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镀锌钢板进行混合稀土和三聚磷酸盐的协同钝化,通过中性盐雾试验、3%CuSO4点滴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稀土与三聚磷酸盐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显示:稀土与三聚磷酸盐复合钝化膜明显提高了镀锌层的自腐蚀电位,大大提高了镀锌钢板的防护性能,且其耐蚀性明显优于低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2.
方支灵  张英杰  董鹏  柳承辉 《材料保护》2012,45(7):38-40,75
采用稀土-三聚磷酸盐2步钝化法,对镀锌钢板进行复合钝化。考察了稀土、三聚磷酸盐钝化添加剂用量及工艺条件对复合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优化并得出了最佳复合钝化工艺:稀土钝化采用25g/L混合稀土,3 g/L硼酸,15mL/L H2O2,7g/L硅酸钠,pH值2.2左右,室温钝化15s;三聚磷酸盐钝化采用15 g/L三聚磷酸钠,0.8g/L添加剂、3g/L过硫酸钾,室温钝化30 s。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试和分析复合钝化膜元素组成,结果显示:复合钝化膜含有稀土,P,O等元素,其主要由Ce3(PO4)4和Ce3(ZnP3O10)4组成。  相似文献   

3.
在氯化钾镀锌工艺及镀锌层三价铬钝化液中,添加以稀土为主体的稀土添加剂能明显地提高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镀锌层三价铬钝化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斐  王玥  孙华  王璐  修先文 《材料保护》2012,45(2):35-37,48,85
为了提高镀锌钢板的耐蚀性,采用三价铬钝化液对镀锌层进行了钝化处理。研究了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确定了三价铬钝化最佳工艺。测试表明:制备的钝化膜的耐蚀性与六价铬钝化膜相当。通过SEM,EDS,XRD和极化曲线分析了膜层的形貌、成分及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钝化膜主要含有ZnO,FeCr,ZnCrxOy等物质,这些物质构成了平整致密的膜层保护金属基体,从而提高了金属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增强镀锌黑色钝化膜附着力的改良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度针对镀锌层黑色钝化膜干燥之前柔软易脱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硫酸盐-磷酸盐型的银盐黑色钝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黑色钝化溶液组成,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用SEM、NSS等方法评价了黑色钝化膜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黑色钝化工艺完全能够满足镀锌件(特别是滚镀件)黑色钝化的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几种常用锌层无铬钝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铬钝化技术利于环保,是近年来镀锌件后处理的研究热点。从成膜机理、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方面,分别介绍了镀锌层无铬钝化技术中应用前景较好的硅酸盐钝化、稀土钝化、钛盐钝化及有机硅烷钝化,指出了今后无铬钝化的研究方向:加强复合钝化研究;寻找合适的物质提高钝化膜的自愈能力;重视钝化膜及钝化液的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镀锌层三价铬钝化膜的性能仍不完善,为了进一步增加钝化膜的耐腐蚀能力,将纳米SiO2加入到三价铬钝化液中,对电镀锌层进行常温彩色钝化-封闭同步处理。通过中性盐雾试验与电化学极化曲线对钝化膜的抗腐蚀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钝化液中纳米SiO2含量为3.5g/L时,钝化液稳定,与三价铬共沉积,产生协同作用,钝化膜光亮,镀锌层的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稀土铈盐对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三价铬彩色钝化液中添加硫酸铈1.5 g/L时,钝化膜的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能最好。对比三价铬钝化膜及含铈三价铬钝化膜的外观颜色,发现稀土铈盐的添加加深了彩色钝化膜的色泽,提高了钝化膜的亮度及均匀性。从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可知,2种钝化膜膜层明显,且含铈钝化膜的表面致密度更高。通过能谱仪(EDS)分析可知,稀土铈元素参与了成膜过程。黏着力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表明,含铈三价铬钝化膜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初步分析镀锌层三价铬彩色钝化膜的成膜过程可知,成膜反应和溶解膜反应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过程,通过控制钝化浸渍时间和钝化液的p H值,控制钝化膜的溶解,可以提高钝化膜的致密性。  相似文献   

