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踝臂指数对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评价ABI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例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进行ABI测量和常规生化检查。结果根据DSA结果分为正常组(21例)、轻度颅内动脉狭窄组(25例)、中度颅内动脉狭窄组(21例)、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组(33例),各组ABI结果分别为:1.04±0.13、1.05±0.09、0.94±0.15、0.91±0.17,中、重度狭窄组患者ABI明显降低(P<0.01),而正常、轻度狭窄组患者的ABI无统计学差异。评价ABI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0.073(95%可信区间为:0.610~0.898,P=0.002),中度颅内动脉狭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0.082(95%可信区间为:0.566~0.887,P=0.012)。ABI≤0.9作为截断值预测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特异度为81.0%,灵敏度分别为47.6%、66.7%,阳性似然比分别为2.51、3.51。Logisticd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后,ABI≤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测量计算踝臂指数(ABI),ABI<0.9定义为异常。分析研究对象ABI异常的发生情况及与其相关的脑血管危险因素。结果血脂紊乱史、糖尿病史在ABI正常组和ABI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G、LDL-C及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踝臂指数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踝臂指数可用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踝臂指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6例,测量其上肢及下肢血压及24h动态血压,计算体重指数、踝臂指数(ABI)及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结果 (1)中、重度动脉狭窄组的ABI值小于正常组及轻度动脉狭窄组(P<0.05),中、重度动脉狭窄组的AASI值高于正常组及轻度动脉狭窄组(P<0.05)。(2)当中、重度动脉狭窄患者的AASI≥0.5时,其动脉狭窄程度与AASI大小呈正相关;当ABI≤0.9时,其动脉狭窄程度与ABI大小呈负相关。结论中重度动脉狭窄患者的AASI≥0.5、ABI≤0.9时,其动脉狭窄程度与AASI和ABI大小关系密切,ABI和AASI可作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指标,尤其对中重度血管的狭窄有着较高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其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狭窄组与无狭窄组.检测其血清尿酸、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狭窄组(45例)和无狭窄组(15例).狭窄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的比率及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 <0.05~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730,95%CI:1.100 ~2823.152;P <0.05).结论 高尿酸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但不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数量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量243例行脑血管造影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踝肱指数,并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ABI异常、颈动脉斑块、既往卒中史、年龄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数量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BI是狭窄血管数量的独立预测因子。不同ABI值与颅内动脉狭窄数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s=-0.233,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线性趋势。结论 ABI与颅内动脉狭窄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l)与脑卒中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宣武医院及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起病、年龄<80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测量AB工并进行资料收集。分别按NASCET分级法及斑块程度分级将完成检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与AB工的相关性。结果:177例脑卒中患者中AB工异常率31.64%(56/177),年龄、糖尿病和吸烟是预测AB工异常的独立因素(户均<0.05),以AB工≤0.9作为截断值预测脑动脉重度狭窄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AB工呈负性相关(r=-0.603,p<0.05;r=-0.736,p<0.01)o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ABI呈高度负相关(严.0.817,p<0.01)。结论: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程度有关,高龄、糖尿病和吸烟是预示AB工异常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TCD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均行CTA检查、TCD检查,记录并统计CTA检查和TCD检查对各动脉诊断的结果,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以CTA结果为准,TCD检查对于不同动脉的血管狭窄诊断结果间存在差异,其中以MCA狭窄诊断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准确率高达99.3%,VA狭窄诊断的效果最差,敏感性仅为63.4%,准确率为86.2%;MCA狭窄患者的MV、SV、DV随着CTA显示狭窄程度的加重而显著上升(P0.05),而搏动指数P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MCA闭塞者,TCD检查多出现低流速、低搏动的血流变化。结论 TCD检查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尤其对于大脑中动脉狭窄,同时可提供实时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可于CTA检查中互补使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 关系。 方法 从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卒中登记系统纳入2017年1-10月间进行超声心动图和DSA检查的缺血 性卒中患者。对颅外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分为动脉轻度狭窄组和动脉中重度 狭窄组。LVMI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标准计算。在颅外和颅内动脉粥样狭窄患者中分别比较动脉 轻度狭窄和中重度狭窄组传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 脉硬化心脏病、血脂及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和LVMI。单因素分析及二元回归分析 影响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LVM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69例登记患者中,85例(50.3%)为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84例(49.7%)为颅内动 脉粥样硬化狭窄。在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中重度狭窄患者年龄比轻度狭窄患者大 [(64.3±12.4)岁 vs(56.0±13.2)岁,P =0.001],LVMI较轻度狭窄患者高[(43.6±10.3)g/m2.7 vs (36.6±7.2)g/m2.7,P <0.001]。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患者LVMI低于中重度狭 窄患者([ 36.5±7.2)g/m2.7 vs(46.1±13.6)g/m2.7,P <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VMI与颅内 外动脉狭窄率呈正相关(r=0.553,P<0.001)。