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骨代谢实验研究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对机体氟代谢的影响,为探讨蛇纹石降氟在病区人群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的砖茶饮用习惯熬制砖茶水,再用活化后的蛇纹石进行降氟,得到蛇纹石降氟后砖茶水。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3个月骨代谢实验,各实验组动物分别饮用含氟为50.0、15.0、5.0 mg/L的砖茶水和含氟为15.0、5.0、1.5 mg/L的蛇纹石降氟砖茶水,对照组饮用自来水。实验结束后,检测骨氟、尿氟、尿羟脯氨酸、血氟、血钙、血磷、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结果氟大于5.0mg/L 的各实验组,尿氟、骨氟、血氟、血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大于15.0 mg/L的各实验组,尿羟脯氨酸高于对照组(P<0.01);血钙、降钙素、甲状旁腺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相同的降氟1组与茶氟2组(F-,15.0 mg/L)相比,前者的尿氟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氟1组与茶氟2组(F-,15.0 mg/L)、降氟2组与茶氟3组(F-,5.0mg/L)相比,前者的骨氟低于后者(P<0.01)。结论蛇纹石降氟不但可以降低砖茶水中的氟,降低了饮茶氟元素的摄入,还可以促进氟的排泄,降低氟在骨骼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氟对大鼠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氟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成骨细胞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乳鼠成骨细胞,按染氟剂量分为0(对照)、1、2、4 mg/L组.分别在染氟48、72 h后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OPG mRNA表达;采用酶连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的OPG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乳鼠成骨细胞在体外染氟培养48、72 h,OPG 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33.48、808.34,P<0.05).在染氟48 h,1、2、4 mg/L组OPGmRNA表达(0.810±0.043、0.819±0.031、0.870±0.044)与对照组(0.800±0.0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氟72 h,1、2、4 mg/L组(0.933±0.047、1.031±0.051、1.240±0.062)高于对照组(0.805±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mRNA表达,72 h均高于48 h,染氟剂量和染氟时间有交互作用(F=204.16,P<0.05).在染氟培养48、72 h,OPG蛋白表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9、41.31,P<0.05);组间两两比较,仅4 mg/L组(0.228±0.014、0.277±0.048)与对照组(0.205±0.012、0.229±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蛋白表达虽然72 h均高于48 h,但染氟剂量和染氟时间无交互作用(F=1.21,P>0.05).结论 氟可促进成骨细胞OPG mRNA和蛋白表达,这种作用与染氟的剂量以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氟对大鼠成骨细胞Runx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氟对体外培养大鼠乳鼠成骨细胞中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Wistar大鼠乳鼠成骨细胞,按染氟剂量分为0(对照组)、1、2.4 mg/L 4个水平,分别在48、72 h后,提取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Runx2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的Runx2蛋白质.结果 Wistar大鼠乳鼠成骨细胞在体外染氟培养48 h后,1、2、4mg/L染氟水平下Runx2的mRNA表达(0.613±0.055、0.773±0.070、0.775±0.070)与对照组(0.482±0.0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氟培养72 h后,1、2,4 mg/L染氟水平和对照组的Runx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69±0.048、1.229±0.061、1.255±0.063、0.724±0.036,任意两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氟组Runx2mRNA表达,72 h组均高于铝hm(P<0.05);染氟剂量和染氟时间有交互作用(F=189.20,P<0.05).在染氟培养48 h后,1、2、4 mg/L染氟水平下的Runx2蛋白质表达(0.141±0.007、0.143±0.008、0.143±0.011)与对照组(0.129±0.0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氟培养72 h后,1、2、4 mg/L染氟水平下的Runx2蛋白质表达(0.156±0.014、0.168±0.018、0.162±0.010)与对照组(0.137±0.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氟剂量Rung2蛋白质表达.72 h组均高于48 h组(P<0.05),染氟剂量和染氟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F=2.22,P0.05).结论 氟可促进成骨细胞Runx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与染氟的剂量以及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氟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小鼠成骨细胞,以0(对照组)、5、10、20、40mg/L剂量染氟,光、电镜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观察细胞数量变化和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结果 第10天时,5、10、20mg/L染氟组从形态学上表现出细胞增殖。而40mg/L组中出现细胞凋亡。染氟24h时,20mg/L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染氟组表现出更强的增殖活性,至72h时,各染氟组成骨细胞增殖均高于对照组(P〈0.05)。24h时各染氟组间细胞增殖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48h以后40mg/L组明显低于其他各染氟组(P〈0.05)。而染氟72h时5mg/L组增殖强度也低于10、20mg/L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0、20mg/L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数减少,而S期细胞数增加(P〈0.05),同时两组的细胞增殖指数也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表现出增殖状态;其中10mg/L组与其他染氟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结论 低剂量的氟在较短作用时间内可以促进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殖,随剂量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其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5.
