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多枚斯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多枚斯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 分析总结自l993年到2003年用多枚斯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65例股骨颈骨折。结果 术后57例获随访,平均随访21个月,优29例,良21例,差7例。结论 多枚斯氏针经皮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2.
刘西海 《河北医药》2011,33(8):1280-1280
患者,男,65岁。因外伤而致左股骨颈骨折,1993年于某院行"左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三翼钉加斯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年复查拍片,发现斯氏针部分移位入盆腔,乃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中顺利取出三翼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75例,分别采用加压螺纹钉与多枚斯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并随访。结果 疗效按Harris评分标准,加压螺纹钉组功能评定为优者17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多枚斯氏针组功能评定为优者15例,良16例,可4例,差4例。两组优良率分别达80.5%和79.5%,无显著性差异。在并发症的发生中,加压螺纹钉组1例钢钉松动合并骨折不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头坏死。多枚斯氏针组3例钢针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 加压螺纹钉与多枚斯氏针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患者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多枚斯氏针与空心钉两种材料及方法闭合复位下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08例临床资料,其中78例采用快速闭合复位、急诊手术多枚斯氏针经皮内固定;30例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择期手术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结果经1年7个月~11年2个月,平均5年随访观察,斯氏针组优良率86.0%,空心钉组优良率9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枚斯氏针与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均为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且安全实用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法较多 ,而适宜的内固定是减少骨折愈合并发症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 1999年起 ,采用自行设计的 U形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2 3例 ,经随访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器械与方法1.1  U形针制作方法 :选用直径 4 .0 mm斯氏针 ,根据股骨颈直径 (19~ 33mm) ,头颈轴长 (77~ 113mm) ,把斯氏针弯曲成所需要的门框形式样多枚 ,备术中选用。或根据患者骨盆平片 ,依健侧 X线片上股骨颈上、下两边骨皮质的下边斯氏针距股骨头关节面 5 mm至粗隆外侧皮质之间的距离为其轴长。1.2 手术方法 :患…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72岁。 2 0 0 1年 8月因走路不慎滑倒致左股骨颈骨折入院 ,在硬膜外麻醉 X线机下行经皮骨圆针 (3根 )内固定 ,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X线拍片对位对线良好 ,住院2周后出院 ,3个月后下床活动 ,1a后出现腹痛入院 ,经 X线拍片有一根骨圆针 2 / 3通过髋臼已进入盆腔 ,立即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取出 ,探查脏器无损伤 ,另外 2根一并手术取出 ,术后经抗菌对症治疗治愈出院。讨论 :由于髋关节内固定时间长 ,骨折已愈合 ,骨圆针松动 ,其尖端锐利 ,在人行走活动时 ,由于肌肉的挤压很容易使针穿破髋臼进入盆腔致盆腔脏器损伤 ,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效果,并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中位数9个月,均未见感染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螺纹钉治疗,可以有减少对患者股骨头血管化以及对血运的破坏,能够有效地保证骨折端的稳定性,且该手术方法创伤小,不需要术后进行特殊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闭合多针内因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在X线和骨牵引下,行股骨颈骨折复位,直径3.5mm斯氏针,闭合多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结果本组42例骨折中,无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全部愈合,本人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并非少见。由于青壮年股骨颈骨质坚固,造成骨折的外力较强,骨折端错位程度较重,因而局部的血管损伤亦较重。因此,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比老年人高。多年来,人们虽为解决这一难题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如三刃钉、Knowles钉、多根斯氏针、加压螺纹钉、股骨瓣植入等,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仍较高。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3枚7.0mm空心螺丝钉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枚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麻醉成功后,C臂X光机床边透视下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于大粗隆下打入两枚克氏导针,再用长短合适的双头加压螺纹钉套入导针内拧入作内固定.结果 72例患者,经11个月~10年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结论 两枚双头加压螺纹钉内同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更简便、效果较为满意的优点,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3岁。因左肩胛骨关节盂骨折伴左肩关节半脱位3个月于1996年5月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用两枚克氏针(0.2cm×1.5cm)呈交叉型内固定,针尾露出皮外1.0cm,用石膏托、三解架做外固定。术后X线片示左肩关节内固定对位对线良好,其中一枚克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岳阳市二人民医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5~57岁,平均32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患者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2001年2月收治一例"左股骨颈骨折(基底型)"病人.入院一周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及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等治疗及护理,病情明显好转,住院47天,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6岁.住院号是013362.因平地滑倒致左髋部肿痛不能站立半小时收入住院.入院前摄左髋关节正侧位片示:左股骨颈骨折(基底型),骨折无明显移位.入院当天行胫骨结节牵引制动,第3天水肿高峰期过后,在透视下行多根鱼鳞钉经皮内固定,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维持骨牵引.  相似文献   

14.
杨金勇  曹朋 《江苏医药》1996,22(8):573-573
自1989年4月~1995年7月,我们采用多外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经随访认为多钟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固定,且操作简单,疗效较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采用多针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45~78岁,平均63.4岁。其中头下型7例,头颈型30例,经颈型16例,基底型15例,按移位程度分类:GardenⅡ型23例,Ⅲ型34例,Ⅳ型11例。二、治疗方法患者经血常规、胸透、心电图检查后,4小时内即可在电视X线机透视下牵拉复位,然后在局麻下行斯氏针作闭式穿刺内固定。针径在2.5~35mm之间,外数一般为3枚。…  相似文献   

15.
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囊内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枚螺钉内固定加囊内减压术治疗股骨颈囊内移位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股骨颈囊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减压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减压组行3枚螺钉固定加关节囊切开减压术;对照组单纯行3枚螺钉固定术.通过X线摄片观察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的发生率.结果 减压组有移位的68例患者中,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10.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9%(24/65)(P<0.05).结论 采用三枚螺钉内固定联合囊内减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囊内骨折,能够降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是引起并发症最多的一类型骨折,因此在处理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手术治疗是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一个积极有效的方法。本院自1985年以来手术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36例,采用三翼钉、多枚克氏针、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几种手术方法治疗,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X线光机下,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成功后,经股骨外侧向股骨头打入三枚导针,旋入三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并对其随访及临床分析.结果随访得71例,有66例骨折愈合、髋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或有轻微的疼痛、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占93.0%.骨折不愈合5例,占7.0%.股骨头坏死6例,占8.5%.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好,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常规检查后急诊或者48h内,经C臂X光机监视下确认复位后,于大粗隆顶点下小切口切开皮肤后,向股骨头方向穿入4~5枚Φ3.0~3.5mm克氏针。术后穿"丁"字鞋,行患肢主功能锻炼。结果本组41例获随访,平均18(10~38)个月,骨折愈合37例,愈合率90.1%,4例出现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坏死率9.9%。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0.4%。结论小切口下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小切口减少对供应股骨颈的残存血供的破坏,早活动、晚负重能明显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治愈率,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3岁,农民。3个月前,因摔伤致右股骨颈骨折,在我院行皮肤牵引及透视下右股骨颈骨折闭合穿针术,术后7天出院。15天开始拄双拐下地行走,2月后来我院复查。X线提示:右股骨颈陈旧性骨折,断端对位线尚好,有少许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有1枚克氏针内固定,盆腔内见有2根长约160  相似文献   

20.
应用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续忠  尹双波 《天津医药》2000,28(7):430-43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多。以往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多根骨圆针或螺纹针等内固定,术后易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或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近年国内较普遍采用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该钉的设计能较好地对抗使骨折分离的拉应力,并由于钉有螺纹,不易松动,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1996年2月~1998年12月应用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了股骨颈骨折4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