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状况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应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应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用SPSS软件分析结粜. 结果 从临床各种感染标本中分离获得77株铜绿假单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帕珠沙星的MIC90分别为256、128、32、16 μg/ml;PCR检测77株铜绿假单胞菌,共有21株产酶,产酶率为27.3%;产酶菌株和非产菌酶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非常严重,但产ESBLs酶并不是其主要的耐药机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该菌的耐药表型检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及纸片确证法检测医院感染病例中的产ESBLs菌,采用K-B法测定产和非产ESBLs菌的耐药率并加以比较。结果165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共35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5株,产酶率为27.8%;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0株,产酶率为30.3%;其他肠杆菌科细菌未发现产ESBLs株;耐药表型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结论产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对产ESBLs菌应进行规范化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是一类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氨曲南)抗生素并介导细菌对这些抗生素耐药的β-内酰胺酶。自1983年德国首次从臭鼻克雷伯菌分离出SHV-2型ESBLs以来,全世界许多地区不断有新的ESBLs检出,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发病率在逐渐升高,在某些医院甚至出现暴发流  相似文献   

4.
山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山区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 结果 244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89株,总产酶率为36.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产ESBLs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 结论 产ESBLs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经物耐药的重要机制,对产ESBLs菌应进行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谱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应用,出现了相应的耐药株,它能在医院内传播引起感染,甚至造成暴发和流行.因此对产ESBLs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的分析,对于临床用药及预防、减少耐药菌株引起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目的 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临床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了1999年5月-2000年7月间由产ESBLs革兰阴性菌引起医院感染。结果 产ESBLs革兰阴性菌的医院感染细菌多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占57.1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约各占14.25%。研究发现,此感染多见于那些健康等级差,住ICU病房。烧伤及机体抵抗力差的患者中,并与长期住院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有明显关系。结论 产ESBLs革兰阴性菌在医院中的感染正日益增多,尤其多见于长期住院应用广谱抗生素,住ICU病房的患者中;亚胺培南是目前少数对ESBLs高度稳定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消毒剂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的杀灭试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消毒剂对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检测ESBLs阳性菌株对5种临床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结果:当“84”消毒液、爱尔施速效消毒片的有效氯含量分别为256mg/L 、128mg/L,碘伏、安尔碘有效碘含量升为32mg/L、戊二醛的含量为5560mg/L时,作用1min,能将所有菌株全部杀灭;经浓度测定,无论单倍还是双倍营养肉汤,每毫升营养肉汤均消耗消毒剂一定量的有效浓度。结论:未发现ESBLs阳性菌株对常用消毒剂耐药;由于在测定消毒剂对细菌的MIC值时受营养肉汤的影响较大,故当消毒剂对细菌MBC值较低时,不能用消毒剂加营养肉汤的方法测定其对细菌MIC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ESBL s)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现状。 方法 用VITEK3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 GNS- 5 0 6药敏卡进行 ESBL s检测和药敏试验。 结果 在 2 7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 ,共检出产 ESBL 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产酸克雷伯菌、阿斯布肠杆菌和臭鼻克雷伯菌 3 8株 ,总检出率为 13 .97% ,以重症监护病房 ( ICU )的分离率为最高 ( 3 3 .3 3 % ) ;产 ESBL s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 ESBL s菌 ( P<0 .0 1) ,且多重耐药性显著 ,但对亚胺培南均敏感。 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 s的细菌种类较多 ,耐药性严重 ,临床实验室应重视对肠杆菌科细菌进行 ESBL s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9.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出现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该酶主要由肠杆菌产生,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主要来源于TEM-及SHV-型广谱酶。本文就ESBLs的分类及来源、流行病学、检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并对携带的ESBLs基因型进行调查。方法52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琼脂稀释法、等电点测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克隆测序分别为CTX-M-14、22、24和SHV-2、12型。结论密切监控ESBLs菌株的产生,追踪调查其基因型,对防止产ESBLs菌株的区域性流行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G-)耐药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谱特征。方法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单产ESBLs菌株,纸片扩散法及E test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细菌分别为28株(16.67%)、71株(42.26%)和12株(7.14%)。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57.14%;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1.70%和55.81%。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57%和28.5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82%、32.39%和25.3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RICU常见G-耐药菌的AmpC酶和ESBLs检出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相似文献   

12.
