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肉痉挛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常引起肌肉僵硬及疼痛不适。根据发作持续时间,本病可分为阵挛性肌痉挛与强直性肌痉挛两类,前者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性面肌痉挛,后者如手足搐搦症、破伤风、狂犬病、药物中毒、职业性肌痉挛、痛经、膈肌痉挛以及高热惊厥、自主神经性癫痫等。肌肉痉挛在临床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暂时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的毒素及水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缓解因毒素蓄积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它替代了肾脏的部分功能,是维持患者生命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肌肉痉挛在透析中发生率为20%[1],一般在血液透析中或透析后数小时内发生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俗称抽筋),表现为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可持续数分钟[2].严重者经紧急处理仍无效时需终止透析,从而导致透析不充分、干体重达不到、引发心衰等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正>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中后期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20%-35%,临床常以肌肉突发性强直收缩为主要表现,且疼痛较剧烈,可持续几秒,甚至数分钟,若不及时处理,常会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1]。目前,临床常采用降低血流量、增加血浆渗透压等综合措施予以改善,但仍不能有效降低肌肉痉挛发生率。随着中医护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我院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开展艾灸护理予以肌肉痉挛防治,取得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其病因不十分清楚的全身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骶髂关节和脊柱受累,常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笔者自2007年至今,运用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5例,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5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删[1].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19~54岁,平均32.5岁;病程10月~20年.  相似文献   

5.
<正>血液透析为临床主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手段,在延长患者生命期限方面效果显著[1]。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多种急性并发症发生风险,肌肉痉挛即为常见类型之一,多在透析中、后期发生,腓肠肌多见。肌肉在发作时突然强直性痉挛、收缩、剧烈疼痛,可持续数秒或数分钟,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肌肉痉挛在中医学中属"痉证"范畴,加强中医施护,对改善临床症状意义显著,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上述内容展开探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Meige综合征是以眼睑痉挛为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种锥体外系统疾病。本病多数患者以眼部出现欲睁眼不能,畏光、流泪并同时伴有双眼眼睑不自主痉挛、口面部肌肉对称性不规则抽动、痉挛、收缩等症状并逐渐加重而就医。在临床治疗上.现代医学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运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结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2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肩周炎多发于中老年,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部功能障碍及肿胀等,且多于夜间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肌肉痉挛甚至萎缩等,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多采用按摩、理疗等方法治疗肩周炎,但该病为顽固性疾病,且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患者难以耐受,导致治疗效果低下~([2])。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对患者关节进行润滑,且止痛消炎效果良好,针灸作为我国  相似文献   

8.
张文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3):162-163
肌肉痉挛是血液透析(HD)中常见的并发症,发作时肌肉痉挛引起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患者很难忍受,无法坚持透析,从而导致透析不充分,笔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同侧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昆仑穴等穴位按摩法辅助治疗,结果:显效106例占82%,好转16例占12.4%,无效3例占2.3%,总有效率94.4%。此法缩短了痉挛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穴位按摩取穴方便、无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葛根汤治疗痉挛性斜颈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torecollis)是以颈肌阵发性不自主地强直性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倾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比较特殊,易造成误诊,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16~20岁3例,21~30岁5例;病程1天者5例,2天者3例。2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期有外感症状,如流涕、咳嗽、全身不适、头痛发热,发病时呈阵发性多处肌肉痉挛强直为特点,以胸锁乳突肌为主,亦可累及舌、口轮匝肌、眼外肌,主要以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引起头向对侧旋转,颈部则向收缩肌一侧屈曲,其收缩呈阵挛性跳跃式,患肌发生肥大,有痛…  相似文献   

