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微观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居民居住地选择和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了居住在轨道站点周边并选择地铁出行的概率,为解决居住地选择区位间的空间相关性,构建了交叉分层Logit概率估计模型。选取影响因素如个人属性、社会经济属性、出行特性和土地利用属性为联合选择模型影响变量,建立了轨道站点周边居住地和出行方式同时选择模型。利用Biogeme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同时模拟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引起的居住和出行方式选择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居住地离轨道站点越近的居民越倾向于使用轨道交通出行方式,当小汽车出行时间增加时靠近站点附近的居民越有改乘地铁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路况信息动态变化对出行路线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出行意愿调查问卷,针对有驾车经验的出行者进行调查。假定时间参数和费用参数为常数、费用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建立了出行路线选择的Logit模型和Mixed Logit模型,并对解释变量影响路线改变倾向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Mixed Logit模型的最大似然值、优度比和命中率都高于Logit模型。出行者对行程时间和时间信息动态变化的敏感程度十分接近,敏感度最高的是出行费用。个人属性中的年龄、驾龄和收入是影响路线选择行为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3.
首先定义了站点滞留系数,并对其进行计算,根据站点间有、无直达线路及站点拥挤情况将站点分为3类。从时间函数、换乘惩罚函数、发车间隔三个方面对Logit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模型中参数α和Tf对分配结果的影响,并对参数α和Tf进行了标定。最后对分配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Mixed Logit模型的私家车通勤出行时间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假定时间参数为常数,费用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出行路径选择的MixedLogit模型。利用大连市私家车出行者出行意向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150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各个参数的t检验值均比较显著,模型的优度比也较高,参数的估计值具有很强的集中性。采用150次仿真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私家车出行者通勤出行时间价值分布函数的参数估计值,得到该分布函数服从参数为2.73和1.09的对数正态分布。这一分布函数可以作为实施和评价道路拥挤收费项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消费品选择的用户效用极大化原理,应用促销对消费者满足程度的效用函数,构建了基于多项式Logit模型的快速消费品促销评估模型.通过对从市场调取的妇女卫生巾消费品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快速消费品促销效果评估模型的可行性.提出的评估模型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平为2的Nested Logit模型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定量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分担率.考虑乘客出行的便捷性因素,建立各交通方式的广义出行费用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平均票价计算方法.最后给出重庆规划轨道交通l、2、3、6号线票价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Logit模型得到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争模型。利用票价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交通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票价优化模型。在满足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求得一个最优票价,使轨道交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以达到减少拥堵以及节约能源的目的。最后选用实例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交通规划,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讨论了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其参数的标定方法,给出了集结模式下的交通方式预测的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法;按照Logistic回归分析的思想,对未来丹东市居民出行方式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调查得到的出行方式比例十分吻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回归推测未来交通方式更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混合系数线性模型参数的一种新估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混合系数线性模型转化为一般线性模型,借助于其相应的知识,给出了混合系数线性模型的固定系数,随机系数的期望和方差的新估计,证明了所得的估计为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并讨论了这些估计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直接分层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点云数据重建存在点与点之间几何拓扑关系建立困难和大量冗余数据两大难点.为实现数据的精确压缩,简化点与点之间拓扑结构的建立,采用基于最小距离关联点对的线面截交算法和截面轮廓数据的八方向编码追踪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直接分层处理,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区域运输通道交通方式选择3层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区域运输通道内交通方式的合理配置,建立基于用户最优的通道内交通方式选择3层Nested Logit模型.模型采用分层的建模思想,运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从概率的角度研究了通道内交通方式的选择问题.以京沪通道客运方式选择为例,并以京沪磁浮客流预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同时辅以一定量的交通调查,进行数据校合和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行人过街需求分布的考虑,分步解析了行人延误和机动车延误的组成因素和变化关系,建立了基于人行横道位置选择的行人-机动车系统延误模型,阐述了人行横道位置对相关延误的影响程度,并通过VISSIM仿真软件测算了北京某路段的最优人行横道位置。结果表明:行人平均延误与行人到达人行横道平均距离成正比,远大于机动车平均延误,且与后者成反比。  相似文献   

13.
引入路段传输模型用于模拟不同的交通需求条件下道路渠化区的长度对交通流的影响。提出了路段任意位置车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并构造了一种新的方法计算拥挤延迟,用于评价交通流的运行状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交通需求大小以及交通需求的均衡性是影响道路渠化长度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交叉口信号控制下渠化区长度的优化设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交站点需求过剩导致的运行效率下降问题,在分析跳站运行对4种O-D类型乘客出行时间影响的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建立了以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公交跳站运行方案优化模型。以杭州市实际公交线路为例,调查了详细的公交出行数据,并使用优化模型对该线路的跳站运行方案进行了设计,分析结果显示:跳站运行能够使所有乘客的总出行时间减少8.43%。  相似文献   

15.
采用陈述偏好(Stated preference survey,SP)调查法获取机动车出行者的出行行为数据,利用混合Logit模型建立了总体对象和典型对象出发时间选择行为模型。采用不同范围的出行行为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出行者的社会经济特性、预计的出行延误信息、对路网的熟悉程度、天气状况信息、交通信息的质量以及出行目的是影响出行者改变出发时间的主要因素,总体对象和典型对象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交通信息在不同环境中对出发时间选择行为的影响不同,从而可以为交通信息发布方法和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可靠度理论,明确了公共交通枢纽和枢纽换乘可靠度的涵义。在已有公共交通枢纽换乘可靠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优先级的公共交通枢纽多种方式及多条线路间换乘的可靠度模型。模型以各种交通方式客运量判定其优先级,并以此为依据,研究了枢纽内多条线路间换乘可靠度的权重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案例,通过与以往常用可靠度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最后提出了改善公共交通枢纽换乘可靠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国内外港口集装箱堆存策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将集装箱箱区贝位作业平衡率及集卡在泊位与箱区贝位运输距离这两个矛盾目标置于同一个目标函数,并构建了相应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然后通过Lingo语言,应用文献算例中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得出在港口集装箱堆存时同时考虑箱区贝位作业平衡率和集卡运输距离能够获得系统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