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和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小鼠脑和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 5 0Hz、0 .2mT或 5 0Hz、6 .0mT电磁场暴露 2周 ,采用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0 .2mT和 6 .0mT电磁场暴露后 ,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5 .6 0±1.4 7) %和 ( 4 .73± 0 .4 8) % ,与对照组 [( 2 .90± 0 .75 ) %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4 .19± 2 .0 8) %和 ( 3.38± 0 .6 5 ) % ,与对照组 [( 1.84± 0 .76 ) % ]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脑细胞G0 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 80 .2 1± 1.6 8) %和 ( 79.5 4± 0 .5 6 ) % ,肝细胞G0 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 79.4 2± 1.80 ) %和 ( 80 .4 7± 1.79) % ,与对照组 [分别为 ( 76 .85± 0 .83) %、( 73.36±3.10 )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与此同时 ,S期和G2 +M期的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可能诱发小鼠脑和肝细胞周期改变 ,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和肝脏c-fos 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小鼠脑和肝组织c fos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暴露于 5 0Hz、0 .2mT及 5 0Hz、6 .0mT的电磁场中 ,持续 2周或 4周 ;采用竞争性RT PCR方法检测小鼠脑和肝脏c fosmRNA水平。结果  5 0Hz、0 .2mT及 5 0Hz、6 .0mT电磁场暴露 2周后 ,小鼠脑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78± 0 .0 0 76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0 92± 0 .0 0 4 2 )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 0 .0 0 12± 0 .0 0 0 5 )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17± 0 .0 0 5 5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4 8± 0 .0 16 2 )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0 .0 0 0 5± 0 .0 0 0 5 )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2mT和 6 .0mT电磁场暴露4周后 ,小鼠脑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0 0± 0 .0 0 5 4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98±0 .0 0 79)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 0 .0 0 15± 0 .0 0 0 8)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组织c fosmRNA的水平分别上升为 ( 0 .0 173± 0 .0 12 2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33±0 .0 0 90 )amol 12 0ngcDNA ,而对照组无表达。结论  5 0Hz电磁  相似文献   

3.
极低频电磁场及与铅联合作用对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及其与铅的联合作用对小鼠脑和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暴露于 5 0Hz、0 .2mT或 6 .0mT的电磁场中 ,持续 2周 ,同时染铅 (5 0mg/kg) ,观察小鼠脑和肝脏氧化、抗氧化系统和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 电磁场暴露下 ,脑和肝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分别为 (1.35± 0 .0 9)、(6 .15± 0 .2 8)nmol/mgpro(0 .2mT)和 (3.98± 0 .10 )、(6 .5 0± 0 .79)nmol/mgpro(6 .0mT) ,较对照组 [分别为 (1.33± 0 .12 )、(3.95± 0 .2 1)nmol/mgpro]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总抗氧化能力 (T AOC)分别为 (3.99± 0 .39)、(1.92± 0 .32 )U/mgpro(0 .2mT)和 (3.12±0 .37)、(1.5 7± 0 .14 )U/mgpro(6 .0mT) ,较对照组 [分别为 (4.39± 0 .4 8)、(2 .4 5± 0 .2 1)U/mgpro]明显升高 ;肝谷胱甘肽 (GSH)含量也较对照组有所下降。脑细胞和肝细胞膜流动性分别为 1.2 2 4± 0 .190、1.894± 0 .0 76 (0 .2mT)和 1.15 9± 0 .179、1.5 16± 0 .2 0 4 (6 .0mT) ,较对照组 (分别为 1.396± 0 .0 4 0、2 .899± 0 .5 5 2 )下降。电磁场暴露 (6 .0mT)合并染铅 ,与单独电磁场暴露组相比 ,脑和肝脏组织MDA含量分别升高为 (8.4 0± 0 .72 )、(12 .88± 1.0 9)nmol/mgpro ,GSH含量分别升高为 (16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50Hz电磁场暴露对小鼠睾丸细胞DNA以及精子染色质结构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雄性小鼠暴露于0.2mT或6.4mT、50Hz电磁场中,持续4周,分别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精子染色质结构检测法分析睾丸细胞DNA断裂情况以及精子染色质结构。结果经电磁场暴露后,0.2、6.4mT组睾丸细胞彗星的相对尾长、彗尾相对DNA含量分别为17.86%±14.60%、2.32%±4.26%及17.88%±13.71%、2.35%±3.87%,与对照组(13.06%±12.38%、1.52%±3.25%)相比,均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6.4mT组发生DNA迁移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7.83%、39.38%,对照组为25.64%。流式细胞术对精子染色质结构检测的结果表明,S.D.αT(αT分布标准偏差)、XαT(αT均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COMPαT(主群以外的精子占总精子的百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上升的趋势。结论极低频电磁场可引发睾丸细胞DNA链断裂增加,可能引起精子核染色质浓缩异常。  相似文献   

5.
