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财政分权下的地方保护主义为制度背景,以2002~2010年间由我国A股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异地非关联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异地独董在异地并购中的咨询功能。研究发现,当主并公司拥有来自目标公司所在地的异地独董时,异地并购的效率显著更高,且目标公司所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程度越严重,异地独董对异地并购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但该效应只在主并公司为民企的情况下存在。研究还表明,本地关系网络是现阶段异地独董发挥咨询功能的主要途径,而主并公司所在地的政府干预和国企自身的代理问题是异地独董在国企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本文揭示了异地独董运用其社会资本帮助主并公司突破异地并购障碍方面存在中国式的咨询功能,强调了其在我国现阶段商品和资本市场均存在严重地区分割的情形下作为替代性制度安排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监督和咨询两大职能分析和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的异地独董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研究发现,异地独董的存在同时属于公司主动弱化监督和强化咨询的产物,并且民企因强化咨询而聘请异地独董的需求更大,而居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因弱化监督而聘请异地独董的动机则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异地独董确实为公司带来了更高的代理成本,更高的异地经营效率,也获得了显著高于本地独董的报酬。研究结论表明,适当发挥异地独董的咨询功能将有助于公司突破我国商品市场的地区分割,提升异地经营的效率,但监管机构也应对代理冲突较大的公司选聘异地独董的行为给予恰当监管,以扬异地独董咨询功能之长而避其监督弱化之短。  相似文献   

3.
在转型经济体制下,政府环境构成了我国民营企业外在环境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应对政府环境成为民营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方面。本文以2010~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异地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匹配的视角考察了民营企业风格与政府环境的匹配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风格与本地政府环境越不匹配时,越倾向于进行异地并购;并且,"关系导向型"民营企业更倾向到"清廉度低"政府环境中并购,"市场导向型"民营企业则更倾向到"清廉程高"政府环境中并购,从而不同类型企业偏好到与其各自风格更匹配的政府环境中进行异地并购。此外,民营企业到与其风格相匹配的政府环境中异地并购能显著提升并购绩效。本文研究表明,最好的制度环境并非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最合适的,只有与企业风格相匹配的才是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上市公司在2003-2009年开展的非关联股权标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本文发现,要素市场发展对不同性质企业的异地并购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央企在并购要素市场落后地区企业时,双方要素市场发展差异越大,央企凭借其政治权威获得的政治寻租利益就越大,并购绩效就越高。相反,地方国企在并购要素市场落后地区企业时,目标方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越低,双方要素市场发展差异越大,地方国企在并购后重建"支持之手"的政治寻租成本就越大,并购绩效就越低。但另一方面,地方国企并购要素市场更为成熟地区的企业时,双方要素市场发展水平差异越大,地方国企摆脱"掠夺之手"的作用就越显著,并购绩效就越高。而民营企业在并购要素市场更为成熟地区企业时,目标方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越高,双方差异越大,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置效应及市场摩擦就越大,导致并购绩效越低。  相似文献   

5.
韩洁  田高良  杨宁 《管理科学》2014,27(2):15-25
基于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选取2000年至2012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真实并购样本,以配对的方式选取潜在并购样本,通过Probit回归实证检验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潜在目标公司是否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公司,并进一步检验并购公司与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当并购公司和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属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时,或者当并购公司属于非国有企业时,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显著。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对于并购公司确定目标公司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10—2019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在风险偏好越高的地区,企业选择并购作为成长方式的概率越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工具变量以及双重差分模型(DID)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偏好较高地区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异地并购,所从事的并购项目风险更高;与风险偏好较低地区的企业相比,并购后取得的短期并购绩效虽无显著差异,但长期并购绩效却显著较差。最后,从影响非正式制度发挥作用的企业内外部治理因素角度进行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正式制度建设较差地区的企业。本文揭示并提供了地区风险偏好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非正式制度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作用,同时丰富了文化与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程度.由于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对倡议实施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形成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外生差异.以公司并购决策作为获取比较优势的工具,本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跨区域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比较优势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作为并购目标方的吸引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当地具有这些比较优势的公司被其他省份公司并购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并且并购后公司的融资和“走出去”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方比较优势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收购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本文研究结果为拓展企业边界来获取政策优惠和资源支持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解,对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及其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超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动荡,企业的竞争优势呈现出短期性与临时性的特点,为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并购。本文以超竞争环境为研究背景,运用期权博弈理论,分析并建立了存在竞争对手的企业困境并购定价与时机选择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并购中主并企业给予目标企业的最优价值以及主并企业的最佳并购时机;此外,通过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三个超竞争特征因子(竞争强度、竞争不确定性、企业价值损失因子)、企业困境因子以及竞争对手的溢价水平对企业困境并购时机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被并企业得到的价值补偿比例及主并企业最佳并购时机均受到各超竞争特征因子、企业困境因子以及竞争对手溢价水平的综合影响;(2)竞争对手的存在会使目标企业得到的价值补偿比例增加;(3)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困境并购中主并企业的最佳并购时机取决于并购双方的相对价值比;(4)随着可能导致双方谈判破裂因素、事件的增多以及企业财务困境程度的增加,主并企业提前进行并购的可能性增加;(5)随着竞争强度、竞争不确定性、竞争对手造成溢价水平的增加,主并企业推迟并购时机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9.