产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某医院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和质粒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1月-2007年7月分离的139株大肠埃希菌和10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并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2002年判断标准分析结果。结果139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AmpC酶及ESBLs+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8.20%、9.35%、2.88%;102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AmpC酶及ESBLs+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5.88%、8.82%、2.94%。产ESBLs菌株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单环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01~0.05 )。除碳青霉烯类及头孢他啶等抗生素外,产AmpC酶菌株对二、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等药的耐药率均明显增高(P<0.001~0.05 )。结论耐药酶的产生是导致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耐药菌的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2所三级综合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分离的革兰阴性(G-)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性与基因型特征。方法选择分离自上述2所医院RICU的对第一、二代及1种以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 test进行药敏试验,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CLSI)推荐的表型筛选和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聚合酶链反应(PCR)通用引物扩增AmpC酶和ESBLs基因及其序列测定以确定基因亚型。结果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合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分别为9株(9.38%)、52株(54.17%)和10株(10.42%)。单产AmpC酶菌株对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3.33%和0.00%;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0.00%、34.62%和19.23%;合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检出AmpC酶基因型为DHA 1和ACT 1,分别占76.92%和26.08%;ESBLs基因型为CTX M系列和SHV 5,分别占96.77%和3.23%。结论该2所综合医院RICU存在产质粒介导DHA 1、ACT 1型AmpC酶和CTX M、SHV型ESBLs的G-菌流行株,其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7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间分离的细菌,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三相水解试验检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结果共收集64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ESBLs阳性株33株,占51.56%;ESBLs阳性菌株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大多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18.18%);ESBLs阳性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1或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率较高,这也是其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及时监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儿科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 ases,ESBLs)菌的感染和耐药状况。方法:用纸片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敏感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两种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产ESBLs菌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科病房产ES-BLs菌所导致的感染已不容忽视;产ESBLs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原因,以便制定相应措施。方法对201例产ESBLs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株产ESBLs的细菌构成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69.15%;标本来源以痰/咽拭子(51.74%)及尿(33.33%)为主;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共160例,占79.60%;患者全部使用抗菌药物。结论医院应尽量减少患者侵入性操作,正确合理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患者产ESBLs菌感染及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2012—2015年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特征。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北京市肠道门诊分离的677株沙门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44株β-内酰胺酶类耐药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77株沙门菌分为68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山夫登堡沙门菌位居前3位。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42.54%、40.77%,至少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57.16%。244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的沙门菌,携带至少一种ESBLs基因的菌株174株(71.31%),146株bla_(TEM-1)型,30株bla_(OXA-1)型,18株bla_(CTX-M)型(其中7株bla_(CTX-M-15),6株bla_(CTX-M-55)和5株bla_(CTX-M-14));20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结论该地区沙门菌携带ESBLs耐药基因水平较高,以bla_(TEM-1)为主,同时伴有bla_(OXA-1)和3种bla_(CTX-M)基因亚型,呈现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可同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多重降落PCR方法。方法收集某院20l3年3月—2014年9月102份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针对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SHV、TEM、OXA基因和MRSA的MecA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分别采用单一降落PCR和多重降落PCR对各耐药基因进行扩增,并将结果与药敏纸片法进行比较。结果各单一PCR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并用多重降落PCR同时检测了4种耐药基因;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对4种耐药基因(MecA、SHV、TEM、OXA)DNA的检测下限分别为4.37、2.19、4.53和3.59 ng。与药敏纸片法相比,多重降落PCR总灵敏度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0%、88.24%,检测ESBLs的灵敏度达100.00%,特异性为87.23%,检测MR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0%。结论该实验建立的多重降落PCR具有高灵敏度与特异性,可用于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和MRSA所致血流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有利于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产金属酶菌株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的基因分布状况。方法 临床分离的152株铜绿假单胞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纸片协同法检测金属酶表型,PCR法扩增金属酶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电泳,确定基因型。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5.1%、32.2%、50%、25.7%、44.8%、10、5%、24、3%、11.8%、10.5%、19.1%、54.5%。其中59株耐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菌株中产金属酶的有6株,占3.9%(6/152),该6株菌中有1株扩增出金属酶SPM基因型,有2株扩增出IMP基因型。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金属酶表型阳性菌株检出的基因型为IMP和SPN型。本地产金属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基因型开始出现多型化的特征,临床应注意对这类菌株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某院产PER型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5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9株,采用K 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ER基因并测序,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 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78株鲍曼不动杆菌携带PER 1型基因,阳性率60.47%(78/129)。PER 1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6.15%、44.87%、38.46%、10.26%和8.97%,对其余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PER 1阳性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ER 1阴性菌株(均P<0.05)。78株PER 1阳性菌株包括7型,分别为A型(1株)、B型(1株)、C型(55株)、D型(18株)、E型(1株)、F型(1株)、G型(1株),C和D型为主要克隆型。结论C和D型PER 1阳性鲍曼不动杆菌为该院最主要的流行株。产PER 1型ESBLs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最佳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