二元回归分析发现LVM(I OR 1.13,95%CI 1.05~1.21)、 年龄(OR 1.06,95%CI 1.01~1.11)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LVMI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率正相关,LVMI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重 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对187例患者经过CT/MR检查后分为缺血性卒中及非卒中组,均行颈部血管彩超、ABI、TCD检查,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卒中组中ABI及颈部血管彩超异常率显著高于非卒中组(P<0.05);缺血性卒中组颈部血管彩超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ABI及TCD(0.60、0.56、0.55,P<0.05)。颈部血管彩超联合ABI的ROC曲线下面积远大于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或TCD联合ABI或三者联合(0.62、0.61、0.56、0.61);结论 ABI、颈动脉彩超、TCD能较好的预测缺血性卒中发生,颈部血管彩超联合ABI能够更有效预测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特点.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1031例在院脑梗死和TIA患者的DSA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DSA显示,1000例患者中有680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累计有1417条血管狭窄.发生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狭窄337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291条、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280条、椎动脉起始段狭窄207条、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115条、大脑前动脉狭窄100条、大脑后动脉狭窄70条.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动脉颅外段是最常见的动脉狭窄好发部位.颅内动脉狭窄331例,颅外动脉狭窄134例,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215例.结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仍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最近三年,多发病变、颅外动脉病变检出率明显上升,值得关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比较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初发或复发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点。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81例颅内动脉狭窄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缺血性卒中占41.98%,比较初发组和复发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初发组糖化血红蛋白(5.61±2.02)%,复发组(6.73±1.43)%,P<0.05;初发组糖尿病比例23.40%,复发组50%,P<0.05。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危险因素总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病史、心房纤颤、家族史和吸烟史)低度相关,r=0.245,P=0.028。Logistic回归示白细胞计数(大于7.03×109/L)是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OR=0.123,P=0.028,95%可信区间0.019~0.797)。结论颅内动脉狭窄致复发缺血性卒中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尿病比例更高。白细胞计数是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狭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全DSA检查结果分为非狭窄组(狭窄<30%)与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30%或闭塞),分析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 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脂蛋白(Lpa)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本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67.78%,发生率最高为大脑巾动脉,其次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发生率最低为大脑后动脉.(2)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其同归系数、OR值、P值分别为1.659、5.256、0.002,1.657、5.241、0.046.(3)颅内动脉狭窄组HDL-C含量[(0.99±0.30)mmol/L]比非狭窄组[(1.30±0.50)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3,P=0.001).(4)年龄、性别、吸烟、既往卒中史、脑血管病家族史、TC、TG、LDL-C、ApoA1、ApoB、Lpa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保护因素有HDL-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脑动脉狭窄(CAS)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2例急性MIS患者(NIHSS评分≤5分)作为研究对象,急性期即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卒中预测工具II (SPI-II)评分,调查血管危险因素,并通过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动脉造影(CTA)检测CAS情况,按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将其分为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狭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或闭塞,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 59岁),对MIS伴CAS的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SPI-II评分与CAS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02例MIS中331例存在CAS (82.34%)。颅内狭窄141例(42.60%),颅外狭窄77例(23.26%),颅﹣内外狭窄113例(34.14%);轻度狭窄111例(33.53%),中度狭窄63例(19.03%),重度狭窄或闭塞157例(47.43%)。青年组CAS 25例(7.55%),中年组CAS 107例(32.33%),老年组CAS 199例(60.12%);中老年组颅内CAS 233例,青年组颅内CAS 21例。有无CAS两组血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AS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收缩压、D-二聚体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AS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D-二聚体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53,95%CI(1.027-1.079),P 0.001; OR=2.418,95%CI (1.107-5.284),P=0.027; OR=2.289,95%CI (1.204-4.353),P=0.012; OR=2.071,95%CI (1.129-3.796),P=0.019; OR=3.446,95%CI (1.243-9.554),P=0.017; OR=0.358,95%CI(0.136-0.942),P=0.037]。中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1,P=0.039)。SPI-II评分与CAS程度有显著正相关(rs=0.108,P=0.031)。结论 80%以上MIS患者存在CAS,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各年龄组CAS分布不同,以中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为主。MIS患者CAS危险因素除了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外,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亦值得关注。SPI-II评分可能对预测MIS患者CAS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研究背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30%~4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超过50%的TIA是由颅内动脉狭窄引起的[1]。