氟对小鼠成骨细胞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对成骨细胞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乳鼠成骨细胞,取第3代成骨细胞,分别培养于含有矿化液(维生素C50mg/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地塞米松10^-7md/L)和不含矿化液的L-DMEM培养基中,按染氟剂量[F-终剂量为0(对照组)、1、10、100、1000、10000、20000μg/L]分组,染氟72h后,提取细胞总RNA,通过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含矿化液和不含矿化液情况下培养的成骨细胞在不同染氟剂量下RANKL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矿化染氟(不含矿化液)1000μg/L组RANKLmRNA表达升高(P〈0.01),10000μg/L组RANKLmRNA表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矿化染氟100、1000μg/L组RANKLmRNA表达升高(P〈0.01);相同染氟剂量,矿化染氟0、1、10、100、1000、10000μg/L组与非矿化染氟组比较,RANKL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染氟可以影响成骨细胞表达RANKLmRNA;同等染氟剂量下,矿化处理可降低成骨细胞RANKLmRNA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纤连蛋白(fibronectin)在氟中毒大鼠骨组织和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纤连蛋白在氟骨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14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约120 g,按体质量将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正常食料)、加氟(F-)组(正常食料+ 100 mg/L F-)、低钙偏食组(合成食料)、低钙偏食加氟组(合成食料+ 100 mg/L F-),每组36只,在喂养4、8个月时分别处死大鼠,取股骨组织固定、石蜡包埋;采用细胞培养的方法,体外培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按不同的染氟剂量分为4组:0(对照)、1、2、4 mg/L组,分别在培养47、72 h收集颅骨成骨细胞和培养上清.体外培养乳鼠颅骨成骨细胞,按不同的染氟剂量分为4组:0(对照)、0.01、1.00、10.00 mg/L组,在染氟培养的第2天加入矿化诱导液,继续培养3周后取出玻片、酒精固定.免疫组化(IHC)法检查纤连蛋白在大鼠股骨组织中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大鼠股骨组织中纤连蛋白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颅骨成骨细胞培养液中纤连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成骨细胞纤连蛋白mRNA表达;0.1%茜素红染色,光镜下观察颅骨成骨细胞矿化结节形成.结果 光镜下对照组和低钙偏食组大鼠股骨组织中纤连蛋白均有阳性表达,可见到棕黄色颗粒,但量较少;加氟组和低钙加氟组骨组织中可见到大量的纤连蛋白阳性表达的棕黄色颗粒.光镜下大鼠股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和骨髓内细胞均有纤连蛋白mRNA阳性表达,对照组和低钙偏食组纤连蛋白mRNA阳性表达的红色颗粒较少,加氟组和低钙偏食加氟组纤连蛋白mRNA阳性表达的红色颗粒较多.培养48 h,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连蛋白均增加,4 mg/L组纤连蛋白(0.108±0.042)明显高于对照组(0.081±0.010,t=0.764,P<0.05);培养72 h,1、2、4 mg/L组纤连蛋白(0.089±0.010、0.087±0.012、0.098±0.023)明显高于对照组(0.070±0.014,t值分别为0.765、0.704、0.996,P均< 0.05).培养48和72 h,1、2、4 mg/L组成骨细胞纤连蛋白mRNA表达(0.61±0.06、0.77±0.07、0.77±0.07)和(1.61±0.14、2.54±0.20、2.75±0.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8±0.04(t值分别为0.111、0.182、0.182,P均< 0.05)和0.97±0.08(t值分别为0.093、0.109、0.108,P均<0.05)].在1.00、10.00 mg/L组,光镜下成骨细胞中可见大量矿化结节形成.结论 纤连蛋白在氟中毒大鼠骨组织和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加,染氟也促进成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提示纤连蛋白可能通过调节骨组织的矿化过程,在氟骨症发生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氟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小鼠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应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氟对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 染氟0.5mg/L以下,细胞增殖活力变化不明显,染氟1.0~4.0mg/L时成骨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且此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氟在一定剂量范围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微小染色体维系蛋白3(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deficient3,MCM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以及SYBR GreenI嵌合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不同剂量氟(0、5、10、20、40mg/L,处理10d)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MCM3表达的影响。