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熔融浸渍和高温高压法采用连续碳纤维(LCF)增强聚酰胺(PA)6制备了高性能复合材料(LCFRPA6)。研究了LCF用量对LCFRPA6的微观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动态流变性能、拉伸强度及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CF用量的增加,LCFRPA6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LCF质量分数为10%时,LCFRPA6在100 ℃时的储能模量为10 900 MPa,较基体树脂PA 6提高了2个数量级;PA 6的等温结晶机理为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共存,而LCFRPA6则以异相成核结晶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碳纤维(CF)和滑石粉对聚酰胺6(PA6)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的加入在PA6和CF的界面诱发横晶,CF和滑石粉在PA6基体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改变PA6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方式,提高了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结晶速率随普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冷却速率增大时,起始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PP/PET/POE-g-MAH共混合金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加入不同份数增容剂POE-g-MAH的PP/PET共混合金及纯PP的等温结晶行为,采用Avrami方程处理等温结晶过程,计算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各体系的结晶速率下降,结晶速率常数K、n降低,半结晶时间t1/2延长。同一温度下PET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基体的结晶速率;POE-g-MAH的加入降低了基体的结晶速率,并且随着增容剂含量的增加,基体的结晶速率逐渐下降。纯PP的等温结晶过程具有异相成核与均相成核的机理,共混合金的等温结晶过程属于异相成核机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废旧丁腈橡胶粉/聚丙烯(WNBR/PP)和废旧丁腈橡胶粉/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丙烯(WNBR/PP-g-MAH/PP)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P、WNBR/PP及WNBR/PP-g-MAH/PP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并通过Jeziorny方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降温速率的增大,所有试样的结晶峰温和结晶起始温度均向低温偏移,结晶度减小,结晶速率增大。WNBR能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提高了PP的结晶速率,并且导致PP结晶成核和生长机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PP)/滑石粉、PP/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PP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并用Avrami方程对纯PP及PP/滑石粉、PP/CaCO3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PP/滑石粉及PP/CaCO3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均小于2.3,存在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双重成核机理,且其结晶速率常数和结晶速率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该体系中,滑石粉对基体PP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结晶速率加快、结晶时间缩短;而CaCO3则没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聚酰胺66(PA66)共混物,研究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增容剂对PP/PA66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提高了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加入5份POE-g-MAH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PA66可起到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结晶峰温度升高;加入PP-g-MAH进一步提高了PP的结晶峰温度;PA66使PP的结晶活化能增大,增容剂的加入则使共混体系中PP的结晶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尼龙(PA)11/SiC复合材料在不同结晶温度的等温结晶及熔融行为,采用Avrami方程研究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用Hoffman-Weeks理论研究复合材料的平衡熔点。结果表明,Avrami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PA11/SiC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在复合材料中,SiC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等温结晶速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结晶速率逐渐降低;PA11/SiC复合材料等温结晶后的熔融曲线均为双重熔融峰,当结晶温度足够高时,晶体趋于完美,只存在一个熔融峰;与纯PA11相比,PA11/SiC复合材料有较低的平衡熔点。  相似文献   

8.
以自制的剥离高岭(MK)、原高岭土(K)以及聚丙烯(PP)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等作为基本原料,通过熔融挤出、注塑成型,制备PP复合材料。采用XRD、DSC、TG研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结晶动力学以及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高岭土的加入,使结晶温度、结晶度、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且结晶速率加快,具有异相成核作用。与原高岭土相比,改性高岭土更能促进PP复合材料的PP异相成核,促进PP稳态晶型(α晶型)的转变,结晶速率较快。与纯PP和PP/PP-g-MA复合材料相比,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度、最大热降解温度分别提高了16.7、7.8、9.7、12.6℃。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PA)11/空心玻璃微珠(HGB)(PA11/HGB)复合材料,应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研究了不同HGB用量下的PA11/HG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过程,采用Jeziorny法和Mo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晶型变化情况。DSC结果表明,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总体上降低,结晶温度区间变宽;HGB在PA11基体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Jeziorny法不适用于PA11/HGB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而Mo法较为适合,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HGB具有加速PA11基体结晶的作用,但当HGB用量达到8份后,这种作用趋于稳定。XRD结果表明,HGB可诱导PA11基体生成新的β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nano-ZnO/等规聚丙烯(iPP)复合材料,研究了振荡剪切条件下nano-ZnO对iPP结晶的异相成核作用,并与其静态结晶行为作对比。结果表明:静态结晶下,当nano-ZnO质量分数大于5%时,nano-ZnO对iPP结晶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iPP结晶温度大幅度提高,相容剂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的加入增强了nano-ZnO粒子与iPP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性,促进了iPP基体的异相成核。振荡剪切作用下,降低结晶温度和加入nano-ZnO均能促进iPP成核,当nano-ZnO质量分数大于3%后,异相成核达到饱和,振荡剪切对nano-ZnO/iPP复合材料存在显著的诱导结晶作用;加入PP-g-MAH后,nano-ZnO分散性的改善及其与iPP基体界面相互作用的加强使得nano-ZnO/iPP复合材料的结晶诱导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1.
工业结晶技术前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工业结晶发展概况,特别介绍了有关熔融结晶、溶液结晶及反应沉淀结晶的技术发展,并针对我国工业结晶领域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结晶精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节能、环保等问题,结晶技术在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精制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熔融结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文中介绍了结晶研究和技术发展概况,以及几种新型的结晶精制装置。  相似文献   

14.
聚碳酸酯(PC)热结晶十分困难,但在某些溶剂诱导作用下,其结晶能力能得到显著提高。且诱导剂的种类、溶度参数和极性等物化性质的不同,其诱导 PC 结晶的能力与形态也不同。从溶剂分子在聚合物内的扩散动力学、诱导结晶行为与特性、诱导结晶形态、诱导结晶机理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溶剂诱导 PC 结晶的研究工作和理论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熔融结晶及其耦合技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逐步冻凝熔融结晶过程和悬浮熔融结晶过程以及各自特点,综述了近年来新型熔融结晶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耦合技术在熔融结晶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动态;最后展望了熔融结晶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甘敏 《化工设计》2003,13(6):17-19,47
介绍洛阳石化总厂采用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开发重芳烃回收技术对其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有关聚合物流动诱导结晶的研究工作,以及剪切诱导条件下结晶动力学、结晶形态学和结晶对材料流变参数的影响这三方面的主要研究模型,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硫氮玻璃的析晶性能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二元(Ge-S)和三元(As-Ge-Se)系统硫系基玻璃和引入Si3N4的硫氮玻璃试样析晶性能的比较,对硫氮玻璃的析晶行为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Si3N4的引入,硫系玻璃的析晶温度得以提高或伴随析晶放热峰的消失。这表明氮原子的引入加强了硫系基玻璃微观结构的连缀度,使硫氮玻璃的析昌能力有所下降。此外还在经过析晶热处理的硫氮玻璃试样的XRD中发现两个新衍射峰,且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传统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非等温结晶行为。采用Jeziorny法和莫志深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莫志深法处理数据可得到较好的线性关系,且mLLDPE在相同的相对结晶度下的结晶速率低于LLDPE。  相似文献   

20.
Crystalliz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by gas-liquid and liquid-liquid reactions in a continuous MSMPR crystallizer was conduc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suspension densities.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factor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on the cyrstallization kinetic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for both reaction systems are correlated by the power law model and these correlations depend on the suspension density regions. The kinetic orders in the power law model are correlated with carbonate alkalinity irrespective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 and the suspension den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