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测绘》2008,(3):82-82
当人们出行时,必然要涉及到很多选择。因为个体在空间能力、认知地图、出行目的、优化策略方面的差异,所以人们对路径选择的标准也各不相同,选择属性的相关重要性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大多数人并不一定选择最优路径,而选择了基于各种因素的次优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多模式多标准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海璁  陆锋 《测绘学报》2014,43(1):89-96
单一路径评价标准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出行路径规划需求。多标准路径规划成为公众出行服务的研究热点。然而,多标准路径规划本质上是具有NP特性的多标准决策问题,且涉及多种交通出行模式。多个不同标准的权重设置将直接影响路径规划结果。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标准的权重成为多标准路径规划中的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多模式交通网络环境的多标准路径规划方法,借鉴遗传算法在求解多标准优化问题中的优势,将其扩展到多模式多标准路径规划中。该方法避免了不同出行标准权重设置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实现更为灵活的交通出行模式自动化组合,为出行者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多标准的出行路径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空间认知导向下模型驱动型路径规划和人们认知偏好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强化学习的交互学习型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将最优路径标准转换为路口处转向决策的瞬时奖励值,并通过预学习和实时学习两个阶段实现高效地发现总奖励值最大的最优路径策略。其中,预学习阶段自动发现子目标节点,并构建包含局部最优策略的子任务;实时学习阶段利用预定义策略实现高效的Q值更新,并根据Q值追溯最优路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足够好的实时性和最优性。  相似文献   

4.
路径导引是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Turn-by-Turn的方式能够给予人们在陌生环境下的导引信息,但不符合人们的对于熟悉环境下的认知和日常沟通习惯。基于地标的描述方式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尤其对熟悉周边环境的本地人而言(如出租车司机)。通过按照地标的显著度进行分层,建立多粒度的路径导引描述信息,符合人们由概略到详细的空间认知规律,能有效提高人们寻路反馈、处理和知识共享的能力。以面向导航为目的,针对不同尺度的地标认知空间完成了多粒度的地标形式化建模,设计了更为符合人们认知习惯的、多粒度的路径导引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位置信息服务的需求越发强烈,普通的室外定位导航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迫切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室内外导航服务,特别是在大型的超市、商场、停车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将室外和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位置和导航服务,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以采集的实验区室内数据建库,利用高德地图SDK设计并实现了室内外定位导航应用,该应用实现了地图浏览、室内定位、室外定位、室内查询、室外查询、室内路径规划、室外路径规划、室内外路径规划等多种功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相似文献   

6.
空间认知驱动的自适应路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锋  李清泉  李必军 《遥感学报》2011,15(6):1180-1194
为了生成符合人们认知习惯、反映用户空间知识并易于利用自然语言表达的路径引导, 提出了一个将路径抽象为一系列结构统一、具有时序性和多粒度性且可以被加工为指导用户沿路径前进的短语或句子的指示单元的表达框架,并说明了利用环境结构、路径特征、先验知识等上下文因素生成多粒度的指示单元, 从中选择最合适的指示单元, 进而实现自适应路径引导的方法。通过与传统的采用“Distance-to-Turn”模式的路径引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基于空间认知的自适应路径引导更加符合人们描述路径的方式, 能够降低用户的认知压力并提高导航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把基于典型事例推理的智能方法应用到路径规划过程中。在结合道路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定义了典型事例,并基于事例进行了推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搜索空间,加快了搜索速度,并满足人们喜欢在熟悉路径上行驶的偏好。  相似文献   

8.
瞿嵘  翁敏  杜清运 《测绘科学》2008,33(6):130-132
许多认知研究表明,路径指令的复杂性和形式在人类导航中和路径的长度一样重要。在很多情形下,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而是一条最简单路径,也就是容易描述、理解、记忆或者执行路线的导航指令。大多数自动导航系统都依赖于计算最短路径问题的解,而不是找到最简单路径。本文在分析人们对道路转向的认知研究基础上,采用了适合道路转向的路段-链数据模型,并从权重函数选择、算法具体实现和算法分析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最简单路径算法的主要思想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9.
潘峥嵘  陈晓宇  郭凯  张岩 《测绘科学》2010,35(4):169-170,150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道路选择问题上可能需要考虑的并非仅仅是"空间距离"的最短,还有"时间最短",本文应用Dijkstra算法解决城市中出行交通道路选择的问题,对距离最短和时间最短路径分别进行讨论,用VB语言实现算法,并且在电子地图上绘制出所求出的路径,以便人们更直接地观看到结果,基本上解决了道路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部分查询路径的系统都是基于二维的,GoogleEarth的出现将路径查询系统引入到了三维的世界,但GoogleEarth是以鸟瞰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路径的,不符合人一般行走过程的视觉习惯。本文介绍利用VC 6.0、MapObjects和OpenGL来实现一个能虚拟显示行走过程的三维空间查询系统,从而对OpenGL在GIS软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Dijkstra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智能最优路径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静态交通信息、动态交通信息和人的主观因素等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路径选取度模型,确定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函数.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出行的不同目的和需求,自动调整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权重,从而使路径选择既能满足用户的主观要求,又能真实反映复...  相似文献   

