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腱糖蛋白-C(TN-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不同类型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总共入组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90例,进一步分为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48),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42),以及另入组稳定性心绞痛60例稳定心绞痛(SAP)组,及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TN-C和hs-CRP水平,并在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和UAP组TN-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TN-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和SAP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MI组和UAP组hs-CRP较S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N-C、hs-CRP在ACS患者血清中升高,TN-C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稳定性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冠心病患者发病48h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四项的检测结果。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4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35)和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20)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hs-CRP水平,采用酶法测定各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统计分析冠心病各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hs-CRP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P0.01),UAP组又明显高于SAP组(P0.05);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TG、HDL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UAP组和SAP组T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分层冠心病患者,其血清hs-CRP和血脂四项在发病早期的变化不同,AMI患者以hs-CRP和TG升高以及HDL降低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张艳果 《医学信息》2020,(2):167-168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Ⅰ)、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25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hs-CRP、cTnⅠ、血脂水平(TC、TG、HDL-C、LDL-C)。结果 SAP、UAP、AMI组hs-CRP、cTnⅠ高于对照组,AMI组hs-CRP、cTnⅠ高于SAP组、UAP、SAP组hs-CRP、cTnⅠ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AMI组TC、TG、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AMI组TC、TG、LDL-C低于SAP组,HDL-C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清hs-CRP、cTnⅠ、血脂水平可有效预防疾病,对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酸肽(BNP)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选择90例患者分成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未发现心血管疾病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测定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超敏酶免疫分析112例ACS患者,其中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6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清IL-1β、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ys-C)表达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心内科134例ACS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2例,同时健康体检者62例,测定各组hs-CRP、Cys-C l以及相关性因子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ACS患者hs-CRP(mg/L)(SA组:4.87 ±0.65、UAP组:9.81 ±1.13、AMI组:20.27±2.36、对照组1.24±0.52)、Cys-C (mg/L)(SA组:0.76±0.13、UAP组:1.03±0.17、AMI组:1.39±0.36、对照组0.46±0.0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μg/mL)(SA组:308.43±35.52、UAP组:379.86±27.90、AMI组:420.13±50.16、对照组112.07±10.18)以及IL-6 (pg/L)(SA组:62.37±5.18、UAP组:69.05±7.18、AMI组:72.53±6.95、对照组27.19±3.9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μmol/L)(SA组:22.84±2.65、UAP组:19.43±1.79、AMI组:7.93±1.17、对照组30.19±3.53)水平相对于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CS血清hs-CRP表达与Cys-C,MMP-9,eNOS相关(P<0.05),Cys-C与MMP-9、eNOS、IL-6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③SA组、UAP组以及AMI组血清hs-CRP、Cys-C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Cys-C表达对于诊断ACS可能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100B、MCP-1、COX2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不同类型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以及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34例,根据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9例,另选取6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SAP组,及健康体检者45名为健康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MCP-1、COX-2及hs-CRP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S100B、MCP-l、COX2和hs-CRP等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AP组MCP-1,hs-CR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和UAP组S100B、MCP-1、COX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COX2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稳定性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调节S100B及COX2可能成为治疗冠脉综合症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8.
血清新蝶呤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新蝶呤浓度的变化。方法 :对 4 7例ACS患者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3例和 3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新蝶呤水平 ,所有患者均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血清新蝶呤浓度 ,在ACS病人中 ,AMI组 (1 1 88±3 0 9)nmol/L和UAP组 (9 85± 2 2 7)nmol/L ,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水平 (8 2 0± 1 5 2 )nmol/L ,(P <0 .0 0 0 1 ,P <0 .0 1 )同为ACS病人 ,AMI组与UAP之间其血清新蝶呤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5 )。ACS的血清新喋呤水平与其不稳定斑块病变的数量有明显相关性。结果 :ACS病人血清新蝶呤浓度显著升高 ,可作为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性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及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平行测定82例ACS,包括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0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的血浆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分析ACS与另两组相关指标变化的差异及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AMI组和UAP组BNP水平分别为683.84士561.27pg/ml、386.05士201.54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67士35.46pg/ml),P均<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201.21士105.0pg/ml,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BNP水平升高与cT-nI、WBC、hs-CRP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5、0.286、0.506,P均<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14,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TnI、hs-CRP、LVEF与BNP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391、0.240和-0.426,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可用于评价心肌缺血、坏死、炎症反应和心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CRP,IL-6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与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血浆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 6 (IL - 6 )水平的对比分析 ,探讨CRP、IL - 6与ACS的关系。方法 :选择ACS患者 5 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 ) 2 1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UAP组 ) 36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按Braunwald分级分成三组 :Ⅰ级 1 1例 ,Ⅱ级 1 0例 ,Ⅲ级 1 5例 ;对照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4 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浆CRP水平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IL - 6水平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CRP、IL - 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且AMI组和UAP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各组内CRP、IL - 6水平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1 ,P <0 .0 5 )。