慢性苯染毒小鼠DNA损伤及体内抗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苯对体内DNA的损伤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酶体系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小鼠进行静式吸入染毒 2个月 ,每天 4h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对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进行检测 ;同时检测肝、脾、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小鼠骨髓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百分率分别为骨髓细胞 (83.5 6 %± 10 .2 8% )、(92 .5 4 %± 15 .93% ) ;外周血淋巴细胞 (41.2 7%± 6 .0 3% )、(6 5 .79± 11.6 2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13%± 0 .5 2 %、2 .2 1%± 0 .31%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呈剂量 -反应关系。高、低浓度组小鼠肝匀浆SOD活力 [(75 4 .33± 116 .30 )、(6 94 .2 6± 116 .30 )U/mgpro],GSH Px活力分别为 [(2 2 .5 2± 3.31)、(18.5 6± 4 .97)U/mg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999.92± 188.2 4 )、(35 .31± 6 .6 3)U/mgpr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高、低浓度组小鼠脾匀浆GSH Px活力分别为 [(31.38± 2 .71)、(2 5 .30± 7.4 4 )U/mg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7.11± 3.4 2 )U/mgpr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6.
甲萘威农药生产职业暴露对男工精子和精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甲萘威的男性生殖毒性。方法 选择某农药厂接触甲萘威生产的男工31名为暴露组;该厂行政区男性员工4 6名为内对照组;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男性员工2 2名为外对照组。对各组环境空气中甲萘威及其相关气体异氰酸甲酯(MIC)、氨气及总酚进行连续3d的监测;选暴露组及外对照组各3人进行个体采样并测定其皮肤污染量;收集各组人群的精液,进行精液质量、精子的形态学评价,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分析精子的运动能力。结果 暴露组作业环境空气中甲萘威的几何平均浓度(G)为5 2 .4 1mg/m3 、总酚为0 .0 8mg/m3 ,均高于内、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或P <0 .0 1)。暴露组男工个体采样甲萘威浓度(G)为7.38mg/m3 ,皮肤的污染量(G)为86 2 .4 7mg/m2 ;外对照组均未检出。暴露组男工精子直线运动速度[VSL ,(2 6 .2 9±7.84 )μm/s]、鞭打频率[BCF ,(3.99±1.5 5 )Hz]、直线性(LIN ,39.89%±6 .0 0 % )、前向性(STR ,71.5 1%±11.2 2 % )均低于内、外对照组,精液黏稠度、精子活动度异常率及精子总畸形发生率均高于外对照组,精液量[(2 .39±1.4 4 )ml]、精子活动度[(1.77±0 .6 1)级]低于外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甲萘威职业暴露对男工精子和精液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汽车尾气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汽车尾气对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使昆明种雄性小鼠吸入汽油车尾气每天20min ,连续20d。观察小鼠脾脏的脏体系数和外周血红细胞计数 ,以补体致敏酵母血凝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结果暴露于汽车尾气的小鼠脾脏系数[(4 84±0 53)mg/g]和红细胞计数[(5 83×1012±0 25×1012)个/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 55±0 68)mg/g,(7 71×1012±0 29×1012)个/L] ;当血凝滴度为1∶8时 ,暴露组血凝阳性率(12 5%)显著低于对照组(82 5%) ,χ2=39 2,P<0 05。结论汽车尾气使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8.
硫酸镍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硫酸镍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损伤的机制 ,为镍毒性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硫酸镍 1.2 5、2 .5 0、5 .0 0mg kg腹腔注射染毒 ,每日 1次 ,连续 2周。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睾丸组织Ni含量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 (T)、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的含量 ;酶法检测睾丸组织一氧化氮 (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结果 硫酸镍可导致睾丸组织Ni含量 [(0 .2 2± 0 .0 3)、(0 .34± 0 .0 4 )、(0 .4 1± 0 .0 2 ) μg g]增高 ;T、FSH和LH的含量降低 ;抑制睾丸组织NOS活力 [(33.6 5± 2 .93)、(2 6 .5 3± 9.5 2 )、(10 .2 0± 2 .74 )U g]的同时引起NO含量 [(0 .2 6± 0 .0 3)、(0 .18± 0 .0 5 )、(0 .15± 0 .0 2 )mmol g]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硫酸镍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可能与其导致T、FSH和LH的含量降低以及抑制睾丸组织NOS活力而使NO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9.