结果0、5、10、20、40mg/L各组细胞中均有MCM3蛋白及其mRNA表达,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染氟实验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mg/L组阳性表达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呈现双向作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显示,各组均可检测到MCM3mRNA.相对定量比由对照组到高剂量组约为102:259:145:135:100:染氟实验组中5、10、20mg/L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40mg/L组,以5mg/L组表达量最高,随着染氟剂量增加,基因表达量降低。结论不同剂量氟对成骨细胞中MCM3表达的影响不同,低剂量氟可以促进MCM3的表达,随剂量增加氟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对大鼠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用活化蛇纹石将含氟为5.0、50.0 mg/L的砖茶水分别除氟至1.5 mg//L,予以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同时设立对照组和未除氟组,共分5组,计70只喂养3个月。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血、肝、肾单个核细胞DNA百分含量、尾长和尾动量。结果除氟组血、肝、肾3种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5.0、50.0 mg/L砖茶水组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50.0 mg/L砖茶水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砖茶水组肾单个核细胞DNA损伤与对照组、除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活化蛇纹石除氟砖茶水(含氟量1.5 mg/L)引起大鼠DNA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中TM9SF1、Ra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人成骨细胞.取早期引产胎儿的骨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成骨细胞,加入DMEM培养液进行传代培养.将传代后的人成骨细胞按染氟剂量不同分为0(对照)、2.5、5.0、10.0、20.0 mg/L组.染氟培养10 d后,光镜下观察氟对人成骨细胞形态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不同染氟剂量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TM9SF1、Ras mRNA的表达影响.结果 光镜下对照组和2.5 mg/L组人成骨细咆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边形,有突起伸出,胞质透亮、饱满,相邻细胞彼此贴靠;20.0 mg/L组人成骨细胞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多边形,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体积变大,一些细胞胞质出现了多个小空泡及颗粒样物质.不同染氟剂量对人成骨细胞TM9SF1 mRNA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82,P<0.01);其中2.5 mg/L组(9326.0±115.97)表达最高,随着染氟剂量增加,TM9SF1 mRNA表达降低,5.0、10.0、20.0 mg/L组(6495.0±323.9、4387.5±545.2、5962.5±536.7)与对照组(9221.0±10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染氟剂量对人成骨细胞Ras mRNA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3.28,P<0.01);其中对照组表达最高,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Ras mRNA表达减少,2.5、5.0、10.0、20.0 mg/L组(6144.5±270.82、5603.5±88.39、3181.0±159.81、4067.5±37.4)与对照组(6571.0 ±196.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氟影响人成骨细胞TM9SF1、Ras mRNA的表达,表达量的高低与染氟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氟化物对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6个染氟(F^-,0.1、1.0、100.0、1000.0、10000.0、20000.0μg/L)组,分别在5个染氟时间段(2、4、24、48、72h)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MP-2蛋白,RT-PCR方法检测染氟48hBMP-2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成纤维细胞染氟48hBMP-2mRNA表达呈普遍增强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查,可见染氟0.1、1.0、1000.0μg/L组成纤维细胞BMP-2阳性着色较对照组增强;染氟72h,培养上清中BMP-2蛋白在1.0、100.0、20000.0μg/L组分别为(0.11±0.01)、(0.11±0.01)、(0.11±0.01),与对照组(0.07±0.01)比较有明显增高(P〈0.05)。与染氟成纤维细胞比较,染氟成骨细胞BMP-2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出现早.持续时间较长.增强程度更为明显。结论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在氟化物的刺激下,BMP-2mRNA和蛋白表达有所升高,推测BMP-2可能是氟化物诱导成纤维细胞中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1)和骨钙素(OCN)表达的重要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2.
氟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氟对小鼠成纤维细胞(FB)和成骨细胞(OB)c-f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c-fos表达改变在FB成骨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小鼠FB和OB分为对照组和6个染氟组,染氟(F-)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01、0.0010、0.1000、1.0000、10.0000、20.0000 mg/L,培养时间为2、4、24、48、72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时间段培养细胞上清液c-fos蛋白和染氟48 h细胞中c-fos mRNA的表达.结果 ELISA结果表明,各染氟组FB在各时间段c-fos蛋白水平均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OB c-fos蛋白水平在氟作用48 h的0.0001、0.0010 mg/L组(0.73±0.04、0.64±0.14)、氟作用72 h的0.0001mg/L组(0.70±0.17)较对照组(0.32±0.04、0.27±0.05)明显升高(P<0.01).RT-PCR结果表明,染氟48 h各剂量组FB c-fos mRNA表达(1.06±0.16、1.06±0.12、1.12±0.16、1.04±0.15、1.04±0.10、1.15±0.29)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0.95±0.