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甬粳15A和恢复系F7540杂交选配育成的籼粳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5017),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5040)。2014年浦江县引进示范种植,表现生长清秀、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16—2017年浦江县开展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探索,明确了甬优1540作单季晚稻种植产量达到11.25 t·hm-2的技术指标,提出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即适时播种育壮秧,合理密植促早发,肥水调控优群体,病虫综防保丰收。  相似文献   

2.
正甬优1540是宁波市农科院用甬粳15A和F7540杂交培育的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40,2015年引入浙江省平阳县试种,表现稳产、高产、抗倒、抗病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特点,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种植面积在3.2万亩,占全县晚稻面积的22%,其中连作晚稻占45%以上,是目前连作晚稻机插中表现最好的组合之一,也适宜作连作晚稻直播。总结甬优1540连作晚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相似生产条件的地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甬优15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4号A(原名:京双A)×F8002(原名:F503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甬优15在建阳市示范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甬优1540是由15A×F7540配组而成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福建省宁化县2017年引进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出长势繁茂、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米质优等特点。总结了甬优1540在宁化县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沅陵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武陵山区水稻特殊种植气候带,是湖南省中稻主产区的一部分。201年沅陵县开始引进籼粳杂交稻甬优538,该品种系浙江省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而成,由甬粳3号A×F7538培育的单季籼粳杂交稻(偏粳),201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6年在沅陵县官庄镇马家坪村作为一季中稻种植200亩,该品种表现出生育期长,茎秆  相似文献   

6.
"甬优9号"(原名02-E8)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用质核互作型中熟晚粳"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稻"K306093"为父本育成的超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11).  相似文献   

7.
正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品种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杂交早、中、晚稻组合。2005~2018年福建省共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已审定或引种)了9个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分别是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7、甬优2640、甬优4550、甬优1540、甬优12、甬优5552,其在福建省的推广种植面积达  相似文献   

8.
甬优9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是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利用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同意水稻品种甬优9号在我省引种推广,品种引种编号: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2012年、2013年在延平区塔前镇半高山区作为中稻引进种植,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较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甬优9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品种,是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利用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经福建省农业厅审核通过,同意水稻品种甬优9号在我省引种推广,品种引种编号: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2012年、2013年在延平区塔前镇半高山区作为中稻引进种植,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较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为调整粮食结构,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靖州县在湖南省农委的支持下,2015年引进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和甬优538在靖州县生产大田进行了试种,2016年又进行了千亩大田生产示范,亩产850 kg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1试种示范试种示范在靖州县甘棠镇乐群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姚争云的承包稻田进行,2015年试种籼粳杂交稻组合为甬优538和甬优1540;2016年千亩示范供试品种为甬优1540,均由浙江宁波市农科院  相似文献   

11.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甬优9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9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引种[闽种引稻(2010)第001号]。  相似文献   

12.
甬优5552是用甬粳55A×F685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籼粳交弱感光中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优势。本文介绍了甬优5552在邵武示范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厦 《福建农业》2014,(1):78-78
甬优9号是用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蕉城区引进作中稻试种,并对甬优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以甬优12等10个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产量、性状等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浦江不同种植模式种植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2号产量最高,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6.08%;甬优1512产量较低,比对照减产15.35%。10个品种平均产量10.32 t/hm~2,产量在8.65~11.86 t/hm~2。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甬优1540、甬优538共5个品种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其中甬优12号、甬优15号、甬优7850产量达极显著差异。甬优17号、甬优1140、甬优8050、甬优1512共4个品种的产量低于对照甬优9号,其中甬优1512与对照相比减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甬优9号(甬粳2号A/K306093)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亚种间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2007011),  相似文献   

16.
正甬优2640组合在连江县作早稻示范栽培表现为生育迟熟、穗型大、结实率高、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好,3个示范点平均实收产量549kg/667m~2。该组合高产栽培需强化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栽后促早发、优化群体结构、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管理。为了解决我县早稻高产品种少的问题,2015年引进甬优2640组合作早稻栽培,该组合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应用甬粳26A×F7540配组而成,具有生长整齐,株高、株型  相似文献   

17.
杂交晚粳甬优1540品种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甬优1540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偏籼型杂交晚粳稻,201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4017)。2014年,洲泉镇清河村种植甬优1540高产示范方120亩,平均亩产745kg,比全镇晚稻平均单产578kg增产28.8%。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l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甬优1540具有超高产潜力。2011年参加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82.7 kg,  相似文献   

18.
甬优6号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品种,原名01-F26。用甬粳2号A与K^26 4806配组育成。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8月被农业部确定为第1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甬优9号”属籼粳杂交稻,系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共同育成,以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杂交新组合,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全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我县于2007年引进试种,经两年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现把“甬优9号”在山区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甬优8号(甬粳3号A/K6876)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3号A与K6876配组而育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表现熟期适宜、大穗丰产、壮秆抗倒、优质抗病、剑叶窄长挺立,成熟叶青籽黄、单双季兼用、手插直播皆宜。根据甬优8号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