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量子限域效应,量子点掺杂玻璃在宽波长范围内可产生可调谐的吸收和光致发光,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硫族铅系半导体具有窄带隙和较大的波尔半径,在大尺寸范围内具有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因此,由硫铅系化合物制成的量子点在光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量子点掺杂玻璃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为制作全固态小型光电器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纳米微晶掺杂滤光玻璃由于具有优异光学性质 ,近年来已成为光电子材料科学与技术关注的焦点之一。以硼硅酸盐玻璃为基质 ,通过对掺杂微晶组成、结构的设计以及颗粒尺寸的控制 ,系统的研究了纳米微晶的组成、结构以及纳米颗粒尺寸效应等因素对玻璃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玻璃吸收曲线的截止波长位置以及截止吸收系数主要取决于半导体纳米CdSexS1-x微晶的组成 ,吸收曲线的斜率取决于纳米微晶的颗粒尺寸分布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体-固体-溶液界面相转移和相分离法(LSS)制备单分散CdS量子点(CdS-QDs);通过自由基本体聚合合成单分散CdS量子点/聚苯乙烯(CdS/PS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HRTEM、XRD、FTIR、PL对CdS纳米晶、CdS/PSt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化学组成、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纳米晶为单分散,粒径约为4nm;所制备的CdS/PS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荧光性能及荧光稳定性,其聚合物中的CdS纳米晶仍然保持很好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具有ns2np1电子构型的金属离子(原子)掺杂玻璃,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微晶玻璃和半导体量子点等在近红外光通讯波段具有超宽带发光的新型发光材料.具有ns2np1电子构型的铋掺杂玻璃的σem(发射截面)和σem·.FWHM(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值分别是掺铒光纤放大器的2~3倍和10倍,σem·τ(荧光寿命)的值是掺钛蓝宝石的3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微晶玻璃结合了玻璃的易加工性和透明晶体具有高效宽带发光的优点.半导体量子点可利用量子尺寸效应,具有可调节红外宽带发光中心波长等特点.上述材料可能用于宽带光纤放大器的增益介质.探讨了其发光机理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纳米功能颗粒掺杂玻璃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纳米功能颗粒掺杂玻璃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是当前国际光学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纳米功能颗粒(金属和半导体)掺杂玻璃的制备工艺及特点作简单介绍,着重阐述该类复合玻璃的光学特性和应用。结合实验和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纳米晶(QDs)是一种三维团簇.它由有限数目的原子组成稳定的尺寸在2~20nm之间的微粒.三个维度尺寸均在纳米量级.与传统的有机荧光分子相比.量子点具有许多特殊的光学性能:具有激发光谱单一、荧光谱线窄、发光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可用同一波长的光激发不同的量子点、可进行多色联合标记等.纳米晶的这些优良性质使其在多元分析、多色成像、  相似文献   

