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开展常规施肥、纯化肥施用、有机无机配施和秸秆粉碎还田结合化肥施用4种典型的粮田土壤管理技术模式对粮田土壤培肥的效果、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粮田培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部分化肥玉米季较常规施肥能提高作物产量11.9%,小麦季提高14.44%,与纯化肥施用、有机无机配施两种技术模式相比产量略有提高或基本持平,但无显著差异。同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玉米季和小麦季分别提升土壤有机质5.56%和9.60%。因此在京郊粮田土壤管理上推荐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的技术模式,并且在玉米秸秆还田填加秸秆腐熟剂。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优化张掖市马铃薯施肥技术,提高栽培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张掖市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站在2019—2020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组合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耕地质量的影响,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化肥以及不同组合模式和不同组合变化因子对土壤养分、土壤质量、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常规施肥组合下马铃薯增产最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孔隙度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经济效益明显,土壤改良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还可以保持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因此,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重点从科学施肥、秸杆还田、有机肥施用、轮作休耕、减少化肥与农药施用、退化和障碍土壤改良六个方面提出了地力培肥的措施,培肥地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陶云彬  刘晓霞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206-2208
连续开展11年长期定位试验以探索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绿肥还田,紫云英清种还田、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两种绿肥种植模式均可提高后茬水稻产量,但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处理水稻产量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处理。连续开展11年绿肥还田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紫云英清种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初始值提高19.3%,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4.0%。可见,紫云英清种或与油菜混播还田均可长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后茬作物产量,两者相比,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的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果优于紫云英清种还田。因此,紫云英与油菜混播还田可作为绿肥种植新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培肥措施对旱地土壤肥力和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旱地高粱作物上连续3年定点实施不同有机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均能培肥旱地土壤,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以农家肥配合豆科绿肥翻压(处理C)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最明显,不施肥处理养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3年高粱平均产量以处理E(施用商品有机肥)增产最显著;处理B、C、D有机肥还田总量不变,但高粱产量还是有明显差异.不施肥处理高粱产量逐年递减.说明,土壤养分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及时培肥.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玉米上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硅钙钾镁肥、田佳佳、培地康、粤田富贵、金菌冠、生石灰6种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玉米产量、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上施用6种土壤调理剂,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9.8~36.9mg·kg~(-1);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提高了3113.7~6814.1mg·kg~(-1);土壤pH值提高了0.71~0.87,其中施用培地康土壤调理剂的pH提高了0.87。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6种土壤调理剂均能使玉米产量提高15.01~164.20kg·667m~(-2),增产3.45%~37.76%,以施用培地康土壤调理剂增产效果最明显,且施用培地康土壤调理剂的玉米纯收益、产投比高于其它土壤调理剂。研究表明,6种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玉米产量,增加效益;施用培地康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增加玉米产量和效益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酸化土壤的改良是采取"就地取材、就近生产、就近施用"的原则,根据酸化程度,大面积施用生石灰或土壤调理剂,改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减少酸性肥料施用,结合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对酸性土壤进行综合改良。一、根据土壤酸化程度科学选择改良产品1.对pH5的强酸性土壤首选氧化钙(CaO)含量80%、汞含量≤2毫克/公斤、砷含量≤10毫克/公斤、镉含量≤3毫克/公斤、铅含量≤50毫克/公斤、铬含量≤5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8.
介绍改土培肥提升土壤质地的技术措施,包括应用腐熟剂快速腐解还田秸秆、推广绿肥种植、施用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种植耐酸作物、增强土壤保墒能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措施,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绿肥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结果表明:绿肥翻压还田可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等肥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未种植绿肥相比,绿肥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钾等含量,降低土壤容重、p H值。绿肥还田可提高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7.83%。  相似文献   

10.
