机氮(ORN)为主要氮组分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采用批量培养方式对比研究了水温为6.8~7.2 ℃时浮水植物系统(水葫芦和浮萍)、泡沫板系统(无生命覆盖系统)及空白系统(无覆盖物系统)中氮组分的转化与去除,并探讨了水温为9.5~13.1 ℃时水葫芦系统中不同起始ρ(CODCr) (27~148 mg/L)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系统对比试验中,水葫芦和浮萍系统ORN的去除率分别为83%和63%,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50%和59%,高于泡沫板系统(ORN去除率为39%,TN去除率为39%)和空白系统(ORN去除率为48%,TN去除率为43%),2种植物系统中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75%和54%,与空白系统(63%)相差不大,但高于泡沫板系统(38%). 随着起始ρ(CODCr)的提高,水葫芦系统中水体缺氧状况加剧,ORN去除率由85%下降到66%,同时TN去除率由19%提高至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