7.
通过阳极氧化法在钛丝网基底上制备出三维结构的TiO2纳米管阵列。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制备了CdS、PbS、CdS/PbS量子点(QDs)敏化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极。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定量分析、高分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dS、PbS量子点成功沉积在TiO2纳米管阵列上,QDs/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比纯TiO2纳米管阵列更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光电极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QDs/TiO2纳米管阵列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性和稳定性;在100mW/cm2氙灯光照下,CdS/PbS/TiO2光电极具有最高的光电流密度,为5.86mA/cm2,分别是单一量子点敏化CdS/TiO2、PbS/TiO2光电极的3.35、1.21倍。对比在钛片基底上的二维结构TiO2纳米管阵列,三维结构纳米管阵列的光电流随入射光角度增大而衰减的缺点得到极大改善,这对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实际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少佳 《山东化工》2023,(6):141-144
金纳米团簇由多个或几十个金原子组成,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大的斯托克斯位移、量子限制效应、寿命长、强的光致发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荧光特性、水溶性和高的光学稳定性,是纳米传感器的理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金纳米团簇构建荧光传感阵列在检测中的研究方法和进展,阐述了其传感阵列构建机理,同时对金纳米团簇在疾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做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9.
石英玻璃具有低膨胀、耐热冲击、高机械强度和高化学隐定性等优点,是稀土和过渡金属发光离子掺杂的优选的基质材料。但发光离子在石英玻璃中容易自发形成团簇,产生浓度淬灭效应,介绍一种用二氧化硅质量分数超过95%的纳米微孔玻璃来抑制发光离子团簇的自发形成的新方法,以制备高发光强度的石英破璃和激光玻璃。该方法是将发光离子浸入微孔玻璃中并在适当气氛中烧结,目前已经制得多种颜色、量子效率接近于1的强发光玻璃,真空紫外光激发发光玻璃,高铒离子掺杂的高硅氧玻璃,还获得了新颖的低膨胀、耐高温的掺钕高硅氧激光玻璃和掺铋红外宽带发光玻璃用这种方法还容易进行多种发光活性离子掺杂,实现不同离子间的能量转换,提高发光强度和改变激发光的波长范围。这种新方法有望扩大石英发光玻璃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周家容 《广州化工》1999,27(4):10-12
纳米粒子(又称团簇、超微粒、超小粒子、量子点等)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之间的粒子,是处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纳米材料具有明显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这些不同于体相材料和单个分子的特性,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自80年代以来,纳米粒子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的热点之一。本文对钴及其化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特性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1 制备 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很多,传统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玻璃的脆性受玻璃成分和结构、玻璃的微观和宏观缺陷、表面环境影响。玻璃原子结构聚合程度的减少和各向异性结构(层、链)的形成,提供了剪切变形,降低了无机玻璃脆性。此外,较高的摩尔体积表示结构较开放,使形变容易,造成较小的脆性。  相似文献   

12.
13.
贾厚富 《玻璃》2013,40(1):22-24
结合数十年的生产经验,论述夹胶、夹绢、强化玻璃制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对常见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承遇  李松基  陶瑛  张咸贵 《玻璃》2010,37(4):3-12
阐述国内外玻璃的发展史,指出玻璃可分为古玻璃、传统玻璃、新玻璃和未来玻璃,今后要按照低碳经济、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玻璃有悠久的历史,要研究玻璃必须要了解玻璃内涵和发展历程,以史为鉴探讨今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刘国粹 《玻璃与搪瓷》1994,22(4):42-49,53
薄板玻璃的用途、组成和成形工艺刘国粹(成都光明器材厂610051)CompositionanFormingProcessofThinSheetGlassanditsApplication¥LiuGocui(State-RunGuangmingMate...  相似文献   

16.
王承遇  李松基  陶瑛  张咸贵 《玻璃》2010,37(5):3-12
阐述国内外玻璃的发展史,指出玻璃可分为古玻璃、传统玻璃、新玻璃和未来玻璃,今后要按照低碳经济、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玻璃有悠久的历史,要研究玻璃必须要了解玻璃内涵和发展历程,以史为鉴探讨今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冯明良  高炜  韩彤 《玻璃》2010,37(11):27-28
介绍了我国浮法特种玻璃和以浮法工艺生产或试生产的特种浮法玻璃的现状,并展望了特种玻璃及其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无铅磷酸盐封接玻璃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分析了传统铅基封接玻璃对环境的影响,综述了无铅磷酸盐封接玻璃的特点、组成和制备、基本结构与性能及其研究方法,讨论了组成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这类新型封接玻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陈双七  刘成雄 《玻璃》2011,38(12):15-17
“中国洛阳浮法工艺”经过了40年的自主创新,技术装备水平和品种、质量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对建材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硅酸盐平板玻璃进行恒温恒湿培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玻璃的MgO和Na2O的析出量,采用荧光X-射线分光计法测定了玻璃风化后的表面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该玻璃的总析碱性能随恒温恒湿处理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的增加呈增加趋势,Na2O的析出量对温度敏感,MgO的析出对Na2O的析出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