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一个新阶段,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不断推进,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城市化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解放众多农村剩余生产力,因而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对城市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了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转型经济中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城市化是转型经济背景下外来投资、乡村工业化进程和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其规划建设长期以来未受到规划界的足够重视。在吸纳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同时,其面临的土地问题、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等日益突出。分析了转型经济中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并以广东顺德为例说明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半城市化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云南建材》2014,(12):104-104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江苏镇江市新墙材企业转型升级的动作也开始加速。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世界建筑》2011,(3):12-15
2011人居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2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11人居环境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这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发展方式转型的背景下,以吴良镛院士创立的"人居环境科学"为主题,汇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居环境建设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加速阶段。在此期间,国家面临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等诸多挑战。作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分析方法,学术界也在探讨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发挥作用。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差异,笔者认为只有在认清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国外先进经验加以提炼,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和城市规划道路。  相似文献   

6.
陶一舟  严国泰 《华中建筑》2012,30(6):133-13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其实质是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这一棘手的问题,规划师不应该回避问题,一味地抱怨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因此该文以安徽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研究在现有管理体制、规划制度下,如何更好地解决风景名胜区城市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9)
全域城市化是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路、新战略,有利于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面临的城市病问题、"三农"问题和城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等众多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应积极探索全域城市化发展路径与措施,通过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优化和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不断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的制度缺陷,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半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区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人口半城市化现状、产生背景及其利弊,并对半城市化区域的界定、驱动力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和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半城市化不可持续,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半城市化现象的产生和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固化密切相关。最后提出,完全城市化需要从制度改革开始,创新与整合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构建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就业制度、教育制度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创新为配套,形成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跨世纪城市化发展态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华 《规划师》2000,16(4):93-97
世纪之交,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机制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作试图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化的新途径,以使我国的农民实现自愿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