氰戊菊酯对小鼠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氰戊菊酯 (fenvalerate ,Fen)对小鼠精子体外获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 2 0 0 μl小鼠精子细胞悬液加入不同终浓度Fen染毒后 ,CO2 孵箱 3 7℃培育 2h ,以金霉素 (chlortetracycline ,CTC)荧光染色后涂片观察小鼠精子体外获能培养后B型精子的发生率。[结果 ]以终浓度为 0、0 .62 5、1.2 5、2 .5、5 .0、10 .0、2 0 .0 μmol·L-1的Fen处理小鼠精子 ,其B型精子发生率分别为 ( 5 5 .0 5± 0 .43 ) %、( 5 2 .0 2± 1.2 9) %、( 4 7.13± 0 .87) %、( 4 0 .0 8± 0 .3 2 ) %、( 3 5 .79± 0 .88) %、( 2 8.66± 0 .96) %、( 2 7.89± 1.5 6) % ,半数有效剂量 (ED50 )为 5 μmol·L-1,其作用呈剂量 反应关系。同时Fen以时间依赖方式抑制B型精子发生率。进一步观察到 2 .5、5 .0、10 .0、2 0 .0 μmol·L-1的Fen组小鼠精子 ,与对照组相比 ,其精子细胞膜脂质流动性下降 [以 1,6 二苯已三烯 ( 1,6 diphenyl 1,3 ,5 hexatriene ,DPH )为荧光探针 ] ,作用呈剂量 反应关系。 [结论 ]氰戊菊酯抑制小鼠精子体外获能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氰戊菊酯降低了精子细胞膜脂质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极低频磁场对HepG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是否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Ca2 +]i)。方法 Fura 2负载HepG2细胞分别在 1.5 5mT(均值 )、16Hz脉冲磁场处理 6 0min ,30 0mT、2Hz旋转磁场处理 5min后 ,用荧光光度计检测 [Ca2 +]i;实时检测 0 .9mT(有效值 )、16Hz正弦磁场对 [Ca2 +]i的影响。结果 在 1.5 5mT、16Hz脉冲磁场处理后 ,对照组和处理组R值 (F34 0nm   F380nm   )分别为 2 .4 5 19± 0 .2 378、2 .5 2 6 6± 0 .2 915 ,30 0mT、2Hz旋转磁场处理后R值分别为 1.36 5 0± 0 .0 6 2 6、1.36 0 2± 0 .0 771。 0 .9mT、16Hz正弦磁场处理下R值数据点拟合趋势线斜率比 [r(50 1~ 1 0 0 0 )    r(0~ 50 0 )   ]分别为 1.12 13± 0 .4 5 5 9、1.0 72 7± 0 .1971,截距之比 [b(50 1~ 1 0 0 0 )    b(0~ 50 0 )   ]分别为 0 .9912± 0 .0 0 98、0 .9979± 0 .0 0 6 0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以及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下未发现磁场对HepG2的 [Ca2 +]i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雌性生殖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极低频电磁场(ELF EMFs)暴露对孕鼠妊娠和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孕鼠于妊娠期全程暴露于50 Hz、1.2 mT电磁场(8 h/d),观测其体重变化、分娩情况以及仔鼠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ELF EMFs暴露组孕鼠妊娠后期的平均体重增长率为29.0%,明显低于对照组(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率明显降低,仅为对照组的60%,并见有流产、早产及死胎、畸胎情况。ELF EMFs暴露组仔鼠平均每窝胎数为7只,明显低于对照组(11只);出生2周内平均体重增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牙和开眼时间[(252±24)、(336±19)h]迟于对照组[(226±12)、(319±1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妊娠期ELF EMFs暴露可对雌鼠妊娠和子代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电磁噪声阻断极低频磁场对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电磁噪声对 5 0Hz磁场诱导的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抑制的干预作用。方法 小鼠成纤维细胞 (NIH 3T3)受 5 0Hz 0 .4mT极低频磁场或磁场加同等强度的电磁噪声联合作用 2 4h后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 ,采用荧光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FRAP)测定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  0 .4mT磁场单独作用明显抑制细胞的GJIC ,其荧光恢复率为 2 7.6 7%± 5 .12 % ,与对照组(45 .5 7%± 9.72 %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而磁场与电磁噪声联合作用 (5 2 .6 1%± 8.30 % )明显拮抗磁场对GJIC的抑制作用 ,与 0 .4mT磁场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并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电磁噪声对极低频磁场诱导的GJIC的抑制具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噪声磁场阻断工频磁场对佛波酯的协同抑制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噪声磁场对低强度工频磁场诱导或增强致癌物 12 氧 14 酰佛波 13酯(TPA)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 (GJIC)抑制作用的干预。