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其教育一直备受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围绕“教什么”“如何教”和“如何更好地教”,西方学者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沿袭西方国家医学教育批判性思维教育理论发展思路,我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当关注:界定医学教育视域下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内涵;探究新的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影响因素模型;评价我国医学院校批判性思维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早”教育理念,以佳木斯大学为例,从地方高校角度分析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三早”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采取培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指导教师、创办“三个课堂”、建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开展整合医学教育五类措施,通过早期接触临床、科研及社会实践,培养低年级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三早”教育和医学教育认证目标要求,从医学教育利益相关方视角梳理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效作为地方高校医学教育质量自我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等思路。  相似文献   

3.
批判性思维是医学专业胜任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标是将极具个性的体验和领悟与有着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认识体系有机结合。针对医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上应该体现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和理性约束、辩证思考、移情实践与科学评价的基本特征,还要注重应用原则和条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巧妙地选择适宜的切入点,设置适于展开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强化批判性思维方法学实训和以学“问”为抓手等。  相似文献   

4.
张泳  刘学红 《重庆医学》2013,42(13):1553-155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需求,是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教学迫于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已成为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1-2]。美国医学教育杂志2002年公布的医学教育目标指出:医学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为医疗保健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流行病学教学实践中采用文献评阅、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学生集体提问、教师引导解释等方式,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针对流行病学不同研究设计的特点,选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引导学生摈弃盲目依从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开展批判性阅读与思考,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教育模式的探讨无论是对于医学生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还是医学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37-140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和平台。目前,我国对于临床医学教育提出了创新改革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2019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表示各大医学高校要“积极全面开展课程体系革新,使得医学知识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融合”。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创建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学模式,大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强化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本文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医高等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及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把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医学生的基本能力要素之一。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改变着医学教育理念,推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辨证地看待中医学的传统思维特征,主张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的互补与整合。更有利于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是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已明确界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所必须涵盖的七个基本方面之一。鉴于免疫学科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医学及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免疫学教学环节应当是培养医学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时机。教师应有效把握此重要时机,有意识地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的理念融入其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发掘学生多向思维的潜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习教学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医学教育的定义“医学教育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1]。此定义中包含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下四点:培养医学生的自学能力;诊断和治疗病人的能力;开展社区卫生工作的能力;与其他卫生人员协作的能力。近年来,各国都在依据本国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寻找适合本国的医生培养目标,以培养出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着的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人才。1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习惯并墨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模式,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忽视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重自然科学教育,轻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单学科系统性教学,轻多学科综合性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交流技能、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机制。对于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他们每天都会面临许多有关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常常是通过被动接受上级医师提供的知识。虽然讲课、查房、本科病例讨论及大查房亦是实习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多数仍是采用的“灌输式”的方法,属被动学习。这些都极大地束缚了对临床医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学实施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伴随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医学标准的引入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学教育必须思考重塑教育目标,构建新型实验教学实施体系和管理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8年《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造就能促进全人类健康的医生,而不仅是培养能担任治疗病人的医生。”为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培养现代医学人才,就必须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识别、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思维方法和工作能力,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100年前的《弗莱克斯纳报告》推动了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的进程,半个世纪前提出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开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如今基于“培养医学卫生人才岗位胜任能力”的目标正推进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我国医学教育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医科大学通过国际合作开展了全面的医学教育改革,接受了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标准的医学教育认证,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医疗机构对“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态度,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5家医疗机构的部分医务人员“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态度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7个领域最受重视的前5位依次为:“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临床技能”、“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技能”、“信息管理”。“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位居其次,而“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位于最后,此领域在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表现得更加突出(P<0.01)。结论医学教育在除了对医学专业本科在校生按GMER培养外,在成人继续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如何符合GMER是值得思考的,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4.
对加强临床实践性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等医学教育是我国卫生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医学基础和较强的医学实践技能 ,能适应城乡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卫生人才。为此 ,中等医学教育必须尽快扭转重知识传授 ,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加强实践性教育教学 ,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年来 ,我在临床实践性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和探讨 ,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的体会。1 强化实践性教学在临床的作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的突出特点 ,也是提…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卓越医生”的重要平台.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在医学教育基础阶段,挖掘学生潜能,实施“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从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新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浅议七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许多重点医科院校都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的招生与培养。七年制医学生实习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临床实习是目前七年制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具有医学教育承前(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启后(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其中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高等中医教育,应坚持宁缺勿滥的精英教育:把住“严出”;突出个性化教育;培养有思想和思考能力的中医人才;培养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新儒医。在此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才是推动中医学不断发展,免于被“告别”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 ,结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于 2 0 0 1年 6月公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 ,就加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提出了坚持医学教育精英教育的理念 ;明确培养目标 ,对毕业生制定素质、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落实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改革医学生学业考核办法 ;加强临床实践环节培养条件建设等六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依据《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卫生事业“加快面向农村”的导向,高职高专医学教育要求有牢固的基础科学理论和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求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职业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重点要面对基层、社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1],作者在病理学教学中提出了“五个场景”教学模式。它是以“做”为主的课程整合模式,课程能力目标是突出“先会做”这一实践能力培养,然后才是“后懂理”理论知识跟进。  相似文献   

20.
汕头大学医学院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探索并实施了以系统整合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与基础课程、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课程优化组合,交叉渗透,使知识点更系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以“问题导向学习”为切入口,全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以“临床方法”为主干,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将临床训练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以沟通技能训练为主导,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此外,通过构建健康与社会和终身学习课程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能力与批判性学习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