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学员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社区卫生服务培训是全科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训基地学员状况分析,其目的是为推动该项工作,探索全科医学理论与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方法 本对即将毕业医学生及在职全科岗位继续教育的学员进行理论与实践培训。结果 大学组能够较好运用全科医学理论,在社区中设计三级预防模式,正确回答三级预防概念最高,达88.89%;并且较完整建立社区健康档案达77,78%。在职组更重视疾病的治疗,为82.76%;重视人际交流,门诊接诊的问候率达79.31%。中专组尚不能将三级预防概念理论完整运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结论 不同背景学员的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内容应予不同设置。  相似文献   

2.
构建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满足当前我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高层次防治结合型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急需,在深化医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率先在我省开办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初步探索出在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总数70%以上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全日制普通生和业余成人生)中加强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急需的,具有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的,不仅精通于疾病治疗而且能够指导社区居民防病、防治合一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的途径从新生入学讲座、理论课、实验课、第二课堂到毕业实习,以及采取“前期打基础、后期向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分流”等措施。加强预防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提前有机地增加和融入社区预防保健以及全科医学知识,进行扎根于基层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思想教育,逐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毕业后从事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就业取向和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自愿申请参加全科医学方向学习并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多,已有3届本科毕业生充实到我省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初步建立了适合我省现阶段省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同时,积极对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人员开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和全科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为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了4000余名具有一定的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在职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我国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模式,已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本文对全科医学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从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模式讨论的基本内容、教育结构体系、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在全科教育结构体系中,提出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应以高等医学教育为主并应重视研究全科医学硕士、博士的教育;在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建设中,提出建立全科医学教育基地网络,并把发展全科医学教育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提出创办师资硕士博士生班,重视从非医学专业和社区第一线选拔兼职师资,尽快改变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教师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4.
开展医学生全科医学社区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担负着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培养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社区教育是加强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途径,且有利于引导医学生面向社区的就业选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要明确社区教育的目的,选择适宜的内容,并不断创新社区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陕西省教育厅陕西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以社区为导向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实验研究"(06G17);西安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以社区为导向的全科医学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2006JG3);本项目旨在进一步适应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预防观念,使之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增进健康与康复以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防治结合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培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和实践能力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红红火火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天津市 ,为加快构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决定建立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以期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天津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 :研究制定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发展规划与计划 ;协调指导全市各系统全科医学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督促有关部门完成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并对其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价 ;研究解决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编写全科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培训教材 ,承担并完成全科医学教育方面的科研任务。天…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卫生事业深化改革与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师的需求,着重探讨了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内涵和基础原则,要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医学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全科医师培养中,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前提下,要突出其社会社、实践性、服务性培养模式的转变及制度的建设与运行措施的保障。同时还介绍了我院培养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妇幼卫生医师而进行的新教学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4):F0003-F0003
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是由广东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岗位培训机构。该中心设在广州医学院,由广州医学院院长陈敏生教授兼任中心主任。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文件粤卫[2004]193号的要求,我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全省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发证)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具体事务。《广东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粤卫[2004]193号)规定: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对象是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执业医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执业护士;从事全科医学教育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计划安排是:2004年底前基本建立和完善全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完成试点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在职管理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考核发证工作;2006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类在职管理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AL2008年起对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执业医师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高等医学院校非全科医学专业(或方向)毕业生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均须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方式与教学形式是:培训主要采取脱产、半脱产和继续教育三种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示教、案例讨论、教学研讨、社区调查与实践、科研等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的重要性H益明显。在此阐述了全科医学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职医学教育应立足全科家庭医师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城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农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正成为基层卫生工作的重点。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是关键。而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的是专科医师,侧重于疾病的诊治,毕业后大多分配在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忽视了人们对基本健康的需求。卫生部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文件中指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I0001
2008年5月9-12日,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暨广州市全科医学会第十一次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湖天宾馆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广州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办,此次会议受到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2000年 ,构建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2005年 ,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010年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日前 ,卫生部印发《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 ,提出了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上述目标。《意见》指出 ,当前我国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尚未形成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在建立 ,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亟待开展和规范。《意见》要求 ,全科医学教育应纳入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中 ,统筹考虑 ,协调发展 ;要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满足人类对健康照顾的新需求,实现“200O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重大战略目标,未来的普通临床医生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社区,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集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优质医疗服务。本文从世界医学改革的趋势,加强预防战略的措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入群对医疗保健的新需求,以及医学生毕业后的上岗情况等方面,阐述了普通医学高等院校应结合临床医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开展社区医学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加强学生大卫生观,树立预防观念、社区观念和群体观念,让学生成为跨世纪有用的医学人才,这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保健”卫生方针的重要体现,是预防医学教育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14.
转变观念是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强调转变观念在发展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方法 从师资培训、转变观念入手,组织师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向广大师生不断灌输全科医学思想,了解全科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以及我国全科医疗发展的现状、趋势、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困难等。结果 广大师生对全科医学这一新学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的社区角色和全科医疗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以及社区群众对健康的需求等也有了较全面的  相似文献   

15.
〖据健康报〗卫生部最近印发的《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中,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目标给以明确。即 2000年,构建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2005年,初步建立起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尚未形成,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在建立,全科医师培训工作亟待开展和规范。 《意见》要求,全科医学教育应纳入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发展;要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我国的卫生改革发展相适应,培养一支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合格医生队伍,九江学院医学院自1994年以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制订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全科医学教学方案。在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对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和综合素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校医学生对学习社区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方法采用封闭和开放式调查表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座谈调查.结果全科医学学生对社区医学的认知态度非常积极,而非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对此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CHS)的了解和一般了解占68.7%,而非全科医学专业仅59.2%,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仍有部分医学生对医学模式的转变态度不明确.结论进一步推进医学生医学模式转变的思想教育,加大对医学教育的力度,增加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2月 2 7日 )同志们 :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技术创新大会之后 ,我国科技和教育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 ,在全国卫生战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落实 1999年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精神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开始全面启动的形势下召开的 ;也是建国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全科医学教育工作开始走上一个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对发展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和促进…  相似文献   

19.
全科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良性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雒保军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381-1383,1395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群策群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全科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互动关系,全面分析了全科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互动双方的功能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构建二者良性互动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校医学生对社区医学认知的比较研究和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医学生对学习社区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方法:采用封闭和开放式调查表进行调查,同时进行座谈调查。结果:全科医学学生对社区医学的认知态度非常积极,而非全科医学专业 的学生对此认水平相对较低,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CHS)的了解和一般了解占68.7%,而非全科医学专业仅59.2%,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明显;仍有部分医学生对医学模式的转变态度不明确。结论:进一步推进医学生医学模式转变的思想教育,加大对医学教育的力度,增中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