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动态,应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多菌灵在猕猴桃上的残留量。多菌灵在猕猴桃中消解较快,在套袋果实半衰期为7.18 d,安全间隔期为5 d,在不套袋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5.92 d,安全间隔期为10 d,属于易降解的农药(T1/230 d)。使用浓度为1∶500水溶液于幼果期均匀喷施1次,28 d后样品中检测出多菌灵残留远低于国际上关于多菌灵的农残限量(0.1 mg/kg)。  相似文献   

2.
多菌灵在地黄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萃取法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建立了地黄及土壤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多菌灵在地黄块根、叶片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多菌灵在0.017 5~5.18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6ng,定量限为0.092 mg/kg,其在地黄块根、叶片以及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介于86.42%~95.07%、84.73%~89.95%和90.54%~95.61%,相对标准偏差为1.38%~3.68%、2.71%~7.72%和3.63%~7.76%。多菌灵在地黄块根中的消解方程为C=0.052 0e-0.100 8t,半衰期6.88d;在叶片中的消解方程为C=3.584 3e-0.259 2t,半衰期2.67d;在土壤中的消解方程为C=0.051 6e-0.074 0t,半衰期9.36d。施药14d后,多菌灵在地黄块根、叶片及土壤中的残留均降至0.1mg/kg以下,未超出我国规定的多菌灵在果蔬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量(0.5mg/kg)。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棚栽培条件下多菌灵在黄瓜果实上的残留量变化,结果表明,大棚黄瓜坐果后向果实直接喷雾,施药7 d后,残留量略高于最高残留限量。多菌灵在黄瓜上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238~273 d,属于易降解农药。但大棚中多菌灵降解速度要慢于露地,生产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用药安全,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多菌灵在茶叶中消解较快,其在茶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3 d和5.9 d,按照推荐使用和推荐安全间隔期,多菌灵在茶叶中无残留。  相似文献   

5.
多菌灵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茶叶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多菌灵在茶叶中消解较快,其在茶叶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3 d和5.9 d,按照推荐使用和推荐安全间隔期,多菌灵在茶叶中无残留。  相似文献   

6.
桃中多菌灵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桃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并探讨了不同用药模式下多菌灵在桃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多菌灵稀释1000倍用药残留动态方程为C=4.648e-0.153 t,半衰期4.54 d;稀释500倍用药残留量动态方程为C=7.079e-0.104 t,半衰期6.70 d.最终残留显示,果皮中多菌灵含量均高于果肉中的含量,未清洗果皮的多菌灵含量高于清洗果皮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多菌灵在草莓与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草莓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分析结果表明,多菌灵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2,添加浓度在0.05~2.0mg·kg-2范围内,回收率为81.6%~102.6%,变异系数为1.44%~5.3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推荐浓度和加倍浓度在草莓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3.212e-0.1354t、C=8.8103e-0.1379t,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2.941 1e-0.1011t、C=6.1733e-0114 4t.多菌灵消解较快,草莓中的消解半衰期为4.2~6.7d,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5.4~7.3d.加倍浓度和推荐浓度各施药2次,30d后残留量均降至0.1mg·kg-1以下,低于多菌灵在果蔬中最大允许残留量(MRL)0.5mg·kg-1.  相似文献   

8.
多菌灵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稀盐酸和甲醇混合溶液提取柑橘和土壤样品中的多菌灵,并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土壤0.025mg/kg;果肉、果皮和全果0.010mg/kg。添加回收率在80.1%~105.4%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田间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在柑橘中降解较土壤中缓慢,半衰期可达35d。按推荐用药量施药,对于橘肉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多菌灵在大青叶中降解残留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酮提取大青叶样品中的多菌灵,采用液-液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中多菌灵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最低检测量多菌灵为0.149 44 ng,样品为2.102 44 ng.添加3个水平的多菌灵对照品溶液,回收率范围在72.27%~89.57%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田间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多菌灵在大青叶中降解半衰期为2.92 d,低浓度多菌灵在大青叶中降解半衰期为2.74 d.施用高、低浓度多菌灵后,大青叶采收距最后一次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推荐分别为21.22 d、17.38 d.  相似文献   

10.
多菌灵在梨贮藏期间残留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多菌灵在梨果皮、果肉的分布及其在梨贮藏中的残留动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菌灵,得出多菌灵的添加回收率为89.8%-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0.663%-1.520%。在梨贮藏时,梨果皮、果肉中多菌灵浓度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少,果皮中多菌灵含量大于果肉3-10倍,建议在贮藏温度为25℃时,5 d以后再食用。  相似文献   