陈仕华  姜广省  卢昌崇 《管理世界》2013,(12):117-132,187,188
本文基于并购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并购双方之间的董事联结关系对目标公司选择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包括间接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的目标公司,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可能性更大;当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存在董事联结关系时(与不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相比),并购方获得的短期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差异,但获得的长期并购绩效会相对较好;并且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董事联结关系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这些发现意味着,并购双方之间的董事联结关系对并购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大小同时还依赖于联结关系类型、并购双方空间距离,特别地,董事联结关系的正向绩效效应需要在并购后一段时间之后才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的主并购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改进模型,建立适合公司井购绩效评价的DEA评价模型,采用2002年沪深证券市场的135个主并购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样本,利用改进的DEA模型计算公司并购前1年、并购当年和并购后4年的并购绩效值,并通过分析并购前后公司总体均值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公司并购活动对公司绩效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并购对公司绩效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从长期看,并购绩效值显著下降,并购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地区间信任对企业集团异地发展的影响,并区分其影响机制。基于企业边界理论,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指出地区间信任能够降低异地市场交易成本和集团组织成本,二者对集团异地发展有相反效应,集团异地发展程度取决于两类成本降低的程度。基于2008~2013年手动整理的上市公司母、子公司地理数据和CESS调查的地区间信任数据,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母公司所在地与异地信任程度越高,集团在该地建立异地子公司的数量越多。这意味着地区间信任更多降低了集团组织成本,促进了集团异地发展。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仍然稳健。(2)进一步研究显示,地区间信任对异地子公司的作用在市场进入难度更小的地区间更强,并且主要存在于民营集团中。(3)从经济后果来看,地区间信任降低集团组织成本还体现在减少异地子公司管理费用并提高异地子公司绩效上。基于单一国家数据,本文将地区间信任这一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视角纳入集团异地发展的分析框架,从视角和影响机制上拓展了企业集团发展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市场分割对企业异地子公司分布及效果的影响,并判断市场分割背后是政府之手(中性政府、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中哪一类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分割导致地方国企相比民企有更少的异地子公司分布,该结论在母公司、子公司和新增子公司样本中,以及考虑了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子公司分布效果发现,市场分割降低了地方国企的公司价值,也增加了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并且这些效应均随地方国企异地子公司分布的增加而减弱;但在民企中均不成立。这些结论表明市场分割主要扮演了政府的"掠夺之手",虽然地方国企的异地子公司能一定程度上逃离这种掠夺,但由于市场分割增强了政府的资源配置权力,地方国企异地子公司的建立更加被限制。本文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政府之手的相关研究,其结论有助于理解我国企业子公司分布的动机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异地商会的商道文化与社会网络双重属性,实证检验了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加入异地商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代理成本在企业加入异地商会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异地商会—社会资本—代理成本—企业创新”这一链式中介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的异地商会数量越多,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大;国有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非国有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企业加入异地商会对其发明创新和非发明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嫚丽  张慧如  刘朔 《管理学报》2017,(8):1134-1142