9.
镀锌层光亮黑钝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镀锌层进行低浓度CrO3和银盐的黑色钝化处理,获得了光亮乌黑色的表面钝化膜,经耐磨性、光老化性和耐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镀锌黑色钝化膜层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环保型的镀锌层彩色钝化液,以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镀锌层表面三价铬彩色钝化液的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成膜温度、p H值、钝化时间、空停时间及干燥方式对钝化膜外观颜色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钝化液的最佳组分为7.5 g/L硝酸铬、6.0 g/L柠檬酸、1.0 g/L硝酸钠、1.0 g/L硫酸钴、2.0 g/L氯化钠;最佳工艺参数为p H值2.5,成膜温度35℃,钝化时间90 s,空停时间20s,电吹风干燥;采用本法对镀锌层进行彩色钝化,膜表面质量及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钕铁硼永磁体镀锌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贺琦军  李卫  潘伟 《材料保护》2002,35(7):22-23
比较了钕铁硼磁体镀锌层各种钝化工艺所形成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发现镀锌层厚度对钕铁硼磁体的耐蚀性影响很大,在常规钝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钛(Ⅳ)离子能明显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采用Zn-Ni合金电镀获得的镀层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镀锌层无铬彩色钝化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研究了硅酸盐无铬彩色钝化工艺条件对钝化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钝化工艺:30.0 g/L Na2SiO3,25.0 g/L H2SO4,25.0 g/L H2O2,0.1 g/L CuSO4,pH值1.5~2.5,钝化时间10~100 s。最佳工艺条件下,分别对酸性和碱性镀锌件进行硅酸盐彩色钝化,并与六价铬盐钝化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镀锌层硅酸盐钝化可以在表面获得彩色、光亮、均匀的钝化膜,膜层的颜色是由膜的化学组成和光的干涉共同作用的显现;耐蚀性能与六价铬盐钝化膜相当,耐中性盐雾腐蚀可达到200 h,且用于碱性镀锌的钝化效果明显优于酸性镀锌;该工艺成本低,无污染,有望代替传统铬酸盐彩色钝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锌镀层硅酸盐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通过中性盐雾试验、3%CuSO4点滴试验对比研究了锌镀层、硅酸盐钝化膜及低铬酸盐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并用极化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硅酸盐钝化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硅酸盐钝化膜明显提高了锌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其耐蚀性优于低铬酸盐钝化膜;硅酸盐钝化膜也明显提高了锌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有效地控制了其腐蚀的电化学过程,属阳极控制型。锌镀层硅酸盐钝化膜具有较高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锌镍合金钝化膜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锌镍合金钝化液组成及钝化处理工艺,通过对钝化液成分进行分析和钝化工艺的试验研究,采用能谱分析法和弱极化电流密度腐蚀试验方法对锌镍合金钝化膜性能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钝化液配方在pH值1.00-1.45、钝化温度35-55℃、钝化液Zn^2 ≤1.5g/L条件下,镍含量为6%-17%的锌镍合金镀层可以获得优良的Zn-Ni-Cr钝化膜,钝化的锌镍合金镀层耐腐蚀性能是电镀锌层、热镀锌层的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A3钢镀锌层钼酸盐钝化膜的组成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加速腐蚀试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A3钢镀锌层钼酸盐钝化膜的组成和性能.结果表明,钼酸盐钝化膜膜层厚度大于35nm,钝化膜外层钼元素以Mo^3+、Mo^6+形式存在,主要组成为:MoO3,Mo(OH)3,Zn(OH)2,ZnO,ZnM004;钝化膜内层钼元素以Mo^3+形式存在,主要由Mo2O3,Mo(OH)3,ZnO,ZnMo2O4组成.钝化膜表面层中的MoO4^2-具有抗氯离子等侵蚀性阴离子的破坏作用,使钝化膜具有阳离子选择性,提高镀锌钝化膜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浸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蚀性能,针对目前无铬钝化多为独立体系的有机物钝化或无机物钝化的情况,运用有机物与无机物进行复合钝化。通过正交试验法确立了热浸镀锌层无色钝化工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点滴试验、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复合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外观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钝化工艺为40 g/L丙烯酸树脂,20 g/L硝酸钠,40 g/L硅酸钠,15 m L/L过氧化氢;p H值11,钝化时间30 s,温度30℃,恒温烘干;钝化膜的耐蚀性能接近于三价铬钝化。  相似文献   

17.
锌表面混合稀土转化膜的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稀土转化能有效地改善镀锌层的耐蚀性能,某些条件下比低铬钝化效果更好,是代铬钝化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此,对镀锌件分别进行了低铬钝化和混合稀土转化处理.通过电化学测试,对比了镀锌层表面2种钝化膜的交流阻抗谱,比较分析了其腐蚀前后的交流阻抗谱及外观的变化,并考察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稀土转化膜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稀土能够在镀锌层表面形成耐蚀性优良的转化膜,此膜层受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硅烷与无机盐复合钝化的应用范围,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以硅烷偶联剂为主成膜物,磷酸盐、氟钛酸盐作钝化剂,Na2MoO4和NH4VO3作缓蚀剂,一步钝化制备了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硫酸铜点滴腐蚀、盐水浸泡、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技术对钝化膜层的微观形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在锌层表面起到了化学和物理的屏障作用,可以阻止腐蚀过程中的极化反应和锌的溶解,增强镀锌钢板的耐蚀性;无机-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的腐蚀面积小于5%,极化阻抗达到9kΩ,耐蚀性能接近铬酸盐钝化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制热浸锌层表面高耐蚀、绿色环保的无铬钝化工艺,对热浸锌板进行植酸钝化、硅烷钝化和植酸/硅烷两步复合钝化。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复合钝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Tafel曲线、盐雾试验及硫酸铜点滴试验分析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钝化膜的表面形貌,通过EDS分析钝化膜的成分,并提出复合钝化膜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植酸膜与硅烷膜通过"交联-协同作用"在热浸锌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层,较单一钝化膜更致密,耐蚀性能与三价铬钝化膜相当;经植酸/硅烷复合钝化处理后,锌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层阻碍O_2和电子在锌表面和溶液之间的转移和传递,改变了界面反应历程,从而提高了阴极极化,改善了复合钝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镀锌钢的耐蚀性,先用植酸进行钝化,再用硅烷进行钝化,形成复合钝化膜。通过硫酸铜点滴、碱浸失重和EIS阻抗法研究了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及其耐蚀机理;通过红外光谱及SEM分析了复合钝化膜的形貌及结构。结果表明:复合钝化膜有更好的耐蚀性,碱浸失重速率低于单一钝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2个数量级,达到3.142×10-8A/cm2;复合钝化膜结构紧密,抑制了电子与Zn2+在金属界面与腐蚀介质间的扩散和转移,阻碍了电化学腐蚀中的阴极还原反应,降低了镀锌层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