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自然病程不容乐观,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同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7.8%。抗栓治疗,包括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被认为是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措施。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尽管给予“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华法令—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WASID)实验的结果显示,华法令抗凝并不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而且明显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脑动脉狭窄(CAS)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2例急性MIS患者(NIHSS评分≤ 5分)作为研究对象,急性期即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评分,调查血管危险因素,并通过头颈计算机断层扫描动脉造影(CTA)检测CAS情况,按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将其分为颅内和/或颅外动脉狭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或闭塞,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 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59岁),对MIS伴CAS的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SPI-Ⅱ评分与CAS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02例MIS中331例存在CAS(82.34%)。颅内狭窄141例(42.60%),颅外狭窄77例(23.26%),颅﹣内外狭窄113例(34.14%);轻度狭窄111例(33.53%),中度狭窄63例(19.03%),重度狭窄或闭塞157例(47.43%)。青年组CAS 25例(7.55%),中年组CAS 107例(32.33%),老年组CAS 199例(60.12%);中老年组颅内CAS 233例,青年组颅内CAS 21例。有无CAS两组血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AS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收缩压、D-二聚体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AS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D-二聚体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53,95%CI(1.027-1.079),P<0.001;OR=2.418,95%CI(1.107-5.284),P=0.027;OR=2.289,95%CI(1.204-4.353),P=0.012;OR=2.071,95%CI(1.129-3.796),P=0.019;OR=3.446,95%CI(1.243-9.554),P=0.017;OR=0.358,95%CI(0.136-0.942),P=0.037]。中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1,P=0.039)。SPI-Ⅱ评分与CAS程度有显著正相关(rs=0.108,P=0.031)。结论 80%以上MIS患者存在CAS,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各年龄组CAS分布不同,以中老年组颅内动脉狭窄为主。MIS患者CAS危险因素除了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外,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亦值得关注。SPI-Ⅱ评分可能对预测MIS患者CAS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和踝臂指数(ankle-branchial index,ABI)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健康或脑血管病患者173例,分别对入组患者行双下肢动脉彩超、BaPWV和ABI检查,根据双下肢动脉彩超正常的入组者所收集数据采用均数加减1.96倍标准差分别计算出BaPWV和ABI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根据双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分为:正常组、斑块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闭塞组5组,并分别比较5组间BaPWV值和ABI值;同时假设分别以ABI=0.8、ABI=0.9、ABI=1.0、ABI=1.1为分界点,通过绘制、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明确区分下肢动脉正常与狭窄之间的最佳分界点,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性、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BaPWV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1078~1876 cm/s,ABI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1.02~1.31;5组间BaPWV值比较(P0.001),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得出,BaPWV值可应用于中度狭窄病变以前的血管弹性评估,对重度狭窄及闭塞血管无诊断作用;5组间ABI值比较(P0.001),有显著差异,结合ROC曲线下面积得出,ABI值对于区分双下肢动脉正常与斑块、斑块与轻度狭窄、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病变之间没有诊断价值,但对于区分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闭塞之间有较高的诊断意义。结论 BaPWV可以作为评估下肢动脉血管弹性的指标,ABI可以作为下肢动脉狭窄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7.
伴有高血压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降压治疗的适应证。制定目标血压值,除了要考虑ICAS患者的血压水平外,还要考虑其基础疾病以及年龄。目前没有统一的目标血压值。对ICAS相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高血压是否要降压,以及降压的最佳血压值,尚无统一意见。对过高的血压进行降压,以及避免过度降血压,是业内学者的共识。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决定降低血压幅度,对伴有高血压的ICAS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能防止其复发。目前,还没有关于ICAS及其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尿酸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青年(25~45岁)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经CTA或MRA或DSA评估颅内大血管,将提示颅内大血管狭窄50%~99%及闭塞的病人纳入观察组共78例,颅内大血管狭窄<50%的6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OSA HS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疾病学组诊断标准,观察2组患者OSAHS及尿酸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血糖、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酗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OSAHS患病率、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 HS、高尿酸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相关,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青年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5 2 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化验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 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生颅内动脉狭窄 ,其相对危险度、卡方值、P值分别为 1 6 0 7、2 0 97;7 0 97、11 183;0 0 0 8、0 0 0 1。颅内动脉狭窄更常见于既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者 ,其相对危险度、卡方值、P值分别为 2 197、9 6 0 6、0 0 0 2。颅内动脉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mol/L) (1 0 9± 0 32 )比非狭窄组 (1 2 3± 0 4 0 )低 (t检验 ,P =0 0 4 2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保护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