<正>柑橘施肥的原则针对柑橘生产中忽视有机肥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土壤酸化严重,瘠薄果园面积大,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和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等的不合理,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普遍,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果园绿肥,实施果园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适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方法]采用不同农业废弃物资源,通过田间培肥的方式研究其对中低产水稻田土壤养分、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更加显著,化肥与秸秆处理还能明显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培肥方式中,化肥+沼渣处理作物产量最高;在秸秆还田措施中,与未添加腐熟剂的处理相比,添加腐熟剂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结论]化肥与秸秆、沼渣的配合施用对中低产田土壤性质和肥力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沃土工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首先要求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以种植冬绿肥、秸秆还田,积造农肥为主,辅之以施用有机复合肥;其次是应用现代先进的土壤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科学配肥、施肥技术,通过对土壤采样分析诊断,然后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供肥强度、作物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应用计算机专家系统预测目标产量及其所需的各种肥料数量和配比,向农户提供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克服施肥的盲目性,减少肥料浪费,提高化肥利用率,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培肥措施对烟田肥力及烟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烟田土壤由于连作、施肥不合理等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烟草品质无法提高,而且西北地区烟田培肥研究相对滞后,使得烟草行业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对近年来的烟田土壤培肥措施研究进行综述,表明有机肥、化肥、绿肥等的施用对烟田土壤质量的提高及烟草品质、产值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有机肥施用是当前最紧迫、最实用的培肥措施之一;同时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土样进行针对性的培肥,才能获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环境友好型下烟田土壤的培肥。  相似文献   

14.
农田土壤酸化改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化导致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差,改变了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为了探索和研究土壤改良技术对淮南市农田土壤酸化的缓解程度,提出适于提高全市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为制定科学合理、实效的施肥结构调整、培肥地力、防止酸化等耕地综合治理方案奠定基础,该文特进行了不同化学改良剂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改良措施均能提高pH值,其中以生石灰、磷矿粉或草木灰措施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植烟土壤酸化治理研究,将植烟土壤pH控制在适宜烟叶生长的最适范围,提高烟叶产量,提升烟叶品质.[方法]针对利川市部分烟区植烟土壤酸化日趋严重的现状,采取大区对比试验的方式,实施多种植烟土壤酸化治理措施来进行土壤改善的研究.[结果]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施用生石灰调节植烟土壤酸碱度技术、硝酸钾替代硫酸钾技术、使用生物有机肥等植烟土壤酸化治理措施,均能达到很好的植烟土壤改良和酸化治理效果,且能有效解决植烟土壤酸化给烟叶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病害发生程度,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结论]该研究对利川烟区植烟土壤改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淮北砂姜黑土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小麦高产高效平衡施肥技术 ,结果表明 ,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锌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小麦产量超过施用大量有机肥的农民习惯施肥产量。平衡施肥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培肥地力 ,为作物高产稳产打下地力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南方丘陵区芝麻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有机培肥措施,通过不同用量的秸秆和生物黑炭还田试验,研究了其对芝麻产量以及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和生物黑炭处理的芝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42.7%~89.0%和75.6%~118.3%,秸秆产量分别增加了24.2%~39.3%和43.6%~61.9%;同时,施用秸秆或生物黑炭可以较好地改良土壤酸化情况,并提升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含量,且生物黑炭的效果优于秸秆直接还田;在试验设置的用量范围内,生物黑炭施用量越大,作物增产幅度和土壤肥力提升幅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屠伟杰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71-73,84
对北仑区各乡镇(街道)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北仑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速效养分有效磷总体过量,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全区土壤酸化程度严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普遍偏低,保肥能力差。同时,笔者提出了实施酸性土壤改良,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轮作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土壤改良培肥的效果,以稻麦轮作为对照,通过连续3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a的稻麦轮作与稻肥还田,不同类型土壤肥力对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的响应程度不同。综合来看,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有利于提高丘陵地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但对土壤肥力的提升程度还受到不同土壤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壤环境的优劣决定着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国内烟区土壤因连年施用大量化肥,土壤理化性状不断恶化,本文对当前植烟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有机肥施用、绿肥翻压、秸秆还田、土壤改良剂等土壤改良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植烟土壤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