10.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患.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其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口轮匝肌,几个月至几年内逐渐加重。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由于病因不明,故而治疗棘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该病积累了较多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1.
独取下廉治疗颈肌痉挛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俊杰 《中国针灸》2004,24(9):610-610
颈肌痉挛多见于祖国医学中的"落枕",表现为颈项部肌肉僵硬、疼痛等,颈部转动受限.多由于夜间睡眠姿势不适,次晨出现此症状,起病较急.此外,尚见于颈型颈椎病患者,或伏案工作较久也可出现,临床也表现为颈项部肌肉酸痛不适,多由于局部肌肉痉挛、炎症所致.笔者在临床独取下廉穴治疗此类疾病,收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火针为主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肌肉疾患,表现为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作性无痛性阵挛性收缩.其常始于眼轮匝肌,随即波及口轮匝肌,几个月至几年内逐渐加重.严重者整个面肌及同侧颈阔肌均可发生痉挛.由于病因不明,故而治疗棘手[1].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该病积累了较多的治疗经验[2].  相似文献   

13.
Meige综合征又称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异常综合征,是成人多动症的一种,临床并不少见,常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误诊。目前病因未明,因此无特殊疗法。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48~65岁。临床表现有三症:①眼睑痉挛:眼轮匝肌及前额肌易兴奋,发作性强直性收缩,表现挤眉弄眼,睁眼困难等。眼睑痉挛在情绪不稳时加重,休息时减轻。本组5例均有此症状;②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口周围肌肉局限性痉挛,表现噘嘴.抿嘴,张口,弄舌,咀  相似文献   

14.
正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以不自主抽动及异常发声为主要表现的运动精神性疾病,临床少见,病因不明,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秽语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1],多学龄早期发病,常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行为和障碍、抑郁、焦虑等[2]。治疗以西药、心理疏导、行为治疗、外科手术为主,毒副反应明显。现将"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正眼轮匝肌痉挛又称眼睑抽动证,表现为阵发性、不自主的眼睑抽动,过度紧张或劳累时加重,重者可牵动口角乃至面颊部肌肉发生跳动。本病多为单侧发病,偶发者可自愈,双侧同时发病较少见。本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多服用抗胆碱药和镇静剂治疗,副作用严重~([1])。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眼轮匝肌痉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针灸科门诊、眼科以及神经  相似文献   

16.
肌张力障碍是临床治疗难题,也是国际医学研究热点。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明病因的以不自主、持续性的肌肉收缩或姿势异常为表现的运动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的治疗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注射肉毒素以及手术干预等手段缓解症状,无法根治,还存在不良反应较大、易复发、高风险等问题。针刺疗法依据中医传统理论、神经肌肉解剖学理论取穴施针以及结合肉毒素注射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查阅文献,依据不同针刺理论治疗各类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痉挛性斜颈是由颈肌阵发性或强直性不自主收缩而引起头部向一侧扭转或阵挛性倾斜,起病多缓慢,但也可骤然起病,颈部的深浅肌肉均可受累,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夹板肌收缩为多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头向左或向右扭转,有的头部向前屈曲,有的头部向后过伸,主要是根据受累明显的颈肌收缩而决定,均可称为痉挛性斜颈,受累的肌肉强硬,可伴有强痛感。笔者多年来采用针刺八脉交会穴后溪、申脉为主穴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指患儿身体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的、快速的、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如眨眼、皱额、歪嘴、摇头、耸肩,或肢体运动抽动等;通常可伴有发声抽动(如清嗓声、咳声等),情绪障碍,强迫症状或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等行为改变。祖国医学无此病名。西医对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阐明,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基于对神经生化代谢失调这一病因的认识。如临床中常选用多巴  相似文献   

19.
动静结合法治疗面肌痉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针灸临床上顽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中医学称“筋惕肉润”。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可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令人焦急,坐卧不宁,夜不得寐,治疗颇为棘手,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们采取动静结合法配以刺络拔罐方法治疗,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发性抽动和语言痉挛为典型表现的运动障碍疾病~([1])。临床表现为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的收缩运动,如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等。发声痉挛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尖叫声、犬吠声、秽语等~([2])。王中林教授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有独特的思路和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