11.
多菌灵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多菌灵在稻田水、土壤和稻秆中的消解动态,测定了多菌灵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甲醇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HPLC紫外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田水、土壤、稻秆、谷壳、糙米中多菌灵添加浓度为0.05~ 1.0 mg·kg-1时,平均回收率为83.16%~95.44%,变异系数在1.23%~5.32%之间,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田水0.005mg·L-1,土壤0.005 mg· kg-1,稻秆0.050 mg·kg1-,谷壳0.050 mg·kg-1,糙米0.025 mg·kg-1.多菌灵在田水、土壤和稻秆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2.53~3.41 d、6.20~7.27 d、3.27~3.91 d,原始沉积量与施药量、施药次数密切相关.以231 g·hm-2和346.5 g·hm-2间隔7d施用多菌灵2次和3次,末次施药21d后多菌灵的最高残留量为:土壤未检出(≤0.005 mg·kg-1),稻秆0.524 mg·kg-1,谷壳0.528 mg· kg-1,糙米未检出(≤0.025 mg·kg-1).多菌灵在稻秆和谷壳中的残留量相对较高,以该稻秆和谷壳作为饲料有一定的风险;多菌灵在糙米中的残留量低于我国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日本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 3种典型土壤 (潮土、黑土和红壤 )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呋喃丹和多菌灵对小白菜生长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浓度不大于 2 mg@ kg- 1时 , 呋喃丹对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浓度高于 10 mg@ kg- 1时 , 对小白菜生长有明显不良影响 . 呋喃丹在植株中的残留随土壤类型和浓度变化而变化 , 多菌灵的生物效应随土壤类型和浓度变化而变化 , 未检测到多菌灵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  相似文献   

13.
制剂和植物中残留多菌灵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溴甲酚绿(BeG)溴酚蓝(BPB)为显色剂,在λ=420nm,颜色稳定1h以上,分别用pH为3.4的BCG溶液和pH=2.5的BPB溶液,应用酸-显色剂复合物方法来测定制剂和植物中残留的多茵灵,其结果均在按比尔定律计算所得结果范围。  相似文献   

14.
赵媛  田夏 《农家参谋》2021,(8):75-76
山西太原市在蔬菜生产中所面临的农药用量控制、农药残留监测形势较为严峻.为更为准确地获取蔬菜内残留的农药信息,规范蔬菜生产中的农药使用流程,文章结合山西太原市常用的7种农药类型,应用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逐一测定蔬菜样品中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等7种农药的残留量.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多菌灵、啶虫脒、吡虫啉等7中农药在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15.
利用增殖培养法,从长期受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BP-8,研究了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0.8%;加入0.5%的酵母粉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提高到93.2%;降解多菌灵最佳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5%,且降解率与接种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多菌灵在新疆葡萄中的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多菌灵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添加浓度在0.05~1.00 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70.14%~92.38%,RSD≤6.2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按照低剂量和高剂量各施药3次和4次,28 d后残留量均降至0.17 mg/kg以下,低于多菌灵在葡萄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量3.0 mg/kg。  相似文献   

17.
50%多菌灵WP在小麦和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多菌灵在小麦上的残留动态和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菌灵50%WP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50%WP在小麦植株中半衰期为9.5~11.3 d,在土壤中半衰期为26.6~34.5 d;小麦中最终残留量为0~0.176 mg/kg。以此结果制定合理使用准则:推荐剂量为1 500 g/hm2喷雾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28 d;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0.5 mg/kg。  相似文献   

18.
王凯全  周琪  齐经济  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79-21081
[目的]探讨高浓度多菌灵在自然条件下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规律。[方法]通过选取质量分数为0.2%(推荐浓度)、0.4%(2倍浓度)、1.0%(5倍浓度)多菌灵溶液在植物叶片上喷洒,测定自然状态下多菌灵的残留量,并研究了3种浓度下多菌灵残留量的动态模型。[结果]推荐浓度下多菌灵降解符合降解动力学规律,而2倍和5倍浓度下的样本降解动力学模型出现了异化。分析认为,多菌灵的植物残留量受植物吸收能力和气候条件的双重影响:吸收能力受施用浓度和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较高浓度施用和植物处于缓慢生长期时,不利于多菌灵的吸收;气候条件主要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较高和干燥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多菌灵的降解。[结论]为指导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气候条件下多菌灵的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不同蔬菜不同茬口对棚内温度的要求不同,生产期间因棚外气候环境影响使棚内温度条件也不同。为探索不同温度对农药残留降解过程的影响,掌握温度对农药残留的影响规律,以期引导农民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合理用药,提高蔬菜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日光温室栽植西葫芦喷施农药甲氰菊酯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下其残留降解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P2000型泵与UV260型光谱仪及其流动池附件联用的方法,在光谱仪时间扫描方式中得到色谱流出曲线图,并采用光谱仪的六波长方式对峰面积进行积分,替代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番茄中多菌灵的消解状态及动态残留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