方法 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受5 0Hz 0 2mT、0 2mT TPA极低频磁场或 (和 )同等强度的噪声磁场作用 2 4h后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用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测定细胞的GJIC功能。结果  0 2mT工频磁场与TPA可协同抑制GJIC功能 ,其荧光恢复率为 (2 3± 11) % ,与对照组的 (46± 19) %及TPA组的 (34± 17) %比较 ,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当叠加 0 2mT噪声磁场后 ,荧光恢复率为 (35± 19) % ,可显著拮抗 0 2mT磁场对TPA的协同抑制作用。结论  0 2mT噪声磁场可以阻断同等强度磁场协同TPA抑制细胞GJI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进行频率为12Hz、强度为0.9mT交变极低频电磁场暴露,每天暴露8h,连续15d,对照组不进行电磁场暴露。结果暴露于极低频电磁场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频率为12Hz、强度为0.9mT的极低频电磁场可能具有增加抗氧化酶活力,使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频磁场辐照导致细胞连接蛋白Cx43的异常移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 5 0Hz正弦磁场对细胞连接蛋白Cx4 3移位的影响 ,以探索极低频磁场 (ELFMF)抑制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的机制。方法 用 5 0Hz、0 .8mT的正弦磁场和 (或 )十四酰基咐哌醇酯 (TPA ,5ng/ml)对培养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处理 2 4h(其中TPA处理 1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连接蛋白Cx4 3定位的测定 ;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胞浆和核内Cx4 3蛋白的含量。结果 正常组细胞间连接处有明亮的点状标记 ,连接成线 ;TPA处理组、0 .8mT正弦磁场单独作用组及 0 .8mT正弦磁场联合TPA处理组细胞的连接处标记斑点均较正常组减少 ,大量Cx4 3蛋白标记斑点出现在胞浆内 ,且在核附近聚集。各组核内Cx4 3蛋白条带很淡 ,而胞浆内Cx4 3蛋白含量ELF组 (2 .0 3± 0 .89)和TPA组 (2 .4 3± 0 .82 )明显增加 ,与正常组 (1.0 4± 0 .17)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5 0Hz正弦磁场直接和 (或 )协同TPA抑制体外培养细胞GJIC功能与细胞连接蛋白Cx4 3内移至胞浆有关  相似文献   

16.
极低频磁场对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克隆和鉴定本研究室经DD法在Daudi细胞中筛选到的一个极低频磁场的特异反应基因 (MF 1) ,并在多种磁场敏感细胞中证实该基因反应的普遍性 ,为揭示磁场所致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克隆、序列分析MF 1片段 ;选择HL 6 0、L12 10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 (CHL)等细胞 ,用Northern技术观察该基因在不同条件的磁场辐照 (5 0Hz磁场 ,磁通密度分别是 0 .1mT和 0 .8mT ,辐照时间分别是 2 0min和 2 4h)后该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克隆测序及与GeneBank同源性比较表明 ,MF 1序列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1基因 (CO1)有 10 0 %同源性。HL 6 0、L12 10和CHL等细胞在 0 .1mT、0 .8mT磁场辐照 2 0min后 ,CO1转录水平 (分别为 0 .38± 0 .12、0 .37± 0 .0 4 )均比对照组 (0 .5 8± 0 .12 )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辐照 2 4h后 ,3种细胞该基因转录水平 (分别为 0 .4 6± 0 .0 9、0 .4 5± 0 .0 9)亦比对照组 (0 .6 5± 0 .0 6 )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O1是磁场辐照密切相关的反应基因之一。磁场可能通过影响CO1的转录水平来影响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 ,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