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辽宁省建昌县八家子地区某矿山开采导致土地挖损和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等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对项目区进行客土工程、削坡清理土石方工程、回填塌陷工程、场地平整工程、植被恢复工程。经过恢复治理,不仅能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也能有效消除矿业活动带来的地质灾害隐患,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植被资源的破坏、地质灾害隐患、废气、废水、废渣的危害,这些问题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及治理对策,保障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顺利进行,更好的达到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矿区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常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矿山和当地村镇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着矿山员工和村镇居民的人身安全。积极响应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对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核实,尽快实施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建设成绿色矿山,保护自然生态,还当地一个安全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研究矿山以露天开采为主,造成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地质灾害隐患、含水层的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挖损和压占破坏。通过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开采形成的不稳定斜坡X1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均较严重;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均较轻;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为中度-较严重;对矿区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为中度-较严重。通过采用坡面整理、坡脚反压回填、排水渠、渣堆清运、构筑物拆除、场地平整、覆土绿化、围栏、警示牌、监测的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可实现矿区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系统恢复。  相似文献   

5.
以巩义市某露天矿山为案例,研究分析了矿山开采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采用浮石清理、土地平整、复垦绿化、修建道路和挡土墙等矿山综合治理修复技术,实现矿产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协调发展。为露天矿山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修复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官铜矿开采长达84年,导致了较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社官铜矿开展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划分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并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含水层破坏防治和地形地貌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陆红霞 《甘肃冶金》2023,(3):132-134
对肃北县条湖沟废弃砂金矿采坑、渣堆现状及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渣堆处置、采坑回填、地质灾害防治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对无序采矿遗留矿坑及弃渣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有效解决废弃金矿对区域地质环境和地形地貌造成的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白山市江北村石灰石一采石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边坡的防护绿化,介绍该种方法在高陡岩质边坡的技术组成、护坡原理和施工工艺等。以期有助于推动该项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程中更加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罗岐恩  祁汉文 《中国钼业》2023,(1):21-26+53
辽班台砂金矿属河谷(河漫滩)和阶地(低阶地)型砂金矿床,矿区地表原始生态地质环境为河谷阶地灌木丛和河漫滩裸地。由于矿区群采砂金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致使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废弃矿渣压占土地资源、采坑破坏含水层、矿渣堆可能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等。针对以上地质环境问题,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采用疏浚河道、土地平整、植被恢复、设置围栏等手段,减少高深采坑和高陡堆积体的危害,并在恢复后的地表进行绿化工程,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形成。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可保障当地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产生较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的过渡地带,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地质稳定性较差。区内矿山开采中的废弃矿渣堆积形成了不稳定斜坡,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极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同时对区内地形地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包括裸岩边坡、土质边坡、废渣堆、料堆、裸露平台等。这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区内地质环境的稳定性,还严重的破坏了土地资源,造成区内植被无法生长,土地难以利用等,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特点,不稳定斜坡采用坡脚修建石笼挡墙+坡面覆土绿化措施;崩塌采用危岩清除+平整渣堆+修建挡土墙+覆土绿化+截排水沟措施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些地方存在大量废弃矿群,其对生态环境恶化、景观效果以及地质灾害的频发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均有影响。因此,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在当下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地质环境资料收集以及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区域内生态恢复、自然恢复、新增土地等综合兼顾型和经济发展型等的可有效治理问题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影响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露天采场不稳定边坡进行清坡卸载,使之与周边地形自然衔接,并达到安全和绿化的要求,尽量减少对采场内现有植被及已自然恢复的植被的破坏,边坡平台通过植树进行绿化,对露采场宕底进行平整后恢复为林地,完善地表排水系统等相结合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13.
矿山开采难以避免地要破坏原有地质环境,造成地表沉降、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勘查、技术分析等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估,基于此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恢复措施,为同类型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期矿产业需要做好全面保护工作,避免过度开采对矿山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促进矿山开采的进一步发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其中植被资源破坏,土壤污染,废水污染,地质灾害等是重点的治理内容。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实际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相关管理机制建设不到位,环保意识薄弱,技术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等影响到了环境恢复治理的效果。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措施,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废弃矿山产生的生态问题展开分析,内容包括破坏土地资源、破坏水体资源、破坏植被资源、废弃物负面影响、引起地质灾害等,结合生态优先、合理利用、重点突出、部门协同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通过研究地质灾害治理、进行土壤修复、做好动植物修复、完善保护和治理部门、播种或移栽植物、做好执法监督检查、借鉴先进治理案例、完...  相似文献   

16.
金川铜镍矿开采已有五十多年,长期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区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矿区土地资源占用损毁问题严重,采矿工程诱发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笔者通过对金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常用恢复治理方法研究分析,提出金川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应针对结果和潜在地质灾害现状,主要采用传统工程地质治理方法,加固不稳定地质体并结合水文地质结构修建排水工程,达到有效控制消除不良地质环境影响,达到修复和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了解广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和预测作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设计了一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防止矿山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因计划经济时期以大树硫铁矿为主的矿山企业大规模进行采矿、洗选硫精砂和土法炼磺,造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大,地质灾害发育,地下含水层破坏严重,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困难,土地压占和土壤酸化严重。因此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是紧迫而必须的。采用竹栅栏-三维网组合植被护坡的工程技术措施,达到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能源开采、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矿山开采区周边地质会出现坍塌、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矿企要重视对矿山周边的地质环境保护,采取相对应的恢复治理措施,以降低矿山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贵州省燕垅林歹矿区黄家矿段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主要存在问题为植被破坏、土地损毁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以及在采坑周围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滑坡隐患,根据地质环境特点制定了矿渣回填、截排水沟、土地平整、表层覆土、植草种树等治理恢复措施,为该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