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事件的二手数据,探讨并购经验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股权比例决策的影响,并研究文化距离与研发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决策经验,并购经验具有情境边界,跨国并购经验对跨国并购股权比例负相关,母国并购经验对跨国并购股权比例决策并无显著影响;文化距离越大,使得具有同样跨国并购经验的企业选择的跨国并购股权比例越低;主并企业母国研发能力对跨国并购经验与跨国并购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在母国并购经验高的企业中,研发能力低组比能力高组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较高的股权比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卖方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国有企业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与没有参与公司治理情况相比),国有企业在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的并购溢价水平会相对较高;(2)当国有企业党组织成员参与董事会或监事会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当党组织成员参与高管团队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3)在卖方为地方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卖方为中央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4)当将国有资产或股权出售给私企(包括民营和外资)和异地国企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将国有资产或股权出售给中央国企和本地国企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研究发现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有关并购行为中政府干预作用的现有研究,还在实践上为发掘党组织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司特征、行业特征和并购战略类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以2001~2004年的我国上市公司中的148起相关并购事件和169起无关多元化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相关并购公司以及无关多元化并购公司并购前的公司特征和行业特征。研究发现:相关并购的公司与无关多元化并购的公司并购前在公司绩效、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以及多元化状况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公司可利用资源中除了每股未分配利润所代表的内部资金之外,其他资源以及公司经营风险和行业绩效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并购浪潮中业绩补偿承诺日渐盛行。通过手工匹配2012年~2017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并购事件与业绩补偿承诺,实证检验并购中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是否会诱导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的公司更倾向于提高并购后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承诺业绩的完成情况有关.具体表现为:当业绩承诺第一年未完成时,上市公司在下一年有继续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动机;当业绩承诺在前两年或前三年均未完成时,公司则不再提高下一年的盈余管理水平.此外,业绩承诺第1年或业绩承诺第2年发生“精准达标”的公司仍然会在下一年提高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壳上市的公司、并购后1年内进行了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和发生关联并购的上市公司在使用业绩补偿承诺后更倾向于提高盈余管理.当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变脸”的风险大大增加.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作为盈余管理的新动因,丰富了业绩补偿承诺诱发机会主义行为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股改之前七年内引发控制权变更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区分本地并购与异地并购、相关并购与多元化并购,对实际控制人通过转让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程度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人,以及普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异地、异行企业时获得的转让溢价更高;支付较高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并购方实施内幕交易的程度更严重,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更多。  相似文献   

19.
连续数据保护系统作用于生产运行系统之上,对用户的关键数据进行连续的保护,当生产数据遭受破坏时可提供任意时间点快速、有效的数据恢复,使数据损失达到最小。本文通过研究并部署CDP服务器,实现采用软件对生产运行系统进行灾难备份,通过异地快照和录像恢复数据等技术实现定期将数据复制至异地灾备中心。可实现将数据发生变化的差异数据量传送到灾备中心进行存储保存,形成历史数据快照,并且当生产运行系统遭遇故障停止运转时,灾备中心主机可自动接管服务,实现应用系统运行支撑,以实现连续数据保护系统的异地灾备功能。  相似文献   

20.
柳建华  徐婷婷  陆军 《管理科学》2021,24(10):82-105
在我国并购浪潮中业绩补偿承诺日渐盛行。通过手工匹配2012年~2017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并购事件与业绩补偿承诺,实证检验并购中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是否会诱导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签订了业绩补偿承诺的公司更倾向于提高并购后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承诺业绩的完成情况有关.具体表现为:当业绩承诺第一年未完成时,上市公司在下一年有继续进行向上盈余管理的动机;当业绩承诺在前两年或前三年均未完成时,公司则不再提高下一年的盈余管理水平.此外,业绩承诺第1年或业绩承诺第2年发生"精准达标"的公司仍然会在下一年提高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壳上市的公司、并购后1年内进行了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和发生关联并购的上市公司在使用业绩补偿承诺后更倾向于提高盈余管理.当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发生"业绩变脸"的风险大大增加.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作为盈余管理的新动因,丰富了业绩补偿承诺诱发机会主义行为的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