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在染氟20.0000 mg/L组c-fos mRNA表达(1.40±0.17)较对照组(1.06±0.06)明显升高(P<0.01).结论 氟对FB和OB c-fos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刺激增强作用,可能在促进FB成骨表型表达和成骨活动增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氟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氟诱导的大鼠原代培养海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及活性氧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将大鼠海马细胞暴露于20、40、80 mg/L氟化钠中,24 h后检测海马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氟组细胞存活率降低(9.1%、 12.2%、25.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6.8.P>0.05)。各染氟组MDA(5.06、7.66、 9_82 nmol/mg Pr)明显高于对照组(2.34 nmol/mg P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1,P<0.05)。氟对海马细胞的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氟40、80 mg/L组细胞内ROS和细胞凋亡率高于20 mg/L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与ROS水平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r=0.913,P<0.05)。结论氟可引起大鼠海马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及凋亡,活性氧可能在氟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铁环境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活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成骨细胞(hFOB1.19)后,将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50、100、200μmol/L)加入细胞培养基,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生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情况;Von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Ⅰ型胶原(COL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用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干预成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48 h与72 h组成骨细胞增生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组成骨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枸橼酸铁铵干预10 d和14 d时各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枸橼酸铁铵浓度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枸橼酸铁铵干预17 d后钙结节染色结果显示,矿化面积和钙结节形成随铁离子浓度增加而减少;枸橼酸铁铵干预3 d后呈剂量依赖性下调Ⅰ型胶原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高铁环境使成骨细胞成骨活性指标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刺激、吡格列酮(Piog)孵育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胶原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1~3 d SD乳鼠CFs,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Ⅱ组吡格列酮(Piog-10 μmol/L)干预组,Ⅲ组高糖培养组(Glu 25 mmol/L),Ⅳ组高糖+Piog(10 μmol/L)共刺激组.分别测定各组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促纤维化因子TGFβ1和CTGFmRNA的表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Ⅰ组相比,Ⅲ组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上升;TGFβ1和CTGFmRNA的表达,AT1-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 05).Ⅳ组Piog干预后与Ⅲ组比较,Ⅰ、Ⅲ型胶原mRNA、TGFβ1 mRNA表达明显下降,AT1-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 05);CTGF mRNA表达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糖刺激CFs可导致Ⅰ、Ⅲ胶原合成增加,Piog干预可下调TGFβ1表达,以及AT1-R的表达、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抑制心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硒对心肌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硒(S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对体外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 CFbs)合成Ⅰ型胶原合成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得Wistar大乳鼠EFbs并进行培养,与NE和Se(Selenium)作用48h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Ⅰ型胶原和羟脯氨酸含量,利用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细胞中mRNA表达情况。