结论 :ACS组患者血浆CRP、IL - 6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提示炎症在ACS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分析.方法:108例ACS患者[包括42例AMI和6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42例正常对照组,利用荧光免疫分析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超敏免疫比浊法测定了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肌钙蛋白T(cTnI)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CHD)患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联法和免疫比浊法对91例CHD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GMP-140和cTnI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梗死(AMI)15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GMP-140和cTnI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急性AMI组和UAP组均高于SAP组(P〈0.05),且血清hs-CRP水平与GMP-140、cTnI水平呈正相关(r=0.6214、0.6023,P〈0.01)。结论:检测CHD患者血清hs-CRP、GMP-140和cTnI水平的变化及CHD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肌钙蛋白Ⅰ(cTnⅠ)和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9年4月至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老年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正常对照组70例。220例ACS患者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6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中LP-PLA2、cTnⅠ及LOX-1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ROC曲线评价LP-PLA2、cTnⅠ和LOX-1等指标在ACS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ACS各组患者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AMI和UAP组患者的LP-PLA2、cTnⅠ和LOX-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AMI患者的LP-PLA2、cTnⅠ和LOX-1高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中LP-PLA2与cTnⅠ和LOX-1的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5;r=0.701,P0.05)LOX-1与cTnⅠ水平呈正相关(r=0.75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P-PLA2、cTnⅠ和LOX-1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71、0.962和0.989,LP-PLA2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7%和75.0%,cTnⅠ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82.8%,LOX-1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8%和95.0%。结论:LP-PLA2、cTnⅠ和LOX-1在ACS患者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LP-PLA2、cTnⅠ和LOX-1可作为检测老年ACS的检测指标,且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具有重要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复极异常心电图表现与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I)及磷酸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reatine kinase,CK-MB)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3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急性心肌梗死组(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每组40例.此外选择40例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心肌酶谱和生化指标,分析心电图特征与cTnI及CK-MB的关系.结果 SAP、UAP、AMI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明显大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AMI组TC、TG、LDL-C明显大于UAP、SAP组,HDL-C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组受试者V2导联Tp-Te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AMI组患者T波异常、ST段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AMI、UAP组cTnI、CK-MB、CK、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明显高于对照组与SAP组(P<0.05),AMI组cTnI、CK-MB、CK、AST水平均明显高于UAP组(P<0.05).ST段异常、T波异常组患者cTnI、CK-MB明显高于ST段正常、T波正常组患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cTnI及CK-MB表达增加,且cTnI及CK-MB与心电图复极异常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急诊就诊的UAP患者(UAP组,19例),入选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稳定心绞痛患者(SAP组,1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相同指标测试结果比较。结果:UAP组血清CD3+、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后两者(P均<0.05~0.01)。结论:U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脂联素(adipomectin,APN)、CD62P、hs-CRP的作用.方法:检测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清道夫受体CD36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CD36在人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CHD) 100例作为冠心病组,其中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对两组血清进行CD36的浓度检测,检测其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心脏手术患者的冠状动脉组织,同时选择因意外伤害需要心脏手术患者的冠状动脉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组织中的CD36的表达.结果 ELISE法检测健康对照组CD36的含量为3.81 ±0.95pg/mL,而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D36含量为25.17±3.76pg/mL,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D36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CD36含量为18.68 ±2.17 pg/mL,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19±0.82 pg/mL,急性心肌梗死(AMI)27.17±5.83 pg/mL,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CD36水平较稳定型心绞痛的明显升高(P<0.01).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CD36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018,P<0.05).结论 清道夫受体CD36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中浓度明显升高,且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织中高表达,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测CD36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随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变化规律,阐明hs-CRP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0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33例、心肌梗死组(AMI)29例,采用日立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含量的差异.结果 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患者hs-CRP水平有利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发现并积极进行预防,减少严重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筛查意义.方法 参照ACC/AHA指南收集两组病例,其中ACS组164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05例.同时选取7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ACS组又分为两组,其中心肌梗死(AMI)组7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93例.检测所有入选者一般生化学指标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 ACS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cTnI、hsCRP、MPO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SAP组hs-CRP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胸痛发生后6~72小时cTnI水平高于SAP组和UA组(P <0.05);UA组12 ~72小时cTnI水平高于SAP组(P<0.05).AMI组胸痛发生后12~72小时hs-CRP水平高于SAP组和UA组(P<0.05);UA组胸痛发生后12~ 72小时hs-CRP水平高于SAP组(P<0.05).AMI组胸痛发生后2~48小时MPO水平高于SAP组,2~24小时高于UA组(P <0.05);UA组2~24小时MPO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 MPO可预测ACS患者的预后,能有效的筛查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不高的ACS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IGF-1水平测定.结果 AMI和UAP组中IGF-1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1).SAP组IGF-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GF-1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