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梁秀菊  李梅 《西南军医》2003,5(4):18-19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及相关因素。降低脑出血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对20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脑出血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结果 急性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脑部病变严重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减退、长时间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及肾毒性药物明显相关。结论 合理应用脱水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重视肾功能监测并早期进行多系统兼顾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单位1999-01~2009-07间收治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提出可能的发病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除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外,其余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急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很高,发病原因与烧伤面积、深度有关,也与休克、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创面处理、营养支持及大量输注库存血有关。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减少此类患者并发多器官衰竭,促进创面早期愈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告3例与庆大霉素治疗有关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单纯为庆大霉素肾中毒所致。另1例虽有外伤史,但庆大霉素的肾毒性不容忽视。通过分折上述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原因,就临床上如何合理使用庆大霉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综合症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HD)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分析2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酌情应用肝素,以防加重出血:严密监测血压,以防低血压等一系列措施。结果:22例患者均HD安全顺利。结论:肾综合症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止出血、稳定的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安全顺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X线造影剂引起的肾病——机制、临床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注射含碘造影剂后可引起急性肾功能受损,其机理是造影检查后,血清肌酐浓度可升高25%或48h内达0.5mg/dl.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剂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约为0~44%.以下因素可导致这一并发症:①非依赖因素,即本身肾功能不良者,在使用造影剂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极大.②依赖因素:糖尿病、容积性低血压、肾功能储备降低、高龄、肾毒性药物及反复用大剂量造影剂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实验观察了在家兔甘油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异搏停对肾脏功能及血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搏停能增加尿量和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具有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其机理与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皮质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病因、发病因素、防治措施。方法 对102例50-8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并发MOF41例进行分析。结果41例MOF患者共有113个脏器出现功能衰竭,发生频度依次为脑、消化道、呼吸功能、代谢、肾、心、肝。结论 年龄大、既往有慢性病史、脑出血量大者MOF发生率高(P<0.001),衰竭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P<0.01);应注意早期监测各脏器功能,合理使用各种诊治手段,预防和减少MOF的发生,减低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余宙耀  刘俊彬 《航空军医》1995,23(4):205-210
为防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肾脏功能衰竭,探讨其发病机理及中药治疗效果,笔者以中药茅丹黄治疗氯化高汞诱致的兔急性肾功能衰竭,以茅丹黄浸膏连续灌胃5d,观察尿素氮、肌酐、尿肌酐、左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和肾脉内径、普通病理及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治疗组低固定比重尿持续时间短、肾功能恢复早,肾血流动力学改善及病理损伤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24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 failure,ARF)老年与青壮年患者的病因、并发症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肾病科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4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青壮年组(<60岁),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预后及并发症等。结果:老年组患者为95例,青壮年组151例;老年组与青壮年组病因构成不同,老年组肾后性比例高于青壮年组(17.89%vs8.61%),而肾性比例低于青壮年组(51.58%vs66.89%)(P<0.05)。老年组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其次为血容量不足、恶性肿瘤及肾毒性药物等;青壮年组病因依次为药物、血容量不足、感染、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结缔组织病等;与青壮年组相比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慢性基础疾病比例高(P<0.05);老年组并发症较多,并发感染、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的比例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5);老年组病死率高于青壮年组(26.32%vs12.58%,P<0.05)。结论:老年ARF患者与青壮年患者病因构成不同,肾前性和肾后性因素较青壮年患者常见;老年ARF最多见病因为感染,青壮年...  相似文献   

10.
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伦立德,刘景铎,张跃文肾病科主题词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脑出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以神经系统并发症为多见,未经透析时多表现为尿毒性脑病,随着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的普及,透前神经系统并发症变得少见,而透后神经...  相似文献   

11.
肢体严重创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张坚杨效宁孙一公王纪湘肢体严重创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创伤、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症侯群,病死率较高.笔者对我院1982年1月~1993年1月收治的16例此类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多排螺旋CT扫描对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血流灌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通过CT扫描测量肾脏组织血流灌注值 ,探讨螺旋CT对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血流灌注变化的反映能力。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和对照组 ,用核医学肾脏动态显像作为参考指标。利用多排螺旋CT扫描机 ,获得肾皮质、肾外髓质和全肾血流灌注值。结果 :肾功能衰竭组单位体积肾脏、肾皮质血流灌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肾脏外髓质的血流量仅有轻微下降 ,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螺旋CT能够反映急性肾脏功能衰竭肾脏血流量的变化。急性肾脏功能衰竭肾脏血流量的下降出现在肾脏皮质 ,而肾脏外髓质血流量无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0例成人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发生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颅脑损伤后并发脑梗死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8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梗死者32例,发生率5.5%;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成人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发生率高,高龄、GCS〈8分、脑疝、低血压、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脱水剂及活血药物的使用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梗阻在临床多见,分为肾前性、肾性以及肾后性三种。急性肾后性肾梗阻多为集合系统结石、炎症或肿瘤所致的肾脏急性功能衰竭,由于单侧发病多见和健侧肾脏的代偿,相应的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而贻误最佳的治疗机会;且若治疗不及时,会影响患侧肾脏功能甚至影响患者的血压而导致慢性非传染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使用含碘造影剂诱发的肾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复习含碘造影剂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关文献。其诱发因素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脱水,心血管疾病并使用利尿剂,高龄(70岁以上),以及多发性骨髓并脱水等。其发生机理为:血液动力学异常,肾小管内梗阻,肾不管细胞损伤、脱水引起的“肾前性”低血压,以及免疫学因素等。其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危病人使用造影剂,避免病人脱水,延长使用造影剂的间隔时间、选用合适的造影剂和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积极血液透析是救治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防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急性肾脏功能衰竭,探讨其发病机理及中药治疗效果,笔者以中药茅丹黄治疗氯化高汞诱致的兔急性肾功能衰竭,以茅丹黄浸膏连续灌胃5d,观察尿素氮、肌酐、尿肌酐、左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和肾动脉内径、普通病理及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治疗组低固定比重尿持续时间短,肾功能恢复早,肾血流动力学改善及病理损伤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8.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创伤后急性肾衰竭(ARF)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肾替代治疗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71例创伤后ARF的临床特点,早晚期肾替代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外科术后ARF病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创伤后ARF占同期因创伤住院病人的1.06%,占同期ARF病人数的16.21%;ARF多元于伤后发生低血容量及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人,并发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衰竭时,更易发生ARF;其多脏器衰竭发生率为85.9%,,病死率高达70.4%;早期进行肾替代治疗可改善预后,其病死率(33.3%)明显低于晚期进行肾替代治疗者(59.2%)。说明创伤后ARF病人病情较重,预后差,肾替代治疗应早期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病人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普外科ICU收治的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呼吸衰竭、MODS、休克的死亡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合并MODS(P=0.005)和呼吸衰竭(P=0.020)是与死亡率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伴MODS的患者,衰竭器官数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外科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死亡率很高,合并MODS和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显著性相关因素,对于高危患者,立足预防,早期综合治疗,尽可能的阻断或减缓MODS的进程,改善呼吸功能,对于提高生存率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姜启栋  张雪梅 《西南军医》2011,13(6):1007-1008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7月~2010年7月应用持续外源性胰岛素泵入辅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的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患者血糖数据变化。结果 1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血糖均较高,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开始后前4小时血糖无明显变化,4小时后血糖下降明显,10小时后血糖变化趋于稳定并接近正常值。结论在持续外源性胰岛素泵入的配合下,连续性肾替代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糖,并能将血糖稳定在接近正常值,对预防高血糖引起的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恶化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