结果 NE组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含量(A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增加(P〈0.01);补Se组A值较NE组显著性降低(P〈0.01);补Se可降低NE引起的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E可以促进Ⅰ型胶原含量和CFbs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而Se对于Ⅰ型胶原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调控成骨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成骨细胞MC3T3-E1,0、1、2、4、8、16、32、64 mg F-/L组9个不同的氟浓度处理成骨细胞MC3T3-E1 2、7、14 d后,每个时间段设置对照组,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2、8、20 mg F-/L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氟对成骨细胞MC3T3-E1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细胞中与分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低浓度氟(2、4mg F-/L)和中浓度氟(8 mg F-/L)显著增强细胞的增殖(P0.05),高浓度氟(16 mg F-/L)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P0.05);2、8、20 mg F-/L处理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0 mg F-/L(P0.01),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率变大;2 mg F-/L促进细胞内ALP、OCN、Runx2和Osterix的mRNA表达,20 mg F-/L则抑制上述因子的mRNA表达(P0.01);2、8、20 mg F-/L处理MC3T3-E1细胞中Xbp1、AFT4、Bip和PERK的蛋白表达量都高于0 mg F-/L,其中2 mg F-/L处理细胞中Xbp1和AFT4蛋白表达最多(P0.01),8 mg F-/L处理细胞中PERK的蛋白表达量最多(P0.01),20 mg F-/L处理细胞中Bip蛋白表达量最多(P0.01)。结论低浓度氟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和分化,高浓度则抑制,细胞凋亡率随氟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氟浓度处理促进成骨细胞中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是否通过EMMPRIN/MMPs途径影响Ⅰ型胶原的代谢。方法利用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共培养体系。应用AGE-BSA(50mg/L)、EMMPRIN抗体(5mg/L)、AGE-BSA+EMMPRIN抗体分别干预共培养体系24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不同浓度AGE-BSA(0、50、100、200、400mg/L)干预共培养细胞24h,收集细胞及上清液,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用明胶酶谱法测定上清液中MMP-2和MMP-9的分泌量。结果加入AGE-BSA(50mg/L)干预后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EMMPRIN抗体使Ⅰ型胶原含量增加(P<0.05),EMMPRIN抗体+AGE-BSA组使Ⅰ型胶原水平显著增加(P<0.05)。不同浓度AGE-BSA干预共培养体系后,Ⅰ型胶原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且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MMP-2、MMP-9分泌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并随AGE-BSA干预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AGEs可增加成骨细胞Ⅰ型胶原的合成,同时促进Ⅰ型胶原的降解,提示AGEs可能通过打破Ⅰ型胶原合成与降解之间的平衡使降解多于合成,进而降低骨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γ激动剂[15-去氧-△~(12,14-)前列腺素(PG)J_2 (15d—PGJ_2)]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大鼠肺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普通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Ⅰ组、Ⅱ组),每组8只。Ⅰ和Ⅱ组呼吸机条件相同(VT16ml/kg,PEEP为5cmH_2O,吸呼比为2:1,FiO_2为1.0),其中药物干预组(Ⅱ组)通气前1h腹腔注射15d-PGJ_2(1mg/kg),分别通气4h。通气结束后测定肺组织湿/干重(W/D)、肺组织光镜病理、Ⅰ型前胶原肽(PINP)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浓度、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以及PPARγ和核因子(NF)-kB活性。结果①Ⅰ组肺组织W/ 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Ⅱ组(P<0.05)。肺组织W/D在正常对照组和Ⅱ组之间无显著差异。②Ⅰ组肺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Ⅱ组(P均<0.05)。Ⅱ组与正常对照组肺组织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③与Ⅰ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Ⅱ组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Ⅱ组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④与正常对照组比较,Ⅰ组和Ⅱ组NF-kB活性均显著增高(P均<0.05)。Ⅰ组与Ⅱ组NF-kB活性比较,无显著差异。⑤Ⅰ组PPARγ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PPAγ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15d- PGJ_2下调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大鼠肺组织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实验性糖尿病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发病机制与人类相似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30mg/kg组、高脂饲料加STZ 10、30、60mg/kg组,6周后,测动物血糖、血脂,并观察饮食摄水量、尿量、体重。结果高脂饲料加STZ30mg/kg组动物血糖值为(17.13+2.31)mm01/L,胆固醇(TC)为(21.49±5.83)mmol/L,甘油三酯(TG)为(4.31±1.01)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为(5.02±3.94)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为(15.51±4.21)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饲料加STZ30mg/kg组动物表现为饮水多、体重减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饲料加STZ30mg/kg,可建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