12.
不动产登记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行政管理、征收税赋以及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不动产登记的意义,分析与探讨目前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今实际国情,提出我国未来在制定与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上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线性化近似法模型误差大,牛顿迭代法和高斯-牛顿法局部收敛等不足,而同伦算法在非线性数据处理方面有独到优势。通过对同伦路径跟踪过程中牛顿迭代终止判据和步长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一种快速、稳定的同伦路径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记录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带有位置信息的搜索引擎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获得隐藏于其中的地理信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各省流感月度发病数与相关关键词百度搜索指数之间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较高关键词的百度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发病数作为因变量,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变量共线性后,分别使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地理加权回归(GWR)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构建流感发病数的空间分布模型。模型的拟合度能够从OLS的0.737、GWR的0.915提高到GTWR的0.959,赤池信息准则(AIC)也表明,GTWR模型明显优于OLS与GWR模型。验证结果显示,GTWR模型能准确识别流感高发地区,将该方法与搜索引擎数据结合能较好地模拟流感空间分布,为空间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预测模型和统计解释。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of cost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new consumer connections to a city power grid by accounting for spatial restri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networks. In practice, the calculation of connection costs for each new consumer includes the network design and financial expenditure. We suggest that connection costs should be calculated for the whole city based on the normative parameters at the stage when the object location is selected by investors and when power grid development is planned by power companies. 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the modeling of new power line connection routes from every parcel of city land to possible points of connection to the operating networks based on the raster design of the area. The optimal path is chosen by one criterion consisting of two components: the costs of both laying new power lines and providing sufficient power reserve in the chosen network connection point. Realized as a computer program,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sts of connections to low-voltage power lines.  相似文献   

16.
等高线高程自动标注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工  黄晶晶 《测绘科学》2007,32(4):101-102,51
随着数字测图时代的来临,传统纸质图上的等高线逐渐被数字化形式的等高线图(层)所取代,数字等高线的生成与处理已成为了GIS中的一个研究的热点,然而数字等高线高程自动标注算法的人性化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人们的读图习惯进行了标注的位置和密度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等高线高程自动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的结果已基本满足人们的读图习惯。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捷联惯导系统(SINS)和无线定位技术(WLAN)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室内外定位时的优缺点,提出了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松组合的SINS/GPS组合导航定位方式,在室内环境下时,单独使用WLAN无线定位技术时易受室内复杂环境的影响,比如天花板、墙壁造成的多径效应,在传播过程中易受相近频段电器的干扰等等;提出了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SINS/WLAN的组合导航定位技术来实现,从而实现更加平滑的导航定位结果。同时兼顾全组合导航系统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的要求,设计出基于TMS320C6713和FPGA架构的嵌入式导航计算机平台。通过该平台系统的搭建,能够有效解决人们对泛在位置服务的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复数域总体最小二乘平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复数域最小二乘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数域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方法,推导了复数域总体最小二乘和复数混合总体最小二乘的相关公式。通过算例比较分析了复数观测值的残差的模的平方和最小(平差准则1)下及残差的实部和虚部的平方和分别最小(平差准则2)下的复数最小二乘、复数观测值和系数矩阵的残差的模的平方和最小(平差准则3)下及残差的实部和虚部的平方和分别最小(平差准则4)下的复数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平差准则1下复数最小二乘较平差准则2下得到的结果更加合理,平差准则3下复数总体最小二乘较平差准则4下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当顾及系数矩阵误差时,平差准则3下复数总体最小二乘要优于平差准则1下复数最小二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